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三 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二、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整合性教学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因此,教师也必须具备多种整合性教学设计能力。本单元将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不同内容训练的方式进行,通过内容整合的案例,揭示教学设计的思路,进而提高教师的整合性教学设计能力。
(一)教学与脑科学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教学与脑科学整合性教学是指课堂教学与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核心的智能因素以及与发展学生非智能因素融为一体的教学。
1.训练过程
第一步:根据教材内容寻找与智力、能力、非智力因素的结合点。
教学内容是广泛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有与其他内容相整合的可能。那么,每个内容到底和哪些因素整合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呢?这就是教师选择、寻找两者结合点的问题。在此,我们先讨论一个教学内容怎样和智力、能力、非智力因素结合的问题。
当教师接触一个教学内容时,首先分析它与哪些方面有关,其次思考通过这个教学内容的内涵能引发出哪些方面的内容,最后将这些内容整合。
例:在右图中填入1,2,3,4,5,6,7,8,9九个数,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相等。通过解题,你能找到哪些规律 (第二问是教师后加的)?
让学生写出所有的解法。
让学生找到解这类题的规律:在中间的圆中,只能填数列两端和中间的数;剩余的数一大一小两两配对。以后再遇到这类题型 (不论是多少个数字或者是多大的数字)学生都能非常快地解出来。
这是一个思维训练题,教学时显然要与智能开发相整合。“一题多解”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很好形式,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第二步:通过教学过程设计扩大与脑科学整合的领域。
教学过程是人设计的,它要为教学服务,它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因此,教学过程设计就可以 “随心所欲”、“为我所用”。例如,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竞争能力、合作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学生之间热烈研讨或相互辩论的环节。
例:中学语文 《桃花源记》一课的教学片段
在这节课上,首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听读、朗读、默读、美读)读课文,与作者直接对话,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感知美、体味美。读过课文之后,让同学们开展阅读交流。
生1:“我向往桃花源,这里自然环境太美了,你看,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生2:“这里社会环境安宁:‘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多么好的地方啊!”
生3:“我认为最好的是这里的社会风尚:知渔人来,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些描写除了表现源内人的生活富足外,更可以看出源内民风是多么的淳朴啊。”
第三步:根据学生状态把握整合设计的程度。
整合性教学设计要因班级学生水平的不同而异,即把握住整合的“高度”和 “广度”。例如,有两个同年级的教学班,一个是 “常态儿童 ‘超常’发展”实验班,另一个是普通班,那么,两个班的整合程度就不应当相同。
实验班一节课学两节课的内容,而普通班做不到。实验班一节课只要很少时间就能完成课内学习任务,大多数时间都在整合教学中完成;普通班虽然也在实行整合性教学,但它整合的程度远不如前者。
2.具体方法
(1)知识扩散法
知识扩散即指知识的外延。也就是说,知识扩散法就是利用知识的外延进行整合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小学语文第一册 “浪娃娃”的教学
教学小学语文 “浪娃娃”一课时,抓住 “海妈妈”让 “浪娃娃”“为人类做点好事”这个知识点,并把它延伸,让学生懂得人生的价值,懂得每个人都要 “为人类做点好事”。通过 “几个科学家听懂了浪娃娃的话,就在海边建起了发电站”的事实,让学生悟出道理:“为人类做点好事”需要本领。
(2)知识迁移法
知识迁移法就是让学生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自我摄取新知识的整合性教学方法。
例:小学数学 “10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
学生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的数学原理和运算规则之后,教师让学生把已经掌握的运算技能迁移到五位数字的数学运算。结果,同学们用得得心应手,效果极好。
3.几种与脑科学整合的类别及课例
第一,教学与智力开发整合。
这一类型的整合性教学是指这节课的教学与开发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的整合。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把开发学生智力的 “五大要素”(或其中的几种)融于教学。
例:小学语文第一册 “红日圆圆”教学片段
本课文只有四句话十六个字,即:“红日圆圆,月牙弯弯,河水清清,火苗红红。”
教师:“用你的眼睛看红日,‘红日’总是 ‘圆圆’的吗?”
生1:“有不圆的时候,比如红日从海面升起的时候,它的下边拖了一个 ‘尾巴’。”
生2:“太阳被什么东西挡上一半的时候,看到的太阳就不是圆的。”
生3:“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看起来就不圆。”
生4:“水面上的红日倒影也不圆。”
生5:“日食的时候,太阳被慢慢地 ‘吃了’,就不圆了。”
……
师:“如果太阳被 ‘吃’光了,人类和大自然会怎么样?”
