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怎样做个好家长(梅兰)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2 12:38
标题: 怎样做个好家长(梅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崛起,我们对子女的教养问题已表示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特别是对如何做称职的家长尤为重视。我们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一讲中指出,家长是小朋友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之师,所以家长要胜任教师这一角色。小朋友喜欢什么样的家长呢,很多学者都做过调查研究,在此方面,美国学者R、F尼赫茨为了弄清小朋友对自已的家长究竟有什么要求,调查了十万个小朋友。其中,有10条最有影响:
  1、小朋友在场,家长不要吵架;
  2、对每个小朋友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家长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家长都不要对小朋友撒谎;
  5、家长与小朋友之间要坚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小朋友的朋友来做客时,家长要表示欢迎;
  7、对小朋友提出的问题,家长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小朋友朋友面前,家长不要讲小朋友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褒扬小朋友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小朋友的缺点;
  10、对小朋友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2 12:39

  以上10条要求,即有小朋友对家长以身作则起典范作用方面的要求,也有小朋友对家长教育方式方法上的要求。1984年,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向全国家长发出倡仪,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争当好家长活动,提出了五条规范:
  1、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子女的好典范。
  2、积极参与家长学校的活动,学习抚育、培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
  3、保护子女,耐心诱导,不放任,不娇惯,不打骂。
  4、积极配合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社会对子女进行教育,在农村的家长要保证适龄子女入学。
  5、培养子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倡仪发出至今已十余年的,对家长们仍有指导意义。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2 12:39

  根据当今时代的要求,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小朋友们的希望,本文在此给家长们谈谈如何敌称职家长的问题。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直到典范作用
  家长做为小朋友的第一任老师,要为人师表。古语道: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品行不端正,就无法行使教育的权力。家长的师表作用与自身紧密相连。有人说:家长的素质---知识、学问、品德、修养、才干,就象火山底下的岩浆,积累得越厚实、越丰满,小朋友成才的迸发力越强烈。在这里家长素质主要指的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文化科技知识水平的高低,心理品质的健康程度以和教育子女能力的强弱等等。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小朋友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其性格、品德发发展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求自身有高尚的品德,有理想,有积极的人生观;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在社会上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作风正派,为人正直,是非分明,胸怀坦荡,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等等。学龄前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大脑神经活动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由于幼儿好奇、好模仿、好问、求知欲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此时家长 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即家长 的外在动作都是幼儿学习的样子。人们常说:看,这小朋友走路和他家长一个样,可见家长的行为举止都是幼儿学习的典范。孙敬修老前辈曾对家长们说:“小朋友们的眼睛是照像机,脑子是录音机,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的心上,要做好典范啊!典范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家长举止言谈文雅大方,子女也会如此,家长举止言谈粗俗不堪,必定会对子女有不良的影响,在某幼儿园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小男孩很喜欢搂抱小女孩,并亲他们的,教师在纠正其行为时,小男孩疑惑地望教师说:“我爸爸也是这们亲妈妈的。”从小男孩行为可以看出,家长的行为不分场所,当着小朋友的面过分亲近,结果被小朋友模仿效法。再如家长能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卫生,吃完瓜果将果皮放进卫生箱中,小朋友也会养成这种维护社会公共卫生的习惯。而有些大人不拘小节,随地吐痰乱抛脏物,小朋友也如此行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2 12:39

  (二)努力提高文化科技知识水平
  常言道:师者,给学生一杯水,自身必需有一桶水。对家长不可能用正规教师所具备的专业水平要求,因为家长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具备的文化水平不尽相同,甚至相差甚远,强求家长 们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都具备幼儿教师的能力,恐怕是很不实际的。但是在当今时代,文化科技日益发达,知识不时更新,即使高学历的人,如不继续学习,也会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的,知识也存在老化问题。幼儿求知欲相当强,他们经常向大人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要求得到满意的答复,从而使自身的威信无形中在小朋友心目中降低了。家长要善于学习,使自身成为小朋友求知的良师,不只为小朋友做出了好样子,也维护了小朋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自已。家长的文化素质对小朋友首先品质的教育也有委重要的影响。不少刑事案件中反映出法盲经常随同着无知、随同着文盲。据一项对5350名青少年刑事犯罪分子调查标明,母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82·9%,母亲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占4·5%。而中国科技大学某届少年班中,70%的学生来自于知识分子家庭中。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2 12:39

