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关于共享经济如何与社会和谐如何共处的一点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17-11-9 15:59
标题:
关于共享经济如何与社会和谐如何共处的一点思考
新兴事物的发展,一般会带来两种效应,一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日渐制度化、规模化,然后普遍被社会大众接受;另一种效应则是其相反面,在大规模被社会所消化的同时由于缺少相关后续措施,效应消失,直至烂尾。去年年底,共享单车火爆问世,伴随着微信、支付宝附加功能与之完美配合,使“小黄车”现象迅速占领市场,成为新一届“网红”。“小黄车”效应带来的是低碳、便捷、绿色的大众评价,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甚至共享汽车应运而生。
经过一年的运营,共享经济带来的弊端日渐凸显,共享单车遍地都是,无人维护的小黄车、小橘车、小绿车们无人维护,被锁车、押金难退的话题迅速取代之前的方便与环保占据主导;共享雨伞则由于大部分被带回家而无法继续共享;而共享汽车的矛盾则更加激烈,在经历了刚投放市场就被开去赛车、进而事故连连的挫折之后,如何在雾霾横行的今天减少排放成为最棘手的问题。
就最近兴起的共享汽车而言,被共享的汽车究竟用作何用无从考证,但是在有车一族因找不到停车位叫苦连天的同时再投放更多的汽车是否是真的是从日常生活的需要出发,还是为了发展经济抛弃了对实事求是的探索不得而知。在共享汽车被投放之初就有开共享汽车去漂移的新闻,共享了刺激之余也放大了危险,是否“共享”二字带来的都是积极正面的资源利用最大化显而易见。
共享经济如何与社会和谐共处?在经济共享的背后应该平衡各方面利弊,从社会基本需求出发,剖析真正需要共享的是日常的需求还是谋取的利益,在人与环境需要平衡的今天,由利益占主导终究走向破败。共享单车给我们带来的教训足以引起对共享经济的重视,为何在次次敲响警钟之后还有更多的“共享”前赴后继,是否浪费了社会资源、是否放大了不安因素、是否给环境带来了不可逆的破坏,值得深思。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