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99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长城》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1:5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长城》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智能目标:
   ⑴ 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⑵ 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情感目标:
    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人,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
    (打出幻灯片)
   ⑴ 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
     (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⑵ 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
     (崇山峻岭之间)
   ⑶ 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
     (长和高大)
   ⑷ 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
     (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它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
    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
  2、生讨论:
    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
    (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
    (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⑴ 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
     (像一条长龙)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
     (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⑵ 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
     (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
   ⑴ 此景是作者在何处(观察点)看到的?
   ⑵ 作者分别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⑶ 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
     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披文入情,学第三自然段:
   ⑴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讨论后归结到:
     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⑵ 默读第三自然段:
     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
     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体现在哪里?
     (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4、齐读第三自然段: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第四次看两幅彩图,结合下列提示语复述长城远景、近景:
     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城砖垛口嘹望口射口城台。
  2、老师总结谈话。

五、作业
  长城到底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是苦难?是安宁?是骄傲?是屈辱?还是其他什么呢?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搜集资料,以《长城为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为题写一篇辩论稿,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辩论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1:55:26 | 只看该作者
三、在口语中升华

  你读了这篇课文,肯定印象很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体现出来。

  1、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劳动人民你真伟大。

  3、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4、长城!我生长在幸福的生活中,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建设作出一份贡献。


【评点】

  情感性是语文学科的个性,本文设计以“感知、感受、感悟和感染”四个层次逐层推进,既体现了教材的特点,也完全符合学生的情感心理发展过程,有“知”才能有“爱”,有“爱”才能有“悟”,而 入于“化”(感染)。在导读过程中,本人以多种手段煽情,把教学推向高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1:55:20 | 只看该作者
【设计理念】

  本设计安排了让学生感知,感受,感悟和感染四个层次。感知,以朗读为主;感受,以口说为主;感悟,以学习语言为主;感染,以诵读为主。

【设计特色】

  在反复朗读中感知感染,在学习语言中感受感悟。


【设计目标】

  1、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感悟长城的伟大,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

  2、抓住特点,帮助学生以主要句概括主要内容,以及由物联想到人的典型写法,从而深刻领会题旨。

  3、以各种形式多读,领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设计重、难点】

  第2、3两段典型段,通过多读,引导学生感悟长城的伟大,通过多读,口语中进行升华,让学生领会长城是我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设计过程】

一、在初读中感知、感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读通、读畅。

  2、学生各自谈自己阅读的感受,不受限制,畅所欲言。

  3、从初读中你感受到万里长城是怎样建成的?请再读有关段落:

   ⑴ 从第三段可看出万里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⑵ 从第四段可以知道万里长城的建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充分感知教材是学习教材的前提,因此我安排了多次让学生读书的时间,学生读了课文后就有表达的欲望,可见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反复读书之后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时的感受最真切、最自然。)


二、在学习语言中感悟、感染

  1、读了全文后你感觉到哪几段最打动你的?

    (第2、3段)

  2、学习第2段:

   ⑴ 领悟第3句的比喻句,找出本体、喻体是什么?

   ⑵ 找出描写人民劳动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3、练习感情朗读第2段。
  4、学习第3段:

   ⑴ 这么高大坚固的长城令“我”想到了什么?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⑵ 师深情朗读这段话:

     生凝神倾听后告诉老师想到、看到、听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讲:

    ① 我看到民工沉重的脚步。

    ② 我听到民工那痛苦的呻吟。

    ③ 我看到民工倒毙路上。

    ④ 我想到长城是用民工的血汗、生命筑成……

   ⑶ 仿照老师感情朗读这段话,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生:读多少次?我不能再读下去。

     师:读到懂!读到能理解!

     (充分感知教材是学习的前提,因此安排了多次让学生读书的时间,学生读了课文后就有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反复读书之后畅所欲言表达自己感受,这时的感受最真切、最自然。例如:学生通过多读上述这段话,学生感情真是流露出来,当时我扫视教室,学生真的流出了眼泪,怪不得有些学生说无法读下去。)

   ⑷ 尝试背诵第3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1:55:14 | 只看该作者
【设计说明】

  《长城》是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十七课的内容,这篇课文的后两篇课文分别是《颐和园》、《秦兵马佣》,这三篇课文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中国的“世界遗产”。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其宏伟气魄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这篇课文的知识目标:识记生字词不难解决。但技能目标: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情感目标:认识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激发民族自豪感,是重点,也是难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自读自悟教学法,以学生的“读”为主线贯穿全文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想、去议、去说,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导读──初识长城

  1、揭题:

    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   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多媒体演示,激发阅读兴趣。

    板书课题:

   
长城
 



    指导学生自豪与深情地读课题。

  2、你想更深入的了解长城吗?

    (引读课文)

  3、交流阅读感受:

    长城留给你什么印象?