生1:“如果太阳被 ‘吃’光了,就没有植物了。”
生2:“如果没太阳了,人和动物就得死。”
生3:“如果没太阳了,全世界一片黑暗。”
……
第二,教学与开发学生潜能整合。
学生的潜能是广泛的,而教材中的某一内容所涉及的能力范围总是有限的。但只要教学能抓住整合的契机,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也就足矣。
例: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道练习题
该题只有一个图:并排10个瓶子,左边的7个为黄色,右边的3个为白色。一只小鹿口含吸管插入最右边的白瓶中。10个瓶子的下边有一个横着的大括号,括号的 “尖”部下面写着 “10瓶”。最后让学生填一个空格算式。
这道题学生很容易做出。如果按照书本的原意做题,显然是纯数学知识练习,虽具有巩固知识的作用,但整合价值不高。假如教师改变这道题,让学生们各自编一个小故事,内容不能重复,运算方法也不能相同,可以编加法、减法、连加法、连减法。结果,同学们特别活跃,编出了许多故事,列出了许多算式。这样做,孩子们高兴,能动脑筋,能积极发言,能充分地展现自己,还能提高数学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
第三,教学与非智力因素整合。
教学与非智力因素整合是指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肯定情感、意志品质、自信心、责任感等非智力因素。
例:自然课学习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时,领学生去植物园上课,学习效果特别好。教务日志记载:
9月份,上自然课的学生去植物园学习,目的是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提高学习情趣,提高求知欲望;培养独立性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学生高兴极了,乘着校车,一路歌声来到了目的地。此时的他们如同刚刚放飞的信鸽,竟不知飞到什么地方才好,竟不知玩什么才最高兴。他们成群结队地跑来跑去,歌声、欢笑声、喊叫声响彻植物园的上空,奏出了一部优美动听的交响乐章。
此时此刻的他们异常兴奋,思维的活跃胜过以往任何时候,他们不断地向老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到了秋天有的树叶变黄,有的变红?”“为什么秋天有的树落叶,有的树不落叶?” “为什么树木有的高,有的低?”“为什么有的柳树树枝往下垂,有的却往上长?”“蝴蝶是什么变的?”“蚂蚁能吃吗?”等等。学生们不仅思维活跃了,而且动手能力也特别强。他们不停地采集标本,收集叶片、花朵、果实,有的做,有的写。实验班的一名学生手里拿着一只蟋蟀兴致勃勃地跑来问老师 “这是什么”,老师把同学们叫到一起,比较详细地讲述了它的学名、正名、俗名、分类地位、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其他男生也好奇地轮流用手拿蟋蟀,似乎在向女生示威、挑战。多数女学生开始时望 “虫”而生畏。突然有一名女学生勇敢地从男生手中夺过了蟋蟀,一会儿一群女生蜂拥而上,开始接力式地用手拿蟋蟀。一只小虫锻炼了那么多胆小女生的胆量。试想,如果在只有一个小女孩的情况下让她自己去拿蟋蟀,或者家长领他们出来,让她自己去拿蟋蟀,恐怕她都会说:“不敢。”而在如此 “比胆量”的氛围中,她们个个都会勇往直前。
(二)教学与广义的社会科学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教学与广义的社会科学整合性教学是指课堂教学与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熟的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教学。
1.训练过程
第一步:根据教材内容寻找教材的社会性与思想性,并通过教学将社会性、思想性加以引申和强化。
下面的例子,是通过课文外延到生态环境保护,让学生感知人类一些不文明的活动对大自然的污染和给人类自己带来的巨大危害。
例:小学语文第一册 “红日圆圆”教学片段教师:“书上说,‘河水清清’,同学们,根据你自己的了解,你们说现在的河水真的是 ‘清清’的吗?”
生1:“现在的河水不是 ‘清清’的,你看松花江边漂的竟是垃圾和油。”
生2:“马家沟河排进去的污水更多!”
生3:“江北太阳岛的水都绿了,一点也不干净。”
……
第二步:通过教学过程扩大与社会性、思想性整合的领域。
例:一次小学语文课
刚刚开学第三天,一年一班的语文老师正在上课。班上来了一名新同学,因为来得突然,没带书本和文具。这位学生就座后,老师走到她的身边,怕影响班级其他人学习,便小声地问:“你怎么没写啊(指写生字)?”
