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小学第十册(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16:33:0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四课时:我做的海洋生物
  教学内容:课本第26-27页的我做的海洋生物。欣赏海洋生物,运用各种材料和手法表现奇异瑰丽的海洋生物。能抓住海洋生物的特征,巧妙联想并进行有个性的创作。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观察海洋生物的结构特征和形体变化,阐述自己对海洋生物,海洋环保的独特见解。
  操作目标:展开想像的翅膀,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海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海洋世界的美,增强海洋环保的意识,在创作过程中体验乐趣,激发学生艺术的创造的热情,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废旧的材料,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播放《神秘的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辽阔的海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植物世界。欣赏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引导学生观察海洋生物中不同形态,不同色彩的生物,开阔视野,激发兴趣。
  二、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看到的生物有何特征,以及它们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还可以讲讲这些海洋生物的逸闻趣事。
  三、启发思维。出示手工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制作及制作方法,启发思维,欣赏课本中的图片,进一步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发展思维。
  小结一些基本的制作方法:组合拼接、粘、卷、切、挖等。
  学生作业练习: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所带来的工具材料,通过剪、粘、揉、卷等方法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学生可以分组合作完成,鼓励大胆地想像。
  四、展示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自主的评价为主,老师评价为辅,学生间的交流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拓宽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五、拓展主题。海底世界不但美,而且是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种类多达20万种以上,地球资源的80%以上都是在海洋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16:33:0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课时:线条的魅力
  教学内容: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感受线条的魅力。尝试用不同的笔画出不同形状的线条,体会线条的变化与工具材料的关系,充分体验线条丰富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操作目标: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
  情感目标: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赋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范作若干张和各种材质的笔,学生准备各种绘画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体验。1、教师邀请学生在黑板上随便画各种形态的线条,启发学生:这是什么?这像什么?不同的线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观察分析,在老师引导下感受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线条所产生的艺术美。
  3、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感受线条的魅力吧!板书课题。
  二、欣赏感受。
  1、范作欣赏。
  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大师们的不同风格,以及线条的变化,让学生感受这些线条为主的画带来的不同感受。
  2、交流感受。通过作品欣赏,大家感受到了线条丰富的变化,能把你们的感受与大家交流一下吗?
  线条的粗细,可以产生凹凸的变化。
  线条的长短,可以产生丰富的节奏变化。
  线条的深浅和疏密可以产生空间的感觉。
  三、1、大胆尝试。艺术作品中的线条的长短、粗细、深浅、刚柔……等变化,产生了无限的魅力。
  现在大家不妨一试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尝试画出长短、粗细、深浅、刚柔……线,体会它们不同的表现力和节奏感吧!
  2、总结要点。用线条表现对象时,须注意它的轻重、虚实和疏密变化,不同的物质需要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线条要富有变化,避免像铁丝一样无变化。
  3、自主表现。试用富有变化的线描绘一个形象,充分体验线条的表现力,由小组讨论命题。
  四、评价展示。
  1、互评。同桌相互交换自己的画,相互欣赏,相互评价。出示评价标准:画中的线条有变化吗?有哪些变化?他画的物体有质感吗?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2、展评:选几幅绘画大胆、表现力强的作品展示,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现?
  3、作品起名:你能为自己的作品取上适当的名字吗?
  五、教学总结。通过欣赏,同学们发现了每位绘画大师的作品风格各不相同,那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不同,他们用线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他们用线条去表现美、创造美。
  六、课后拓展。同学样同尝试用生活中不同的线材料用有生命的线条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展示线条的无限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16:35:0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六课时:画性恪
  教学内容:欣赏绘画作品,体验点、线、面色的丰富的变化,感受艺术元素所带来的特有的表现力。能对点、线、面、色的感受及抽象链接;点、线、面、色组合,个性化表现抽象的性恪。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感受点、线、面、色能够表现潜在意识,通过猜测、讨论、介绍、交流互相启发,用语言和文字描述,提高审美能力。
  操作目标:尝试用多样的点、线、面以及色彩等元素来反映抽象的性恪。
  情感目标:体验艺术大师用点、线、面、色表现“纯精神世界”的一种情绪,以及懂得拥有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艺术大师的一些作品,学生的作业纸,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交流。播放《灰姑娘》的动画片段,了解灰姑娘是怎样性恪的一个人?继母与姐姐们呢?让学生感受到拥有什么样的性恪是受人欢迎的人。
  除了观看和阅读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外我们还可以如何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呢?
