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l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选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选

初中英语试卷评讲模式探讨



江苏省泗洪县第三中学 袁星辰



【关键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在新课程改革下试卷评讲对学生评价的作用,提出了“三原则”、“三过程”、“三时段”的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注重互动的“三三三”的立体试卷评讲模式。

【摘 要】试卷评讲 评价 三原则 三过程 三时段

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英语试卷评讲课质量对于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至关重要。教师通过试卷的评讲,不仅要让学生对阶段性的学习状况有理性的自我认识,而且要在试卷评讲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渗透情感态度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怎样才能把试卷讲评课上好,上“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体现评价的意义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归纳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注重互动的立体教学模式: “三三三”试卷评讲法 。

“三原则”。⑴讲什么,由学生说了算。讲评内容由学生试卷中反馈的信息,学生的提问来决定,教师所讲必须是疑点和难点和焦点,否则评讲决不涉及,这样才能合乎学生的口味,使学生学有所得。⑵怎样讲,由老师说了算。教师在科学而充分地研究试卷及学生的基础上,决定试卷评讲的程序和方式。⑶讲多长时间,由试题的难度说了算。由学生表现说了算,试题评讲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该题的难度系数。对待较难的试题,要多化时间,直至学生豁然开朗。反之,难度系数小的题目,要少化时间,略加点拨。

“三过程”。“三过程”是指:

一、课前。教师在课前主要做准备工作。

1. 亲自做一遍。教师要改变盲目自信带着空白卷进教室或照抄参考答案的做法,不妨以学生的试卷考自己一下。这样做既便于教师熟悉试题考查的范围,体会试题的难易度,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师本人做的答案和参考答案不一样是常有的事。这时,教师就应考虑这样几个问题:试题是否有多种做法?我是不是马虎造成了失误?所考查内容是否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

2.统计错误频率。对于学生来说,试卷的价值在于发现错误,纠错过程也即提高成绩的过程。出错多的题目应是评讲的重点,所以教师有必要统计错误频率。统计出错频率时,教师统计的方法既可以由教师本人查数,也可以让学生举手记数。记录统计的结果要详尽并使人一目了然。如:⑴列表法。教师按题目顺序列好一张表,把统计的结果记到表里。⑵记号法。在试卷上出错题号旁打上不同数量的星号或叉号等符号。⑶统计图法。学生试题出错程度通过统计条形图或折线图能较好地反映出来。

3.对错误原因、类型进行调查和反思。统计完学生的出错频率后,下一步就是查找每题错误的类型和根源。对于错误类型,教师翻翻学生的试卷不难归纳。教师要善于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心比心”地分析学生出错根源。有的学生的出错原因和教师所主观臆想的原因不相吻合,还需要教师的调查、访谈和交流,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如学到宾语从句时,笔者班上学生做错的两题:

⑴同义句转换: We can't decide where we shall meet. 学生给出的错误答案:We can't decide to meet where.

教师主观臆想原因:学生不知道宾语从句的构成。

学生实际出错原因:只熟悉decide to do sth. 结构,而不知道decide 后可接宾语从句。

⑵动词形式填空:Mrs. Black told me she _______ (not take)Tom to New York the next week. 学生给出的错误答案:not to take

教师主观臆想原因:学生不知道宾语从句的构成。

学生实际出错原因:混淆 tell sb. (not) to do sth. 和 tell sb.+ (that) 从句两种句型。

以上两例,教师如果想当然地给学生大谈宾语从句,肯定没有效果;通过和学生沟通,挖出了根源,再给学生评讲,则会让学生茅塞顿开。

教师尤其要对由于自己的教学而导致学生产生的错误进行反思。如知识的遗漏使学生没有形成知识链;教的语法项目或词汇的用法不够深入,使学生掌握过于肤浅,而导致了错误;自己习惯给学生讲的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或许不够精彩和简要。对这类错误的出现,教师除了在评讲课上或今后的教学中及时弥补,还有吸取教训,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

4.采取评讲策略。如果说上面的几个步骤是“把脉”,下面就要“开药方”了。经过上面的准备工作,教师对学生的试卷上的出现问题已然胸中有数,但还要对评讲方式和解题思路进一步优化,才能产生奇妙的效果。

二、课中。课堂是评讲试卷的主要过程,教师要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师生通过各种课堂活动,既要把出错频率高,难度系数大的解决掉,也要给不具代表性的小问题,临时冒出的新问题以满意的答复,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成就感。课堂时间划分为三时段为宜:

