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野先生》课文的教
我教《藤野先生》,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着眼语言文字承载的思想和文化
语言文字是一种载体。它好比是一辆车,车中坐的,可能是政界要人,可能是工商大亨,可能是科学巨子,当然也可能是江洋大盗。只不过语言文字这个“车”承载的不是人和物,而是思想、是文化,是感情。文以载道。“文”可能是简单朴素的,而“道”可能是深刻丰厚的。越是大师级的人物,越是优秀的作品,越善于用极简炼、极普通的语言文字承载极丰富、极深刻的思想、文化和感情。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师,《藤野先生》就是这样的作品。因此,我教《藤野先生》,就把着眼点放在它背后的思想、文化上。
例如,写“清国留同学”的外貌,作者抓住了什么特点?答案很容易:抓住了“盘着大辫子”的特点。但为什么抓这个特点?同学理解不深,《教师教学用书》和其他教辅资料也没有多少解释。于是我先概括解释:因为在当时,有无辫子,可以区分对清王朝的态度。接着介绍我国的“辫子文化”:
在清朝以前,我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家长,不可毁伤”,所以,头发终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20岁举行冠礼之后,把头发束在头顶,上面加“冠”。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强制推行清朝法式:将前额头发剃掉,后面留起辫子,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清朝末年,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例如鲁迅,率先把辫子剪去。所以当时仅凭辫子就可以区分对清王朝的态度。也有的辫子剪掉后又后悔了,就续一条假辫子。鲁迅小说《阿 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就是这样。还有一种是革命来了,就把辫子盘在头顶,用一根筷子别住;革命失败了,就放下来。阿Q就是这样。
接着,我向同学展示一篇文章──鲁迅《头发的故事》(节选):
“老兄,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
“我们的很古的古人,对于头发似乎也还看轻。据刑法看来,最要紧的自然是脑袋,所以大辟是上刑;……至于髡,那是微乎其微了,然而推想起来,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们因为光着头皮便被社会践踏了一生世。
……
“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微妙,只为他不太便利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说要停了我的官费,送回中国去。
“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身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做《革命军》的邹容,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
“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胜利,这才中止了。
了解了这样的“辫子文化”,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来,讨论:“清国留同学”辫子盘在头顶,说明什么?答案:说明他们追求时髦,赞成“维新”。而留着辫子,不肯剪掉,又说明什么?答案:说明他们在根本上还是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党。总之,不三不四,不土不洋,是首鼠两端的两面派。这答案与照本宣科的的答案看似一样,应考也并不多得分,但是,同学对本文理解得深入得多:鲁迅抓住“盘辫子”的特点写“清国留同学”的外貌,与其说是写外貌,不如说是画灵魂──他以简洁而又朴素的语言表示了极深刻、极丰富的内容,有画龙点睛之效。他不愧是大师,大手笔!而且,同学的认识能力和文化修养也提高了一截,再遇到相关文章,理解同样深入。
再例如,鲁迅为什么厌恶“清国留同学”?我提供的答案是: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同学”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白昼逛公园,晚上学跳舞,打着“维新”的旗号,却又不学无术,思想腐朽,忠君保皇,所以鲁迅厌恶他们。
这当然是对的,但假如能提供参读资料《自题小像》印证以上观点,则有更深刻的内涵: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再将此诗译成文言诗,效果会更好:
祖国啊,我的心灵无法逃脱丘比特的神箭,
虽然你风雨飘摇,象夜晚一样黑暗。
即使你并不了解我的情感,
我也要将一腔热血向你奉献!
甚至连一个字,也有其文化内涵。例如“油光可鉴” 的“鉴”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词性?假如只解释为“原意是镜子,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照镜子”,仅是照本宣科而已。我则是用电脑投影了这样一则“小知识”──《“鉴”和“监”》:
“监”,甲骨文写作“ ”,金文写作“ ”,象一个人在盛水的“皿”中照自身的影子,意思是“照镜子”,引申为“镜子”。后来有了铜镜,“监”又写成了“鉴”。
讲出语言文字承载的思想、文化,还需分析语言,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语言文字训练进行得越胜利,它承载的思想文化也就越突出。二者相辅相成。这包括:
1、解释语言:
例如:文中的两个“讲义”,各指什么意思?
答案:一是讲课内容,二是课堂笔记。──藤野先生连课堂笔记都认真添改了,可见他对鲁迅的关心。
2、比较语言:
例如:“添改讲义”的“添改”可以换成“修改”或“批改”吗?为什么?
答案:不可。因为“添改”既包括“修改”和“批改”,还包括“增添”。──这样一来,藤野先生的精神品质就更突出了。
3、发掘语言:
例如:“我”为什么“很吃了一惊”?为什么“不安和感激”?
答案:“惊讶”是因为看到藤野先生亲自给“我”这个弱国同学改讲义。“不安”是因为讲义中有那么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感激”的是藤野先生对我这个来自弱国的同学的热情关心。
讲出语言文字承载的思想和文化,不但能加深课文理解,而且能丰富文化修养,培养学习兴趣,增进学习能力。
二、引导同学质疑和发明
新课程规范第一句话就说:“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的确,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发明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竞赛已经明显地转化为国民发明力的竞赛。这要求语文教学也要把培养发明精神和发明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而发明,往往始于一个“疑”字。学习《藤野先生》这一课,我就把引导同学质疑和发明作为一个重要任务。
课后“练习一”是填表,说明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示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同学一般是根据各种教辅资料写出和《教师教学用书》相同的答案:
序号事例思想品质
1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
2纠正解剖图对同学严格要求
3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实
4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我让同学讨论:这个答案正确吗?同学先是认为正确。我提供下列名言,启发他们质疑:
朱熹:“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出息。”
陆九渊:“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本校校训“明理,创新”。
然后启发指导质疑,鼓励发明:
1、典型事例是四个吗?
