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写过节包粽子作文600字700字800字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1-31 00:41
标题: 写过节包粽子作文600字700字800字
写过节包粽子作文600字700字800字
篇一:包粽子

  端午节生平第一次包粽子,节前几天,我先问院子里的阿姨,包粽子难吗?阿姨说,简单是简单,就是有点麻烦。得知包法很简单,便去看粽叶,去市场看了两次还是没有勇气买。卖粽叶的大姐看我一直瞪大眼睛看,便问:“丫头,想包粽子吗?”我笑道:“没包过,感觉很简单……”大姐便站起来说,很简单,我教你,那大姐是河南口音,她还边说边拿起一个叶子给我比划,我想,哇这么简单,我决定亲自试一试,便买了叶子,回家泡米、枣子和花生等。

  下午练瑜伽回来打算要包了,可是怕操作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先去找一个朋友再次请教细节,结果,她很打击我,因为她是贤妻良母型,说,我看你还是算了吧,蒸点晶糕就好。我便请教如何蒸晶糕,她给我讲的很细致,还画了图,她还送我几个她自己包的粽子,说你就别包了。我本来打算不包了,不过,回家看到泡好的粽叶,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为什么我就包不出一个粽子呢,何况米都泡好了,我还就要包粽子!于是乎,从下午三点一直到六点,我站的腰酸背疼,费了十牛三虎之力,总算包了8个粽子,那粽子真是千奇百怪呢,中间叶子总破,我还打电话问妈妈咨询,六点多,我听到敲门声,打开门,居然是我那贤妻良母型的朋友,她说不放心,特来看看。我说别看了,赶紧洗手包吧。她得令后,和我一边说笑一边包着,等我给她泡好大麦茶,我看到了小山一样的粽子落在篮子里。我只有瞪大眼睛的份儿了……

  不过吃自己包的粽子,感觉就是不同哦……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1-31 00:41
包粽子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快到了,家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端午节——学包粽子。

  记得那天,我家又包起了粽子。说到包粽子,我外婆可是一个好手。外婆为我们包粽子,我看的手痒,就缠着外婆学包粽子。包粽子要准备好多东西,包括用酱油浸泡的糯米、有肥有精的肉块、洗得干干净净的粽叶和彩色的包扎线等等。一切准备就绪了,我们开始包粽子。外婆边做示范边教我:“先将粽叶正面摊在两手中,双手外翻,将粽叶裹成圆锥状。”我看见外婆手中的粽叶,就像是圈养在笼中的穿着深绿色外套的虎皮鹦鹉一般听话,任由外婆摆布。而手中的粽叶,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般不听话,卷来卷去都是直筒,卷不成圆锥形。外婆看到了,就指点我说:“左手捏住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点。”有了外婆的指点,一片卷成圆锥形的粽叶就被我牢牢地攥在手里。看着我卷好了,外婆不紧不慢地对我说第二步:“将卷好的粽叶卡在左手虎口,虎口面向自己,与长尾巴的一边靠外,接着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卷好的粽叶里,然后拿一块肉放在米上,再盖一层米,压一压。这一步要做的事情比较多,慈祥的外婆见我忙不过来,便放慢了包粽子的速度。而我也没有辜负外婆的期望,用我出色的战果来回报外婆的耐心。最后是一道捆绳工序,只见外婆双手紧捏粽子,用彩色的绳子在粽子上缠了一圈又一圈,最后,系上绳结,一个系了彩色绳子的粽子就包好了。别只看外婆这么牛,我的技术也不赖,外婆包好粽子刚想来帮我,一个精巧的彩色粽子就出现在了我的手中,这摸样,跟外婆的真是有的一比了。大概又过了半个小时,一座粽子堆成的小山出现了,这就是我们的成果。放眼望去,那几个精致的小粽子,就是我包的。

  外婆把粽子放进蒸锅里,不一会儿,浓郁的粽香味便从锅中传来,馋得我口水直流。大概过了一个半小时,粽子出锅了,我挑了一个自己包的粽子,剥开来一尝,太香了,第一次包粽子的我竟做出了这么好吃的粽子,真是不敢相信。

  是啊,在那一天我还做了很多的事情,可我都记不太清了,唯独对包粽子这件事记得最清楚,那是因为那天是我第一次学包粽子,第一次吃自己包的粽子。那个滋味真是美啊!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1-31 00:41
包粽子

