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欣赏(200篇)

[复制链接]
1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



辽宁省东港市菩萨庙镇中心小学  毕秀梅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结合本人在使用人教版实验教材过程中的识字教学实践,谈几点如何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体会。

一、要创设识字情境,激趣乐学

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思维,勇于探索。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更要顺应儿童心理,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识字的情境,以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我在识字教学实践中,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创设一些具体场景和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识字。让学生先感知、体验,后理解运用。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帮助学生识字。比如,在学习“鸡”字时可结合情境图,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小鸡的样子,并表演一下小鸡走路的神态动作,学学它的叫声等。这样,抽象的“鸡”字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好奇心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生趣盎然的生活情境中识字,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语文源于生活,但最终要回归生活,这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把识字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再如,学习“土”“大米”“地” 等字时,教师可借助挂图,通过绘声绘色地描述,带孩子们走入童话世界,这样,枯燥的识字就成为学生积极探求的目标,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困难迎刃而解。因此我们要彻底改变以往封闭的识字教学局面,创设一个开放多维的教学环境,拉近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二、利用多种激趣形式,使学生乐学

识字不只发生在语文课上,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下,学生有广阔的学习活动空间和时间,教师平日要注意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认真广泛积累识字材料,做一个在生活中识字的有心人。广泛利用书报、影视媒体、商标、招牌、广告、网络等资源,拓宽学生的识字渠道。定期开展识字交流活动,让学生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分享收获的喜悦,这样做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课外自主识字的劲头会更足。在课外识字积累中,还可鼓励学生把收集到的识字材料,如商标、小食品、药盒、剪报等编成《识字小手册》,并根据自己的爱好命名,评出最佳小编辑,编汇而成的手册还可在图书角中展示、传阅,增强识字的覆盖面。这样做,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调动了其课外识字的积极性,等于为学生插上了有力的翅膀,让他们在识字的自由王国中展翅飞翔。

三、多动手实践,激趣乐学

识字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因此,在识字中,要充分让学生去实践,去动口说、动脑想、动手画、说一说、猜一猜,这样,就可以从大量的感性认识过渡到对字义和用法的理解。同时也会变枯燥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愿学乐学。比如,在学习“打”“拍”“拔”“跳”“跑”等字时,可让学生做一做动作,在运动中学字认字。再如,在学习“羊”“犬”“鸟”“鸭”等与动物有关的字时,可让学生编童话故事并演一演,在自己导演的故事中当主角,既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又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达到了自主识字的目的。由于活动是综合性的,不但完成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又培养了学生对字的应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探索不同学法,激趣乐学

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诱发学生的积极性,关键是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才能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在识字中,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重视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的识字能力。交流识字方法时,要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学生选用得心应手的识字方法识字,这样不但不束缚学生思维和认识的发展,而且尊重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培养了个性发展。

总之,只有把识字兴趣的激发与调动放在识字教学的首位,注重课内外的有机统一,在识字教学中才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识字教学管见



山西省太原市三好学校 郑焕芝  



  
识字,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向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是l~2年级教学重点”,更加明确了“识字为重点” 的思想。怎样攻破识字关,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的识字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低年级就能多识字、快识字、识好字呢?

一、在课堂内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课堂是学生认字识字的主渠道,通过课堂识字教学真正使学生掌握认字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一)找寻汉字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l.象形字。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例如“目” 这个插图,认识了这个事物,了解了“目”这个事物的形状特点;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象形字“目”与图有什么相似之处,认识象形:然后,再引导学生拼读“目”宇,熟记字音、字形。通过学习“目”掌握了学习象形字的方法。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口”“耳”等有类似规律的汉字,使学生举一反三。

2.有相同偏旁的字,例如,《操场上》这课中出现的生字,一部分是“提手旁”,一部是“足字旁”,教学时利用这一规律,引导学生认记“打、拨、拍”和“跳、跑”这些字,明白这些动作分别是要用手和脚来活动的,表现这些活动动作的字都分别用上“提手旁” 和“足字旁”。然后让学生认一认,表现用于活动带有“提手旁”和“足字旁” 的字分别是哪几个,然后读儿歌,从儿歌中找出这些字,进一步巩固识记生字。最后,再把这一识字方法延伸到课外,既扩展了识字量。又使学生掌握了归类认字的方法。

3.熟字加偏旁的字。新学的汉字中某一部分是学生会认的独体字,加上认识的偏旁,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学习。

正像崔峦老师所说:“要引导学生在联系中、比较中找到汉字的共同点。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这一点,我从实验校的学生身上有了很深的体会,他们在这一年的实验中学会了寻找构字规律,初步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能主动识字,自觉完成识字任务。现在几乎每个人都能阅读一些浅显的儿童读物。他们对书中的内容虽说有的不是很明白,但是却有了阅读的兴趣。

(二)用多种形式给予学生学习生字的新的刺激点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其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活动中学、情境中学,不断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变枯燥乏味的识字为快乐识字。以增加识字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

教师在课上设置一些游戏,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上课伊始,教师抓住重点的字设计趣味猜字谜的游戏,并借助生动的画面、清晰的音响、鲜艳的色彩,让孩子们仔细观察,积极动脑。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猜字谜、编字谜也是识字的好方法,使他们爱猜、乐猜、会编、多编。如学生根据“阳”字编出了太阳晒着耳朵就是“阳”;小朋友用点劲,用手拔,就是“拔”。我想,孩子们自己编的字谜也许粗糙了点,幼稚了点,甚至在我们大人看来似乎并不那么合乎情理,但是小孩子在积极地编造字的过程中不是对字反复地推敲研究过吗?孩子们的思维能进入一种积极状态,何愁记不住这些字呢?在学完一阶段的生字之后,教师设计了“钓鱼”之类的游戏,即在黑板上贴着用卡片做成的色彩斑谰的“鱼儿”,在“鱼儿” 背后安排了复习巩固的内容。可以在内容的安排上做精心设计,突出该课生字的重点和难点,并把词语的理解和说话练习结合起来,在游戏中复习了生字,训练了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欲望和兴趣,使他们乐于识字。

