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95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 动画城教案和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5:3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课时  唱歌《我们的家园》
教学内容
唱歌《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
1.能够与同学一起合作参与动画歌曲演唱大比拼的活动,踊跃演唱自己的动画歌曲,同时认真聆听其他同学的演唱。
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家园》。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播放最近电视台播出的、学生感兴趣和罗为的动画片歌曲,全班同学随音乐哼唱,营造一种演唱动画片歌曲的扭转,导入本课歌曲教学。
(2)也可采用小组赛区歌的形式,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动画片歌曲又好又多。
①活动形式:将学生分成3—4个组,每组推选一组长。分组轮流演唱熟悉的动画片中的歌曲。
②演唱要求:组员集体演唱或单独演唱均可,可以只唱歌曲的前几句或一段,能说出歌曲曲名和所属动画片名称。
③评价办法:按要求每演唱一首歌曲,插上一面红旗,红旗多的组为胜。
2.歌曲《我们的家园》
(1)教师范唱歌曲《我们的家园》导入歌曲的教学,简要介绍动画片《我们的家园》。
(2)播放动画片《我们的家园》片段,聆听主题歌,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聆听歌曲《我们的家园》录音范唱,学生随教师用声势声势动作参与表现,熟悉歌曲旋律。
(4)学生随伴奏音乐学唱歌词。
(5)学生随琴演唱歌曲,在老师的指导下唱好每个乐句。
指导提示:歌曲第一乐段可唱得亲切、欢愉;第二乐段,声音要饱满连贯,充分体现歌曲“团结才能得胜利”的主题思想。
(6)可采取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如采取领唱与合唱的表现形式来演唱,即第一乐段可由一个或几个同学领唱,第二乐段全体同学齐唱等。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创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
3.小结下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5:33:1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欣赏《三个和尚》
教学内容
欣赏《三个和尚》(民乐合奏)
教学目标:
1.了解《三个和尚》的故事,能理解故事的寓意。
2.认识坠胡、二胡、三弦三种乐器,听辨其音乐特点;认识堂鼓、木鱼、锣三种打击乐器,并能用木鱼和小钹为乐曲的主题音乐片段伴奏。
3.认真聆听乐曲《三个和尚》,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情境;能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音乐表现。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复习演唱歌曲《我们的家园》。
2.欣赏《三个和尚》
(1)首先可由熟悉《三个和尚》故事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教师适当补充。
(2)认识乐器——坠胡。
教师展示坠胡图片,学生聆听坠胡演奏的表现小和尚的主题音乐,熟悉坠胡的音色和表现特点。
(3)聆听“小和尚主题音乐。
①聆听“小和尚主题”音乐,学生感受其音乐形象,编创能表现小和尚特点的动作随音乐参与表现,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
②用木鱼和钹为主题音乐伴奏。
(4)聆听二胡演奏的音乐片段。
①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表现了怎样的情境?
②介绍二胡,采取图片展示和聆听结合的方式,熟悉二胡的音乐。
(5)认识乐器——三弦。
①教师展示三弦图片,聆听三弦演奏的音乐片段,熟悉三弦的音色特点。
②再次聆听三弦演奏的音乐片段。这段音乐与哪段音乐相同?表现了什么?(与“小和尚”主题音乐相同,表现寺庙中双来了一个和尚)
③对比聆听坠胡演奏的主题和三弦演奏的主题。这两段音乐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6)聆听“救火”音乐片段。
①老师引导学生说说音乐是如何表现紧张的救火场面的?(从速度、力度等方面感受)
②打击乐器(锣、鼓等)在音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7)完整欣赏《三个和尚》。
①学生完整欣赏乐曲《三个和尚》,随音乐展开想象。
②用打击乐器随音乐参与表现。
3.欣赏动画片《三个和尚》
(1)教师可重点播放三个和尚的出卖以及救火的片段,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人物形象、音乐与情境的关系。
(2)如果老师时间允许,教师也可完整播放这部动画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5:33:3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唱歌《大风车》、活动《跟着队长走》
教学内容
1.唱歌《大风车》
2.活动《跟着队长走》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风车》。
2.能随音乐哼唱歌曲《跟着队长走》,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
1.导入