1.小组讨论。在课堂开头一段时间,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彼此试卷中的错误和疑问,或者查阅相关的课本和资料。教师要相信,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问题即能得到解决,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学生对错误加深了印象。教师的任务是到各小组中聆听,必要时也参加讨论或给予引导。教师把问题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各抒己见,构建一种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

2.教师主讲。经过以上的步骤,教师的评讲内容和评讲方式已水到渠成,评讲的内容是大部分学生反映出的疑难问题,评讲的方式是教师深思熟虑过的,从而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出错频率小,学生反馈较少的试题,教师可以一带而过,甚至忽略不讲,因此,教师讲题是“跳跃式”的,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3.解答小疑问。教师的主讲彻底地解决了试卷中涉及的绝大部分问题。但被教师忽略的极少数学生的出现的问题可能还悬而未决;对于教师主讲的全部内容,或许并非每个后进生都弄明白了;而且教师的主讲过程使得有些学生联想到了新的问题。教师在第三时段中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小疑问激发出来。教师仍需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也可以让部分学生当一回小老师,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而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给予面对面的必要的帮助。对于学生来说,来自教师详细而准确的反馈和及时得到老师提供额外帮助,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促成一个积极的课堂环境。这一时段旨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层面的问题都得到满意的答复。

三、课后。课后是试卷评讲课的适当延伸,学生需要对试卷中的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反思、总结和拓展。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记好错题集;指导学生课后复习相关的教材内容;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小练习等等。

综上所述, “三原则”、“三过程”、“三时段”的试卷评讲,成功地实现了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两两相互作用、信息交流、活动交往、位置交换的互动和互联,构建起评讲英语试卷的“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发挥了考试对学生的评价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选


灵活记忆,攻克单词



山东省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 孙希玲



新课改下的英语教材(《新目标》),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会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一套循序渐进的学习程序。与旧教材相比,《新目标》更注重了英语的实用性,贴近了生活,但是它的词汇量很大,虽然每单元的重点单词都在图画中描绘出来,学生不需要解释或翻译就能理解他们,但离开课本,离开图画,学生记忆起来就会出现如字母颠倒、单词混淆等问题,而单纯的记忆单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记忆单词就成了英语学习的难题。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在重视词汇教学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记单词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为此我在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采用了以下几种灵活多变的记忆方法。

一、发音规则记忆法

因为英文是拼音文字,很多单词都可以根据其音标拼读出来,并且他们的读音都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在学生一开始接触单词时要结合音标,把发音规则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好发音规则,学会听音拼写的方法。如face,these,like等开音节词中字母e不发音; 字母组合ea,ow,ck,ph等在不同单词中的相同发音等。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则,就会根据单词的读音正确拼写出单词来。所以结合音标和发音规则记忆单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拼写记忆法

利用拼写相近的词来增加词汇量,同样是不错的方法。例如,学习name时,可以同时学习 fame,game,lame,same;在学 bake 时,也可以同时学习 cake,fake,lake,make,sake,take,wake。这两组词仅左端一个字母不同,右边的三个字母完全相同。应用此法,可以让学生同时记住多个拼写相近的单词。

三、构词记忆法

《新目标》中介绍了合成法、派生法及转化法,在适当的时机把这些方法教会学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合成法如classroom,basketball。派生法:后缀有-er、or表“人、者”:worker,visitor:有-ful表“多/充满……的”:careful,beautiful等。前缀有dis-,un-表否定:disappear, discover;unlike,unknown等;还有其他表词性变化的,如-less,-ly,-tion等等。转化法如:work,hard,study在不同的句子中其词性不同。利用构词法记忆主要是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对较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四、归类记忆法

把学过的单词按其用途放在一起记忆,在学习一个单词时,可一并学习同类词,这样有联系的记忆,在大脑中保持时间长,遗忘速度慢,有利于长时记忆。例如,在学习 doctor(医生)时,同时学习physician(内科医生),surgeon(外科医生),dentist(牙科医生), family doctor(家庭医生);在学习football时,可同时学习basketball(篮球),volley- ball(排球),softball(垒球),baseball(棒球), table tennis(乒乓球),badminton(羽毛球),cricket(板球), water polo(水球),ice hockey(冰球)等。 再如食品类:food,cake,rice 等;动物类:sheep,dog ,fish 等;交通工具类 bus,jeep,train 等。

五、一词多义记忆法

某些词汇有多种含义,尤其是一些常用词,记住一个英文单词,可同时记住几个中文意思。例如,book名词是“书”,动词是“把……记载入册”,“预定(火车、轮船、飞机票)”。 second 作名词是“秒”,序数词是“第二”,动词是“支持”、“赞同”。date 既是“日期”,又是“约会”。interest 既是“兴趣”,又作“利益”、“权利”讲。 bear 意为“熊”、“粗鲁的人”,又有“生育”、“忍受”、“负担”的意思。这样,词汇量就会成倍的增长。