  每年的大年三十,包饺子和粽子是我家的传统,不过包饺子时一家人一起动手的但包粽子就只剩老妈一个人孤军奋战了,没办法谁叫我们都不会呢?不过今年我决定跟妈妈学包粽子。

  只因为妈妈的一句简单真挚的话打动了我,她说:“我小时候外婆不会包粽子,每次总让太婆包。'她就对外婆说了句:“要是以后太婆不在了呢?那让谁包去,老是麻烦别人多不好。”于是妈妈很认真的学包粽子,凭她不想麻烦别人的动力,最后终于学会了。

  现在虽然大街上又很多卖粽子的,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买到,但买来的肯定跟自己包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只有自己亲手去实践了得到的才是“原生态”的。

  在包粽子前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因为单吃一种口味会腻,所以妈妈选择了甜和咸的两种口味。甜的是用蜜枣做馅,而咸的是用猪肉做馅的。蜜枣不需要做什么加工,但猪肉为了让它更入味,要先把切好的生猪肉放在碗里在里面加上料酒,酱油,味精,盐和少数调味料(姜,蒜和少许五香粉)放在里面泡几个小时,最后再把猪肉捞起来。再把米洗干净(糯米),粽叶用热水烫好,在把菖蒲撕成一条条的(是用来绑粽子的,因为用红色的绳子绑不卫生,还是用自然的叶子包好,而且那颜色和粽子皮的颜色是一致的。)

  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开始和妈妈学,跟着她依样画葫芦,先拿来两张粽叶,两张上下重叠的连着,粽叶放好后,把比较宽的那头粽叶放在左手,稍窄一点的放在右手。接着把粽叶卷成倒三角状,要注意这个似漏斗的三角状顶部决不能让它漏或看上去又缝隙。形状造好后开始向这个三角状的粽叶里加糯米先加三分之一,再往里面放馅。到了收尾部分了,是快要完成粽子的时刻也是最难的一步。要把剩下的粽叶都包在一起,先把刚那个倒三角的顶给包好,包顶时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要抓住粽子的“身子”,右手把叶子翻下来盖在上面。在翻的时候,左手的两只手指要稍微把粽身往里一压。右手就顺势把粽叶包上。(这时就要求粽叶里的米要恰到好处了,多了会溢出来,少了粽子会不扎实)。而且手指要灵活,要一气呵成,稍一停顿这一步就又失败了。我在这一步就试了好多次,一下松了一下米又漏出来了。看了妈妈包了好多次,最后才勉强的包上去,在用菖蒲绳把粽子五花大绑起来。终于亲手做的粽子竣工了。

  平时看看妈妈包的那么容易,那么简单,真到自己来实践时却又是那么的不易啊。可能生活也是那样看似简单却不平凡。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1-31 00:42
包粽子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1-31 00:42
包粽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又可以包粽子和吃粽子!我太高兴啦!奶奶把粽叶和食材准备好了,我们俩(准却说应该是奶奶一个人,我只是闲着无聊玩玩)就开始来包粽子啦!

  奶奶飞快地包好了一个粽子,我看都没看见。我感觉有点晕晕的,对奶奶说:“奶奶,您慢一点,我都晕晕啦!”奶奶满脸慈祥地点点头,然后慢动作的教我。奶奶先把粽叶包起来成三角形,接着是把泡了好几个小时的糯米放进去,不过只能放粽叶体积的一半,再放进去一块肉,后来再加上糯米,最后把粽叶包紧,用绳子缠紧,就好了!我看了以后跟着奶奶学包粽子。过了一个小时后,在无数失败粽子中,终于有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粽子,在我粽子时,奶奶早包了数十个粽子。唉~姜还是老辣,果真不如奶奶啊!

  一提到端午节,我就想到了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好了不说了,再转到粽子这,奶奶把我们(准却说是奶奶自己,我只包了一个)包得粽子给烧好了,我尝了一个,美味啊!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1-31 00:42
包粽子

  端午节,家里少不了包粽子,不过妈妈每年都是去奶奶家或外婆家帮忙,从来没有自己从头到尾操办过,而且包粽子的技术也不行,勉强能把米和配料包进粽叶里罢了。

  今年端午节,妈妈打算把包粽子这事好好学学,毕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咱们也有责任传承下去。因为奶奶和外婆的技术也就是刚刚及格,粽子很难包得紧致,而且总是容易漏米,所以得再找别的老师呢。

  在网络上搜了好些关于包粽子的视频,不过看了半天也没瞅明白。正好幼儿园里的端午节庆有包粽子的活动,有个妈妈包小脚粽子的技术真不错,于是赶紧偷学了一把,凑在那个妈妈旁边看了半天,又用摄像机把过程拍了下来。比起网络上的视频,还是现场的操作看起来比较清楚,再次真切地感受到孩子通过电视、网络的学习效果远不如面对一个真实的老师和环境。

  光看着会了还不行,如果不是自己亲自动手做过,充其量只是纸上谈兵。家里正好还剩了一些糯米,又去菜市买了一斤粽叶,头天晚上泡了一些红豆,第二天淘好糯米,把摊子摆开,头一回正儿八经自己包粽子咯!