(三)创设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认的字与以前理解的识字任务有所不同,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对汉字的字形不进行繁琐的分析,也不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而是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多次巩固,由生到熟。而仅通过一张生字卡反复与学生见面是枯燥的,收效甚微的,老师们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集思广益。如往教室墙上贴字卡,加强对学生感官的刺激,还把学过的字编成简单的词组、短语、句子写在条子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识字环境。开始是老师编,后来学生编,最后连家长也参与进来。例如,学完汉语拼音第十二课,就写出字条“天上有云,有飞机,地上有山,有水,有花有草”让学生认读;学完课文《小雨点》之后,不仅让学生阅读生字组成的句子,还让学生阅读由这课生字编成的一个故事《给蓝猫的一封信》,在这些句子与短文中,不仅有今天所学的生字,还有以前所学过的生字,加强了生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我们就是这样把生字编成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句子、短文,让学生阅读并鼓励学生也参与编写,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创设自己的校本课程,这样既有效地巩固了识字,又能使学生及早受到独立阅读的训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还开设了校本课程——早读。早读的内容包括:古诗词、格言、警句、谚语、成语等。每班配备了专用小黑板抄录这些内容;早读的方式:每班每天由一名学生抄录并领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底蕴,而且使学生无一时、无一处、无一地不在识字,引导学生走上了一条成功的识字道路。

二、在课堂外、生活中识字

识字教学不仅在课堂中进行,还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如:

1.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工厂、展览馆,一边参观,一边识字。

2.让学生在轮流发作业本的同时识字。

3.布置学生收集商标、广告宣传标语、车站牌、牌匾等进行识字。

4.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及相关汉字。

5.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报纸或看电视进行识字。

正如崔峦老师所说:“使学生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就自觉地识记。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舞台,让学生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坚持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增识了许多汉字,而且在学习兴趣、方法、习惯等方面收效良多。”

我们还将在今后的识字教学研究中,探索更为科学的,既符合认识规律,又符合汉字规律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开创识字教学的新局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拓宽识字渠道 巩固识字成果



河北省承德市营子矿区逸夫实验小学 王跃华



识字教学始终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低年级识字量明显增加。我们认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的识字策略是正确的。它可以有效地缓解识字与阅读写话之间的矛盾。怎样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显然,再像以前把学生禁锢在课堂的小圈子里,靠简单重复、机械乏味的认读和大量抄写来完成是徒劳无效的。只有拓宽识字的渠道,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才能巩固识字成果,完成识字教学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利用语文教材外的书籍识字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因为语文教学需要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课本所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要在课本上出现几次,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性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文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课外,把引导学生读语文教材外的书籍当作一项重要活动来抓。

1.利用“同步阅读”识字。“同步阅读”是很好的识字凭借,每篇课文少则十来个生字,多则二十几个生字。我们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巩固学过的生字,学习新的生字。每周利用一节课交流识字收获。有的学生在一周内就能学到并记住七八十个生字。

2.读背古诗识字。《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一年段背诵优秀诗文50首。我们将其分解到两个年级,其中一年级20首,二年级30首。学生每周读背一首古诗。每读会一首古诗,都能认识三五个生字。在简单了解意思之后,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边背边加上动作,兴趣盎然,无意中又学到了几个生字。

3.读其他学科教材识字。思想品德、自然、音乐、健康教材,图文并茂,深受学生喜爱。引导学生自主地阅读这类书籍,能在提高思想认识,掌握科学知识的前提下扩大识字量。

4.读课外书籍识字。课标中对课外阅读有明确要求,第一学段在5万字以上。广泛阅读能让学生多方面得到收获,低年级学生多阅读还能更好地巩固识字效果。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不但能汲取书中的精神营养,而且能多多识字,一举两得。

5.读校本课程识字。校本课程的编排凝聚着实验教师的心血和智慧,尽管还很稚嫩,但给学生带来的收获是公认的。我校教师在学期初通览教材的基础上,以单元为单位,编排儿歌、小短文、对口词等,将部分生字再现,人手一册,让学生每学完一单元自读校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有效地巩固了单元的生字。

二、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的空间识字

生活是知识的大舞台,有人说:“学生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提倡识字与生活相结合,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也是现今社会多元化教育的需要。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天与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打交道,他们学习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他们除了在学校学习外,还会在社会上,在家长和同学间,在各种图书、电脑、网格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识字,一定会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受益匪浅。

1.把广告、标牌等当作识字教材。我校一年级教师一次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到街道旁,让学生互做小老师,去认识所见到的商店、标语、广告牌上的汉字。学生非常活跃,自愿结组,把路边的广告、商店的门牌等当作识字教材。有的互相学习,有的询问路人,有的请教老师。一节课时间,学生多的认识了三十多个生字,少的也认识了十多个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还检查出不少商店广告中的错别字,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放学后,学生还余兴未尽,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继续学习和巩固所学生字。之后,从家长反馈的信息告诉我们,学生在与他们逛街时,总是问这字念什么,那字念什么,回来后还让把标牌上的字都写下来,家长感到学生已有了浓厚的识字兴趣。

