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背起行囊走四方》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0 12:59
标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背起行囊走四方》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撰写优秀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优秀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背起行囊走四方》优秀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下面提供多套优秀教案供您参考!
《背起行囊走四方》优秀教案一
【活动目的】
  1、把语文与实践活动结合,锻炼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在活动中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重点】
  1、按要求上网查寻并整理重庆名胜古迹的有关资料。
  2、感悟名胜古迹的语言妙趣和文化韵味。
  3、选择小组内同学感兴趣的一个地方,写一篇导游词。
  4、小组合作,制作一份自身喜欢的重庆某名胜古迹旅游线路图。
【活动准备】
  1、学生自由组合,组成6人活动小组,上网查寻重庆名胜古迹相关资料。
  2、小组成员互助合作,把查寻结果制作成一本小册子、一份手抄报或一个课件,内容包括“重庆名胜古迹简介(含相关图片)”、“重庆名胜古迹的故事和楹联”、“重庆名胜古迹的自然和文化魅力”、“重庆名胜古迹的民俗活动概况”、“请到山城雾都来(制作旅游线路图、撰写导游词)”和“我心中的重庆名胜古迹(重庆名胜古迹对学生的影响或学生自身对某地的印象)”等。
【活动时数】
  二课时。
【活动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地方:20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古老的“巴文化”、“巫文化”源远流长,充溢神秘的色彩;一年四季除八月外总是雾气腾腾,好似氤氲着淡淡的忧伤但又隐藏着醉人的美丽;压抑而高亢的川江号子喊出生命最凶猛的浪,击打着听者的灵魂;数不尽的台阶像钢琴琴键,勤劳的人民在上面踏出生活的最强音;麻辣火锅香飘万里,辣出一个地域火火的情怀……这就是我们的家乡──重庆!今天,让我们走进重庆的历史和文化,去它的天性和内涵!
二、活动程序
  1、环节一:
   ⑴ 课件出示:
     华山论剑──重庆名胜古迹知多少。
   ⑵ 教师过渡语: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多样的自然奇观和悠久的历史带来的丰厚文化遗产数不胜数。我们的家乡山城──重庆也不例外,无论是名山大川,还是历史古迹,自然资源和入文资源互相依存,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吸引着不计其数的人来到这里。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我们应当了解并热爱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你对家乡的名胜古迹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将通过小组抢答的形式来一决雌雄。
   ⑶ 活动方式:
     各组以抢答形式闯关。
   ⑷ 评价方式:
    ① 抢答的问题共24个,6道关,最早并准确的回答了每一道关中的两个问题的小组就视为闯关胜利,没有回答到一个问题的小组就被淘汰出局,闯过6道关的小组,将获得“江湖豪杰第一组”称号。
    ② 各组按回答问题的个数计分,每题10分。
  2、环节二:
   ⑴ 课件出示:
     岁月如歌──故事会、楹联展。
   ⑵ 教师过渡语:
     滔滔长江水,流淌着多少古老而神奇的传说故事,旧日的烟云早已飘散,但涂山氏翘首期盼丈夫大禹的曼妙倩影还依稀可见,朱熹在长江水中石头上的题字仍然笔力雄健,钓鱼城守城军民的呐喊似乎还响在耳畔……巍巍歌乐山,镌刻着多少英烈的名字,当人民共和国在礼炮声中诞生之时,数百名英烈却在敌人罪恶的枪声中倒下了。于是,歌乐山飞出了不朽绝唱,引领着几代人匆匆的步履……请同学们在昨天的故事中去理解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和铮铮的傲骨!
   ⑶ 活动方式:
    ① 各组选一个同学讲述红岩英烈、邱少云、聂荣臻元帅或刘伯承元帅的故事。
    ② 同学也可讲述白鹤梁和钓鱼城的传说故事、钓鱼城捍卫战的故事。
    ③ 还可以背诵并解说旅游地(大足石刻、钓鱼城古战场、邱少云烈士纪念馆等)楹联、红岩英烈诗抄、白鹤梁所刻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和王士祯等历代骚人墨客所写诗文的内涵。
   ⑷ 评价方式:
     每组派一名同学作为评委,组成一个评审团,为上台扮演的同学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即为该组的得分,把本轮的得分计入总分。
  3、环节三:
   ⑴ 课件出示:
     地域风情──民俗活动展。
   ⑵ 教师过渡语:
     有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率真直爽、敢爱敢恨、粗犷潇洒、执著进取的重庆人发明了独具特色的巴渝风情文化。今天让我们在这个舞台上也来一段“重庆人自身讲自身的故事”,用你们自身的方式演绎“爽直中带几分鲁莽,热情中带几分狡黠,幽默中带几分土俗,认真中带几分滑稽,闲散中带几分急噪”的重庆人。
   ⑶ 活动方式:
     各组选派成员播放自身小组制作的民俗活动幻灯片或 flash 动画、用投影仪展示图片资料,播放作品时可配以采访笔记、摄影作品和实物的解说;也可以宣读报道民俗活动的新闻通讯稿,还可以就某个民俗问题谈自身的看法。
   ⑷ 评价方式:
     评审团为各小组制作的作品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即为该组的得分,把本轮的得分计入总分。
  4、环节四:
   ⑴ 课件出示:
     ──请到山城来。
   ⑵ 教师过渡语:
     三千多年来,重庆处处留下了中华保守文化的印痕。渝鄂交界处,是屈原、王昭君的故里;涪陵周易园,是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大足石刻,汇集了大量唐宋时期石窟艺术的珍品;合川钓鱼城,保管着南宋军民抗击蒙哥的古战场遗址,江津开县屹立着开国元勋不老的英姿;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作为重庆人,你一定为此自豪和骄傲吧?你一定希望更多的人来到重庆了解重庆。那你准备怎么亮出自身的家乡呢?
   ⑶ 活动方式:
    ① 各组展示成员合作制作的旅游线路图。
    ② 各小组导游词展播。
   ⑷ 评价方式:
     评审团为各小组制作的作品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即为该组的得分,把本轮的得分计入总分。
  5、环节五:
    公布竞赛结果,教师简略小结。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0 12:59