六、近义词、同义词记忆法

在学习一个生词时,同时掌握多个意思相近的单词。例如,在学完基础词汇 big(大的)和 great(伟大的)后,进一步学习 large(大的),huge(广大的,巨大的),vast(广而大的)。这几个单词都有“大的”的意思。英语中许多词组都表示中文的一个意思,学一个词组,可同时记忆多个同义词组。例如,学习“to say nothing of”,可同时记“not to mention”,“let alone”,“much less”,它们都有“不用”、“更不用说”之意。这样就会在记忆一个单词的同时又复习了其它的单词,而且不至于混淆。

虽然英语单词浩瀚如海,但是只要让学生掌握了科学实用的记忆方法和技巧,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住大量的单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加强监督检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继续学习英语打下坚持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选


对新课改中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的思考



山西省浑源县王庄堡中学 任雪峰



新课程实施以来,作为改革主力军的—线教师,在迷茫、困惑、振奋、憧憬中艰难地拔涉着,无助地徘徊着,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有效的专业引领和培训。在目前的新课程教师培训中,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培训覆盖面不够广,尤其是—线教师没有机会参加较高水平的培训。二是培训中理念传播和理论探讨多、实践指导少。这里,仅就改进新课程培训工作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创造条件,让一线教师参加较高水平的培训。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专家的引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保证,他们对新课程理论和实施方法把握准确,他们的研究、解决的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形成和导向问题。但这一切对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条件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常常无缘涉及。他们接受的是最基层的培训,其效果是一般化的。所以,领导部门要创造条件,让一线教师有机会参加多种形式的、校高水平的培训,要在培训经费,培训形式,组织实施等方面给予可靠的保证,使培训的次数、覆盖面、档次、效果得到全面提高。

二、重视培训中的实践指导。

第一,在培训过程中,教师接受了许多理论知识,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但到了教学实践中,仍然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如果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实践指导,进行教学演示,将会在教师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学习和管理自我的学习。通过培训,教师对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教学指导的具体步骤有了系统的了解,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中可能出现机械的,程序化、模式化的势态。如果在培训过程中设置具体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让接受培训的教师领略到活学活用,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科学开发自主学习指导若干不同变式,那么就会使广大教师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指导,看到自主学习的生机与活力,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奠定成功的基础。

第二、在培训过程中,大多是以学理论,听经验介绍,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而接受培训的教师往往缺少尝试练习。我们在一次新教材校本培训中,根据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知识,让教师设计课型,轮流展示,然后大家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就启发我们,培训过程应是一个互动提高的过程。

第三,要对接受培训教师的教学跟踪指导。经过培训后,教师学到了理论,掌握了方法,进行了尝试,必将给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工作带来蓬勃生机。但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里的一项重要实践,在不断深化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所以培训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跟踪指导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通过巡回指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培训人员和教师要建立联系机制,让专家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重视新课程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

校本教研工作的核心形式主要包括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自我反思是教师把读书和学习作为工作的必需,养成在研究状态下的职业生活方式。同时在新课程背景下,只有教师间的参与与互助,才有形成改革的力量。在教研活动中,骨干教师的组织、带动、示范、指导能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这样的校本教研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可以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弥补培训工作的失缺。

校本培训,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旋律的。课改工作的校本培训,有计划,有组织,最贴进教学实际,最能解决问题,是需要发挥其作用的。

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改变,新课程的培训工作,必需跟上课程发展的需要。如何搞好培训,本身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更新,不断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选

校本研训:架构教师成长桥梁



山西省浑源县王庄堡中学 任雪峰



新一轮课改的实施过程中,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一如何加强教师进修,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新课程要求,适应教师职业需求。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是新课程教师培训的紧迫任务。我们采用了“听、说、读、写、研”的校本研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听──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 我校地处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大规模的外出不太可能,我们采取小规模的“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培训教师。2005年,我校于5月和10月分两次邀请县城二中名师3人来我校传经送宝和我校派出12名骨干教师赴县城中学观摩学习,通过聆听课例,交流沟通,相互讨论,同行对话,大家受益匪浅。特别是外出学习的12名教师除此之外,还感受到县城中学浓郁的学术氛围,欣赏了美丽的校园环境,领略到县城名师的人格魅力,更是听到了新一轮课改的声音,接触到了最新的课改理念,外出学习的老师让大家羡慕不已。