“我没带纸和笔。”
于是,老师对这位同学周围的几个人小声地说: “谁给她一张纸?”
无人应答。
“谁借她一枝笔?”
她身边的人仍然无动于衷。
当时老师感到惊诧和愕然,难道这点小事他们都做不到吗?于是,老师急忙走到讲台前,大声地向全班同学讲:
“新来的同学没带笔和纸,谁能借给她?”
话音落了几秒后,仅有三个同学说:“老师,我借给她。”
这件事引起了老师的深思。
原教学设计并没有这个教学环节,但偶发事情出现后,教师机敏地增加了思想品德教育这一过程。
教师对学生耐心讲解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彼此都要付出真情、友情、亲情道理之后,同学们都非常高兴地伸出了援助之手。
第三步:通过教师的表率作用扩大与社会性、思想性的整合。
“世间没有不存在教育的教学。”即使教材本身没有直接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但教师的表率作用也是强有力的影响源。教师道德上的为人师表,工作上的无私奉献,教学上的高超技艺,平易近人的作风,甚至教师语言的魅力、板书的规范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在一节英语课快要下课时,老师提问一名平时上课不守纪律的、不认真学习的同学,一个简单的问题,他答得很好,老师就对他说:“Very well,I'm sure you 'll bemore careful and better.” (很好,我相信你以后会更认真)这名学生以后上课比以前认真多了,成绩也提高了。
教师的教态要亲切,对学生的过失、错误要采取通情达理的态度,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反之,假如教师上课时都是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动辄责骂、训斥、讽刺、挖苦,甚至用体罚手段,会使学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他们的课堂学习情绪就会受到压抑,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
2.具体方法
(1)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让学生直接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整合性教学方法。
例:小学自然课学习 “气象知识”时,领学生到天文馆参观,回来后讨论:宇宙是什么样子?太阳、地球、月球是怎样运转的?雨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有时会打雷、闪电?“天气预报”与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如何从小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品质?
(2)拓展法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拓展进行的整合性教学方法。
例:小学语文 “小小的船”的教学片段
教师:“书中写到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请同学们大胆地想象,假如你坐在星星上,你能看到什么?”
生1:“我看见了别的星星在我身边 ‘跑’过去了。”
生2:“我看见了太阳就在我的头上。”
生3:“我看见了月球上的 ‘小白兔’。”
生4:“我看见了地球。”
生5:“我看见了中国、北京。”
生6:“我看见了世界上最长的城———长城。”
(3)添加法
添加法是指通过教师添加一个 “问题”、一个 “物品”或者一个小的 “内容”进行整合性教学的方法。
例:初中一年级数学 “100万有多大”的教学片段
老师仅仅添加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想象100万本书摞起来有多高。然后让学生探究。
结果学生发现,一般的书厚度在1厘米左右,因而可以轻易地计算出,100万本书摞起来有1万多米高。哇,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孩子们发出惊叹。
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添上一句: “北京图书馆的藏书已经超过2000万册,有20多个100万!”
学生再次惊叹 (表明其中的情感渗透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接着,老师让学生估算100万粒米的重量,拿 “天平”和 “米”作研究,或数数称称 (如先数200粒米称重后计算),或称称数数(如先称20克米数数后计算)。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既培养了能力,又培养了兴趣。
3.几种与社会科学整合的类别与课例
第一,教学与社会价值观整合。
例:小学语文 “红日圆圆”的教学片段
师:“你们对 ‘红日’都是怎么认识的?”
生1:“‘红日’是圆圆的。”
生2:“太阳是大火球。”
生3:“‘红日’每天早上从东边升起来,晚上在西边落下去。”
生4:“白天能看到 ‘红日’,晚上就看不到 ‘红日’。”
……
师:“你知道 ‘红日’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吗?”
生5:“‘红日’能给人带来温暖。”
生6:“阳光能杀死病菌。”
生7:“‘红日’能发光,给人带来光明。”
生8:“阳光能让植物生长,我们能吃到粮食。”
……
第二,教学与人生价值观整合。
例:小学语文 “三个小学生”的教学片段
(课文大意是:水龙头没关,正在流水。第一个学生看到了,没管,就走了;第二个学生看到了,转身就跑,去告诉老师;第三个学生看到了,立刻就把水龙头关了。)
师:“第一个同学做得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不对?”
生:“因为他不节约水。”
师:“第二个同学做得对吗?”