三、作业
  根据以上活动积累的资料和感受,写一篇游记,也可以写成书信、日记、对联等。要写清楚游览地点的风光景物特点,引起人们游览的兴趣,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和抢答题目】
  1、请举出三个我市的名胜古迹。
  2、你知道本市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始建于什么时候吗?历经了多少个朝代?
  3、大足石刻共有多少处大型石刻群?共多少尊石像?
  4、大足石刻是什么时候录入《世界文化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5、大足石刻和我国另外哪两座石窟鼎足而立?有着怎么样的美誉?
  6、你能说出大足石刻石像最著名和集中的几个地方吗?
  7、大足石刻的石刻群像反映了我们哪些宗教派别造像艺术的精华?
  8、白鹤梁是国家一级维护文物,素有怎样的美誉?
  9、白鹤梁记载的水文资料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
 10、白鹤梁为什么有“水下石铭”的赞誉?
 11、白鹤梁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12、白鹤梁记载的是长江涨水还是枯水的情况?记录了多少次?
 13、合川钓鱼城毗邻哪几条江?
 14、钓鱼城古战场景观主要包括哪些遗址?
 15、钓鱼城是在哪一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
 16、钓鱼城位于东经多少度?北纬多少度?最高海拔是多少?
 17、南宋时的钓鱼城捍卫战历时多少年?
 18、因为南宋时长逾36年的钓鱼城捍卫战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所以欧洲人对钓鱼城有两个赞语:其中一个是 “上帝折鞭处”,另一个是什么?
 19、当年的钓鱼城捍卫战中,守卫钓鱼城的主将和副将分别是谁?
 20、你能说出几个红岩革命烈士的名字吗?
 21、邱少云是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而牺牲的?
 22、邱少云是什么地方的人?他的家乡还有什么闻名全国?
 23、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有十位著名将领获得了元帅称号,我们重庆有哪两位?他们分别是什么地方的人?
 24、你能简洁讲述一个刘伯承元帅或聂荣臻元帅的故事吗?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0 12:59



《背起行囊走四方》优秀教案二
【话题新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为我们设计了“背起行囊走四方”的活动内容,旨在通过观览祖国山水,感受家乡和祖国的美好,增加见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兴趣喜好,锻炼独立生活能力。
  于是设计了:
  1、说一说:去过的地方,描述你的观感。
  2、看一看:分类展示照片,天家共享美好瞬间。
  3、查一查:进行网上旅游,浓缩各地旖旎风光。
  4、夸一夸:小组推选代表,介绍家乡名胜古迹。
  5、写一写:以“风景这边独好”为话题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
  6、想一想:活动体会。
【设计意图】
  学习期间组织长途旅游十分困难,因此我把设计重点放在对当地旅游资源的挖掘上,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生活积累,自由组合分成小组实地观察旅游景点,领略当地风光,重点是搜集该景点人文资料,如历史沿革,文化板书,独特风情,开展“这个周末去哪里”活动。设计一日游路线图。
  比方采用中轴线考察西安的旅游方案,从最南到最北,承载着西安城历史上最重要的建筑,这些建筑凝聚着怎样的历史内涵和建筑知识,请教历史、政治老师;请教计算机老师,在电脑上做网状图来表达线路选择的优势,插入动画和具体时间设置,试图用定量方法说明观点,请英语老师协助他们加上增添英文解说,以增添吸引力,请生物老师教制作植物标本,请语文老师辅导说服他人的技巧……
  将搜集到的资料按一日游路线图顺序编辑之后再命名,最好制成网页。
  同学之间网上交流,网上观览,评出最佳旅游路线,考虑时间(一日内完成)、价格(比较各旅行社价格)、文化内涵,对旅游点做客流量趋势分析,选中的小组就是本次旅游的讲解员。
  在游览途中积累有关知识,可进行一个楹联收集活动,畅谈旅游感受。
  之后以“风景这边独好”为话题,写一篇介绍家乡风貌的文章。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0 12:59