  大概因为之前在奶奶和外婆家包过一些,包得虽然不好,但也有些经验和功底了,所以新学的这个包法很快就有模有样了。

  下午,Mary看到了,忍不住也要来试试。妈妈让她先观摩再行动。她看了一会,开始尝试包第一个。粽叶在她手里不太听话,不是这边张口了,就是那边散开了,装进去的米没等包扎呢就纷纷跑出来了。Mary顾不上那许多讲究,自顾自将粽叶七弯八绕,总算包好了平生第一个粽子,形状就不用说了,和标准的粽子有很大差异,不过米和豆子倒是都包进去了。不错了,鼓励一下,妈妈让她再观摩一会。Mary很开心,趁热打铁,又继续包了两个。第二个就有点像粽子样了,到了第三个,放在妈妈包的一堆粽子里面,就很难一下认出来了,Mary说,我要给它做个特别的记号。等到粽子煮好之后,还真得要凭借这个记号才能认出来了呢!

  看来,小孩子学东西真是快呀!只要给他们机会,鼓励他们去尝试,没有他们学不会的呀!

  第二天的早餐,Mary美美地吃着自己包的粽子,第一个作品自己吃了,第二个作品留给爸爸吃,第三个作品舍不得吃,收藏起来了。可惜忘记给Mary的处女作拍张照片留作纪念了,等明年端午节吧!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1-31 00:42
包粽子

  每当想起第一次包粽子是的情景,我就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记得那是我六岁那年的端午节,我和妈妈来到了姥姥家。一进姥姥家门就看见地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盆,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食材和绿绿的叶子。我好奇的问姥姥:“姥姥,这些都是干什么的呀?”姥姥笑着对我说:“今天是端午节,这些都是包粽子的原材料呀!”“我也包!我也包!”看我那兴奋劲姥姥答应了。

  只间姥姥从一个大盆里拿出了两片粽叶,一叠就成了一个圆筒,往里面放上两勺米,几个枣,又来回折了几下,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兴致勃勃地拿了两片粽叶照猫画虎的包起来,左边折一下,右边叠一下,折来折去,终于叠成了一个歪七扭八的圆筒,往里面放上了两勺米,几个枣,把剩余的叶子往圆筒上一铺便系上了草绳。哎?怎么馅露出来了?白白的江米就像淘气的小孩子不老实的探出头来,好像很好奇外面的世界。我使劲把粽叶往左拽拽,江米又在右面露出来。这下可怎么办呢?我望着盆里的粽叶忽然有了主意。我又拿了几片叶子左一片,右一片的把露出来的江米包了起来。现在小小的粽子就像穿上了一件厚厚的绿棉衣,胖胖的。

  粽子下锅了,妈妈指着锅里的一个最大,最胖的粽子说:“这个粽子最大一定馅最多,一会儿谁都不许跟我抢。”开饭了,妈妈打开那个最大的粽子,剥了一层又一层,边剥边说:“哎?这个粽子是谁包的?怎么只有叶子没有馅呢?”我听了笑着对妈妈说:“这个粽子是我包的,因为老露馅,所以我又给它包了一层又一层的棕叶。”一家子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就是我第一次包粽子的经历,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呢?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1-31 00:42
包粽子

  一个纪念屈原的节日,一个赛龙舟的节日,一个包粽子的节日……还记得吗?“端午节”!

  今天下午,我们五(4)班组织了一回“端午粽飘香”的亲子活动,我们一个个斗志高昂,这并不难的包粽子活动怎得难倒我们?

  下午一点开始,家长们陆陆续续地到来了,大袋子小袋子,大锅小锅,统统带到班级来,米粒和粽叶的香味,扑鼻而来,我们激动极了,一刻也不能安稳……

  开始,我们班请了一些同学上台告诉我们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好精彩!