  (三)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主要是指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兴趣等个性特征,以和处置人际关系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等等。对于幼儿来说,家长是最亲近的人,家长的喜怒哀乐对于幼儿来说感染力极强。假如家长开怀大笑,幼儿也会高兴行手舞足蹈;家长怒气冲冲,幼儿也会吓得心惊胆战手足无措,甚至于嚎啕大哭,家长的情绪对小朋友性格的形成有着直接作用。
  小朋友中有的性格倔犟,有的性格温顺,有的性格急躁,有的性格比较敏感等等,都与家长情绪的有着相关作用。家长要有开朗的个性,要与人为善、富于同情心、和蔼可亲,要坚持一各常态的稳定情绪,对小朋友从小形成一种健康的情感是很有益处的,在这种精神气氛中生长起来的小朋友一般都以处惊不乱的心理状态正确地发生在身边的意外事件,稳重冷静,应变能力强。
  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中,还应具备耐心细致的心理品质。国外有一句名言:人人都可以把自身的小朋友培养成为“二爱型”巨人(爱迪生和爱因斯坦),就看你的耐心、信心和决心。拥有一千多项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被老师视为白痴拒之门外,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因“智力愚钝”12岁时被校方勒令退学,他们的家长没有因小朋友“笨”而丧失教育的信心,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去开发小朋友的智力,为“二爱”走向辉煌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际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缺乏的就是耐心和细致,他们常因小朋友领会不了大人的意图而呵斥和打骂子女,什么“蠢猪”、“笨蛋”之声不绝于耳,小朋友的自卑心理与逆反心理就是在这种教育方式 中发生的。
  家长还应具备坚强的性格,遇到困难敢于碰硬,善于动脑去解决,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对形成小朋友坚强的个性、勇于战胜挫折的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具备各种兴趣,这里所谈的兴趣是指家长在工作之余参与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美等活动,如琴、棋、书、画、打球、照像等等,使家庭生活丰富多彩,充溢生机,既利于心理健康,也利于身体健康,更有助于培养小朋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交际、人际交往的能力。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2 12:39

  二、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
  家庭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教育学,它涉和内容广泛,包括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美学、卫生学、营养学等等。高尔基说,教育小朋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干和渊博的生活知识。”对于家长来说,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教育专家,但需要家长们能了解小朋友生长发育中的规律,往往会做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发生不良效果,例如学龄前儿童,在3-7岁之间好奇心强,经常充溢了天真的幻想,往往向家长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甚至因此做出一些令成人不可思议的行为,有些行为往往带有破坏性,成人切不可轻率地指责是“胡闹”、“捣蛋”,甚至于打骂幼儿,应该看到其中很可能孕育着发明个性的萌芽,并给予正确地鼓励、引导,使之等到合理的发展。例如,有的幼儿喜欢将家中的电动玩具或收录机拆坏,究其原因是由于幼儿好奇心所致,了解这一特点的家长会正确引导幼儿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从小培养幼儿探索知识的兴趣,为以后热爱学习打下基础。而有的家长因不了解幼儿心理,常采取训斥打骂手法而扼杀了幼儿发明个性的萌芽。记得一位名人曾说过:在你们的打骂声中,没有了爱迪生,没有了爱因斯坦,没有了威特………。再如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时期,假如家长在这个时期注意注意培养小朋友口语能力将是最明智的做法,而有些家长却逼着小朋友写汉字、做算术,不只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挫伤小朋友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进入学龄期正式学习时对学习发生反感情绪,可谓欲速则不达。其消极影响很难消除。家长要全面了解小朋友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个性,从实际动身,因材施教。为此家长们应挤出时间来学习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如《中华家教》、《家长必读》、《家庭教育》、《为了小朋友》、《幼儿教育》等刊物是家长们的良师益友,乌鲁木齐市妇联、乌鲁木齐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所编辑出版的《家教文萃》报荟了全国各地读物中的精华,同时也反反映了新疆特别是乌鲁木市家教 信息,反映了家长和小朋友们的心声,是沟通家长与小朋友心灵的桥梁,家长通过它可借鉴家庭教育方法和经验,是学习家教知识的捷径。
  此外家长们应积极参与家长学校的活动,听听讲座,与同龄小朋友的家长交流切磋教子经验,这对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很有益处。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2 12:39