2. 我校以“课改”为导向,以教研组开展示范课,研讨课,公开课等主题突出的多种听课活动。一年来全校教师都参加了大量的说讲评活动,听课的过程中,使教师在角色体验中,相互交流中学习与提高。

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说”具体分“说课”和“评课”,让教师在说的过程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通过说课,让教师明明白白走进课堂。主讲教师具体表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和实际依据,大家可以互换角色,质疑问难,形成双向交流,使“说”“研”紧密结合,充分激活教师的群体智慧,说课后主讲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新思考和新认识,吸纳其他教师的合理意见,重构授课方案。通过评课,让教师清清楚楚走出课堂。一次次的听,一次次的评,评亮点,评优点,评缺憾,评改进点,谈感悟,谈收获,批评的,反思的,汲取的,总结的,真实的感受到老师们的困惑,顿悟与惊喜,实践了新课改自我完美和超越。

读──提升教师素养

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让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研究者,作读书人。读书用来丰富教师内涵。我校要求教师做读书摘录,并做读书笔记,使教师厚积薄发,支撑教师在智慧的启迪下,高品位的发展,实现自我完善。

为教师订阅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如《中国教师报》、《山西教育》,《德育报》等,让教师足不出户,可与名师、专家会面交流,在阅读中领悟,在阅读中提高。

写──加快知识内化进程

起初,我校引导教师写一些简短的教后记,教育日记,心得体会等,记录教师教育教学的瞬间。渐渐的教师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开始琢磨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案例论文等,放大教育细节,进行自我剖析,提升教育教学经验。教师们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叙述倾吐、探讨教育的真谛,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以求创新灵感,教师间言语谈论全是教育教学,以求有思维火花。语言或许不精彩,内容或许不感人,事迹或许不惊天,理论并不高深,但每一个故事,每一朵浪花,却蕴涵着教育的真谛。文章或长或短,或精或美,“掩卷”之后,让人感到一种愉悦,一种幸福,一种成就,甚至感叹与激动。

研──变经验为思辩,引领教师成长

每学期组织两次大型教研活动,大家在活动中即兴的、及时的专业切磋,有问题共同探讨,有经验共同分享,有活动共同商议,互相学习,彼此支持,教师们在平等、坦诚、和谐的状态下进行心灵的对话与思维的碰撺,借助群体反思,激励教师去思考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和他们为什么做的事情,共同走进新课程,让新课程教学理念落在实处。

“听、说、读、写、研”的校本研训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也是一种经验理论提升过程。在课程改革的春潮到来之时,我们用成熟的思考和努力的践行,让新课程深深的扎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我们将以高起点,新理念,新目标和高品位,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选

学习

──研训──写作:引领教师教科研

山西省浑源县王庄堡中学 任雪峰



用先进的理论来引领教师,用科学的制度来规范教师,用实践活动来打造教师,努力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有研究能力的科研型教师队伍,是提升学校教学水平的关键,也是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条件,我校主要从三方面来促进教师进行教科研活动的。

一、抓学习,打造学习型学校,争做学习型教师,使学习成为教师的牛活习惯与生命需求。

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广大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我校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引领教师学习。(1)、领着教师学:打造学习型学校,校长与校领导要做学习的领头雁。除了学校订阅的报刊杂志外,我自费又订阅了多种专业报刊,并坚持以身作则,做摘抄、记笔记,积极整合书报中的有益材料,印发给大家阅读学习;此外,学校购买了一些课改丛书、教育名著等,要求大家认真阅读,写出阅读笔记和读后感,我们带领教师热爱学习,自觉学习,从而了解新课改,研究教育教学。2005年5月,我撰写的《学习,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 》一文发表于《中国教师报》上。(2)逼着教师学:我校用学习制度硬性规定约束广大教师必须做到:每日必看新闻联播,知晓天下事: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作好自我剖析:每月看一本专业刊物,专业知识经常学习;每学期读一部教育名著,厚积薄发广博摄取。广大教师平均每人一刊(报),形成了“有书、读书、学书、用书”的良好氛围,让广大教师足不出产,便可与教育名家谋面取经。学然后知不足,广大教师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读书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3)督着教师学:我校为每位教师建立了学习档案,记录了教师的学习过程;为人人配备了摘抄本,笔记本,要求教师在读书学习过程中将有价值的信息摘录其中,撰写读书笔记、札记等,每月定期检查评比,督促教师按规定完成任务。