《背起行囊走四方》优秀教案三
【活动目标】
  1、通过照片展,让学生感受家乡和祖国的美好,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创设的口语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掌握事物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活动重点】
  指导学生搜集信息处置信息,并掌握名胜古迹类说明文写作的一般方法。
【活动过程】
一、展示照片,重睹祖国的大好河山
  1、引言:
    背起行囊走四方可以饱览祖国大好河山,领略世界奇异风光;还可以长见识,炼胆量……把你过去旅游时拍下来的照片精选出来,举办一个图片展,让大家共享你的美好瞬间。
  2、指导学生依照一定的类别粘贴照片:
    如可按“纵情白山黑水、领略南国风光、感受西部荒凉(荒凉也是一种独特的美,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开发的旅游项目──“出售荒凉”,竟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体验东部豪情、发现中部奇崛”等类别展示照片。
  3、赏鉴评价:
    对各组照片编号,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出此次展览的优秀照片。
二、网上旅游,浓缩神州的人文精华
  1、组织一次独特的网上旅游活动(学习期间组织长途旅游十分困难,因此这种方式最适宜学生),要求学生除领略当地的自然风光外,重点是搜集该地的人文资料,如历史沿革、文化板书、地方风情等。
  2、将搜集到的资料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编辑后命名,并加上前言或后记(最好制作成网页)。
  3、同学之间网上交流,观看各自的作品,互相取长补短。
  4、网上投票,评选出优秀作品。
三、真情参与,为兴旅游建言献策
  1、了解本地的旅游资源,实地观察旅游景点,并绘制旅游路线图,做到心中有数。
  2、以小组为单位,模拟“竞选旅游局长”的活动,从开发或重组旅游资源等方面陈说自身的主张。
  3、各小组推选一名候选人参与班上的竞争,最后全班投票,选出“旅游局长”。
四、笔绘彩画,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
  1、题目:以“家乡的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的说明文,篇幅在1000字左右。
  2、写作准备:选取家乡的一处名胜古迹进行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观察所得;查阅资料,筛选出自身需要的局部。
  3、方法导引:
   ⑴ 要抓住特征。
   ⑵ 详略要得当。
   ⑶ 顺序要合理。
   ⑷ 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⑸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布置学生在课内完成,以减少剽窃。
  5、指导学生互改,选出高、中、低三个档次的代表作进行讲评。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0 12:59

《背起行囊走四方》优秀教案四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让同学们充沛认识到“行万里路”是增加人生见识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必要途径。
  2、通过综合性学习,尤其是对对联的赏析和创作,让同学们更深地感受锦绣河山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
  3、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锻炼和提升语文的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锻炼和提升语文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
一、导入
  “祖国的山水之美,不只受之于天然,更得益于历代文人志士的情怀抒发,他们借山水而抒情言志,山水因他们而更具灵气。岳阳楼因李白、杜甫而名声远播,更因范仲淹的名篇而熠熠生辉,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浓缩了古代仁人的旷达胸襟。的确,正如欧阳修所写,历代文人志士之意不只仅在乎山水,祖国山河早就贮存了厚重的人文精神。
  今天,我们将要通过图片欣赏,进一步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我们将要回顾自身的亲身体验,讲述关于走的故事;我们更要做有心的旅行者,进行名胜古迹的对联考证。暑假将至,同学们也在积极准备,要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旅游,因为生活中能获得比语文书更丰富更直接的体验,它不只可以增补我们语文知识的缺乏,而且还可以开阔眼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老师语)   ──交给四位主持人主持,学生活动开始。
二、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走的故事”
三、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走的发现”
四、活动的第三个环节:“走的文学”
  老师介绍“走的文化”。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环节的学习,我不难发现,衣食住行,行是最高境界。只有生活好了,我们才干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只有志在四方,才干增加我们的见闻,开阔我们的视野。无论是《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还是《西游记》《徐霞客游记》,古人用行动证明了‘走’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追求,一种理想实现的过程。现代社会,无论媒体还是个人,又在行走中找寻人类精神的家园。”
  1、走的文化:凤凰卫视的追求。
  2、走的文学:现代文化人的采风。
    余秋雨、唐师曾、周国平与他们的作品。
  3、我们与“走的文学”
五、课后拓展性学习
  制订并落实暑假旅游计划,在旅游中去发现最细微的美,写旅行札记。
   