2.把商标、包装盒等当作识字教材。小学生都有爱吃零食的习惯,充分利用这一点,也能让学生认字。教师每天抽出时间,与学生交谈,询问学生“妈妈昨天给你买了什么东西,商品的包装上有字吗?你认识了吗?” 时间一长,学生为了能和教师交流,都主动询问父母买了什么,同学间也经常谈论这样的话题,“你昨天学到了什么字,快告诉我”,还有的同学干脆请求父母把一些没有标签的物品书写标签让他们识认。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非常高涨。

三、引导学生利用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识字

玩是儿童的天性,如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知识、长才于是实验教师们颇费脑筋的事。二年级的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巩固在生活中识字的成果,精心准备了《自选商场意思多》的识字交流课。课前一星期,教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自力、商场。先引导学生调查要办好商店需要了解的基本常识。学生搜集了大量的带生字的食品包装,把没有包装的物品写上自己认识的字当作商标;他们还咨询了商店起名的学问,给自己的商店起了又好听又吉利的名字,如“智多星商店”“小精灵商店”“幸福商店”等;也弄清了货物分类摆放的学问等。课上,教师做商场总经理,各小组推荐分店经理1名。分店经理要认识自己商店里所有物品上的汉字,给自己的商店做广告。教师给购物者发放了事先准备好的购物卡,学生可以自由购买商店里喜欢的商品,但必须读出商品上的生字,如读不出可请教商店经理。在一阵喧嚣后,学生纷纷购置了一些物品。之后,评选“识字大王”,佩带红花,请“识字大王” 介绍识字经验。这节课,教师让学生在语言的实践交流中延伸发展,让学生品尝了识字的乐趣。在实践中积累了语言,运用了语言,发展了语言,巩固了识字成果。

此外,把影视、网络栏目标题作为教材,把学生的名字作为识字教材,利用班里板报专栏、悬挂的条幅识字,利用家长会,让学生展示识字成果等,都是实验教师创造的非常可取的识字教学做法。总之,拓宽识字教学的渠道,开发利用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才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点燃创造之火,完成识字教学的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识字教学小技巧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会镇苏村联小 刘玉静



识字是阅读、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如何提高识字的速度和质量呢?

一、互助、互评,激发乐趣。

学生性格的不同、学习基础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生字的认识速度有所不同。互助、互评不但能大大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而且能实现“小老师” 的帮带作用,缩小同学之间学习的差异。如,课堂学习生字时,在学生独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的基础上,我经常让学生、同位之间把学习的生字互读,取长补短,互当小老师,评价同位。根据读的效果进行评价,若同位全部会认,等级为优,要在同位的生字旁用铅笔画朵小花;若同位大部分会认,只有个别的字读不准,等级为良,就在同位的生字旁用铅笔画个小苹果;若同位大部分生字都读不准,自己要帮助同位认读生字,起码要使同位得上小苹果。有的同学得上了小花,有的同学得上了小苹果,有的当上了小老师,有的有了进步,每个人都有收获,各得其乐。

二、小组探究,资源共享。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习生字时,我常常用一定的时队让同学们分组进行识字方法的探究,使他们在讨论、争论中共同进步。如:

加一加识字,

如:灯(火+丁)、胳(月+各)等。

减一减识字,

如:支(枝-木) 交(校-木)等。

比一比识字,

如:洲──川、记──纪等。

归类识字,如:腰、胳、膊、病、痛、疾

用这种方法识字,学生们不但识得快,而且记得牢。

三、“我能行”,让学生自信。

能够正确的展示自己的能力,是创造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项素质,更是与人合作的一种技能。为了从小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与个性,增强对所学生字的成就感,在学习生字时,我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的开展一些“我能行”展示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如,学习《一株紫丁香》一课的生字时,在“我能行”活动中,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老师,我会读。”,有的说:“老师,我会用谜语记忆字形。困──木头长在嘴里面,您──你有一颗爱心。”有的说:“老师,我会组词。”有的说:“老师,我不但会用生字组词,还会用组的词造句。……” 听着同学们自信的回答,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故弄玄虚,快乐学习。

帮助别人,乐于助人,是孩子的天性。我有时故弄玄虚,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快乐识字学习。如,有一次,在学习生字“哭” 时,我故意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对“哭”这个字的字形总是记不住,你们谁能帮帮老师?”同学们一听要帮老师,一个个精神倍增,纷纷举起了一个个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这样记:上面两个口,下面一个犬。”“老师,这样更好记:一个人长着两个嘴,太丑了,他伤心地哭了。”“老师,写“哭”字时,千万别忘了写那一点,那是哭的时候留下的眼泪。……”我听着同学们真诚的话语,看着同学们一双双高举的小手,真诚地说:“同学们,你们真棒!谢谢你们。”“不用谢。” 同学们笑了,我也笑了。

五、多媒体课件巩固、开拓。

电教和识字结合。在识字中实施课件教学策略,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学生关心自己学习的结果,用一定的形式将回答结果通过电教媒体展示出来,使他们得到学有所获的肯定,建立自信心,会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在组织学生学习生字时,我有时利用多长体课件形象生动的优势,帮助学生巩固字形,理解字义。如在学习生字时。我有时把生字做成红红的果子,使它长在绿绿的大树上,做放多媒体课件。读对了,果子就落到收获小筐里,并加上掌声或“你真棒”等动画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认读的乐趣。

总之,在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识记生字,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人文教育”

──兼谈杨明明老师的教学思想

杭州市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郑方明



“人文教育”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它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它标志着人对物、对自然的超越──人高于物(在类的意义上);它的诞生说明人具有了自我的意识,标志人的觉醒,表明人的存在不再是自在的,而是自觉的;超越自然则意味着人开始有了自由──创造的自由、生活的自由以及享受的自由。”(杜时钟《人文教育论》第2页)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人文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强调“人之所以为人”。

