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巡视利剑》观后感:巡视造千里之势 利剑显雷霆之能 [打印本页]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17-9-23 13:56
标题: 《巡视利剑》观后感:巡视造千里之势 利剑显雷霆之能
《巡视利剑》观后感:巡视造千里之势  利剑显雷霆之能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而巡视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利器,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剑指个人贪腐,还是揭露一方政治生态恶化,在《巡视利剑》的缩影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党的诚意和决心,也看到了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手段,对党内违纪现象的威慑力度之大。

  一、利剑高悬,巡视常震慑

  明代以来,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巡视各省吏治情况,是为八府巡按的由来,其工作机制正是像极了现在的巡视制度,两者所处时代不同,但出发点却极为一致,聚焦发现问题,以震慑约束权力,让权力阳光透明。

  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发挥巡视利剑作用。

  巡视监督,是从严治党的利器,更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巡视发挥作用既是为了维护党的权威,更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

  通过巡视党组织是否维护党章权威、贯彻从严治党方针、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是否存在党的领导弱化、主体责任缺失、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督促其担负起管党治党责任。以纪律为尺子,高悬巡视利剑,发挥震慑、遏制、治本作用。

  巡视利剑,就像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于违反党纪的人来说它象征着危险,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它是一把闪着纪律之光的震慑之剑。

  二、利剑出鞘,巡视见真章

  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是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立场和方向。“只有全覆盖,才能‘零容忍’”,十八届中央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共277个单位党组织进行了巡视,此次中央巡视的全覆盖,让我们真正地见了真章。

  从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以来审查的案件中,有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可见巡视决心和巡视成效。

  所谓权责就是有多大的权力就有多大的职责,无论是通过滥用权力受贿敛财还是营造“关系”网络,这些落马的“老虎”“苍蝇”,他们错误的权位观念,终究使他们一夜白头,悔不该当初,而所谓的盛衰之间,也不过只是转瞬。在巡视面前,不管他们采取多花哨的手法企图逃避审判,都不过是一颗歪树、病树、烂树的极尽招摇,丑态百出,《巡视利剑》中的一句“你不说,将来会有时间让你说”,看得观者颇有大快人心之感。

  “巡视组要当好党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虎’、‘苍蝇’,抓住违法违纪线索,落实监督责任,敢于碰硬,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促进问题解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

  巡视利剑一出鞘,必然割断党和国家肌体上的溃烂毒瘤。

  三、利剑锋芒,巡视在路上

  无论是《巡视利剑》,还是《永远在路上》和《将改革进行到底》,这些专题系列片,毫不忌讳将党内出现的严重的腐败主体和腐败行为曝光于公众之前,极大地显示出了执政党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也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在《巡视利剑》中,巡视组人员表示,调查的方法前期就是靠与大量的干部群众谈话获取线索,而巡视组身上的决心和能力,是让群众信任和支持的最坚实的堡垒,因此群众也愿意主动反映问题,成为巡视组抽茧剥丝最有力的双手。

  巡视监督,正是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和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有效结合,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制度优势,并焕发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证明,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完全正确,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利剑高悬,震慑常在,中央的态度是坚定不移的,全力支持巡视工作。”

  巡视利剑的锋芒,在执政党的诚意和决心面前,在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之上,将永远闪耀在路上。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