  图片欣赏:
  1、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并介绍自身的旅游相册。
  2、讲述旅行中的故事。
  3、谁不说我家乡好。
 
 
 
 
 
  1、名胜古迹对联考。
  2、后生斗胆对对子。
  由同学自创上联,其他同学对下联。
 
 
 
 
 
 
 
 
 
  四位主持人代表全体学生说出学习后的心声。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0 12:59

《背起行囊走四方》优秀教案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祖国各地山川风光的资料收集、整理,让学生感受到祖国风光的无限美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古诗文的搜集、整理、归类,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广博精深。
  3、学写文情并茂的游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句语,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很早以来就意识到,要走出书斋,畅游天下。因为这样不只可以强健体魄,开拓视野,增加见识,还能对书本知识,进行实地的验证,从而获得真知。现在,出外旅游已给成为很多人文化生活中的一局部,可是作为我们学生来讲,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对大好河山一一游历,其实,不出家门,同样也能知道天下事,今天我们就进行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旅游文化的魅力。
  1、活动一──模拟旅游趣味多:
    我们大家知道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无论是雄奇险峻的北国高峰,还是神奇秀丽的江南名山,都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今天我们就到中国的风景名山神游一番,一起品评一下看哪座山最美。
    (播放黄山、庐山的电视风光片,请学生认真观看后,说出黄山、庐山景观特点,畅谈自身所知道的风景知识)
    活动总结:江山万里看不完神州美景,不知道大家最喜欢哪座山,觉得哪座山最美,假如让我来回答的话,我觉得这些山实在难分高下,每座山对我们来说都非常富有吸引力,都让我们忍不住想去畅游一番。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最想去的地方,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都有许多想要说的话,我们的课堂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的平台,接下来,我们进行活动的第二个环节。
  2、活动二──祖国江山我评说:
    (请学生上台展示自身“最喜欢的风景”的有关图片、音像资料等资料,要求学生能用自身的话对风景名胜进行介绍、评说)
    活动总结: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的知识面很广。我们说,旅游不只可以开拓视野,还可以增加知识,我国古代的许多文豪,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都曾遍游天下,留下无数千古绝唱。那么哪些名胜古迹中留下了他们的诗作?他们的诗作中又有哪些名胜的影子呢?
  3、活动三──古诗中的名胜:
    (请学生展示所搜集的资料,包括描写风景名胜的古诗、散文、游记等,要求学生能够对自身所搜集的作品进行解说)
    活动小结:从同学们搜集的古诗文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较深入地理解了名胜古迹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看到华夏大地的万千风彩,你有哪些感受呢?请谈一谈。
三、作文训练
  根据以上活动积累的资料和感受,写一篇游记,也可以写成书信、日记、对联等。要写清楚游览地点风光景物的特点,引起人们游览的兴趣。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0 12:59

