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招教教育综合各章节浓缩知识点!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16: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情绪意志


1.情绪分类:

(1)心境: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忧者见之则忧”。

(2)激情: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暴跳如雷,浑身战栗”。

(3)应激: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2.情感分类:(1)道德感(2)美感(3)理智感

情绪情感功能:信号功能(老师的微笑),调节功能,感染功能



3.自我防御机制:压抑,否认,退行,幻想,置换(迁怒),文饰(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投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代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升华(积极建设性防御机制,如立志好好学习)      

         

4.意志定义:指人自觉地确定有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里过程。



5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

意志行动的动机斗争:(1)双趋冲突—从喜欢的两个事物之间选一个(2)双避冲突—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选一个(3)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4)多重趋避冲突—大学生择业,有排斥有吸引



6意志的品质:(1)自觉性——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2)果断性——优柔寡断的人(3)自制性——善于控制约束自己,如任性(4)坚韧性——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如缺乏目的、缺乏自信

                  

第四章:个性心理


1.需要:根据起源分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最基础,最强有力),安全需要,归属与爱需要,尊重需要,——缺失性需要。求职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最高层次)——成长性需要。



2.动机: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内部驱力,推动人行为的内在原因。

动机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3.兴趣分类: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还可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4.能力定义: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保证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能力分类:

(1)根据范围大小分:一般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核心、创造力和特殊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

(2)根据创造性高低分: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根据功能分: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5.智力定义: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核心)。

(1)斯皮尔曼二因素论: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2)瑟斯顿群因素论:七种,语言理解力、数字能力、空间能力、知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推理能力。

(3)吉尔夫特智力三维结构论:内容、操作和成果。形成智力因素总共有150种。

(4)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流体智力(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先天的,和年龄有关系,20岁发展到顶峰,以后就开始降低)和晶体智力(语言)

(5)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

萨罗伟和马伊尔提出情绪智力——情商。

(6)斯滕伯格三元智力论: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



6.能力测验

(1)最早智力测验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与1905年编制的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斯坦福—比纳量表,反应智龄和实际年龄的关系:智商IQ=智龄÷实龄×100

韦氏智力量表:韦克斯勒

人们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又称钟形分布)。绝大多数的人的聪明程度属中等。智商分数极高与极低的人很少。一般认为,IQ超过140的人属于天才,比例不到1%。

智力的群体差异目前研究的结论如下:

第一,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第二,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7.智力测验标准:(1)信度: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系数一般0.90

(2)效度: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有效性和准确度,系数0.3—0.6

(3)标准化“心理测验最基本要求,难度是题目的难易程度,区分度答题者在该题目的区分情况。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的题目较好。



8.人格定义: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决定个体的外线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人格的结构:

(1)性格特征: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2)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区别: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早,性格特征表现晚,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性格后天形成;气质是人得天性,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分。

(3)自我调控:自我认知(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尊心和自信心),自我控制(最后一个环节)

自我意识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佛洛依德人格“三我”:本我(生物本能我,最底层),自我(心理社会我,人格中间层),超我(道德理想我,最好层次)



9.人格理论:(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2)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PF)

(3)塔佩斯“大五”人格理论:求新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和神经质性,代表“人格的海洋”。

类型理论:

(1)盖伦提出气质四种类型:胆汁质(不可遏制型,强,不平衡,精力旺盛)、多血质(活泼型,强,平衡,灵活,反应快)、粘液质(安静型,强,平衡,不灵活,稳重死板)、抑郁质(抑制性,弱,怯弱)

(2)荣格:内向和外向

人格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现实性。



                 

第五章:社会心理


1.社会态度: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功能: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识或理解功能。



2.印象形成效应:

(1)社会刻板印象:对一群人得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个体差异。

(2)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

(3)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4)近因效应:也叫最近效应,指在总体印象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5)投射效应: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不喜欢或者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这样,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舒尔茨提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1)包容需要(2)控制需要(3)感情需要

中小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4.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的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称作社会干扰,也叫社会抑制。

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多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偏少的现象。

利他行为;指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做唯一目的的行为。

侵权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行为。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如顺应风俗、习惯。(分为真从众、权益从众、不从众;女性比男性更易从众,儿童比成人更易从众)(自愿)

服从: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权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16: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童年期(7—12),少年期(12—15),青年期(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

(2)定向性和顺序性

(3)不平衡性:劳伦兹指出“关键期”指个体发展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4)差异性

童年期(小学生),少年期(初中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青年初期(高中生,经验向理论转化)

个体成长的两个高峰期:幼儿期和少年期



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感知运动阶段(1—2):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中心性,思维片面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去自我中心,思维可逆转,守恒

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命题运算,思维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

教学启示:(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2)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苏联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两种水平(1)儿童现有的水平,有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的儿童心理金额给的发展水平。(2)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启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走到新的水平。