二、抓研训,实现教师观念转变,理念更新,强化教师互动交流,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校长要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研训是一种集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不仅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也是一种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1)我校每学年初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进行新课程通识培训,教师更新了观念,明确了课改方向。(2)每学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专家、名师来校讲学、授课,让教师与专家对话,与名师交流,在相耳沟通中学习借鉴。(3)组织听课和“说讲评”活动。开展有主题的、形式多样的听课活动,使教师在角色体验中、相互交流中得到学习与提高;课堂是教师施展才能、快速成长的生命绿洲,我校将课堂研讨活动作为教师成长的主阵地,让教师明明白白的走进课堂,清清楚楚的走出课堂,在说与上、听与议、反思与超越中,人人说、人人讲、人人听、人人评的互动文流氛围中感受到研究的乐趣,成长的快乐。教师们也从中逐渐找到了新课改与实践的结合点,实现了新课改中的自我完善与超越。(4)加强集体备课,问题讨论,同伴交流和自我反思。在研训活动中,教师们进行专业切磋,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彼此支持。耳动交流过程中,使教师在思维碰撞,经验分享,资源汇集的过程中互动提高。教师教学工作之余,随时随地的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进行探讨研究,在相互对话中凝成理念,在相互交流中形成策略,在相互碰撞中形成智慧。(5)每周进行学科教研活动,周周有主题,次次有侧重。每学期的确定的“新课程教研周”,“校本研训日”等,使教师经常性的总结、文流、反思,不定期的教学观摩、说讲评、教育沙龙、案例分析、问题会诊等活动,把问题、学习、研讨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集体研究的氛围,使教师进行教科研行动,进入一种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为主的研究状态,积极实践,升华理念。

三、抓写作,加快教师知识、能力的实践内化过程,让教师专业水平再度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升华为科研理论。

广大教师通过学习、实践、研训、反思,结合自身的实际,以经验为凭借,积极撰写教育教学随笔、札记、反思材料等,使学校教科研不再是遥不可及,而是变的切切实实,触手可摸了。教育日记──捕捉教育瞬间;教育故事──放大教育细节:听课手记──评点教学行为;案例分析──提升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做好自我剖析;教学后记──记录点滴得失:心得体会──偶发偶感偶思。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七个一”,即每月一篇教育日记,一个教育故事,一则听课手记;每学期一个优秀的案例分析,一个优秀的教学反思,一篇优秀的教学后记,一篇满意的心得体会。教师的一篇篇随笔、体会、日记,或体验成功,或反思失败。新理念与追求,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彰显与落实,实践与反思,交流与探究,互动与创新,教师也因此善研、敢想、乐写、会写了。这一过程中教师的阅读、思考、交流、写作是对新课程的回应,是一种深度学习,是一种教育科学研究,为教师实践的升华,铸造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衷心期望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捧起“学习──研训──写作”这本经典,与课改为友,与知识为友,与研训为友,用静心的学习、写作来绘就自己比天空更为广阔的心灵。我们将以高起点、新理念、新目标和高品位,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选

学习与反思,为教师成长“补钙”



山西省浑源县王庄堡中学 任雪峰



最近读一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朋友应邀参加某公司职员应聘,公司把前来应聘的人员分三天三次用相同考题的试卷进行考核,朋友三次都以相同的答案相同的分值(99分)名列第一;而同来应聘的另一女孩,第一次以95分名列第二,第二次以98分名列第二,第三次也以99分的好成绩与朋友并列第一。这样这位女孩被公司录取,而朋友以三次高分被拒之门外。究其原因公司总经理道出了原委:朋友虽三次都高分,但三次答案一模一样,公司职员不单要有才华,更应懂的反思,善于反思,善于发现错漏的人才能有进步;公司之所以三次考核试卷一样,不仅仅考知识,也考反思能力。朋友听后,哑口无言。”

看了上面的故事,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不由的想起了我们教师队伍中的一些“佼佼者”,几十年如一日,连续几届学生都用同一种教法,同一本教案,几乎一成不变。这不是在给我们敲响警钟吗?

1. 教师需要学习

教师现有的知识与技能远远不能紧跟时代形式,要想做一位领导信任、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好教师,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在广大基层学校,大多数教师都是照搬现成的教案集、参考书而“编写”教案,甚至很多教师还是课后案、教后案,那些干净的优秀教案就是这样克隆出来的吧。这样的教案在教学上实质上起不到多大作用,只是一种教书的工具,或是应付上级检查的“遮羞布”。运用这样的教案做课显然不会作出一节好课,这样的教案是别人的思想,别人的设计,没有考虑自己学生的学情和现状,那就不适合自己的学生。优秀的教师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艺术。教案是具有明显独特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案不仅要有课前设想,课中实践修改,还有课后补充、反思等多个环节。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育教学艺术风格,设计的教案各不相同。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等多种理念,那么我们的教案也会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因此同一教师不同情况教案设计也会不同。

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教育形势在发展、变化,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在发展、变化,我们的教案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教师只有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学生状况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然后经过不断的实践、补充、修改、反思等多个环节,才是真正的好教案!