  二、体验与感受。出示几幅画让你想想灰姑娘,哪幅让你想到继母?用不同的色块、点、线、面,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感受色彩的强弱,对比、自然地与性格的强弱与温和的特点结合起来。
  三、欣赏、讨论。师生共同欣赏艺术大师创作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其艺术风格特点以及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了解不同的性格要选择相应的艺术元素来进行创造。
  带着学生进行点、线、面,并讨论感受其特点和情感的传递。
  在课件中演示不同的色块组合,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色块带来不同的感受。
  四、构思、表现。
  学生尝试用点、线、面及色块结合起来表现性格。老师提示:用油画棒画线,水粉用来表现出色块或用油画棒画线和色块,最后用水粉涂底色,统一大色调。
  五、展示、评价。
  学生尝试为自己的作品取名,并将作品进行装表,然后再一起进行评点。
  六、拓展、延伸。
  人是有性格的,动物有吗?大自然呢?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做一个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16:44:0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六课时:画性恪
  教学内容:欣赏绘画作品,体验点、线、面色的丰富的变化,感受艺术元素所带来的特有的表现力。能对点、线、面、色的感受及抽象链接;点、线、面、色组合,个性化表现抽象的性恪。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感受点、线、面、色能够表现潜在意识,通过猜测、讨论、介绍、交流互相启发,用语言和文字描述,提高审美能力。
  操作目标:尝试用多样的点、线、面以及色彩等元素来反映抽象的性恪。
  情感目标:体验艺术大师用点、线、面、色表现“纯精神世界”的一种情绪,以及懂得拥有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艺术大师的一些作品,学生的作业纸,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交流。播放《灰姑娘》的动画片段,了解灰姑娘是怎样性恪的一个人?继母与姐姐们呢?让学生感受到拥有什么样的性恪是受人欢迎的人。
  除了观看和阅读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外我们还可以如何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呢?
  二、体验与感受。出示几幅画让你想想灰姑娘,哪幅让你想到继母?用不同的色块、点、线、面,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感受色彩的强弱,对比、自然地与性格的强弱与温和的特点结合起来。
  三、欣赏、讨论。师生共同欣赏艺术大师创作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其艺术风格特点以及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了解不同的性格要选择相应的艺术元素来进行创造。
  带着学生进行点、线、面,并讨论感受其特点和情感的传递。
  在课件中演示不同的色块组合,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色块带来不同的感受。
  四、构思、表现。
  学生尝试用点、线、面及色块结合起来表现性格。老师提示:用油画棒画线,水粉用来表现出色块或用油画棒画线和色块,最后用水粉涂底色,统一大色调。
  五、展示、评价。
  学生尝试为自己的作品取名,并将作品进行装表,然后再一起进行评点。
  六、拓展、延伸。
  人是有性格的,动物有吗?大自然呢?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做一个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16:44:0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七课时:作文插图
  教学内容:在作文的精彩部分进行插图,或画好后进行描述,形成作文。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学习作文插图知识,了解插图的运用。
  操作目标:学会简单插图及连续插图的表现方法,作品设计新颖、独特。
  情感目标:通过创作,激发学生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准备收集各种有图文的书籍、图片、画册等,再准备一些优秀的作文选,电脑、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看中外名著吗?说说都有哪些名著是你喜欢的?现代大文豪的作品你们喜欢看吗?老师就比较喜欢看鲁迅的作品。他塑造的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孔乙已,阿Q等至今还留存在我的脑海里。同学们在读一些文章时,脑子里是不是也会出现一些有关主人公的画面呢?
  将文章中的主人公形象及相关情节画出来,添加到文章里,这就是插图。出示鲁迅的作品。在现代的许多工作大文豪也喜欢在自己的作品里画上插图,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和大家学习作文插图。
  二、讨论、交流。请同学生说说你对插图的认识,它有什么作用?它又有什么特点?
