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位一体”的案例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2: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刘占兰
教师专业生长的核心是提升自身的实践智慧,教师专业生长的关键是使自已生长为研究型的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教师作为研究者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研究学科——掌握学科基本特点和关键经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进程;研究教育战略和教学法——发明性地开展教育教学。要实现这种“三位一体”的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目前,案例研究已经被广大幼儿教师接纳和广泛采用。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突出地表示在将案例研究与案例整理混为一谈。廓清这一认识对于教师通过案例研究更好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案例整理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和解释,具有平面化、技术化的性质,教师将自身经历过的自认为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描述出来,并将其中的实践经验进行简单的说明和评论,这是案例整理的普遍做法。整理出的案例的结构经常是:一天,……通过这件事使我认识到……。案例整理往往缺乏对教育学意义的深度考虑与挖掘,缺少对推广应用情境的研讨。
案例研究是对已有相关或类似经验进行评估、考虑——设计、实践、改进、再设计、再实践(……)——案例撰写,这是一个不时改进和生成新质的过程,是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的价值追求,对教育学意义的深入追问。
案例研究的过程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包括以下基本环节:确定研究主题,预设活动方案,付诸实践,反思和调整,再实践……整理成案例。最终出现出来的案例可以是一次次改进的全过程,也可以是最终的比较理想的结果。老师们可以夹叙夹议的写法,也可以在最后的反思中出现不时改进和生成新质的过程,如老师们会写道:这个活动案例的形成经过了四次调整与改进,第一次……。实践已经证实,对于教师来说,案例研究的过程是新理念转化为实践行为的过程,案例积累的过程是教师专业生长的过程[1]。
在方式上,教师可以以个体的方式进行案例研究,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案例研究。在内容方面,教师可以以个体或小组儿童对某一方面(或主题)的学习与发展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经过几个星期或更长时间的追踪观察与不时促进,分析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过程、特点,儿童关键经验的获得与变化,所采用的教育战略的适宜性与调整改进过程,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可以对某个主题(或系列)教育活动进行研究,从目标与儿童的原有经验、资料的适宜结构、过程与教育战略的适宜性,儿童所获得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不时的设计、尝试、改进,逐渐完善的过程。
总之,专业化的程度决定着教师行为所具有的教育含量和对儿童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对主动学习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揭示是真正改变保守教学方式的前提,是对专业化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不时地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才干真正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2 03: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