聆听几首最近电视台播出的学生较为熟悉的动画片主题歌,学生随音乐演唱,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学习歌曲《大风车》
(1)教师播放歌曲范唱,学生随音乐进行“风车转动”的音乐活动。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4—6人为宜),围成一个圆圈,随音乐模仿风车转动,每个乐句变换一个方向。同时,还可以加一些其他的动作配合表现。每组的动作可自行设计。
(2)聆听歌曲《大风车》,学生随范唱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随琴轻声演唱。
因这首歌曲学生大都比较熟悉,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是指导学生如何唱准、唱好歌曲。
演唱提示:
①用明亮轻快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②演唱时要注意歌曲开始时的三个“ X O ”节奏,要唱得轻巧,不能拖泥带水。
③注意歌曲中有多个切分音和附点四分音符节奏,要将这两种节奏的重音表现出来。
(4)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大风车》。
3.音乐活动《跟着队长走》
(1)学生或老师简介动画片《小飞侠》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
(2)随录音哼唱歌曲。
(3)随音乐参与表现。
音乐活动设计:
①选出一位队长在前面领走,其他同学在原地随音乐踏步或走步。
②当唱到“我们跟着队长,跟着他,跟着他,我们跟着队长,无论他走到哪”这句时,面朝正面原地走。
③当唱到“嘀嗒嘀嗒快游戏已开始啦”“ 嘀嗒嘀嗒快加入到队伍中”“ 嘀嗒嘀嗒让我们齐声喊”“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这四句时,每句变换一个方向原地踏步。最后一句“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可以摆出不同的造型来表现。
活动形式:
①全班集体活动,歌曲可以反复几遍时,由不同学生担任队长。
②可以分组展现各队的风采,即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活动,每组都选出一个队长。
(4)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为了降低学生跟唱的难度,可以采取老师与学生接龙演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如学生演唱歌曲中模仿军号的“嘀嗒”声,其他部分则由老师演唱。
(5)边唱歌曲边随音乐表现歌曲《跟着队长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5:33:5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课时  读童谣《猫和老鼠》、欣赏《猫和老鼠》
教学内容
1.读童谣《猫和老鼠》
2.欣赏《猫和老鼠》(钢琴独奏)
教学目标:
1.能分声部按节奏正确地、有表情地读童谣《猫和老鼠》,并能用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
2.欣赏钢琴独奏曲《猫和老鼠》,感受音乐中“猫”和“老鼠”的不同形象,并能用形体动作表现音乐所描绘的形象。
教学过程
1.节奏练习
(1)学生恒速反复拍击节奏“X X X X”
(2)将节奏“ XX ”写在一张卡片上,任意遮住上面节奏四拍中的一拍,学生继续恒速拍击出变化了的节奏。如“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X”等。
(3)将四分休止符“O”写在一张卡片纸上,任意遮住上面节奏四拍中的一拍,学生继续恒速拍击出变化了的节奏。如“X  O  X  X”“ X  X  O  X”“ X  X  O  X”等。
2.读童谣《猫和老鼠》
(1)板书童谣《猫和老鼠》第二声部的节奏,学生拍击出节奏。
(2)学生按节奏读出《猫和老鼠》的第二声部。
(3)根据童谣《猫和老鼠》第二声部中出现的猫的老鼠的叫声,教师启发学生编创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如“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一只老黄牛,哞哞哞哞哞”“一只小黄狗,汪汪汪汪汪”等。
(4)教师与学生配合完整表演童谣,老师读第一声部,学生读第二声部 。
(5)学生学习童谣第一声部,并尝试分两组配合读童谣。
(6)学生读童谣,并用木鱼、双响筒、响板等打击乐器参与伴奏。
3.欣赏《猫和老鼠》(钢琴独奏)
(1)欣赏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段,了解动画片中“猫”和“老鼠”的形象与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播放或弹奏分别表现“猫”和“老鼠”的音乐,学生听辨哪个片段是表现猫,哪个片段是表现老鼠,说说音乐具有的特点,并尝试编创表现“猫”和“老鼠”和,随音乐表现。
(3)教师介绍乐曲《猫和老鼠》
(4)聆听表现“猫捉老鼠”的音乐片段。学生说说自己想象的“猫捉老鼠”的情境,并尝试和同学合作随音乐表现“猫捉老鼠”。
(5)聆听乐曲尾声。
教师设问:猫最后捉到老鼠了吗?为什么?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说捉到了,乐曲尾声有《送葬曲》风格的音乐片段,像是在为小老鼠送葬;也可以说没捉到,机灵的小老鼠是装死,乐曲最后仿佛精疲为竭的小老鼠一瘸一拐地悄悄地溜走了……
(6)整体聆听,学生跟着音乐表现“猫”或“老鼠”的形象。
(7)教师介绍演奏《猫和老鼠》的乐器——钢琴。
(8)再次整体聆听乐曲,用图谱表现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形象。
4.小结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 15: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