  三、更新成才观念,明确培养目标,使小朋友全面发展
  将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浙江日报》登载:在一项调查中反击,92.7%的家长希望小朋友具备大学学历。这种高度期望反映了当今家长对成才观念的误解。由于这种,家长们活得很累,很多家长在小朋友出生前就为他设计了一条辉煌之路,上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出国留洋、直至功成名就。小朋友出生后,特别是到了幼儿期,家长就开始忙于奔走于各种学习班,忽儿让小朋友学钢琴,学电子琴,忽儿让小朋友学画画,忽儿又让小朋友学书法……,一些家长视小朋友为私有财富,子女高人一等,光宗耀祖,为达此目的,或物质刺激,或棍棒教育,以至于年幼的小朋友盼望着自已能象爷爷奶奶那样退休就好了,就可以不学习了。心理学研究标明,适度的期望是小朋友健康生长和正常发展,甚至酿成悲剧。南京一姓胡工人因三岁独生儿子背不出一名唐诗竟将小朋友一脚踢死;小朋友为逃避练琴而伤残自已手指的事也时有发生,这些教训应引家长深思。家长应更新成才观念。
  李岚清副总理1996年5月11日考察湖南汨罗素质教育时讲道:国家需要多方面的人才,“但任何国家人才结构都是宝塔型的,有初级人才、中级人才、高级人才,人才是分层次的,结构必需合理、初级、中级人才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是最大量的”。他又说:“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针”。他认为:只有思想健康,思路宽广,有组织实践能力的人,而且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道德的,身体健康的人,才会对社会有贡献,才有全面发展的人。社会是七彩的,它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就当前社会需求来说, 同龄人中也只能有6-7%的人升大学,为此每个小朋友不可能也用不着都成为大学生,都成为尖端科学的研究者。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影响各不相同,有的人适合向高科技领域发展,有的人适合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身的特点,家长应适应国家的需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根据小朋友的自身条件为他设计一个切实可靠可行的未来。古语道:七十三行,行行出状元。即使在平凡的服务行业中上照样也能培养出身手非凡的能式巧匠,如饮食待业中的名厨;美容美发中的名师;服装待业中高级服装设计师也并不一定都出自名牌大学,往往都是自学成才。集政治家、理论家、文学家、诗词家、书法家等于一身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未曾踏进过大学的门深造,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却是学医的。他们都以自身成才的生长经历标明;成才不一定非得千军万马专挤通向大学的那根独木桥。家长们应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需求和小朋友自身条件对他们寄于适度的期望,培养小朋友多种兴趣,顺其自然,教育小朋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2 12:40