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贯彻到学校教育实践中,最终就要落实到学生人格设计上来。教育要站在高处,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为核心,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唤醒”人格,努力使学生──“独立的人”趋向完美。

小学生纯洁无瑕。从人文的维度上讲,保护好这一群群的小天使,以他们为本,授受知识,开启智慧,训育身心,润泽与点化人生的境界,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性格、特长,在自己的轨迹上健康成长,是教师崇高师德的最佳体现。

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人类几千年璀灿的文化在语文书中有了充分的体现。学生通过学习(当然是自由的阅读,自觉的学习,主动的体验),了解并掌握已有的文化世界,就能较好地被文化所塑造。而经过文化塑造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文化的塑造者。

小学语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学生会被邱少云的英雄行为感动,化作一股自觉遵守纪律的力量;学习《一定要争气》,学生可树立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树立为国争光的理想;学习《将相和》可建立学生克服个人恩怨,一切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的理智。《桂林山水》的秀丽美,《西沙群岛》的富饶美,《挑山工》的踏实美,《无私的爱》的人性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感美……从不同的方面陶冶学生的情趣,升华学生的魂灵。

收进小学语文的文章,故事性强,再加上汉语言不需太多地对性、数、格、时态、语态进行处理,朗读起来有升降变调,平仄对应,是门非常有趣味的学科。可现实中,我们发现的常常是:六、七岁的孩子,以当上了小学生为荣,怀着无限的憧憬来到了学校,可是过不了多久,视学习为快乐的小朋友则越来越少;小学一、二年级写一、二句话兴趣浓厚,人人爱写,觉得能把心里想的写下来,是件有趣的事,可越到了高段,喜欢写的人越少……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观察,在我看来,最大的原因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急功近利的思想行为造成的。孩子们一上学,就认为他们是小学生了,跟幼儿园不一样,是学本领的时候了。刚跨进学校,一个多月枯燥的拼音学习给了众多孩子当头一棒,此时的一个个小脑袋全成了一个个拼音接受器,老师一门心思想办法,把这些个拼音教给他们,让他们可以尽快地利用这根拐杖去学汉字,老师担心的只是孩子学不会,而很少考虑怎样使孩子自己去学会。到了中年段,尽管大纲是要求练写片断,可老师为了使自己班的学生多学点,往往又拔苗助长,来个篇的训练,忘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各不同的接受能力。有了想用学生的“好成绩”往自己的脸上贴金的思想,学生没达到老师心里的要求,当然要受责备。家长也往往拿自己孩子的成绩去跟别的小孩比,孩子又成了父母的“面子”了,过多的是向孩子灌输“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使得学习失去了是自己“成长的需要”,是为了自己成为“独立的人”的味道。在孩子们看来,学习是为了他人,学习变了味,所以只感到:读书真苦,没劲!学生都已经把读书当作苦差使了,又怎么能做到“乐学”,“我要学”呢?老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启迪人类智慧的工程师啊!

“怎样去保护好孩子们那份热情”,“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是特级教师杨明明老师经常告诫年轻老师的二句话。平实的话中,包含着杨老师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孩子的未来。

下面就以杨老师教学艺术为例,谈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更是开启智慧与觉悟的过程,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意义。教师要很好地驾驭它,首先要端正这么几个观念。

一、教师观

作为教师必须搞清楚自己工作的价值取向。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第73页)如教师只是按照考试的要求,照着“标准答案”去教,教学中失去自主意识,那么这样的教学即不是为了学生,也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启迪智慧,而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分数,这样的教师成了分数的奴隶,绝不能“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

同样是老师,有的学生敬而远之,从不敢接近他,而有的老师却深受同学的喜欢,得到社会的承认。跟杨老师在一起,总能看到这样感人的情景:她一踏进教室,一大群孩子便迎上去,边跳边亲热地喊:“杨──外──婆──”,“Miss杨──”,动作快的小朋友,伸开双臂拦腰抱住他们的杨老师,小脸蛋贴在老师的胸前,就像是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些稍跑得慢点儿的小朋友会拉住杨老师的手,拉住杨老师的衣角说个不停,似乎有一肚子的话要向知心朋友诉说;一些闻讯赶来的小朋友总要把杨老师围成一圈……杨老师往讲台上一站,平时最调皮的男孩儿也会随着杨老师的点拨,时而静听,时而跃跃欲试。

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喜欢她?杨老师身上的亲和力来自什么?细心观察,从杨老师看到每个学生时脸上流露出的表情,不得不让人感到她是多么地喜欢这些天真的孩子。她对学生充满着爱,和蔼可亲,跟学生之间像是亲密的朋友,孩子们连自己家的“隐私”也愿意向他们的杨外婆叙述。杨老师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人。学生喜欢她,就在于她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给孩子们全方位的关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们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到实现。罗杰斯认为,“人类有一种心理需要,这是一种对亲密和真实的人际关系的渴求。在这种关系中,情感和情绪能自发地表现出来,它们并没有得到详细的审查或者受到各种各样的胁迫;在那里,深刻的体验──沮丧的和欢欣的──能被分享;在那里,能冒险采用新的行为方式,并且不断加以提高”。([美]卡尔?罗杰斯:《交友小组》,[英]企鹅出版社1973年版,第18页)在小学里,培养良好的人格,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教学技术的高低和教师专业知识的多少关系并不是很大,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情感沟通的融洽才是教育成功的保证。

师生关系不仅仅是认知的关系,更不是因知识的传递而演变成为权威和胁迫的不民主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赋予教师角色以新的意义,拉塞克和雅迪努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对未来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做了这样的预测: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自学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地传递知识的简单的工具。