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与支持和知道,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完成最终任务。



4.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其他的性有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1.5岁)(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初中生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第七章:学习理论


1.学习定义: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分类:(1)按学习主体分:动物学习、人类学习、机器学习

(2)学习结果加涅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3)学习意识阿瑟雷柏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4)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机器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5)我国学习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接派学习理论)

(1)经典型条件作用(小狗):巴普诺夫和华生,通过条件作用建立刺激—反应(S—R),规律有习得、消退、泛化与分化

(2)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教育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2.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3.学习的三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迷箱):人和动物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有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和操作性行为(不与人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性反应。

正强化: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负强化: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惩罚: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

教育启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L)提供理论支持。

(4)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记忆)、复现(产生动作)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强化分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3.自我强化: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3.认知派学习理论:

(1)格式塔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科勒的黑猩猩实验。第一,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定性。第二,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首先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学习的目的性是人类学习区别于动物学习的主要标志。(期望是托尔曼的核心概念)

(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观:教学目的是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学习法:发现法

(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与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是对立的):

学习的分类:在学习方式上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在内容上分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过程。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客观条件(有意义学习材料本身),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

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曾宪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5)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工程是个信息加工过程,分为: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况、操作、反馈八个阶段。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学生中心模式又称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老师是“助产士”“催化剂”

人本主义对新课改的启示:罗杰斯主张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应培养“完整的人”。持有一种动态的评价。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核心:只是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

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学习观: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的情境性。

学生观: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建构教育启示:(1)知识不是绝对的真理(2)学习具有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3)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第八章:学习心理


1.学习动机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内驱力,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成分)和学习期待(诱因)

学习动机分类:

(1)根据诱因: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支配下行为更持久)

(2)根据动机意义: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3)根据动机作用时间: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学习动机

(4)根据作用大小: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学习动机

(5)根据学业成绩动机,奥苏贝尔分:认识内驱力(为了获得知识),自我提高内驱力(赢得地位和自尊心),附属内驱力(家长教师的赞许)



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任务中,学习效率岁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趋势。(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型曲线。



3.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斯金纳提出,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惩罚则一般起着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

(2)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马斯洛提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

(3)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提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50℅的任务最有可能选择。

(4)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分为六种原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可控制和不可控制

识记:能力和工作难度是稳定的,能力、努力程度、身心状况是内在,努力程度是可控制,其他都是不可控制

(5)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论述)

(1)学习动机的培养

①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②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③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④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2)学习动机的激发

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实施启发式教学。(兴起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核心的成分)②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③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反馈。④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⑤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5.学习策略定义: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学习策略特点:操作性和监控性有机统一(最基本特点);外显性和内隐性有机统一;主动性和迁移性有机统一。

学习策略的分类:

(一)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多形式的复习

(2)精加工策略:记忆术(形象联想法,谐音联想法,首字连词法,位置记忆法);做笔记(较为普遍的方法);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3)组织策略:归类策略和纲要策略(主题纲要法和符号纲要法)①列提纲 ②利用图形 ③利用表格

(二)元认知策略

(1)计划策略:设定目标

(2)监控策略:领会监控,策略监控,注意监控

(3)调节策略:及时发现矫正自己的学习行为

(三)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

(2)环境管理策略:良好的学习环境

(3)努力管理策略:激发自己的动机,正确归因,自我奖励

(4)学业求助策略:向别人求助询问

学习策略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



6.学习迁移定义: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举一反三)

学习迁移类型:

(1)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分:

正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零迁移:互相不发生作用,迁移的特殊形式。

(2)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

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来学习产生影响(举一反三)

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影响。

(3)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况水平分:

水平迁移:又称横向迁移,自下而上,即下位较低层次对较高层次影响。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自上而下,即上位较高层次对较低层次产生影响。

(4)根据内容不同分:

一般迁移:一般原理原则态度对另外事物的影响。

具体迁移:将以前的经验重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中,如“日月”对“明”的影响,加减法对四则运算的影响。



7.学习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最早的迁移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迁移发生是无条件,自发的。

(2)相同要素说:桑代克认为迁移是具体,有条件的。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

(3)概括化理论:也成经验类化说,贾德“水下击靶”实验

(4)关系理论:苛勒“小鸡觅食”实验



8.影响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相似性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况程度

(3)学习的定势和态度

(4)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5)认知结构的特点

(6)学习策略的水平



9.知识表征: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和图示也是其表征的重要形式。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是系统表征。

知识学习类型:

(1)根据存在形式分:符号学习(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概念学习(上位的概念是属,下位称种);命题学习(若干概念的判断)

(2)根据知识与原认知结构关系分: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派生类属和相关类属);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从具体到一般);并列结合学习

