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1.提问激趣。
根据“甲是乙的”,你能想到什么?
预设
生1:乙是甲的。
生2:甲比乙少,乙比甲多。
生3:甲是甲、乙之差的5倍。
生4:甲是甲、乙之和的。
生5:乙比甲多20%。
……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复习用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
⊙回顾与整理
1.分数(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1)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关键各是什么?
①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
②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找准所求问题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2)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关键各是什么?
①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就是求它们的倍数关系。
②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理清把谁看作标准量,也就是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的量作比较,谁就是被除数。
(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常见题型有哪些?如何解答?
①求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乙。
②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甲-乙)÷乙或(乙-甲)÷乙。
③已知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求甲:乙×。
④已知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求乙:甲÷。
⑤求百分率。
发芽率=×100%
小麦的出粉率=×100%
产品的合格率=×100%
出勤率=×100%
⑥求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工程问题。
(1)什么是工程问题?
明确:工程问题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2)解决工程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解题。
(3)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有哪些?
预设
生1: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生2: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生3: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生4: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
⊙典型例题解析
1.课件出示例1。
一些布料,如果用来做上衣,可以做14件;如果用来做衣服,可以做10套;如果用来做裤子,可以做多少条?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应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一些布料看作单位“1”,由题目中的条件可以知道,每件上衣需要这些布料的,每套衣服需要这些布料的,因此每条裤子需要这些布料的(-)=,这些布料如果用来做裤子,可以做1÷=35(条)。
解答 1÷
=1÷
=35(条)
答:如果用来做裤子,可以做35条。
2.课件出示例2。
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段路。甲队单独修12天可以修完,乙队先单独修8天,完成了全部工程的,余下的两队合修,还要几天可以修完?
分析 把这段路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则甲队的工作效率为,乙队的工作效率为÷8=。甲、乙两队合修的工作总量为1-=。求甲、乙两队合修的时间,就用余下的工作总量除以这两队的工作效率和。
解答 ÷
=÷
=(天)
答:还要天可以修完。
⊙探究活动
1.课件出示探究内容。
小军看一本科普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还多12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少10页,这时还剩128页,问这本科普书有多少页。
2.小组合作,分析、讨论、试做。
3.汇报思路及解法。
预设
生:要求这本科普书有多少页,就是求单位“1”的大小,必须找到某一个数量所对应的分率。
在画图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如果直接用题中条件进行分析,数量关系显得很乱,不妨采用转化的方法,假设第一天少看12页,第二天多看10页,把题中的数量关系清晰化。
(128+12-10)正好与分率对应。
(128+12-10)÷
=130÷
=300(页)
答:这本科普书有300页。
4.小结。
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有时数形结合法和转化法并用,会使图示中的数量关系更清晰。
⊙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
教材80页9、10、11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二)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