《背起行囊走四方》优秀教案六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万泉河的风光和其文化蕴含;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锻炼和提升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背起行囊走四方(3分钟)
  1、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五一长假刚过。在五一,很多人都选择外出旅游,背起行囊走四方。周游天下,不只可以强身键体,纵情山水,而且可以开拓视野,增加见识。外出旅行,不论远近,关键在于你的心情,你的收获。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旅行是什么?谁来和我们分享你的快乐和感受呢?
  2、学生畅所欲言(注意引导学生说出时间,地点,所见,所闻,所感。几句话足矣)。
二、游览万泉河
  1、过渡:(2分钟)
   ⑴ 师;万泉河是我们琼海的母亲河,它风景秀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假如,有朋自远方来,要求你带领他们游览万泉河。那么,你这个小小导游会怎介绍万泉河呢?
   ⑵ 提问学生一二。
   ⑶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为了让大家更出色地完成导游任务,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万泉河漂流,让我们顺流直下感受万泉河的旅游文化。(幻灯片出现船 )
  2、万泉河自然风光:(10分钟)
    (幻灯片播放万泉河风光,音乐《万泉河水清又清》)
   ⑴ 万泉河的自然风光令人流连忘返。请你用几句话来描述万泉河的自然风光。大家先与同伙伴交流,然后我们再来分享
   ⑵ 学生分组讨论(3~5分钟 老师指导)
   ⑶ 师:刚才看到大家交流得愉快,谁能用一段话来描述万泉河的风光呢?(幻灯片)
   ⑷ 指导学生联系亲身体会来谈,语言生动,力求有一定的感染力,可逐步引导,鼓励。时间3~5分钟。
   ⑸ 万泉河优美的风光让游人流连忘返,更让我们万泉河的儿女好情万丈,于是挥笔涂墨,写下不少赞美的诗篇。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由我们琼海诗人创作的词《诉衷情·万泉河吟》:
诉衷情·万泉河吟
──符传法
万泉河上月华升,水色夜融融。画船缓缓摇动,摇落满河星。
圆月照,彩楼明,飘歌声。月光波闪,脉脉含情,游到天明。
    ① 一学生读。
    ② 齐读。
    ③ 诗词向我们描绘了万泉河怎样的景色?
  3、万泉河相关知识:(10分钟)
   ⑴ 师:万泉河的山水风光美不胜收。那我们对万泉河的概况和本地的风俗人情又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看几个问题。
   ⑵ (幻灯片):
     第一轮:万泉河相关概况。抢答题。班长积分。答对加10分,答错减10分。(3分钟)
    ① 万泉河是海南的第(  )大河。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② 万泉河起源于(  )。
     A、南峰山  B、黎母山  C、五指山
    ③ 万泉河的出海口在(  )。
     A、谭门港  B、清谰港  C、博鳌港
    ④ 万泉河的干流长度是(  )千米。
    A、163   B、311   C、230
    ⑤ 万泉河流经(  )县市。
     A、琼中──万宁──屯昌──琼海
     B、琼中──乐东──东方──琼海
     C、琼中──白沙──万宁──琼海。
   ⑶ 根据上面的提示,请用一两句话介绍万泉河得概况:
     第二轮:万泉河民俗风情 (自由抢答,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重复不给分)
    ① 师:我们八年级正好学习了《海南地理》,上面这轮题对大家来说是小菜一碟啦。但是好戏在后头呢。我们在座的很多都是琼海本地人,我们的家就在万泉河边,那你对万泉河的民俗风情又了解多少呢。老师设计了几个方面供大家研讨。
    ② (幻灯片)(5分钟)
     A、万泉河沿岸主要的少数民族和他们的保守节日和习俗。(黎族,苗族,三月三,竹竿舞,甜糟酒,五色饭,对歌,船形屋)
     B、万泉河沿岸的主要经济作物(胡椒,槟榔,橡胶,热带水果,水稻)
     C、我们每到一处,总忘不了品赏当地的美食,一饱口福。下面这道题就和美食有关。 海南四大名菜中,什么和万泉河有关?请说出我们琼海的特色名菜或风味小吃。(家积鸭,温泉鹅,万泉鲤,清补谅,鸡屎藤耙仔等小吃)
     D、万泉河可以说是我琼海的母亲河。在琼海,人民的生活生产和万泉河息息相关。
     请说说万泉河和我们琼海人民生发生活的联系。(饮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渔业,旅游业)
    ③ 分组讨论。
    ④ 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万泉河的风土人情。
    ⑤ 你还知道哪些万泉河的风土人情吗?
    ⑥ 小节:褒扬先进,鼓励后进。
  4、万泉河的故事:
    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水之美,不只受之于天然,更得益于山水背后厚重的人文精神。,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而名声远洋,熠熠生辉,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浓缩了古代仁人的旷达胸襟。山水因文化而更具灵气。
    今天,我们领略了万泉河山水之美,又进一步了解万泉河的相关知识。现在我们要去倾听万泉河的故事。(3分钟)
   ⑴ 万泉河名字由来的传说:
    ① 万泉河万泉河,顾名思义,应该是什么样的河流?(由万道泉眼汇集而成的河流,万泉之河。)你知道万泉河名字的由来吗?
    ② 提问一二。
    ③ (幻灯片: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的生活过得非常美好。可是有一天,忽然来了一群恶魔,他们无恶不作,压榨百姓。这件事惊动了天上的七仙女,她们便降凡人间,施展神术,使地下冒出万道泉水。大水滚滚而来,冲走了恶魔。从此,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这万道泉水汇成了一条大河,人们就叫它万泉河。)
   ⑵ 红色娘子军:(5分钟)
     师:尽管万泉河的传说如此美丽,可是在旧社会,万泉河百姓的生活却是十分凄惨的。地主恶霸的严酷剥削,国民党反动派的敲诈勒索,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人们受尽了苦难。这时候,一首振奋人心的歌曲响彻万泉河泮。
     (播放《红色娘子军进行曲》)
    ① 这首歌曲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② 谁能说说红色娘子军的故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0 12:59