陈述性知识学习:一般过程包括获得、保持、提取



10.技能特点:学习得来,不同于本能行为;是一种活动方式,不用于知识;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不同与一般随意行为。

技能分类: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1)操作技能形成: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操作技能形成途径:练习(基本途径),吹拉弹唱音乐技能

“高原现象”:通常把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或者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东西模糊现象。

(2)心智技能形成: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图片、示意图)——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阅读属于心智技能。



11.问题定义: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问题解决过程:发现问题(首要环节)——理解问题(形成问题表征)——提出假设(关键阶段)——检验假设

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算法和启发法(手段目的分析法,爬山法,逆推法)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境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功能固着是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莫物体的倾向。)

(4)原型启发(指从其他事物上发展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5)情绪与动机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简答):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12.创造性的基本特征:(1)流畅性 (2)变通性 (3)独创性

创造性的培养(论述):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地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训练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  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训练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教学措施: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2)培养学生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结合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4)组织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13.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态度的核心成分)和行为成分。

品德:是道德品质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是个体现象,道德是社会现象)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品德的核心)、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意志,品德的最终环节,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简称知、情、意、行。



14.品德发展的阶段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论(对偶故事):(1)儿童在10岁以前,对道德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2)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10岁是分水岭)

划分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2.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阶段)3.可逆性阶段(儿童形成概念,如果所有人都同意的话,规则可以改变的)4.公正阶段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两难故事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9岁)

 第一阶段称为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称为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中年级出现到青年)

第一阶段好孩子道德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称为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称为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称为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即以良心、正义、公平、尊严、人权等最基本的原则为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达到自律)

15.道德与品德的形成包括: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论述题):(或怎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1)有效的说服

①明确的目的性 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③注意时机   ④以诚相待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16: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教学心理


1.教学目标分类:(1)布鲁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2)加涅: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2.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

(1)直接教学(以成绩为中心)

(2)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呈现先行组织者;提供学习任务和学习材料;增强认识结构。



3.学生中心取向教学策略:

(1)发现学习:首创者布鲁纳

(2)个别化教学:1.程序教学(斯金纳),五条原则: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强化(反馈)、自定布调、低错误率。2.掌握教学(布卢姆)3.计算机辅助教学:CAL,优越性——交互性,即人机对话;及时反馈;以生动形象的手段呈现信息;自定步调。



4.师生共同取向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情境学习



5.教学评价:(1)根据评价处理方式分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2)根据测验来源分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和教师自编测验

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标准是教学目标。



6.课堂管理定义: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课堂群体管理:正式群体(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和非正式群体(一切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以同伴关系为主,具有强列的色彩)

课堂气氛: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是教学过程的软坏境。

凝聚力是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形成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

教师在分配座位是最值得关心的是作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第十章: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 (3)性别角色分化(4) 社会适应能力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2.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心理评估: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心理辅导课程,教育教学渗透,心理咨询

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学会调节和寻求发展(高级目标,又称发展性辅导)



4.改变行为的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

心理治疗的方法:松弛训练(紧张焦虑气氛);系统脱敏法(恐惧害怕心理);肯定性训练(不能够真实表达自己,自信训练);合理情绪治疗法(艾丽斯)

学生常见的心里问题:儿童多动症,焦虑症和考试焦虑症,抑郁症(持久的心境低落神经质),恐惧症,强迫症,儿童厌学症,人格障碍



5.教师的人格特点: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

教师职业倦怠: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或者皮革马利翁效应,及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富勒和布朗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关注生存(新教师),关注情境(如何教好一堂课),关注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

教师成长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重要特点:训练单元小)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教师对自己完成的教学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新课改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构成新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方式。



2.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1)改革育人的模式。(2)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4)提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改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3.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核制度。(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新课程倡导教师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1)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与其他教育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5.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1)主动性(首要,我要学),(2)独立性(核心,我能学),(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6.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每周平均3课时),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特点: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教育法律法规
1.我国教育基本法律1995年《教育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

1986年通过,2006年修订《义务教育法》,公益性事业。

1991年通过,2006年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18周岁。

1993年《教师法》



2.教育法律救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时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



3.依法执教重要性: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人民教师之必需。

受教育权是学生最基本的一种权利。



5.《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6.《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7.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学生管理权;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8.《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履行哪些义务?

遵守法规义务,教育教学义务,思想教育义务,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保护学生权益义务,提高水平义务            

        

教师职业道德
1.其教学导向作用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2.职业道德特点:针对性,双重性,全面性,多样性,典范性(为人师表),广泛性。



3.职业道德的功能:(1)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2)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3)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4)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1)坚持知行统一(2)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3)努力做到“慎独”(4)学习先进人物(见贤思齐)

职业道德评价原则:放心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教育学原则、民主性原则。

职业道德内容:爱国守法(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本质要求),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教师育人(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基础目标), 过程与方法(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终极性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 07: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