同学可以答出:不是,应是5个,还有“惜别”。
2、藤野先生的品质仅仅是“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之类吗?
同学也可答出:似乎不是,好象应是某种更高尚、更感人,更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因为作者在后文说:“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 “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仅仅是“认真负责”之类,似乎不能称为“伟大”。但这“伟大”的思想品质是什么,又说不清。
3、藤野先生是否对每个同学都如此“认真负责”?
答案比较容易:不是,只是对鲁迅一人,因此还引起了“爱国青年”的怀疑。
4、说藤野先生“不怀民族偏见”准确吗?
同学答不出,我启发:什么叫“不怀民族偏见”?──只要他不象“爱国青年”那样歧视鲁迅,就是“不怀民族偏见”了。可是藤野先生对鲁迅不但不歧视,反而比对日本同学更关心,更热情,更优待。因此“不怀民族偏见”的说法不准确。
那么,藤野先生“伟大”的品质究竟是什么呢?我提供参读资料──当代研究鲁迅的专家、上海华东师大教授王晓明先生《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第 3章《离乡者的悲痛》(节选),投影:
鲁迅到日本去的时候,日本的国力正是逐渐强盛,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轻视中国人的风气。有的报纸就公开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实际确乎不得不发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因此,他们(指中国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的资格。”因此,鲁迅在这个时候去日本留学,便不可防止地受到种种歧视和轻蔑。他走在东京的大街上,就经常遭受少年人的辱骂。你不但生活在陌生人中间,而且是生活在陌生人的轻视和轻蔑中间,请想一想,一个自尊自重的中国人,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处境?
鲁迅见到的许多留同学,偏偏又是那样不争气,非但不从日自己的轻蔑中汲取自我警策的动力,反而以自身的种种乖行,不时地证明那轻蔑的正当。就以与鲁迅同住的留同学来说吧,有整天把地板踏得咚咚作响,尘土飞扬地学跳舞的,也有不遵守客店里新老客户循序洗澡的惯例,抢先钻近洗澡间,把水泼得四溅的。在这样的日常小事上都如此令人讨厌,其他的方面就更可想而知。一面是日自己的轻蔑眼光,一面是这些同胞的不成器的丑态,难怪鲁迅一拿到修习日语的毕业证书,便立刻跑到偏僻的仙台去。
仙台又怎样呢?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里,只有鲁迅一个中国人,那些讨厌的同胞的嘴脸,自然是可以免见的了,但是,日自己那股轻视中国人的风气,在仙台同样很盛。仙台报纸上的辱骂中国人的言论,一点都不比其他地方温和,鲁迅所在的那个班的同学中,也同样有对他白眼相加,毫不掩饰的人。他学习成果中等,便有同学以为是得了老师的暗中协助,于是托词去检查他的笔记,甚至写信向他发出威胁。课间放电影,映到日本军人挥刀砍杀中国人,而围观的其他中国人一脸麻木的时候,也有同学大声地议论:“只要看中国人的样子,就可以断定中国是必定灭亡……”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日自己都这样高傲,鲁迅初到仙台,就有教员热心地张罗食住,任课的教授当中,更有藤野严九郎那样满怀善心的人,就是同班同学中,也有好几位不满意那些高傲者的粗暴,特别站出来替鲁迅辩护。但是,尽管如此,这些事情仍然给鲁迅非常强烈的刺激……
这时,可以得出结论了──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在日本举国上下都轻视中国人的风气下,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与尊重。这,是比“认真负责”之类更难能可贵、也更使鲁迅感激和终生怀念的品质。“认真负责”之类,失之肤浅。因此,方才的表格应改成(投影):
序号事例思想品质
浅层的深层的
1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 在日本举国上下都轻视中国人的风气下,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与尊重。
2纠正解剖图对同学严格要求
3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实
4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5惜别友好与尊重
为了更有说服力,我又提供藤野先生的《谨忆周树人君》,印证以上观点: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自己还骂中国人作“猪头三”。在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
我又简评:藤野先生对本文的理解,应该是有权威性的。从他的文章中,不只能证明他“看重中国人”,还能知道其中原因──少年时学习汉文,受过中国文化的熏陶。
接着再研讨课文其他内容与藤野先生这一品质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本文主题:
1、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在日本举国上下都轻视中国人的风气下,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和尊重,那么,本文又渗透着鲁迅先生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本文的暗线;明线是写藤野先生。明线、暗线,有因果关系。若是“认真负责”之类,则无此因果关系。
2、具体说明哪些事例渗透着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答案:
⑴ 对“清国留同学”的厌恶;
⑵ 只记得“水户”、“日暮里”两个地名;
⑶ 对艰苦的生活不以为意,发奋学习以救国;
⑷ 对“爱国青年”的愤怒;
⑸ 弃医从文。
3、写“爱国青年”是什么目的?
答案:反衬藤野先生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和尊重;反衬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所谓“反衬”,是用相反的内容烘托,而“认真负责”之类,不能与“爱国青年”对中国人的歧视、轻视相反,也形不成反衬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