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补钙”,才能不断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通过学习实践,结合自身实际,或体验成功,或反思失败。新理念与追求,在运用过程中得到彰显与落实、实践与反思,交流与探究,互动与创新。我们与课改为友,与知识为友,用静心的学习来绘就自己比天空更为广阔的心灵。

教师要购买了一些教育名著、课改丛书等,认真阅读,写出读后感,研究教育教学和新课改。每日看新闻联播,知晓天下事;经常看专业刊物,专业知识经常学习,厚积薄发广博摄取。学然后知不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读书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深感教师责任之重大,时刻有职业紧迫感。“勤奋学习,不懈思考,勇于实践”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功课。教师因此也应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教师要做到知与行统一,以严谨的工作作风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以广博的爱心唤发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实践中锻炼,在体验中成长。

2. 教师需要反思

每一次教学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有不完美的内容,之后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实践、创新。反思是人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反思是思想的反刍,是对思维的思维。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能力,一种习惯。通过反思,教师能够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成为一个专家学者型教师。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设计和指导自己的教学,正确分析和认识各种各样的教学现象,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反思是一个酝酿、发现、创新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师不断超越经验,创造性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

教学反思应做到既从理性层面审视实践,又从实践层面揣摩、体验理论的深奥。教师养成了理性思维的习惯,具有了理性思维的眼光,就可以从习以为常的教育现象中发掘出别人难以发现的闪光点,也就为自己的教学不断诸如新的活力,新的内容。课堂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反思具有对课堂的监控作用,能使教学高质高效的进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在教学后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自我反思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学反思就是要能够唤起教师对教育教学中真实问题的关注。教师始终带着问题意识面对教育现象,使教师逐渐的具备了教育家的专业眼光,具备了研究者的素质和能力,也就会找到真正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形成问题意识,教师就会找到反思的触点,其反思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会更加深入,反思的效果会更明显。

要实现教师专业化,持续化发展,就必须大力倡导教师的反思实践,使每一位教师拥有这种思想、意识、能力、习惯,最终实现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自我反思是教师的一种研究方式。教师应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自我反思本质是一种理论家与实践者之间的对话,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在心灵上的沟通。自我反思应贯穿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是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教师双重角色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反思是自我发现、自我评价的过程,是整合自评与他评的结果,是全面认识主体教育活动的科学影响、人文影响与社会影响的结果。反思不仅是一种方法或态度,而且是一种文化,是在借鉴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认识基础上的创新努力;反思又是一种挑战、一种人格提升、一种全新的生命追求。

总之,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中体验成长,感悟成长,获取教育的真谛。我们只有不断的探索、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创新评价,踏上创新学习、自主学习、终生学习之路,我们的教师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优秀的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选

充分利用新教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西安远东二中 王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来看,初中毕业生应达到五级水平,在写作方面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

1. 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

2. 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3. 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

4. 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5. 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因而近几年来中考英语试题不仅加大了写作分值,而且写作亦从控制性一半控制性过渡到较灵活的自由创作。这既是对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体现,也是中考题注重能力检测这一命题原则的体现。然而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不容乐观。首先学生对英语写作普适有畏难情绪,即使单词丰富,却无法形成句子和段落,更何况他们词汇量有限;再有试卷反馈表明学生笔头造句顾此失彼,拼写错误屡见不鲜,写不出或拣不住重点,有的不知如何下笔,尤其是在普通学校,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写不出完整的句子;时态不一致;逻辑、标点、修辞根本谈不上。每到测试时你就会发现写作部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交白卷,三分之一虽然将写作部分做了,(但词不达意,句子不完整,主谓不一致 错误百出。面对此种情况,如何辅导学生做好书面表达,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就成为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教学中必须重视的环节。

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之所以会碰到这些问题是有成因的,第一受母语的影响,初中生用母语思维已成走势,若学习另一种语言自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英语与汉语在语言结构、表达法、思维上都有区别。第二无语言氛围,进入家庭和社会无交流信息的条件,使英语成为一门单纯的学校教育学科。第三学生英语启蒙教育教师素质偏低,未能激发起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过好英语表达关呢?