    (结合课前的预习,学生反馈。)


二、图文对照感受读──感知长城

  教师指导观察图,让学生感受画面。

  1、看第一幅图:

    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引导学生观察图时,要分清主次,能抓住主体进行重点观察。)

  2、看第二幅图:

    说出你从图中看到了些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抓住细节认识事物的特点。学习作者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所观察到的具体内容的方法。)

  3、从两幅图观察到的不同景物,说说作者的观察点有什么不同?两幅图各表现事物什么不同的特点?


三、重点赏析深入读──品味长城

  1、学生自读自悟:

    深入阅读课文,体味文中的哪些词句给你了很深的感悟。

  2、交流阅读感受,品味、感悟、体会,并指导朗读:

   ⑴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引导学生抓住“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感受长城的雄伟,运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长城的气魄。

   ⑵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引导学生领略长城巧妙的设计,体味长城在军事防御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情境体验,观看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游览长城。


四、披文入情感悟读──倾动长城

  1、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讨论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默读第三自然段:

    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

    联系文中句子体会砖石多、重;运输的工具原始;环境险恶。

    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体现在哪里?

    (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3、这段第三句中的“凝结”是什么意思?“才”是什么意思?

    这砖石那么重、运输的工具那么原始,环境那么险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发挥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里的“才”字既表达出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创设情境(配乐描述):

    想象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场景:逶迤绵延的山峰记录了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一个个坚实的足印,辽阔无边的天空记录了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一声声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号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指导感情朗读:

    要求读出劳动的艰辛,读出非凡的创造,读出由衷的赞叹。

  6、小结: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


五、自由抒发激情读──赞美长城

  1、通读全文引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激发民族自豪感。

  2、心里话大声说:

    高呼对长城的由衷赞美。

  3、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到时,会有很多的外国朋友来到我们国家,他们大都会来参观我们的万里长城,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会怎样把长城介绍给这些外国朋友呢?请你创作一篇长城介绍词。


六、知识拓展延伸读──深识长城

  阅读课后“资料袋”,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兴趣。

  1、自主交流搜集的有关长城的传说、故事、歌曲、图片资料,如:

    毛主席词中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传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等。

    教师适当追问资料搜集的办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多搜集相关资料。

  2、课件出示29处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让学生谈一谈感受,读一读“资料袋”,激发探究兴趣。建议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在课外去搜集资料,建立专用的资料袋,为后面课文及语文园地的学习作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1:55:04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技能目标:

   ⑴ 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⑵ 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目标:

    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力求体现知识、技能、情感的多元统一,挖掘《长城》这一篇课文中的科学和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据28年前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板书课题:

   
长城
 



     (运用名人名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观察彩图,了解图意:

    (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两幅彩图或直接用挂图展示。)

   ⑴ 介绍观察点:

     运用教室的布置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观察点。

     第一幅图的观察点在哪里呢?

     (在长城外或太空等)

     第二幅图又是在哪里观察的呢?

     (在长城上)

   ⑵ 看第一幅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

     (抓住观察重点:长城。)

     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

     (长、大、弯)

     再看第二幅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

     (高大、坚固)

     (可以适当地引入远景图和近景图的概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刚才两幅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第一幅图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图与第二自然段相对应。)

  2、分组讨论: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为什么没有和它相对应的图片?

    (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⑴ 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

     (像一条长龙)

     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长城?

     (比喻)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

     (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学生可能无法说出来,老师应当适当地引导。)

   ⑵ 作者为什么列举出“一万三千里”这个数据?

     (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

   ⑴ 此景是作者在什么地方(观察点)看到的?

     (作者走在长城上)

   ⑵ 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结合课文来说)

     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

     根据文意和学生搜集的资料异型想象,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子、瞭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披情入文,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面对这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触摸着巨大的条石,脚踩着平整的方砖,领略那巧妙的设计时,你会想起什么?

     (让学生畅所欲言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⑵ 默读第三自然段:

     想想为什么说“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凝结”

     提示:

     “凝结”是句中的重点词语。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是因为:

    ① 条石多,多到“数不清”。

    ② 条石重,每块“有两三千斤重”。

    ③ 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就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④ 山势“陡峭”。“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⑶ 再读第三自然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齐读第四自然段,感受民族的骄傲:

    讨论: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第四次看两幅插图,结合下列词语复述长城远景、近景:

    长龙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条石 城砖 垛子 瞭望口 射口 城台。

  2、老师总结谈话。


五、拓展延伸、开拓思维

  同学们,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知识,搜集相关资料,以《中国人的骄傲──万里长城》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我们的长城。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本文通过“观察彩图,了解图意”──“图文对应”──“图文对照”──“复述插图”,四次看图相得益彰,让学生受到了观察能力的训练,从中学会观察的方法。通过“拓展延伸”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1:54:54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技能目标: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3、情感目标:

    认识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的长城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长城的风光图片,请大家欣赏。

    (课件出示图片,同学欣赏。)

  2、交流感受:

    师:从大家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你们已经被长城深深吸引了。刚才看着一张张的图片,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3、是呀,长城是如此雄伟壮观,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就让我们走进描写长城的语言文字,再次去领略长城的美。

    揭题。

    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

    师:请大家带着刚才欣赏图片时的心情,大声地朗读《长城》。

    注意:

    把生字新词读准,把句子读通读顺。

    思考:

    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2、请四位同学轮读课文,相机指导生字。

  3、师:你找到与插图相对应的段落吗?