生:“不对。”师:“为什么不对?”
生:“因为他去告诉老师会耽误时间,会多浪费水。”
师:“第三个同学做得对吗?”生:“对。”
师:“为什么对?”
生:“因为他马上就把水龙头关了,水就不流了。”
师:“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怎么办?”
生:“我一定像第三个同学那样做。”
第三,教学与生活经验整合。
例:小学语文 “三个小学生”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都同意像第三个小朋友那样,主动地关上自来水龙头。那么,你们知道有哪些种自来水龙头?怎么做才能把它们关上?”
生1:“我看见过有用手 ‘拧’的水龙头,用手一 ‘拧’就能开,再用手往相反的方向一 ‘拧’水龙头就关了。”
生2:“我看见过往上 “抬”的水龙头,往上一 “抬”就是打开水龙头,往下一按就是关上水龙头。”
生3:“我看见过用手 ‘掰’的水龙头,用手往左边 ‘掰’就流热水,用手往右边 ‘掰’就流凉水。”
……
第四,两个学科知识的整合
例:初中英语 “Revison”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挂图,问:
1.How big is Pigsty A?
(猪场A的面积有多大?)
2.In Pigsty B, the width is as long as the length in Pigsty A; Pigsty B is 3 times bigger than Pigsty A.
(猪场B的宽度与猪场A的宽度一样;猪场B的面积比猪圈A的面积大三倍。)
3.How long is Pigsty B?
(猪场B是多长?)
T:Pay more attention to “Pigsty B is 3 times bigger than Pigsty A.”(猪场B的面积比猪圈A的面积大三倍)and “Pigsty B is as 3times big as Pigsty A.”(猪场B的面积是猪场A的三倍)。“比…大三倍”is quite different from“是…的三倍”Do you understand?
(老师:注意猪场B的面积比猪场A的面积大三倍。猪圈B的面积是猪圈A的面积的三倍。“比…大三倍”与“是…的三倍”是不一样的。你们明白了吗?)
(小组讨论)
T:All Right. Time is up. Which group would like to tell us how big Pigsty A is?
(老师:好吧,时间到。哪组愿意告诉我们猪场A的面积是多大?)
Guoup1:We think Pigsty A is 1100 square meters big.
(第一组:我们认为猪圈A的面积是1100平方米。)
T:How do you know?
(老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Guoup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50m times 22m is 1100㎡
(第一组:长方形的面积=长×宽,50米乘以22米是1100平方米。)
T:Do you all agree with them?
(老师:你们都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Ss:Yes.
(学生们:是的。)
T:Then how about Pigsty B? How long is it?
(老师:那么猪场B呢?它是多长?)
Guoup2:…(略)
第五,教学与历史经验整合。
“古为今用”是历史课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教师要将现实的一些问题与历史的经验相整合。
例:历史课 “商鞅变法”的教学片段
师:辩论会暂时就先开到这里,同学们都很有辩才。秦孝公在旁边,听到了商鞅的发言,拍案而起,当时就命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获得了秦孝公支持的商鞅,并不急于发布新法令,而是先 “立木取信”。谁能讲一讲这个典故?
生:公元前356年,新上任的秦国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贴出告示:“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 ‘十金’。”告示下聚集了好多人,大伙议论:“这是什么难事,赏这么多金?”结果谁也不去扛。商鞅见没人响应,便把赏金提高到 “五十金”。人们更加疑惑了,不知这位新官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时候,一个壮汉上前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走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 “五十金”。看热闹的人纷纷议论: “这位新官说话真算数。”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为以后变法打下基础。
师:你讲得真精彩!大家为她鼓鼓掌。商鞅为什么这样做?
生:表明他变法的决心很大,换取老百姓的信任,说到做到。
师:他说赏就赏,换言之,说罚也就会罚。商鞅有了国君的支持,百姓的信任,变法就开始了。
(点评: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个个踊跃参加,亲身体验。在师生互动中学习商鞅变法的原因和背景。)
师:请大家思考,秦国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所采取的措施实行的原因和作用是什么?请大家独立思考,进行归纳,准备好后自由发言。
(学生阅读、思考、研讨,约5分钟后开始汇报)
生:商鞅采取的第一项措施是,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师:为什么要采取这项措施呢?
生:解决百姓温饱问题,使国家富裕,国家只有富裕了,才能够强大起来。
师:奖励耕织在当时能有什么好处?农民在农忙时最怕什么?