      (幻灯片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1931年5月1日创立于乐会县第四区革命根据地。她们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出色地完成了捍卫领导机关,宣传发动群众等项任务,并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她们,不怕牺牲,英勇杀敌,为琼崖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斯为妇女解放运动之旗帜,海南人民之光荣,娘子军革命精神永存!)
    ③ 红色娘子军征战杀敌的故事让我们想起了谁?
    ④ 红色娘子军,现代的花木兰,中国的巾帼英雄,她们的故事传奇而悲壮。人们把她们的故事搬上了舞台,琼剧,京剧,电影,电视剧,尤其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堪称中国的红色文化的经典之作,名扬海内外。(播放《红色娘子军》片断《万泉河水清又清》)
    ⑤ 说到万泉河,说到娘子军,我们肯定会想起一首由我国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演唱的歌曲,是什么?谁能为我们演唱一段?(幻灯片播放片断)
      一首名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一部名剧《红色娘子军》,使红色娘子军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妇孺皆知,那一条蜿蜒流淌的万泉河更是让多少人魂牵梦萦,不远千里而来一睹它的风采。
   ⑶ 博鳌的崛起:(5分钟)
    ① 师;娘子军的历史已过去,但娘子军的精神世代鼓舞着万泉河的儿女们去开创崭新的蓝图。博鳌,万泉河的出海口,就是这崭新蓝图的开始之笔。
    ② (幻灯片 博鳌图片)
    ③ 关于博鳌,关于博鳌亚洲论坛,你知道多少呢?谁来说说?
      (幻灯片)
关于博鳌亚洲论坛的由来
  博鳌亚洲论坛是由三位亚太国家的前政要,1998年一起发起建议的。基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海南省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发起人建议将“论坛”总部设在中国海南博鳌。2001年2月,博鳌亚洲论坛在博鳌宣告成立。2003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落成。博鳌亚洲论坛每年一度年会。
 ④ 师:亚洲论坛落户博鳌,使博鳌这个不知名的小鱼港一夜名扬世界,也带动了我们海南的飞速发展。博鳌水城是海南最具知名度、最具活力的旅游品牌,每年都吸引无数海内外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万泉气象新,博鳌更喜人。博鳌,让世界理解琼海,博鳌,让琼海走向世界。
  5、万泉河的“三色”旅游文化:同学们,我们的万泉河漂流到博鳌就结束了。相信一路下来,大家对万泉河的旅游文化,对我们的家乡都有了更深的认识,万泉河优美的山山水水,完好的自然生态,展示了万泉河的绿色文化。红色娘子军的故事,使万泉河的山水具有了灵魂,具有了浓厚的人文精神,它是万泉河的红色文化。博鳌蔚蓝的大海,洁白的沙滩,以和它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展示了万泉河的蓝色文化。万泉河的“三色”旅游文化让万泉河的魅力经久不衰。一路走来,我们不得不从内心里发出感慨:我爱你,万泉河。我爱你,我的家乡。(幻灯片三色文化)
四、我当小导游说话练习(5分钟)
  1、师:有朋自远方来,你会怎样介绍万泉河呢?
  2、分组讨论
  3、学生说话。
五、作业布置
  写一篇导游词,向游客介绍你万泉河,抒发你对家乡的热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0 12:59

《背起行囊走四方》优秀教案七
【教材分析】
  《背起行囊走四方》是八年级下最后一个综合性学习,其中有一个活动是“名胜古迹对联考”。镶嵌在名胜古迹上面的对联,犹如画龙点睛,我们可以从这双“眼睛”里读出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而学生在这之前还没系统接受过对联训练,开展这项活动是引导学生关注名胜古迹上的楹联,留心地搜集和揣测,并通过交流和学写,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感悟对联的语言妙趣和文化韵味,学会创作楹联。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通过对网上资料的浏览学习,归纳出对联的基本特征;
   ⑵ 基本了解对联的类型;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对对联的特征、类型有一定了解;
   ⑵ 掌握“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拓展信息”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 感受对联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保守对联文化的热爱。
   ⑵ 通过对联,领略风景名胜,增强民族自豪感。
【活动重点】
  1、通过上网浏览、学习有关对联知识,归纳对联基本特征。
  2、通过基础练习,进一步掌握对联基本特征。
  3、学以致用,创作对联。
【活动难点】
  理解和归纳对联的基本特征。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
【教学流程】
 
学习环节学习内容重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感染熏陶,引发兴趣学习阶段创设情境  以旅游为切入点,引入山海关的同字异音联,并在此基础上学生朗读。  教师演示多媒体演示文稿。  学生欣赏并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与求知欲。
慧眼识联  在五个句子中识别出三个对联。  教师演示多媒体演示文稿并板书  积极考虑并回答  通过和其他问题的比较初步感知对联。
妙手连联  将分开的上下联快速组合。  教师演示课件。  学生回答。  初步理解对联的对仗特征。
景联相印  对联贴到相应的风景图片中。  教师演示课件。  学生回答。  初步感受、理解对联必需切合景物特点的特征。
自主合作、自主探究学习阶段提出问题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提出自身感兴趣的问题。  认真聆听。  学生提问,因此分组。  尊重其独特感受,是每个人学有所得,并明确学习目标。
网上学习  通过网上探究,点击感兴趣的内容归纳、总结对联的特征。  网络课堂管理,鼓励学生分工合作。  小组分工上网查找资料。整理展示资料内容小组讨论、确定中心发言人。全班交流。举例说明对联特征。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培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巩固速读的方法。
一起归纳  归纳对联基本特征,并制定评价规范。  教师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各抒已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并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  培养对信息处置的能力并锻炼听说的能力。
练习反馈阶段巩固练习  进入网上练习:补残联。  网络课堂管理并演示多媒体文稿同时进行讲解分析。  做练习。并进行简单研讨。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安排作业  “对联创作”分为三个梯度分别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同学们可根据自身的学情,选择适合自身知识水平与能力的题型来做。  网络课堂的管理。  根据自身水平选择恰当难度的题目利用资料进行创作,  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拓展信息”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和评价的能力。
课堂总结   谈对联的特点和对联的类型;并总结学生在活动课上的表示。  畅谈对对联的认识。  激发学生对祖国保守对联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0 13:00