二、学生观

从教育的发生来看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出发点,没有受教育者的存在,不仅教育者没有存在的必要,甚至整个教育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教师也好,教育制度、教育措施也好,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

受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稍不注意,“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我是传授知识的”,“你是接受知识的”的思想就会在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因为这关系到一种教育观念问题,不是说做就能做到的。只有当“学生是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转化成一种教育理念时,它才会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细节中体现出来。

杨老师在教学《雨》时,一揭课,便叫人暗自惊叹。课前师生聊天,听到铃声,出示课件:诗()首。笑眯眯地问:“什么意思?”学生感到非常新鲜,很快就知道老师的用意:有多少能力就学多少首呗。这一细节中,至少可以看出这么几点①承认班级是有差异的,根据一个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学习的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教学;②从个体来讲,每个学生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能学几首就学几首,愿意学几首就学几首,学生丝毫没有被逼着学的感觉,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③杨老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头脑里首先装进的是一批活泼可爱的学生,她在谆谆地与她们交流,而不是面对教材苦想我怎样揭题能吸引听课的老师。不以学生为本,又怎能考虑得如此周到?

学完了《五月的雨滴》,老师满腔热情地说:“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首,我读完了,你就站起来背,能行吗?”请注意“我们”这两个字。这二字,使师生之间完全平等了,不再是权威人士发号使令似的“你怎么样”“你们干什么”;这二字,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了老师,走到了老师的同一个面上来了,这与“我们一起来摆家家”“我们一起去踢球”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一起来学吧。学完之后,许多男生呼地站了起来。一般的老师在这么大型的观摩课上,一定会马上请同学站起来背,以展示这个环节中,学生学习的成果。可杨老师看着学生过了好长时间都没请同学,正在纳闷时,杨老师放低声音问:“好像女孩子站起来的不多嘛?”一男生自豪地大声地说:“我们班的女生是比我们差点儿”时,下面听课的老师笑了,杨老师没有笑,她突然提高嗓门,充满自信地说:“来,女生站起来,我们一起来背。”女声背完了,杨老师不知是真陶醉还是装陶醉,慢慢地从诗境中走出来,激动地说:“读得多好啊!男孩子,来点儿鼓励啊!”掌声四起,这掌声,给了女孩自信。女生被激动了,坐下去时的动作,要比站起来时干脆多了,这是自信的表现啊。在这一环节中,杨老师化了较长的时间进行引导,虽然看上去使得那种热闹的气氛出现了暂时的“冷堂”,但这是杨老师以学生为重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她不顾那么多的听课老师怎样议论,一心只想到学生:不能让女生产生自卑感。为了每位孩子充满自信地、主动地参预学习,为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这样的引导是多么地重要!

视学生为“主人”,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的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主动性与培养具有主动发展的需求、意识和能力的新人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它影响着人的生命的基本存在方式。主动性与人所特有的发展、创造和需要联系在一起,与生命活力的激发和潜在可能的实现联系在一起。以这样的态度去对周围的世界、对待自己的人生,人的生命过程就会积极,呈现出自主的色彩,个体会具有独特、会出现创造,不仅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新的思路、新的作品、新的外部世界,而且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存精神世界,创造新的生命历程。在小学里,培养学生主动性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通俗地说就是要“保护好那份积极性”。《雨》中,杨老师除了上面举的例子之外,还设计了许多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环节。如:你认为哪个词值得研究?当学生看着画面,学了“来一点,泥土裂开嘴巴等。来一点,小菌们撑着小伞等”后,就让孩子们练习写写:来一点,谁怎样。特别是杨老师打开课件,让学生盯着碧绿的水塘上,一滴水珠往下掉,水纹一圈圈地荡漾开去那美丽的景色时,学生完全超越了自我,陶醉了。这时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诗,老师说前半句“小水塘笑了,一点──?”学生说后半句,再来读读诗人的句子。这样的学习,孩子们的态度是积极的,始终是学习的“主人”。

其次是要把课堂的主要空间让给学生,把学生推向实践,让他们经历直接探索知识的过程。因为“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归结一句话,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吕淑湘语)杨老师在上《雨》时,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揭题后,就让学生先说说雨像什么,再跟诗人的句子“五月的雨滴像熟透了的葡萄”作比较;再抽去诗句中的某一部分,如:把“一颗,一颗,落进大地的怀里”改为:“一颗,一颗,落进( )”,让学生说说,学生在努力实践着,答案五彩缤纷。学诗和学写诗紧密结合在一起,获得创造性发现的喜悦。第二课时,更是充分让学生实践,老师的一句“接下来我们干什么”,把学习的内容、方法的选择权全都交给了学生。学生选择了读诗,老师就发下了印着诗的资料,让学生自己研究、品味,准备上台朗读。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才能。学生的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人格,都在课堂上得以培养。为他们日后实现人生价值备下深厚的人格底蕴。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性格、能力、意志等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就要抱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自由地发展。这就提醒老师要求学生的水准不可太高,合格即可。在这基础上,再重视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一技之长。如《雨》的教学,如一开始就把水准定在通过学习,每个同学都要写出一两首赞美雨的诗来,那么老师在上课时,就会努力地把写诗的知识尽可能地灌输给学生,老师教得累,学生学起来感到可怕。在紧张的气氛中,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自由,变成“启而不发”的被动学习者。时间一长,身心都要受到损害。杨老师在让学生练习写诗时,就分了三个档次:能写的自己仿写,不会全篇仿写的改几个词也行,一个也不会改的,就抄一遍。人人有事干,根据自己的能力定。富有才气的“小诗人”冒出来了,这方面欠缺的人,通过抄也记住了几句诗,多好啊,人人进步。有人说“合格+特长=人才”,这话从人文的角度来看是,是非常值得推广的。