  四、发明良好的家庭氛围
  所谓氛围,就是指人所处的环境气氛和情调,它是在某一种环境中的人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所造成的某种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家庭氛围也就是在环境中家庭成员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它包括:生活环境、生活作风、生活方式、生活情趣、保守习惯、道德规范、为人处世等。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儿童性格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老实、谦逊、合群、求知好奇、爱劳动、爱清洁、守时守信等;不良的家庭氛围,可使小朋友胆怯、多疑自私、嫉妒、孤独、懒惰、放任、不懂礼貌、言语粗俗,因为儿童在适应家庭环境的过程中,常以家长为最亲近、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形成自身的心理定势和性格特征,家庭氛围的好坏是儿童心理,行为健康水平的重要相关因素。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为小朋友发明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良好的生活环境
  家庭是人基本固定的生活场所,人的一生大局部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儿童的生存离不开家庭,首先家长应为小朋友发明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尽管每个家庭因经济水平、住房条件各有不同,其安排规范不可强求,但居室安排整洁、色彩素雅谐调还是可以做得到的,使小朋友能生活在一个环境舒适、宁静、温暖的家庭中。有些家庭不注意环境安排,不讲究清洁卫生,家中家俱摆设杂乱无章,污垢处处可见,给人大有一种无插足之地的感觉,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小朋友身心健康发展。还有的家长尽管经济条件很优越,家中安排很有现代气派,家长却忘了给小朋友一个游戏的天地。有的家长极讲清洁卫生,各处一尘不染,对小朋友限制太多,这也不许玩,那也有许坐,使小朋友行动极受限制,这都是不可取的。
  (二)良好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
  家庭要形成比较固定的生活作息时间,包括休息、吃饭、娱乐、工作、学习等,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自觉遵守,久而久之会促使时间观念的形成,为今后走进幼儿园、学校、社会,自觉遵守集体纪律,维护社会秩序,讲究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行形成打下基础。有的家庭虽为小朋友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家长却把自身作为局外人,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地搓麻将、喝洒划着拳,有的看录像电视成瘾忘了正常作息,有的陶醉在舞厅的乐曲声中乐而忘返等,这样都很难制约小朋友的。
  家庭中每一成员还应注意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的洗手,定时换洗衣物、不随地吐痰、扔脏物、经常坚持清洁卫生、按时打扫房间。
  (三)和睦的心理气氛 
  家长还应为儿童在家庭中发明一个和睦的心理气氛。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平等待人,互相关心,互相信任,互相体谅,即使发生矛盾也能顺利解决。研究标明:在民主和睦文明的家庭中生长起来的小朋友,表示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这是因为文明家庭能给小朋友以平安感,使其置身于家中感到温暖幸福愉快;其次是满足了小朋友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小朋友能感到被爱被尊重,也学习到如何爱他人,如何尊敬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当小朋友遇到困难、挫折而灰心沮丧时,可以从家庭的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夫妻间的和睦是胜利地教育儿童的首要条件。”有的家庭夫妻不和、互相指责、经常吵架打架,十分有害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有一个少年犯曾这样说:“我的童年是在家长吵架、打架声中瑟瑟发抖的日子里度过的。”乌鲁木齐市少年管教所曾对少年犯作过一项调查,发现40%的小朋友是由于家长离异无人管教而走上了犯罪道路。新疆有关方面教育科研人员参与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离异家庭儿童(3-12岁)心理特点研究》的结果标明,离异家庭的儿童一般有以下特点:(1 )爱哭;(2 )放荡不羁,到处乱跑;(3 )过分胆小和焦虑;(4)冷漠,无动于衷、(5)情绪低落,快乐起来;(6)失望,觉得低人一等;(7)孤独,经常发呆;(8)易烦躁发怒;(9〕惧怕某些动物、情景和人;(10)固执、自夸,并具有不爱交际、孤僻、冷漠、紧张、防备、喜欢撒谎欺骗甚至敌视他人等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品质和心理障碍。以上这些调查都说明和睦的家庭对于小朋友健康的生长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为此家长要为儿童的一生负责,对家庭应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小朋友能在民主和睦的气氛中生长,家长要把小朋友视为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在人格上要平等相待,不要把成人意见强加于小朋友身上,幼儿喜欢玩耍,家长要抽出时间来与小朋友做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小朋友的独立个性,对小朋友正当的行为和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有不良的行为要讲明道理予以制止,而不能简单粗暴。这样小朋友将家长视为大朋友,从而使家出息行家庭教育时更能奏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12 12:40

  五、积极配合社会、集体对小朋友进行教育
  家庭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三大组成局部。在这三局部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无论在时间、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具有优势,是其他两种教育替补不了的。但这都不影响其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即要把儿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21世纪的建设者,所以三方面的教育要相互配合和协调。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龄前幼儿大都在托、幼园所受教育,这种集体式的教育从方式上,内容上,形式上都比家庭教育正规。在这里教师们将有计划、有步骤地专门培养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品质修养,培养他们的发明能力、学习兴趣等。幼儿教师经过了专业性训练,他们具有较丰富的教育、保育知识和教育水平,他们比家长更了解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特点。因此家长应积极主动与托幼园所取得联系,紧密配合幼儿教师保育员,一起做好小朋友的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家长要了解托、幼园所教育规程、教育纲要和有关条例,配合托幼园所和老师一起做好小朋友的教育工作,使教育目的,教育步伐达到一致。其次要积极鼓励小朋友参与集体活动、教育活动所需物品,培养小朋友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最后一点要积极参与家园联系活动,如家园联系开放日,可使家长了解托幼园所的一日常规,家长学校可使家长通过听讲座、教子经验交流会、专家咨询等活动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家长切不可借口工作忙、时间紧而放弃这种良机。
  总之,如何做称职的家长是需要为人家长认真对待的事情,家长们从事的事业是塑造人类灵魂的事业,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事业,而我们为这个事业的胜利不时地在探索、在实践,当你们的小朋友成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时,能够说一句:我尽到了为人之师的职责。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