  之后,赵老师让粽子包的最好的马晓东妈妈给我们演示一遍:那两片粽叶,重合一半,从上往下约一分米的位置,转成一个圆锥;往圆锥里插一根筷子,放入米,用筷子捣实;再用一片粽叶包好,用手指轻轻捏成三角形,把多出来的粽叶尾部向下翻折,裹几圈,多余的粽叶尾部方可折断;抽出一根线,咬住线的一头,把线围着粽子的两个角裹实,不宜太紧,系好方可。

  马晓东妈妈做得甚快,过程又如此复杂,我们怎能记住?只能在包粽子的时候慢慢请教了。

  包粽子活动开始了,大家包的热火朝天,不过很多人都已在第一个关卡“摔了一跤”,我也不例外,左转来右转去,就是不成形,我便去找人帮忙,“终于知道怎样完成第一步喽!”我是很高兴的,急忙装米,不料,圆锥的下方已经通了个大窟窿。“唉,又得重做,真是的,气死我也!”

  不久,听到赵老师兴奋地说:“哈哈哈哈!我包好一个啦,包好一个啦!出去炫耀炫耀……”确实,包的不烂,还像模像样,似个买来的粽子,精美别致。羡慕,羡慕。

  我弄了半天,终于塞好了米,“下一步又怎么弄呀?不会。”我又无奈的跑去请教,教过之后,拿回来,又散架了,我跑去又跑回,干脆在那儿不走了,除了米少了点,资源还是挺丰富的,划来。

  历经千辛万苦,我终于包好了两个粽子,两个不像粽子的粽子……

  看到些心灵手巧的家长包的粽子,小巧玲珑,看着就想吃。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结束了这次包粽子活动,虽然我的业绩不是很好,但是包得很愉快,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超市里轻轻松松买来的粽子,原来是如此的难包。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包粽子活动……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1-31 00:42
包粽子

  今天婆婆吃着我包的粽子,对我说:“你还会包粽子,你嫂子就不会包,每年都是她娘给她包。”是啊,有娘是很幸福的,有什么事做娘的都会担当起来。我没有这个福气,所以只有自己动手。母亲在世时,我也是等母亲给我包的。但是自从十三年前母亲过世后,我就每年端午节自己动手了。母亲包的粽子很漂亮,很光鲜,但是像她的为人一样,很瓷实,粽子瓷实了口感不好,不松软。婆婆包的粽子很小,松软,但是样子不好看,煮熟了露着米,既不雅观又不方便存放。所以,我自己就边学边包,开始包不好,总是大一个小一个,也有的会露出米来,有的也很瓷实。后来邻居大娘教给我,包粽子,在里面灌米时,不能灌满,绑绳时不要太紧,这样,粽子就不会露出米来,也就松软可口。因为,在煮的时候,米粒会胀大。这是经验了,很有道理。从此,我才找到了包粽子的窍门。虽然每年只包一两次,时间长了,也就学会了,现在我可以包的很好。其实,有时做事和对待有些人也一样,应该留有余地。

  昨天上午,老公带婆婆去拔牙,我就看店。因为女儿想吃有花生米的粽子,看到花生豆不多了,我就边看店边剥花生。老公回来后,我就买了米,泡起来。午饭后,我就煮苇叶,结果苇叶没煮好,没有煤气了。将就用吧,苇叶太硬,有的不舒展。只好等灌了煤气,又煮了煮才包粽子。等粽子煮熟了也该做晚饭了,一天的时间就在琐碎的忙碌中度过了,午睡都没顾上。我包粽子的过程中,有顾客看到后,赞叹一声,你还会包粽子啊!也有的感叹,你包的真好!还有一个人说,你包粽子的时间要比吃的时间还长,包两个小时,不到半小时就吃完了。不管别人说什么,我都报之一笑,客气一声。因为,用心做一件事也是一种享受。虽然辛苦,但看到女儿吃粽子时陶醉的样子,我心里比吃了蜜枣还甜。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1-31 00:42
包粽子

  爸妈来了,翻我们的冰箱的时候,翻出了过年的时候猫儿包的粽子,拿出解冻后,冰凉爽口,柔软香甜。猫儿寻思着,又想包一次粽子。但是,现在离端午还早,应该不容易找到粽叶和马莲吧,所以,她也就这么一想。

  前天,猫儿和妈妈去买菜的时候,回来带了一把马莲,笑着说:“早市上还有棕叶呢,但是,不是很好,等过段日子买到好棕叶,我们就包粽子吧。”

