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1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数学公开课单项式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4 09:3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有关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运算.
    课本首先通过实例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介绍了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整式等有关概念,然后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明确了同类项可以合并的道理,明确整式加减的法则以及去括号和添活号法则.这些内容也是对前一章内容的进一步认识.
本章在呈现形式上突出了整式及整式加减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力求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法则的掌握.
学情分析
学生对代数式、字母表示数已有一些认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对单项式进行全面了解,并深入认识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理解字母表示数的关系.2理解并掌3握单项式的有关概念.能用单项式表示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数学思考:1在经历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符号感.2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得出单项式概念的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解决问题: 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单项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1 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2通过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认识到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数学工具之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单项式的概念.
难点:对单项式的系数、次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安排:活动1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活动2 探索单项式的概念
活动3 利用单项式表示数量关系;巩固单项式的概念
活动4 小结与作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4 09:31:3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青藏铁路西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
问题(1)
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
① 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
② t小时呢?




问题(2)
字母表示数有什么意义?

























活动2
问题(1)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填空:
1.边长为a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 体积为(    )。
2.铅笔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单价的2.5倍,圆珠笔的单价是(    )元。
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时,它t小时行驶的路程为(    )千米。
4.数n的相反数是(    )。









问题(2)
    列出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活动3
问题(1)
说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问题(2)
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她们的系数和次数: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____册;
(2)底边长为a,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____;
(3)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a,高是h,它的体积是____;
(4) 一台电视机原价a元,现按原价的9折出售,这台电视机现在的售价为____;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9,宽是a,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

问题(3)
能赋予0.9a一个含义吗?














活动4
    (1)小结




(2)作业:
1.教科书练习第2题;
2.教科书习题2.1第1题(题目改为: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3.自己写出一个单项式,并赋予它两个以上的不同实际意义。









在学生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教师提问,分层次给出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学生议论、交流(给学生相对充分的时间说出想法)
① 100×2=200(千米)
100×3=300(千米)
② 100×t=100t(千米)
在式子中我们用t表示时间,用含有字母t的式子100t表示路程。








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现实问题情境出发,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路程=速度×时间)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经历一个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认知观念。

通过实际例子,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与必要性。


















通过观察、归纳,获得数学猜想和数学经验,体会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体会在现实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进一步发展数学的符号感。









通过烈士问题引出单项式的概念,理解单项式以及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概念。
在掌握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式子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数学工具之一。
让学生理解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等有关规定的合理性。












了解学生对单项式有关概念是否理解、是否存在问题;巩固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概念。






能用单项式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进一步巩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能解释简单单项式的实际背景,理解相同式子表示的不同意义。
尝试用符号清楚地表达问题的结论,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回顾反思,进一步体会用单项式表示数量关系的意义。
通过对问题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习惯。

了解学习效果,给学生以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复习巩固本届的知识,学会总结反思。初步学会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完善结论:
用字母表示数后,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把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更适合于一般规律的表达。

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关注:
1.学生能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学生能否积极地加入到数学活动中来;
3.含有字母的式子一般书写格式:如果出现乘号,通常将乘号写作“· ”或省略不写。如100× ,可以写成100· 或100 。



教师参与指导。





教师参与完善。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正确表达数量关系
(2)学生运用符号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教师给出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等有关概念,并说明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对单项式的特点的认识。
(2)学生对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的概念的理解;强调系数可以是任意有理数,次数是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3)强调一个字母的单项式系数是1或-1,单项式表示数字与字母的乘积时,通常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等有关规定。


教师参与指导;

教师总结注意事项,如可以写成 ,所以其系数为 ,等等。



教师参与指导;
教师总结注意事项。
















1.在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一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得到的结果。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结果。


得出所列的式子:。











学生观察总结上述式子的特点: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结果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解:
(1)12n ,它的系数是12,次数是1;
(3) ,它的系数是1/2,次数是2;
(3) , 它的系数是1,次数是3;
(4)0.9a元,它的系数是0.9,次数是1;
(5)0.9a,它的系数是0.9,次数是1.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对不同单项式的特点的认识,对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的掌握程度;
    2.对单项式写法的掌握程度;
3.学生对同一个式子可以表示对不同含义的理解;
4.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交流、表达能力。


教师完善。




教师布置作业。

本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程度,对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的认识;
    2.学生对数学活动的感受;
    3.学生符号感的建立

1.在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组内相互交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与组间交流想法。













学生结合具体实例总结。








学生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2.1整式
数或字母的积组成的式子叫做单项式。特别地,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在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4 09:31:4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本节课 我首先给出实际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列出符合这些例子的相关代数式,并让学生观察这些代数式的特点,合作讨论从而引出单项式的定义,并强调一些注意点:单独一个数字和字母也是单项式;然后及时操练,让学生判断黑板上所给出的代数式是否为单项式,进一步掌握单项式的特点。然后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得到巩固。并及时总结在求一个单项式的次数和系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1提出的问题没有充分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2没有足够时间学生来展示某些练习的具体过程。

3学生没有很好的融入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整个教学中注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使数学教学成为一种“过程教学”,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初步获得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和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02: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