生1:怕官府派下徭役耽误生产。
生2:努力生产就可免除徭役,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师:农民生产积极性高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了,国家就富了。那么怎么才能使国家强大呢?
生:这就是商鞅变法采取的第二项措施: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内容,请看思考题。怎样才能使秦国军队有战斗力?大家讨论一下,在讨论时小组同学都要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小组中发言,然后在全班发言)
师:同学们现在开始全班交流。
生1:对作战勇敢、有功的将士要奖赏;旧贵族也要上战场;对逃兵要罚。
生2:奖罚分明,可以调动士兵的积极性,军队战斗力就能提高。
(在如此热烈的情况下,此时一位不爱发言的学生举起了手,教师立即叫起了他,并用鼓励的目光注视它。)
生3:军心齐,战斗素质也要提高。
师:生3同学,你回答的多好啊!希望你以后要增强自信。
(教师用投影出示材料: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军功,不得为属籍。——《史记》)
师:谁能解释一下这则材料?
生:我理解它的意思是:只要有军功,不管出身如何,必按军功大小给爵位,无军功者,不得把他当作贵族看待。
师:非常正确。这个法令的颁布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生1:有军功的人获得爵位成为新贵族,成为新兴地主阶级。
生2:他们可以获得土地房产成为地主统治阶级。
生3:没有军功丧失世袭特权,旧贵族退出政治舞台。
师:商鞅这项变法措施有什么历史作用呢?
生1:经过初期的改革,秦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老百姓努力耕田织布。
生2:很多人愿意参军打仗,靠英勇杀敌,多立战功来赢得地位和财富,在商鞅坚定不移的改革下,秦国初步实现了富国强兵。
生3:在与其他诸侯国的战争中,逐步显示了一个强国的姿态。商鞅亲自率兵打败魏国,夺回了先前被魏国抢去的河西之地。秦孝公下令把国都迁至咸阳。因为这个功劳,秦孝公给商鞅封地于商,所以人们叫他为商鞅。
师: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全面。同学们再考虑,秦国怎样才能在异常激烈的战争中,保住已取得的战果,立于不败之地,并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呢?
生:重奖,重赏。
师:可以给他们重赏,但是得到土地的那些人,还是有些不安心,为什么?大家仔细想一想。
生:土地奖给他们,但是实质上不归他们所有,这使他们很不安心。
师:周朝的土地在名义上是属于谁的呢?
生:是周天子所有。立了战功的人有了爵位和土地,不能传给子孙,随时有可能被收回。
师:土地归属问题不解决,他们不能安心生产和打仗,秦国就不可能进一步富强。在这种情况下,商鞅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生1:废井田,开阡陌。
生2: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生3: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转变。奴隶制土地国有变成封建制土地私有,进一步调动了国人的积极性,让农民安心生产,将士无后顾之忧。秦国可以向更富强的目标前进了。
师:请同学们拿出发的材料看一看,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秦国旧贵族经常发生叛乱的问题。
师:为什么秦国旧贵族经常发生叛乱呢?
生:分封制使得地方权力过大,他们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特权,形成了国中之国。
师:看来君主要控制地方,防止他们叛乱,就要集权。请再看一则材料。
(教师投影出示: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
师:从这则材料中你们看出秦国又颁布了什么法令?
生:实行县制,在全国设置31县,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
师:县制与分封制相比,加强了谁的权力?
生:君主的权力。
师:商鞅的变法确实成效显著,老百姓信服他,秦孝公支持他,一部分反对变法的人也转变了。新法终于在商鞅的主持下深入民心。商鞅变法18年,秦国面貌为之大改。大家想想看,哪些地方跟以前不一样了?