《背起行囊走四方》优秀教案八
【活动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培养留心观察、勤于考证的意识,在活动中以写作导游词的形式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受文化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体会语文蕴含的文化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初步认识到“行万里路”是增加人生见识的必要途径,感受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
【活动设计】
一、环节一:“走”的故事
  1、全班同学在自由组合和分工搭配的原则上分成东、西、南、北、中五个小组。
  2、小组任务:结合同学们自身的旅游相册等资料,用编写导游词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自身的旅游故事。
    比方有学生写道江心屿、雁荡山、杭州西湖、黄山等等。
    在这个环节之后,我发现学生在讲述自身旅游故事的过程中,能基本掌握住记叙的要素,也有对景物的适当描写和对事件的记叙,但这些仅仅是构成一篇游记散文较浅层面的内容,而本次活动要求学生不只能记叙事件和描写景物,还要能从中初步体验出这段行程蕴含的文化意味。因此,就有了我们的第二环节──“走”的发现。
二、环节二:“走”的发现
  镜头:在充沛肯定了同学们辛勤的努力和精彩的表示之后,我继续追问学生:“同学们想一想,现在有两位导游,他们都热情周到、都口齿伶俐,但一位在带领你游览景物时仅仅向你介绍风景,另一位在介绍风景之余还会告诉你许多关于这些风景背后的故事,假如你是旅游者,你会更喜欢谁?为什么?”
  学生纷纷表示喜欢后者:“因为风景是我们都可以通过自身的眼睛看得到的,而这些风景背后的故事则是需要导游介绍的,跟着这样的导游去旅行才会觉得更有趣味性。”
  教师:“那么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同学刚刚写作的导游词,更接近于是哪一位导游呢?假如要作一个优秀的导游,考虑一下我们还可以给我们的导游词增添哪些内容?”
  在经过简短的讨论思索后,学生:“添加一些和这个风景有关的神话传说,增加神秘感。”
  学生:“介绍一下景物名称的由来。”
  学生:“假如是名人故居就要介绍一下这个名人的生平等内容。”
  学生:“还可以介绍和这些风景点有关的诗歌文学作品,对联等内容。”
……
  教师:“看来一处风景之所以能历经这么长的岁月、吸引这么多人的原因,除了它自身拥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就之外,还因为它自身所承载的一段经历和故事,比方岳阳楼因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名垂千古,比方杜甫草堂因诗圣悲天悯怀的情感而万古长存。看一片风景绝不只仅是看它外在的风光和照几张照片,更多时候是在读一个人、读一段历史。那么我们刚刚天南地北行程中所遇到的这些景物,它们身上又有多少故事是我们还未曾在‘走’的过程中发现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疑问通过搜集资料等方式来继续改写你的导游词。”
  从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学生在如何写作导游词写作方法的指导下,能认识到将饱含文化气息的内容融入写景、叙事的文字中,为自身的文章添加了厚度。但这种融入的技巧还是比较刻板的,如何让他们的写作更富有行云流水般的自然之趣呢?于是我们开展了第三个环节的活动。
三、环节三:“走”的文学
  1、推荐观赏影视作品:凤凰卫视的追求──“永远的三峡”、“两极之旅”、“欧洲之旅”、“千禧之旅”、“纵横中国”、“穿越风沙线”、“走近非洲”的记录报道。
  2、优秀:余秋雨与《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唐师曾与《我钻进了金字塔》;周国平与《南极无新闻》。
  3、“走”,其实是一种文化追求,一种理想实现的过程。我们在“走”中寻找人类精神的家园。这些优秀的现在人行走、追求、思索的旅程,一定会给我们的写作以更多的启示。
  写作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次发现问题不时提升的过程。当我们在文字的世界里遇到高山峡谷时,需要有人正确的引领,需要探索未知的勇气,如此方能有领略生命壮绝奇绝风景的机会。我想,我们的经历如此,学生亦是如此。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0 13:00