三、教材观

不同的教育思想就会产生不同的教材使用观。人文教育,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材只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种工具、一种媒介、一种手段。打个比方说,教材就相当于一个万花筒,语文教学就好比教师使用这个万花筒指导学生透过筒眼如何转动去观看那奇妙的千变万化。看到奇景的人经终是学生。我们要利用教材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怎样对待自身的意志、情感、理性等等。

小学生在学前,就有了较丰富的口头语言底蕴,选入的课文又大多通俗易懂,在内容的理解上,学生不存在大问题。语文教学涉及的许多理论或亚理论,本来就不如自然科学那么精确、清晰,不如处理得模糊些、混沌些。所以在使用教材时,不必有过多的分析讲解,把一篇意境优美的文章嚼得如同白蜡。“过分的精确反而模糊,适当的模糊反而精确。”(徐长山、王德胜《科学研究技术》,解放军出版社)

使用教材时应重在陶冶,整体感知课文中的意趣、韵味。可让学生读读背背,体验其中的趣味。一来,让学生从中吸取精神的营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二来模仿着运用祖国的语言,要知道,学龄前儿童能说一大段流利的话,那都是跟着大人学的。我们利用教材是在引导学生学语文,而不是研究语文。杨老师在上《雨》时,共选了五首诗。除“像熟透了的葡萄”让学生说说哪个字值得研究外,其它没作任何分析。一首是说说读读练练,一首是快速背诵,一首是把诗的内容设计成课件,点点看看,说说读读,最后两首更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去读,怎么理解怎么读,凭直觉去顿悟。假如换成逐句讲解,“小雨像刚上学的娃娃/还有点害怕/歪歪斜斜/在窗上乱画”又需怎么讲?“长大以后去播种太阳”又怎能向学生道明?以词解词,只能起破坏意境的作用。有认为:给小学生上语文课颇像画中国画,留有大片空白,让孩子去展开想象填充其中的空白,效果也许会更好些。教学时点到为止,一些一时半刻还不太能体会到的内容,留给学生日后去慢慢理解消化。当猛然感悟到一些什么的时候,就实现了一次飞越。

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来观照教材,我们的教育便会指向人的终极关怀:披文入情,因情悟文,由文明理;让学生通过体验、理解的方法,感悟人生,实现自我。

当人们高呼“可持续发展”口号的同时,有志之士们也已深切地体会到人文教育的重要,因为,可持续发展不只是要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只是要解决“经济领域中的公平和效率”,不只是要解决“社会各个子系统的协调”,更需要解决的是反思人类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反思我们过去的发展观念。人们要反思的,包括要解决构成它们的最基本的一些问题──“人是谁”,“什么是美”,“什么是善”,“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合理的生活方式”等等,都离不开人文学科,从根本上来说,都离不开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才能真正教育出“人”,大写的“人”。

注:此文获2002浙江省小语教学论文比赛二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有效达成之浅见



福建省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邱衍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可见,教学目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导向功能,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评价功能,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调节功能,影响并制约着教学程序的设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等一切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激励功能,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师生双方都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首先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才是为了达成目标而选择的教学策略、拟定的教学程序,以及为实施目标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过程。



一、阅读教学目标设定存在的普遍问题及透析



总所周知,教学目标过于笼统一直是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不少教师确立教学目标,往往是凭经验或照抄参考书,所定目标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就是或高或低,忽左忽右。请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社四年级下册第10课)一文设定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掌握“摇篮、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等词语的意思;3.指导学生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联系。



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粗知文章大意;2.组织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培养积累材料的能力;3.继续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2.培养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



这篇课文确定的上述教学目标反映了目前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一是表述形式杂乱,盲目套用,随意性大,缺少规范;二是表达内容宽泛,语文本质特征不足,抽象概括有余,缺少准确性。时至今日,《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已经明确制订出语文教学总目标和各学段阶段目标,它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检验学生“学”得怎么样,明确学生“怎么学”和教师“怎么教”的问题。由此,我们深深感到,有关教学目标的一些相关问题已到了非重视、非研究、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崔峦老师曾经指出:“备课时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思考,既要明确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又要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策略,而后用简明的、条分缕析的、策略与目标相联系的语言加以描述。”显而易见,上述课文教学目标的叙写至少存在着如下的不规范:一是这位老师在确定三维目标时三重并举,把三维目标分列开来,把三维目标当作“一样粗的三条线”,这是错误的。其实,三维目标是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其他两维融于此中,整体推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不能人为割裂成三大块。二是上述范例的目标的叙写主体不规范,这位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均以教师为主体。三是上述课时目标的叙写缺少“默写、说出、列举、辨认、认读、复述、理解、体会”等表现学生外显行为的动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达标就不容易检测、指导和调控,评价教学实效的价值就不大。四是三维目标在宏观上是等重的,但目标定位要有重点,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课文、不同的班级都应该各有侧重,不需要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都有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并且目标要简单,不能繁杂。



二、怎样制定和陈述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目标



(一)准确设定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是指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为此,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上,建立在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1.落实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那种把语文教学目标分割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贴标签式的表述法,人为地将三维目标进行分割,会对语文教学造成严重的伤害。



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首先要求是准确和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应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细化课时目标。