生: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政治制度是县制,土地所有制是私有。
师:这些新的变化被后人称为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国富兵强的封建国家,在以后的一百多年,各国都在进行类似的变法,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逐渐确立,中国的封建时代到来了。
点评: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学习变法内容。
师:我们都知道商鞅本人的结局,商鞅虽然死了,但是秦国的变法却成功了,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参与学生的讨论。)
师:现在我们听听大家的意见。
生1:老师,我有个疑问,人们常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人走茶凉,商鞅人都死了,为什么说他的变法是成功了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涉及对一个历史问题(包括人物、事件、现象等)的评价。同学们都来谈谈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生1:评价一个历史事件主要应从它的背景、主要经过、主要内容、影响等几个方面去考虑。
生2:我看最关键是看它的影响是否大,是否深远。看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也是一样。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最后是秦国统一了其他六国。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已经掌握了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老师感到很高兴。下面同学们接着谈谈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
生1:商鞅在老百姓中是有一定威信的,他的变法有百姓的支持。《史记》记载:商鞅变法,秦民大悦。
生2:我认为有三点原因。(1)得民心。(2)秦孝公支持。(3)符合时代,适合国情。
生3:还有商鞅变法上有国君的支持,下有百姓的欢迎,加上商鞅本人的决心,改革的措施符合时代的要求,获得极大成功。大家都知道是谁统一了六国吧,后世的秦王嬴政应该感谢商鞅为他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师: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了历史发展规律,是得民心的。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为后来秦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商鞅变法当中,我们能学到什么?从中能思考一些什么?这是一个很大又长久的话题,留给同学们课下去体味和探究。
点评:本课例自始至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学生参与是活动产生的基础,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活动的基本形态是交注和探究。
(三)教学与广义的自然科学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训练过程
第一步:分析教材,通过教材尽可能地扩大和延伸自然科学范畴。
根据教材,自然科学的学科教学时也要将书中的知识向自然科学领域拓展,社会科学的学科教学时更应当与自然科学整合。
例:小学语文第二册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片段
在教师发给学生的 《自学指导提纲》中有这样的 “补充资料”:
鳞片的年龄 (鱼鳞年轮):鱼的鳞片是由许多同心圆的环片组成的。环片因季节不同而表现出生长速度的差异。春夏季鱼类因食物丰盛,长得快,环片相应地就要宽一些;秋冬季鱼类生长缓慢,环片就要窄一些。这样,夏环与冬环组合起来,就在鳞片上出现了年轮。根据这一年轮即可推算鱼的年龄。
“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分类地位是属节肢动物的三叶虫纲的动物。它是最原始的海栖节肢动物。多数在海底生活,寒武纪是三叶虫发展的高峰期。到二迭纪时期,由于它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条件而渐渐衰退,乃至灭绝。因此可以推论,有三叶虫化石存在的地带在二迭纪之前一定是一片海洋。
通过自学书中的教学内容,学生学到了自然科学知识。
第二步:通过教学过程设计扩大与自然科学整合的领域。例:小学语文第二册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片段师:“请学生考虑:除了书中提到的 ‘蝌蚪’是 ‘逗点’
例:小学语文第二册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片段
师:“请学生考虑:除了书中提到的 ‘蝌蚪’是 ‘逗点’,鱼鳞的圈圈能看出鱼的年龄,有 ‘三叶虫’化石的地方是过去的海洋以外,你还能发现、回忆起大自然的哪些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1:“大雁往南飞,就说明冬季要来了。”
生2:“树木的年轮就能说明这棵树的年龄。”
生3:“仔细看树木的年轮还能知道东南西北。”
生4:“公鸡打鸣就天亮。”
……
2.具体方法
(1)“一举多得”法
“一举多得”法是指教师的一个教学内容或一个教学环节能达到多种效果的教学方法。
例:高中世界历史 “巴黎公社”的教学片段
在讲 “巴黎公社”一课时,教师先放 《国际歌》的录音,之后讲述:这是我们熟悉的 《国际歌》,它是巴黎的无产阶级用鲜血谱成的歌曲。一个多世纪以来,它以磅礴的气势,庄严的旋律,不仅歌颂了巴黎无产阶级的壮举,同时把无产阶级革命的真理传遍全球,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今天,我们学习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 “巴黎公社”。这短短的几句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熟悉的《国际歌》为线索,展现了100多年前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壮观史料。
(2)“借题发挥”法
“借题发挥”法是指教师借助某一问题引发更多问题的教学方法。
例:中学语文 “桃花源记”的教学片段
同学们的发散性发言让老师窃窃自喜,于是,教师高声赞扬:“同学们谈得很好!”