《背起行囊走四方》优秀教案九
【活动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培养留心观察、勤于考证的意识,在活动中以写作导游词的形式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受文化的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体会语文蕴含的文化意义。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认识到“行万里路”是增加人生见识的必要途径,感受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
【优秀教案】
一、活动一:“家乡风景独好”
  1、主题:
    根据本地区的景物特点,在学期之初就给同学们安排相关的任务,分成六个小组,可按季节和景色特点的不同分为几个主题,如“崂山春雪”“樱乡花海”“火红的樱桃节”“九水清韵”“巨峰揽胜”“大海的呼唤”等。
  2、要求:
   ⑴ 细心观察,随时把观察到的有代表性的景物记录下来,最后整理成优美的文章,并可随时利用专栏、板报、广播等形式发表交流。
   ⑵ 注意积累相关的照片、图片等,也可利用自身或亲朋的相片,并配以说明。
   ⑶ 走出户外,进行社会调查,深入民众,不只要观察欣赏还要走访和考察,甚至还要查阅有关资料,研究考证,搜集文献资料,挖掘民间故事传说等。
  3、总结和评价:
    这一项活动的总结不必拘泥于一次,根据季节的不同可随时分主题小结,形式也不拘多样,如“朗读竞赛”“爱我家乡美文竞赛”,“故事会”,“大型图片展览”等形式。
二、活动二:“模拟旅游趣味多”
  1、主题:
    以“爱我中华”为主题,学生自愿组合组成东、南、西、北、中五个小组,分别表示出不同地域最有代表性的景观和人文特色。
  2、要求:
   ⑴ 利用自身或朋友的旅游相册或从网上、图书馆等地方查阅相关资料,积累图片资料,并配以说明。
   ⑵ 在向大家介绍的时候要求写成导游词的形式,(可事先给大家放阅《长江之歌》的纪录片,优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除了景色的介绍外,还要尽量表示各个地区的文化底蕴,交叉一些民间故事,历史文化典故,诗文名篇,精彩对联、题咏等。
  3、总结和评价:
   ⑴ 举行一次“爱我中华”模拟旅游主题班会,时间布置2课时,旨在展现祖国的魅力风貌,激发大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各小组分别向大家展示图片、资料,并以导游词的形式向大家解说,可利用多媒体增强表示效果。
   ⑵ 名胜古迹对联考:
    ① 以“走的文化──名胜古迹对联考”为主题,将搜集整理的对联在班级交流,并要给大家讲述与对联有关的名人故事。
    ② 办一期书法竞赛将搜集到的各地有特色的对联用不同的字体抄录下来,(最好用毛笔按对联的贴挂形式)用专栏的形式交流展览,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积累。有兴趣的同学亦可自身创作几幅对联与大家共赏。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0 13:00

《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读书与实践结合,锻炼能力。
  2、在旅游中观赏祖国大好河山,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搜集有关名胜古迹的资料
  2、感悟对联语言的妙趣和文化韵味。
  3、选择感兴趣的一个景点,写一篇导游词。
  4、根据地图能制订旅游路线图。
【教学难点】
  1、组成小组,模拟实地旅游,做一个计划。
  2、互助合作,开展读书实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自然和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因而,在中华大地上,多样性的自然奇观和悠久的历史带来的丰厚文化遗产数不胜数。文化与自然的兼容并蓄是中国古老文明的基本特点。中国的世界遗产也正是这一观念的极佳反映。无论是名山大川,还是历史古迹,自然资源和入文资源互相依存,完美地统一与一体,这种自然与人文完美的组合已成为我国名胜古迹的独特魅力所在。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大量的文章介绍我国的名胜古迹,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古人早就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为只有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出家庭,才干真正了解社会,才干对你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进行实践,才干获得真知。
二、模拟旅游(分小组活动)
  1、每个小组选定一个自身去过或感性趣的旅游景点。
  2、查阅这一旅游景点的相关资料。
  3、一位同学负责写一篇导游词。
  4、其他同学负责找图片,做旅游指南。
  5、找出旅游景点的对联,互相交流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出一份手抄报:
    具体内容:
   ⑴ 旅游景点介绍。
   ⑵ 导游词、地图、路线图。
   ⑶ 图片、照片等。
   ⑷ 对联赏析。
  2、名胜古迹对联考:
    在我国大局部旅游胜地,都可以剪刀精彩的对联,题咏,例如昆明滇池大观楼的长联。这些诗联,不只概括出旅游胜地的欣赏价值,往往还形象地提供了历史、地理、文学、书法方面的许多知识,丰富了人们的旅游见闻。请你搜集与名胜古迹有关的诗词对联(重点是本省本地市的),分类编成名句名联集锦,在班上展览、交流。有兴趣的同学,无妨学写几副对联。
  3、根据以上活动积累的资料和感受,写一篇游记,也可以写成书信、日记、对联等。要写清楚游览地点的风光景物特点,引起人们游览的兴趣。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0 13:00

期待人教版八年级的整册教学设计到来!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