根据学生现状,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采取一些易于为学生接受的措施:例如,提问与回答、看图说话、范文引路、文章改写、缩写以及连词成句等措施可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方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现陈述如下:

一、提问与回答

提问与回答是师生在课堂里互相交流的一种形式,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检查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学生通过思考教师所提问题并作答,有助于语言思维的成形和发展,从根本上激发自己对学习英语并能够及时复习、巩固。运用所学知识整和所学知识。如学生初学英语,教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像

A. 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LiLei.

A. How old are you?           B. I'm twelve.

A. What school are you in?    B. I'm in Yucai Middle School.

A. What class are you in?     B. I'm in Class 3 Grade 1.

A. Which row are you in?      B. I'm in Row 3.

A. Which tearm are you in?     B. I'm in Team 4.

先让学生口头回答,然后将这些问题的回答连接起来,让学生苦受。这些连缀起来的句子就是一篇小短文。并且告诉学生这就是一篇小作文。学生初尝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激发了学习兴趣。信心是有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而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有了兴趣和信心还愁英语学不好吗?

随着所学知识位增加,提问也应变花样,不断推陈出新。除了以时态线提问之外,还对对话、课文进行提问与回答的练习。例如针对 Lesson 100. BookⅡ 回答 124 页第二部分问题

1. Who is Mrs Beet? Where does she live?

2. How does she go to work every day?

3. Why was she driving faster than usual on her way back home yesterday afternoon?

4. What did she see when she was trying to pass a truck?

5. What happened to her and her car?

6. Who saved Mrs.Beet? How did he save her?

7. How was Mrs. Beet then?

先让学生一一进行口头回答,注意:回答时要用完整的句子,然后连成一篇文章,再笔头写出。

通过这由浅入深的训练,既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亦练习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特别是,从心理上克服了英语创作的畏难情绪,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二、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是练习书面表达简单有效的形式。图画形象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练习写话的好材料。经常看图写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运用英语进行思考、表达的能力。

现行课本提供了很多组图。例如第二册 Lesson 100, Part 4, Lesson 93, Part 3, Lesson 98, Part 2 等。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弄清图画中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人物间的关系,确定写作的主体时态。在对画面内容成竹在胸时,先集体口头练,再个别口头说,最后方可动笔写。

训练时,要求学生先看,并提问他们在画面里看到了什么,即学生对画面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话。刚开始时是看到什么,联想到什么都可以说,说的越多越好,尽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但随着学习深度广度的增加,老师应当适当点拨,不能像初学那样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而是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来叙写图画内容,并且选用自己熟悉的词汇、句型来表达,使书面语少出语病,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三、范文引路

范文引路,即仿写,由模仿而创运,它也是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模仿式写作中,格式,构思,表达方式等均可模仿,但必须要求学生灵活变通,切忌死搬硬套,语句要通顺,符合英语表达方式。

新编英语课文体裁广泛,内容涉及面广,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做模仿式写作练习。如学了 Lesson 97,BookⅠ 后,让学生模仿本文写“I like...”在学习 Jim's Day 后,仿写 My Day 在学习 Lesson 86, BookⅡ 后,以本校校运动会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以 Boys'/Girls'100-metre relay race of Grade 3 为题进行仿写训练。在学习 Lesson 30 Book Ⅲ Christmas Day.以 the Spring Festival 为题进行仿写。总之,课文中出现的各类文章,都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当然,仿写不是目的,而是练习写作的一种手段。

仿写前要从时态预定、句型预设、内容选材等方面对学生加以辅导,让学生明白模仿是什么,怎样模仿。我采取的措施是,先让学生掌握课本原文。然后一起口头把模仿后的文章说两遍,再叫几个学生重复,最后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为了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第二天上课时民工位写作较好的学生为大家朗读自己的文章,老师和学生一起帮他修改,其位同学认真听,看自己的文章找不足之处,回家再修改。第三天交给老师修改,立时错误率已降低,再针对个别学生的错误予以纠正。仿写结束后,要进行评价,评价时多鼓励少批评,巩固训练成果。

通过仿写,既使学生训练了正确使用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文章段落层次的安排,以及语言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写作能力,又使学生巩固了已学课本知识,加深了对课本的理解,并学会了用英语思维、考虑问题。在课堂训练过程中,师生关系应是网络式,多辐射式的,要避免单一关系,尽可能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四、改写

改写,即对文章材料的文体,式样,句式等进行改编的一种训练方式。无论是改人称,改时态,还是改对话材料为叙述性文字,或改故事性材料为对话材料,它们都既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还能起到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