“不,老师,我不这样认为。”班级有名的“小学究”正带着挑战的目光,用异样的声音大声地说。
“哦,谈谈你的看法。”教师又一次惊喜,鼓励地说。
“我认为,桃花源虽然美好,但消息闭塞,人们全都孤陋寡闻。”
“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你能告诉我和同学们,你这个看法是怎样得来的吗?”教师带着鼓励加请教的口吻说。
“你们看,课文上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就说明了源内人因消息闭塞而孤陋寡闻吗。”他飞快地翻书,指着课文说。
“同学们,这位同学不仅得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更重要的是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请同学们再深入研究课文,搜集能证明这个观点的信息。”教师顿时来了情致,激昂地对同学们说。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一句就直接说明了桃花源与世隔绝。”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叹惋’,可以理解为他们叹惋源外社会黑暗人民痛苦,也可理解为他们叹惋自己不知道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的内容,也就是叹惋自己消息闭塞,孤陋寡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纯粹是自我封锁,难怪他们孤陋寡闻。”
……
同学们一个个像小学者,有理有据,据理力争,发言热烈、激昂。看看问题已挖透,教师便马上摆舟引渡(经过第二次备课设计好的问题):
“假如这个世外桃源一直存在到今天,它会是什么样子?根据信息社会的特点,桃花源还是一处理想的境界吗?”
“还是老样子。你想想,那里信息闭塞,人们孤陋寡闻,能改变样子吗?”
“源内的人早跑到外面来了。听了渔人的介绍,外面的世界太精彩,待不住了。”
“它被外人灭亡了。很简单,落后就要挨打嘛!”
……
气氛犹如大海的波涛,一发而不可收拾,不知不觉已到了下课的时间,教师便有意收拢:“作者笔下的桃花源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是一处令人向往的地方,它表现了作者的一种理想。但现在看来,它还是不是理想境界?”大家异口同声:“不是!”最后教师把话题引向深入:“根据社会发展史,联系当前的社会形势,桃花源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此时水到渠成,大家一致认为:闭关自守最终灭亡,改革开放才是出路。
(3)“无限延长”法
“无限延长”法是指教师把一个问题合理拓宽时间、空间领域的教学方法。
譬如,“‘火苗’都是‘红红’的吗?”让学生通过比较感悟古代的钻木取火到现代的各种火焰颜色的不同。这些质疑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的“延长”,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创造想象、创造思维、自我实现创造力。通过有趣的问题,将语文知识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紧密结合起来。
3.几种与脑科学整合的类别与课例
第一,教学与社会价值观整合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念。
例:小学四年级自然课
教师领学生们去松花江边,观察水被污染状况,并让学生研究以下问题:(1)找出水中的污染物;(2)分析污染源;(3)如何防止污染,说出具体措施。
第二,教学与人生价值观整合
通过展示文物、图片,运用录像、录音等多媒体电教手段以及生动具体的语言,再造历史情境,使学生感知历史,愉悦、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这时,教师提供的材料越丰富确凿,语言越生动具体,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就越准确;获得的人生价值就越大。
例:初中历史“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教学片段
教师收集了十余张文物古迹图片,制成了彩色多媒体教学课件,边演示、边讲述:
片1:圆明园是曾经驰名中外,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
片2:全盛时期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
片3:全盛时期远瀛观的大水法。
片4:大水法建筑的背面细部,这里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片5:侵略者疯狂抢劫圆明园的场面。
片6:一团团的火焰腾空而起,整个园林化为一片火海。
片7:圆明园远瀛观残迹,在一片荒漠的废墟上,只剩下几根石柱。
片8:七孔出水闸残迹。
片9:三孔石桥残迹。
圆明园的遭遇是中国近代历史命运的缩影。它的毁灭是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见证。教师运用文物图片及生动的语言,再造了当时的情景,使历史鲜活起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了这段历史。同时激起同学们的民族仇恨,立志为中华民族而献身。
第三,教学与生活经验整合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
例:小学数学第一册《三角形》教学片段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请同学们考虑一下,除了这三种三角形以外,你还见过什么样的三角形?请同学们到黑板上画出来。”
生:几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了几个“不规则”的三角形。
师::“大家归纳一下,这几个图形能分成几类?”
生:“能分成两类。”
师:“对。这一类叫锐角三角形;那一类叫钝角三角形。同学们再想一下,你看到哪些物体的图形是这两类三角形图形?”
生1:“自行车中间的那个架子的三角形就是锐角三角形。”
生2:“电视里演的那个斜拉桥的‘铁丝’和‘铁丝’中间的那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
生3:“我家旁边教堂的玻璃窗上就画着黄色的锐角三角形。”
生4:“校门前的街道上新栽的树的“支柜儿”构成的三角形就是锐角三角形。”
……
生5:“老师,您看我撕的这个图形是不是锐角三角形?”
