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学前教育论文:多把尺衡量孩子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2-7 13:31
标题: 学前教育论文:多把尺衡量孩子
汪瑜是中班特别爱动的孩子,除了睡觉,没有一刻闲下来的时候。可以这么说,我把他作为了我班的“问题儿童”之一,总是想办法想要"管住"他。

一次美工“印染风筝”的制作活动中,汪瑜一开始就特别的兴奋,眼睛盯着我示范的动作,操作步骤,出奇的安静。

操作时,汪瑜一改往日的“不认真”居然认真地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操作,一幅作品完成了,他跑到我面前:“老师,我好了。”我就鼓励他再用其他的方法试一试,他都成功地制作成了作品。

我适时地表扬他以激发他的积极性。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以前经常是以“有色”眼光来看待汪瑜这类儿童的,经常以批评、教训的面目出现在他们面前。3—7岁儿童学习的目的是以获得家长、老师的赞赏为主要目的的,只有以欣赏的态度起看待他们,他们才会进步、发展。

另一方面,对待不同的儿童,我们应以不同的批评标准去评价不同的幼儿,而不是用一把尺,也就是说,要多用尺衡量孩子,用多把尺评价孩子,教师就要积极实施“扬长避短”的教育,积极实施递进式评价。在每周五的幼儿评价活动中,我让幼儿说出自己一星期中有进步的地方,并给予奖励,也不失时机地指出他的缺点,用“如果你改正了……,你肯定会更加棒的。”来激励孩子,对于自己说不出优点的孩子,我请其他孩子给他找优点,并给予奖励,促进幼儿的自信心。在这种氛围中,孩子找到了发展的支点,孩子的自我发展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要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孩子,注重评价的多元性。由于幼儿的知识水平,个性特征的不同,他们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也会有所差异,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差异性以及孩子的动态水平,适当控制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以获得最佳学习的动机。在美术活动“蜜蜂分割图”中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我给每一组孩子准备了两种不同的画纸,能力强的,让他们自己画,然后进行分割涂色,能力差的,将画好的分割图只进行涂色,这样,每个幼儿在画画的过程中都体验到了成功,更大的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愿我们能心中有孩子,多一把尺衡量孩子,让每个孩子获得主动发展。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