如在学 Lesson 107 BookI Jim's Day 后,让学生将文中以第一人称叙述变为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不仅变人称。动词也同时进行变化,加强对一般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时句子结构的理解与掌握。

如在学 Lesson 38 BookII “Yesterday”in concert. 这篇文章时,可让学生将过去时变为将来时,加强学生对过去时与将来时的运用与理解。

如在学习Lesson 65 BookI 第一部分对话之后,让学生将此对话变为叙述性材料,先口头再笔头,然后让学生看练习册71页习题一,这时学生做这道填空题则得心应手。这道题给了学生一个如何将对话变为叙述性文章好范例。因此每当遇到对话,尽力让学生将其改成一篇短文。

另外在日常教学中,我还常常让学生将叙述性文章改为对话。如 Lesson 40 BookⅡ My father 这一课,通过这一变化,学生不仅完全掌握文章的时态、句型结构、段落层次、中心思想,而且会灵活变通与应用。

改写训练,从易到难,由简到繁。这一训练纠正了学生在写作时常犯的一些错误,如主谓不一致,时态混乱,连接词不会使用,逻辑关系不清等。

五、缩写课文

缩写课文,即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对课文进行浓缩。这也是辅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它能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如何进行浓缩训练呢?一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找出线索,不改变课文原意,二是抓住文室中每段的主题句,关键词语,重点短语及重点句型。

例如在学习初中英语 BookII(B)and Book III 时,阅读文章都较长,而且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我先和学生一起做课后习题中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至少集体做两三遍,先回答每一个问题,然后把问题的答案连接起来,前两遍可看着课本原文回答,然后尽力不看课文,这样集体、单独反复做几遍,学生己掌握课文大意。课后问题是针对课文中的主要信息提问的。因此这项训练实际上为浓缩写作提供了极好的基础。完成这项训练后,趁热打铁,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课文,找主题和线索。

如 Lesson 90 BookII Bill Gates 这课,主题是讲 Bill Gates,以 Bill Gates 的成长过程为时间线索。我将时间线索写在黑板上,并将重点动词及句型缀其后,然后看着线索一起说内容;或者和学生一起分析课文,分析文章的层次,每层的意思是什么,将每层的意思连接起来。这样就对文章进行了高度浓结。

通过浓缩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找 topic sentence.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并且培养了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六、词组句,句组篇

词组句,句组篇就是用所给的词汇组成有意义且符合语言规则的句子或篇章。

用所给的词汇组句是训练写作的最基本、最有效的一种训练形式。用所给的词汇组篇是训练写作的一种目的。

学生在初学英语,即初一时,我常给他们一些单词让其组成句子。如

词汇                                           句子

1. help, let's, go, and, him                   Let's go and help him.

2. usually, by, do bike, go, you, to, school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ike?

3. leave, what, home, time, you, do            What time do you leave home?

初二                                      初三

4. go, the, to, they, yesterday, park     They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

5. by, we, the, learn, 1000, end, last, English words, of, year

   We had learned 1000 English words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组句练习,训练学生对英文句子结构的掌握,辨析母语与英语结构,表达方式之不同。另外它也是训练写作的必经之路。

在初二,学生大约已掌握六、七百单词时,则给他们一些单词,让他们组成一篇意思连贯、语法正确、符合逻辑、表达符合英语习惯的文章。

或采用五句连说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一组六人,一人一句,组里派一人走行汇报,五句话要意思连惯。

如:I went shopping with my parents yesterday. My mother wanted to buy a hand bag for herself. There we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bags. She chose a brown one. She spent 30 yuan on it.

在初三,学生大约已掌握近千个单词,已经学习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一般将来时,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并列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所以这时开始培训学生灵活写作。方法是让每位学生在一张纸上写三个单词,并折叠好放在一个盒子里,每天值日生做完duty report之后,叫一位学生随意抽出一纸条,用三个单词组成一段意思连贯,有故事情节的小短文。这一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以上英语作文训练手段,在具体操作上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即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思维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原则的要求是:有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即由简单的提问与回答,看图写话,机械模仿到改写缩写;由片言只语到成篇文章的训练。书面表达能力并非只在书面写作中,而是语言各种表达能力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立体的轨迹的过程。

积硅步以致千里,聚溪流以成江河。在这种长期不懈的训练之下,我的学生写作能力较强,首先他们不怕写作;第二他们的文章病句不太多,语言基本流畅;第三他们写得快。说明他们己经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同时也验证了这些方法确实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我认为,只要老师引导得法,训练得窍,有计划系统地操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1 20: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