    (第一幅图对应第一段,第二幅图对应第二段。)


三、图文对照感受读,感知长城

  1、对照第一幅图,感受长城的“长”:

   ⑴ 出示第一幅图:

     师:你看到长城了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长城吗?

     生:长城很长。

     师:是呀,长城长得像──一条长龙。

     师:你能猜测一下长城有多长吗?

     (一万三千多里)

     生:长城弯弯曲曲的。

     师:是呀,文中也用了一个词,表示弯曲,你找到了吗?“蜿蜒盘旋”。

   ⑵ 当这幅图一出现在我们面前时,长城的长,长城的蜿蜒便跃入我们眼帘。(出示第一段)请你自由地读读这段话。

   ⑶ 指名配乐读。

  2、对照第二幅图,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⑴ 师: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那么走近看,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浮现在眼前呢?请你仔细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找能概括长城的词语。

     (高大坚固)

   ⑵ 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写了长城的高大坚固?具体从哪个词中可以体会到?

    ①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②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结合插图指名学生指出“垛子、瞭望口、射口”。

    ③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四、想象、感悟读,体会艰辛

  1、师:同学们,远望了长城,近观了长城,现在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登上长城,去踏一踏那方砖,摸一摸那条石,也许会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自己读第三小节:

    找一找哪些句子让你感动。

  3、交流:

    生: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学生回答)

    师:你们知道修筑长城的年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吗?

    生: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生:那是一个艰苦的年代。

    ……

    师:是呀,那是一个科技非常落后的年代;那是一个战火纷的年代;那是一个水深火热的年代。这样一个年代,要修建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容易吗?简单吗?

  4、边体会边读:

    师:那就让我们再好好读这句话。

  5、指名读。

  6、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情景?

    学生各抒己见。

  7、师:长城,与其说是由一块块的砖头和条石砌成的,不如说是由一个个古代劳动人民的血肉之躯筑成的。是他们的汗水,是他们的鲜血,是他们的生命,才换来了这样一个举世无双的伟大工程。

  8、出示: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让我们沉沉地读这句话。

  9、配乐读第三小节。


五、总结全文,抒发赞美之情

  1、师:难怪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写道……

    出示: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练笔:

    师:如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他们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游览了长城后欣然题词,她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美国总统克林顿游览了万里长城后欣然题词,他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由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听着这些外国元首送给长城的题词,你又想对长城说什么呢?请写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1:54:46 | 只看该作者
【教材背景】

  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语言智能:

    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假如你是导游,你怎样向游人介绍八达岭长城?介绍时要突出长城是“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2、数学逻辑智能:

    根据课文中提供的数字,编一道应用题。

  3、视觉空间智能:

    根据课文的描述,画一幅有关《长城》的画,工具、材料不限;或用橡皮泥、积木、纸盒等做一个长城的模型。

  4、身体运动智能:

    用自己的动作再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或古代兵士在长城上打仗的情形,编成舞蹈更好。

  5、音乐智能:

    自编或改编歌颂、赞美长城的歌曲。

  6、人际交往智能:

    主动找别人帮自己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难题,热心地给碰到问题的同学提供意见。

  7、内省智能:

    学习过程中及结束后的自我评价。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长城的风光资料片、幻灯片。

  2、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城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3、绘画工具,橡皮泥、积木、纸盒等。

  4、录音机、计算机等。

  5、局域网和因特网环境。


【教学过程】

一、简介长城,出示长城图片,导入新课

  导语:两千多年前,春秋旧中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自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了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南侵,将原先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予以修缮,并连贯起来。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筑过长城。明代为了防御,前后修筑长城18次。
  (边介绍边播放课件──长城的风光资料片、幻灯片)

  图上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

  板书:

   
长城
 



  这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二、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受


三、读课文

  录像(录音),自读自悟,谈收获。


四、根据教学目标,学生自由分组,合作学习

  1、小组交流:

    说说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2、小组汇报:

    说说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五、小组合作,选择适合于自己组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表达对课文的理解或读后的感受

  教师出示提供的展示方式: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假如你是导游,你怎样向游人介绍八达岭长城?介绍时要突出长城是“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3、根据课文中提供的数字,编一道应用题。

  4、根据课文的描述,画一幅有关《长城》的画,工具、材料不限;或用橡皮泥、积木、纸盒等做一个长城的模型。

  5、用自己的动作再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或古代兵士在长城上打仗的情形,编成舞蹈更好。

  6、自编或改编歌颂、赞美长城的歌曲。


六、小组合作、准备、排练


七、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真倾听、观看他人的展示,并作评价,评出“小演讲家”、“小导游”、“小数学家”、“小画家”、“小雕塑家”、“小音乐家”“小演员”。


八、教师总结


九、布置作业

  把你知道的关于长城的故事或传说,讲给别人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用网页或演示文稿进行展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24 19: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