阅读教学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实现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安排在一定的学段教材的特定单元中的。教师要通过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来逐步落实课程目标。语文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要服从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目标体系。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把文本的意义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经验中去,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易检测的阅读教学目标。从总目标到学段目标再到课时目标,做到上一级目标制约下一级目标,下一级目标体现上一级目标。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作出确切的规定。只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2)抓住课文中的“变”字和关键词句,读懂引起黄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受到启发,增强环保意识;(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说说治理黄河的主意,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这三个教学目标包含了三个维度,而且指向准确,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强。



3.调控生成目标。



目标明确了,整个教学过程就应实施控制,将教学活动规定在目标所界定的范围内,教师应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信息反馈,并根据目标修正教学。阅读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在课前备课中可以完全预见的,因此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在对话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及时灵活地生成新的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展开深入地思考,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



(二)规范表述教学目标。



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1.陈述的主体应该是学习者(学生)。



因为教学目标的指向是全体学生通过学习后所达成的结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变化或结果,而不是教师的行为。例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的技能目标可以这样陈述:1.学习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粗知文章大意;2.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于“引导”、“培养”、“组织”之类描述教师教学行为的动词不应该出现在教学目标中。



2.陈述要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检测。



陈述教学目标是为了使教师把握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明确学什么和怎么学。如果是公开课,还应该使听课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来评价教学过程。因此,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是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检测的。比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情感目标中说:“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不如说“朗读课文,读出语言的生动和词句表达的感情”。后者所用词语是可观察可检测的,如“朗读”、“读出”等。而前者所用的词语“体会”、“感悟”则是模糊、不易操作和检测的。



3.必须体现“三维”融合,层次清楚。



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分为三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也必须体现这三个维度,但是这三者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不能单独分列出“知识与技能目标有哪些”、“情感态度目标有哪些”。此外,工具性是多方面的,人文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课文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学习的重点也不同。一般地说,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有一个主目标或基本目标。例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的主目标就是“抓住黄河的过去和现在,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联系。”



4.必须立足学情,体现学段目标。



例如:阅读教学中“联系上下文解词”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定位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提出的学习目标是“了解”;在第二学段则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提出了“理解词意”、“体会关键词句的作用”等要求;到了第三学段“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逐步提出了“推想词意”、“体会表达效果”的目标要求,这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最终实现“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总目标。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既着眼于学段目标的达成,又考虑原有目标的基础,兼顾与下一个学段目标的接轨,提倡“学期备课”、“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对课程目标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对学段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有助于我们了解编者意图,明确所教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当然,准确制订教学目标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实现目标才是教学活动的最后归宿。因此,还要正确处理好教学目标与课堂实施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课堂教学中要落实教学目标,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另一方面,要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制订真正促进师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在有效的文本阅读中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才能有效地达成目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去读,特别强调读懂了什么?读中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读出文本中的情境和内蕴,读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独特感悟。



1.有效地提问。



问题的难易度是衡量提问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切合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能促使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但通读全文,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学生形成研读文本的习惯、提高分析归纳能力以及领悟文章表达方法等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来”,也有利于培植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教师所提问题要突出课文重点或教学重点,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使问题击中要害。



如《一夜的工作》(人教社六年级下册第13课)一文,老师设计了“‘如此而已’是什么意思?你从‘如此而已’中读懂了什么?”这一问题,这不起眼的“如此而已”成了学生感悟的触发点。学生在由“如此而已”的想开去中,悟出了“如此而已”背后的丰富蕴意,也很自然地对整篇课文作了整合思考。



2.有效地“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每个个体运用自我的期待视野同文本撞击的过程。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是进行有效对话教学的基础。教师和文本对话就是要钻研好教材,读出教材中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的独到发现,想到学生可能会遇到的疑难问题,想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时,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认真真的把课文读好,还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了自己的感悟和见解,才具备与同学和老师对话的“底气”。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与文本对话架设“桥梁”,学生阅读文本,不仅仅是单方面地接受文本所负载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但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文化的积淀还不足,认识的能力还不强,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障碍,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扫清障碍。



3.有效地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老师要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把朗读训练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要多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把朗读训练和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可以体会词语句子的准确含义、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篇章布局的逻辑思路、语法修辞的规律特性,以及声调韵律的搭配布置等。朗读时,教师可抓住文本中的经典词句,引导学生细读揣摩、涵咏品味其妙处,“品”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文本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



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可精心设计这样的朗读训练:先请学生带着“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的问题,引读7—8自然段;再一边自由读一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受”;引导学生揣摩语气和情感后,再请个别学生朗读;在感悟了作者说的话所包含的感情后,最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朗读指导的层次性和有效性。



4.有效地感悟。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就必须处理好朗读与感悟,做到读悟结合。朗读和品悟就像孪生兄弟密不可分,只有在品悟的基础上才能读出真情实感,才能读出韵味,只有在朗读的基础上才能加深品悟。



文本的内容和文本的语言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本中那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情感,都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唯有真正体会到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精湛,体味到它的艺术魅力,才会触摸到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处,才能跨越时空,思接千栽,与文本进行着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撞击。语文教学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对于文本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细嚼慢品,咬到文字的深处,嚼出文字的滋味。要在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两者相得益彰。



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抓住室外华丽与室内简陋、工作劳苦与生活简朴、文件多与审稿严、关心同志与工作繁忙的对比,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感悟敬爱的周总理忘我的工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简朴的生活作风,越发感到周总理的伟大,更加崇敬爱戴周总理。这样就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落到了实处。



