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假期生活故事 传承戏曲文化、放飞童年梦想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17-7-8 21:59
标题:
假期生活故事 传承戏曲文化、放飞童年梦想
大家随便哼一首“戏曲”,你会想到什么?我能想到的是黄梅戏《天仙配》、豫剧《花木兰选段》、京剧《戏说脸谱》。而你,会唱哪一曲呢?
今天下午陈老师让我们来一起唱豫剧《朝阳沟》选段亲家母对唱,想让课前活跃一下气氛,赶走瞌睡虫。这曲《朝阳沟》选段在爷爷奶奶年代真是家喻户晓啊!可惜我们大多老师都是年轻教师,都不会唱。陈老师看上去五十多岁,唱的特别有韵味。哼两句:
栓宝妈: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心里话。
银环妈:亲家母咱都坐下呀,咱们随便拉一拉。
邻居:老嫂子你到俺家,尝尝俺山沟的大西瓜。
发现越来越多的戏曲慢慢被遗忘,越来越多的民间游戏被电子产品取代,很多优良的民间文化没有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然而,说到现代歌曲大家脑海里浮现出很多很多,年轻人喜欢《成都》、《凉凉》,孩子喜欢《逆战》、《青春修炼手册》。当然音乐的类型也各种各样,有流行乐、摇滚乐、爵士乐、民谣、轻音乐、古典乐、民乐等。加上各种媒体的推广《中国好声音》、《好声音》、《我是歌手》、《歌手》,歌手行业非常受欢迎。
我在上社会活动课《了解各行各业的职业》后,提问孩子你长大想当什么?一个女孩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长大想当大明星,很有名的大明星。调查完发现很多孩子都想当歌手、演员、明星。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当戏曲家、皮影家、剪纸大师等。我们要把这些中国的民间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一、 民间游戏勾起段段回忆。
想起小时候和同伴一起玩的游戏,斗鸡、跳皮筋、丢沙包、爬树、甩纸面包、玩弹珠等,童年有无穷的回忆,童年是那么的快乐,同伴之间的友情是那么的天真。然而,现在孩子的游戏被越来越多的玩具和电子产品取代。之所以,现在的孩子娇里娇气的,身体抵抗力不好,容易生病,肥胖儿越来越多。一部分和家长溺爱程度有关,很大一部分缺乏锻炼。不过民间游戏现在做的比较好的是浙江和山东,有一个说法叫“南有安吉,北有利津”,利津赵兰会园长的理念“把游戏还给孩子、把童年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我们也应该传承民间传统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培养自信,在探索中寻找智慧,在玩中增强体魄。
二、民间文化、民间艺术应传承发扬起来。
很多的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慢慢被遗忘,如过年时,你还守岁到12点吗?初一,你还满村跑着去拜年吗?你还会唱戏曲吗?还有多少人会拉二胡、吹口琴、弹古琴呢?传统文化能在精神层面让我们找到归属感,我们应该去发扬读古诗词、听古曲,穿唐装汉服,去寻找和古人沟通的桥梁。
三、戏曲重镇江湖。
今天听了一节大班音乐活动《学唱家乡戏》,我被题材吸引,刚开始不断的质疑,现在年轻幼儿老师还有人会唱戏曲呢?这节课能上好吗?孩子能学会吗?能否达到目标?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下活动目标,你来猜一下这节课能否达成!
活动目标:
1、 熟悉豫剧《朝阳沟》选段,初步感受豫剧的曲调特点。
2、 尝试用已学儿童学唱豫剧。
3、 大胆表现豫剧的韵味,体验演唱家乡戏的快乐。
看着目标觉得很简单,其实不然。刚开始老师播放一小段,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孩子一口同声的说:戏曲。我对这个答案感到和欣喜。接着这个环节更让我吃惊,老师为了调查孩子对戏曲的了解有多少,问谁会唱戏?没想到五六岁的孩子竟然会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还有个女孩会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千山带笑颜。当时听到这,地下一阵阵的掌声。接下来的过程上的特别好,孩子积极投入。最后孩子能用《朝阳沟》的曲调来唱《小白兔》,你也许不太相信,也许会很惊讶,真的在我看来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如果我来当小朋友,说不一定还没孩子唱的好呢!孩子在老师多种方式的引导下,把《小白兔》唱出豫剧味来,真是不简单!为孩子点赞,更要为发扬豫剧的老师点赞。
我们应该怎样弘扬我们的民间文化呢?光靠一个人的力量的是不够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如果,定期给老师培训民间艺术,戏曲、手工剪纸、古筝古琴等,对民族文化的发扬也不错哦!
如果,把民间艺术进课堂,民间游戏进校园,也能促进传统文化接递发展。
如果,多一些民间艺术展示的平台,也会有更多的人进行学习的。
如果、如果、如果,如果能把所有的如果,变为现实。中国将会继续发扬文化的博大精深!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