  三、互动游戏。老师在这里有一篇学生的优秀作文,老师还准备了许多漂亮的插图。你可以选择其中合适的插图,任意改变它的大小,进行添加游戏,添中在什么位置上由自己来决定。学生在进行动手尝试。在实践体验中感知作文插图的特点,如何合理地进行添加插图。
  老师帮助归纳小结:
  1、插图的位置多样,可以在文章的前面,也可以在文章的中间,或者在文章的最后。
  2、插图的大小可以根据画面的留空,简洁明了。画单独插图时可画得丰富些。
  3、插图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装饰性的;也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
  四、创作设计。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优秀作文,添加插图,老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作品。练习完成后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自评、互评、老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班级进行特色作文集选编,让更多的学生既展示自己的才华,又表现自己的美术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16:44:0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课时:儿歌和童话故事
  教学内容: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儿歌、童话作品,讨论它们的艺术风格与艺术特色。用多种绘画形式为其配画。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进一步熟悉各种儿歌与童话,了解配画的画法和风格,使学生初步了解文学与艺术的联系。
  操作目标:学生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将儿歌和童话最美的情境表现出来。
  情感目标:通过配画,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有关儿歌、童话、书籍,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各种绘画的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交流。
  交流与展示师生收集的儿歌与童话书籍,可重点选择其中一篇学生最熟悉的儿歌或童话欣赏,老师提出问题:精美的配画是如何使我们更容易亲近文学作品?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
  二、课堂讨论。刚才的作品留给你印像最深的是什么?现在的书籍为什么重视配画与插图,一方是为了美观,另一方面是为了什么?
  精美的配画插图有什么用?说说你最喜欢哪首儿歌、童话的配画和插图?为什么会喜欢?如果让你来尝试画同样的内容的配画插图,你将怎么去表现其情境?
  三、设计练习。
  各小组讨论合作,共同设计出配画的意境,选择好绘画的工具与特有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创作。
  四、展示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并点评作品,共同评选出最佳创意奖和表现奖。
  五、课后拓展。
  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学校里开展校园读书节活动,开展我最喜欢的儿歌、童话配画展;我设计的儿歌、童话配图展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九课时:寓言和神话故事
  教学内容:把握住寓言和神话故事的中心寓意,并且选择恰当的情节把它表现出来。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了解寓言和神话故事的基本情节及其表现方法,熟悉其配画、插图的画法风格,进一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操作目标:用丰富的绘画手段表现单幅或者连环画面,在合适的机会利用学生的寓言配画作品与其他学科结合开展相关活动。
  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会寓言和神话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准备:与课题有关的影像资料,绘画工具,以及相应的教学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寓言“拔苗助长?的课本剧,请学生留心剧中的人物的造型和表情。边看边思考:
  1、剧中的人物你觉得谁的造型最滑稽?最令你深思的场面又是什么?
  2、剧中的禾苗为什么会枯死的这么快?假如你是那个农夫,你会怎么做?
  3、了解故事的内涵,启发学生联想创作。
  引导学生讨论,那个农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认为他哪儿做错了?你准备如何在纸上表现出这个农夫的形象呢?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这个懒惰的农夫的形象,旨在通过语言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主要人物的初步形象,为下步具体体会绘制做一个准备,同时进一步体会故事内涵。
  二、讨论和思考。
  老师出示几幅拔苗助长的配画范作,让学生分组来进行讨论:老师出示的范作中哪一幅你觉得最能体现拔苗助长的寓意?你准备如何在画面上设计你的寓意配画?
  色彩调子、人物形象以及画面场景的设计都应该让学生讨论。老师应当鼓励个性化的设计方案。
  卡通画的禾苗你觉得设计成什么样的表情最能体现对寓意的表达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创作与实践。
  让学生在讨论的结果的基础上来给寓意配画,提醒学生抱住寓言的寓意或者最有趣的情节进行大胆创作,老师在巡回辅导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在人物表情,场景设计以及色调的处理上提供良好的建议,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四、展评和评价。要求学生将作品贴到事先准备好的区域展示,让学生观看和评价,比一比谁设计的寓言配画最能体现作者的寓意。
  五、延伸与拓展。
  利用课余时间,多设计几幅寓言配画或者神话故事配画,形式上级也可以采取连环画的形式,比一比谁的配画最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01: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