5.有效地迁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要凭借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语言表达的方法、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等。也就是说,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学习写作。事实上,我们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让学生能说会写。课文中有许多可提供学生习作的资源(小练笔),通过阅读课文中习作资源的挖掘,让学生模仿迁移,增加写作实践的机会,无疑是一条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如:学生通过阅读《一夜的工作》,仿佛亲眼目睹了周总理简朴的生活和劳苦的工作,于是让他们写写“有什么想法?”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通过写自己心中的话,还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再如:学习“办公室陈设”内容后,让学生学习“室外华丽与室内简陋”的对比写法,进行一处建筑物的片断练笔,真正落实读中学写,以写促到读,读写结合。



总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语文教师共同追求。只要深刻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制定明确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加强朗读训练等,一定会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质疑解疑为主线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上海市徐汇区东二小学 杨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探究精神。我校所研究的课题──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就是力图从尊重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由抒发感受,实现个性的自主发展。为此我实践中做了“以质疑解疑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尝试,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以质疑解疑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质疑”为切入口,以学生“解疑”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其间,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落实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相关的教学要求,以完成教师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问题由他们提出,也由他们解决。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构形式是:质疑──归纳──解疑──总结。

环节一: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疑”又是经过深入思考、主动探究才能产生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学生已经养成了质疑的好习惯。现在每学一篇新课文时,我总会先给每个学生一些质疑的时间。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提问的质量也有差异。为了避免问题重复或过多出现简单问题,更好地提高提问的质量,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以座位前后左右的四人为小组单位,先在小组内交流各人的问题,凡是能在小组内解决的问题就在小组内解决掉,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则由组长写在纸条上并贴上黑板。这样,问题的数量减少了,质量提高了,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课文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质疑”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探究性和合作精神。

环节二:归纳

各小组贴在黑板上的问题还需要经过老师的归纳整理,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成几类,并作相应的处理:一类是在小组内不能解决,但在全班范围内仍有同学可以解答的问题,就当场解答掉(此时可以把那张提问的纸条取下);第二类是问得很有质量,正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但由于学生提问的角度不同、提法不同,使这些问题或交叉或重复,我就从中选一个问题,或者把这些问题归纳成一个问题,把它作为突破口,引入课文的学习;还有些问题比较深奥,常常需要查阅资料才能解决,就留到课后或第二天再讨论。这样,学生提出的散乱、零星、无序的、指向性不强的问题,经过老师的归纳,就变得有序了,指向性明确了,就能成为进一步学习课文的突破口。这就是归纳的过程。归纳环节应充分体现教师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的主导作用。

下面以教学《狼和他的影子》为例,对以上两个环节加以说明。

在指导学生学习伊索寓言《狼和他的影子》之前,我要求学生先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学生非常投入地读完后,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了记号,随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对于较简单易懂的问题,就在小组内消化解决。例如,有学生提出:“荒凉”是什么意思?在组长的带领下,这个小组通过查字典准确地理解了“荒凉”这个词的意思。又如,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太阳落山了,动物们都出来活动了”?问题一提出,这个小组的其他成员就迫不及待地为他解答:老虎、狮子都是夜里出来活动的,这是它们的生活习性。

之后,各小组学生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贴到黑板上: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狼最终被狮子吃掉了,这是为什么?……我看后发现,如果解决了“狼最终被狮子吃掉了,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就能把这则寓言的寓意揭示出来。于是,我把这个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认真思考和讨论,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学生甲说:“这是因为狼遇见狮子不逃开。”学生乙站起来说:“狼之所以不逃开,是因为它觉得自己比狮子强壮。”话音刚落,学生丙紧接着说:“其实,是狼太自以为是,结果害了自己。”这个答案似乎获得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因为他们都放下了小手,频频点头。我肯定了这三位学生的回答,并将学生丙的回答板书在黑板上,以资鼓励。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张张纸条被取下,一堂课上完,黑板上的纸条都被取下了,问题也全都解决了。

环节三:解疑

质疑的目的是解疑,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在教学中──解决。教师应给予学生解疑的方法。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传统的教学往往是由老师解答,而“探究性学习”则要求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学习语文的方法很多,例如:听、读、思、议、画、找、写等。运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呢?由学生自己决定。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我大胆采用了“跑组”的合作形式,学生可以离开座位,找班上任何一个同学组成小组(当然,他一定会选与他举相同者)。我还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一个问题来解决,并同意他们选择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全班交流,随时做好回答其他同学提问的准备。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做旁观者,而要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参与探究。这样的解疑过程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环节四:总结

总结环节,要求学生对当堂课的学习内容作总结反思,自由抒发学习后的所感所想。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想象力的练习,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家庭作业,使课内学习在课外得到更广阔的延伸。

下面以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对以上两个环节加以说明。

在上《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课前,我想:西沙群岛是美丽富饶的,可对学生来说又是陌生的,因为他们没有亲眼见过。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呢?方法不少。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体会;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西沙群岛的特点来加深感受;可以通过词句来进一步理解;还可以大师补充课外的音像图片资料,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这些方法都运用,显然在教学时间上不允许。后来想到,既然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地学,那何不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呢?我决定试一试。我引导学生归纳出了平时运用的五种学习方法:读读议议、想想画画、赏析词句、质疑解疑、寻找资料,并告诉他们:“你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来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这一堂课你们还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最感举的一节或几节来学习。”接着,我指导学生跑组,按相同的兴趣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临时推选 出的组长带领下学习。这一下,教室里热闹了起来。学生对学习的投入程度,出乎我的意料。他们有的大声朗读,有的埋头作画,有的圈圈划划,有的热烈讨论。最后在全班交流时,既有个人代表小组交流的,也有整组参与交流的,交流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有读、听、议、问、答……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下课铃响了,学生意犹未尽。于是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去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各种资料,第二天交流,以此作为这堂课的补充和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质疑—归纳—解疑—总结”一改传统的教师注入、学生接受失去知觉这模式,而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模式,确实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13: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