  昨天早上,我们一起漫步在暮春朝阳中,去超市采购一番回来后,经过早市,她又低头沉吟,若有所思。我笑着对她说:“别想了,去买点儿棕叶吧,家里还有糯米。”“好吧,给我点儿零钱。”就这样,我守着一堆东西,站在早市门口等她。顷刻间,她出来了,手里拿着三把干枯的棕叶,我怀疑的看着她。“没事的,回去一煮,再洗一遍就好了。”

  回到家,将棕叶放在厨房,两人难得的坐着看了一早上的书。午饭后,依然高卧一会儿。等我睁眼的时候,她已经不在卧室了。起来,看见爸爸妈妈坐在沙发上,她已经安坐在阳光灿烂的客厅中间,摆开了四个盆,一个装糯米,一个装各种豆子,一个装翠绿的棕叶和马莲,一个里面放着几个包好的粽子,一个碗里,放着大枣。看我睡眼惺松,对我说“去洗脸洗手吧,我刚才把棕叶煮了,又洗了,你一会儿过来帮忙吧。”一边感叹着没有看见棕叶从干枯到翠绿的变化,一边快速的洗好了手。

  洗好了手,蹲在她旁边,看着她熟练的将一片棕叶捋平,折个三角,夹在左手食指中指之间,填上糯米,中间放一颗枣,再铺上一层糯米,压实。右手一折,又是一个角,再一转,又是一个角,将棕叶折齐,再一并,最后一个角出来了,麻利的抽出一根马莲,绕两圈,打个结,完成。看着这么轻松容易,也就抽出一片棕叶,学着她的样子,绕成漏斗型,夹在食指中指之间,也填上了糯米,同样的一折。嗯?怎么没有角出来啊?再一转,成包袱了,最后一并,啥嘛,象一块石头,还有一个角在漏米。看的爸爸妈妈都笑我。唉,散开,重新来。把棕叶在米水里摆了一下,又开始了练习。这会儿,她已经包好了三个粽子。恍惚间,我象是回到了小时候,在我们院里,和奶奶一起,她在择菜洗菜,我就在旁边盆里玩水。莫明的一闪念,再看着反射的光,映在她的脸上,竟有淡淡一层晕。

  很快包好了一盆,而我在反复练习中,终于折坏了一片棕叶,无可奈何的舀着米玩。“去把高压锅拿出来,把这些都煮上吧。”哈哈,还好,我终于有用武之地了,兴冲冲的去做了。

  第一锅水开了,把高压阀放好,火关小。一会儿粽香弥漫开来。我依然回来蹲在她旁边,看着她继续包着……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1-31 00:42
包粽子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举行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活动。孙老师决定在班上开展一次包粽子的实践活动。听到这个消息,大家兴奋不已。

  经过小组讨论,我们组决定包红豆腊肉粽,分工如下:邓柯桓负责带腊肉,谢玭锶负责带红豆,陈科宇负责带工具,我负责带糯米、粽叶和棉线。

  妈妈单位有事不能来了,我好失望,贴心的妈妈后来叫她的同事董阿姨到学校来帮我们,我欣喜若狂。我们把食材洗干净,洗好手,把糯米、红豆、切成小块的腊肉放在盆里搅匀,白的糯米红的豆,连颜色搭配都有食欲,董阿姨先示范了一次,我们就开始包了。

  我拿出两张粽叶大部分重叠在一起,从底部往上卷成漏斗状,用勺子把食材舀进去,舀得不多不少,再用一根竹筷筑紧,以减少里面的空隙。呀!不好,由于用力过猛,粽叶让我给戳穿了,我尴尬地四周看看,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包粽子呢,没人注意我,急中生智,我又拿过一张粽叶包在外面。这下好了,终于不漏米了,我拿过勺子,用勺子背把米压紧,董阿姨介绍说,压紧的馅煮熟后米会硬一些,会更香,而松的就没这么香了。压完后,我把伸出的粽叶反折回来盖住漏斗口,包成了一个三角形,最后,剪了一段线,把粽子“五花大绑”,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抬头看到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忙着,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很多同学咧着嘴,似乎口水都快滴到粽子上了,嘿嘿!哪能抵挡粽子的诱惑。孙老师、李书记、高校长都来了,一边指点一边欣赏我们包粽子。

  最后我们组包了40个粽子,大家各自分了些带回家,想想晚上可以吃到自己包的又香又糯的红豆腊肉粽,心里那个美呀!似乎闻到了热气腾腾的粽子散发出的阵阵清香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