师:“你能做锐角三角形了,老师要表扬你。”
(四)教学与 “三大科学”的全面整合
教学与 “三大科学”的全面整合就是指一节课能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脑科学的一些内容相融合的教学。
教学与 “三大科学”全面整合的训练过程和方法与前面列举的一些整合教学课例的训练过程和方法大同小异 (其实,前面列举的一些整合教学课例都不同程度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脑科学的一些内容相融合,只是侧重点不同),所以,这部分内容就不必详细讨论了。在此,向教师们介绍一节课例。
课例:小学一年级数学 “9的乘法口诀”
第一步,导入:学生做 “找朋友”游戏。
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前面。老师说:“山上的小猴儿病了,小猴儿的妈妈急得直哭。这时,猴王来了,对小猴儿妈妈说:‘不用着急,只要吃了36颗黑豆就能好。你不是还有8个孩子吗?让他们去采吧。’说完就走了。猴妈妈知道8个孩子都很懒,于是想了一个主意。猴妈妈把8个孩子叫到跟前 (此时,教师把事先做好的 “猴儿帽”戴到8个学生的头上)接着说:“你们年龄都不一样,所以大小搭配,2人一组 (此时,老师把8个学生分成4组),每组来一个小猴儿到我的这个盒子里抽一张上面写好数字的纸条;抽出纸条的小猴儿要大声念出数字,另一个小猴儿必须回答一个数字。回答什么呢?回答几加上这个小猴儿喊出的数等于9。看谁答得对,看谁答得快。答完之后,两个小猴儿分别说出这两个数的乘法口诀。”
第二步,学生自学。
首先,让学生带自己做的学具:9个任意图形连在一起的9张纸条。(学生带的学具百花齐放:有小红花,有黑三角,有小白兔等。)
然后,学生用自己的纸条分别摆出图式,并列出算式。
学生的摆法、算法如下
● ● ● ● ● ● ● ● ● 1×9=9
● ● ● ● ● ● ● ● ●
● ● ● ● ● ● ● ● ● 2×9=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9=3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9=5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9=6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9=7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9=81
师:“一张纸条上有几个9?”
生:“有一个9。”
师:“怎样列出算式?”
生:“1×9=9。”
师:“两张纸条上有几个9?”
生:“有两个9。”
师:“怎样列出算式?”
生:“2×9=18。”
……
最后列出9×9=81的算式。
第三步,得出结论。
通过小组研讨,让同学们自己说出9的乘法口诀。
第四步,复习巩固。
1?以小组为单位,同学自己出题,互问,互答,互判,互评。
2?教师出题,学生回答。
(以上仅用了20分钟)
第五步,升华训练。
师:“大家观察自己列出的9个算式,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发言:
生1:“我发现9乘几的得数的个位数,上边式子的个位数都比下边式子的个位数多1。”
生2:“我发现9乘几的得数的个位数,下边式子的个位数都比上边式子的个位数少1。”
师:“大家说,这两个同学发现的这个规律怎么样?”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一样!”
师: “对。请大家注意,前面说过的答案,后边的同学不要重复。”
生3:“我发现9乘几的得数的十位数,上边式子的十位数都比下边式子的十位数少1。”
生4:“我发现9乘几的得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和都等于9。”
生5:“我发现式子中的一个乘数不变,都是9,另一个乘数从1—9,下边的总比上边的多1。”
生6:“我发现9乘几就等于几十减几,例如,3乘9就等于30减3,等于27。”
生7:“我发现在九个算式中,第2个和第9个、第3个和第8个、第4个和第7个、第5个和第6个算式的得数,个位数和十位数都是互相颠倒的。”
老师表扬了同学们的探究精神。
第六步,趣味结尾。
让学生用手指记住9的乘法口诀。
老师说:“请同学们张开双手,手心朝自己,我说 ‘一九得九’时,你们把左手的大拇指向手心弯下,这就是1,就可以读成 ‘一九得九’(另外九个伸直的手指就是得数);再把左手的食指弯下,这时,左手的大拇指和左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右手的五个手指都是伸直的,弯下的食指就是乘数2,伸直的手指就是得数,左手伸直的大拇指就是十位数1,其余伸直手指的和就是得数的个位数8;再弯曲左手中指,它就是3,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就是得数的十位数2,中指右边的伸直的7个手指就是得数的个位数……一直到弯下右手的食指,它的左边是伸直的8个手指,它的右边是一个伸直的手指,所以,就可以读成 ‘九九八十一’。”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跟老师做,在愉悦欢快的氛围中结束了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