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出勤记录的改变看教师的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2: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蓝天宇锋幼儿园姚丽红 刘红梅
  学习新《纲要》时,我园教师对“一日生活都是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如何落实到实践中还存在困惑。为此,在一段时间里我们围绕着“什么是生活中的教育,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哪些环节有教育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讨。
  一、教师从习惯于采用常规做法到有意识地从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
  大班刘老师想设计一张儿童出勤登记表,她认为“大班幼儿完全可以自身登记出勤,这个过程存在许多教育价值,能让幼儿学习不少东西”。而有些教师却认为 “登记幼儿出勤情况是教师每天的常规工作,不过是‘×××’‘到’之类的应答,不会有太大的教育价值”。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让教师认识什么是生活中的教育,如何挖掘生活中的教育价值的好机会,也是发现教师在实践中存在什么困惑的好时机,于是我们支持刘老师的想法,鼓励她大胆尝试。果然,在开学第一天,大班的互动墙上出现了一张大大的“我出勤我记录”的登记表(如下)。
  接着,我们组织教师围绕着“幼儿在每天记录出勤的过程中能学到哪些东西”展开讨论。有的教师认为,幼儿每天可以统计来了多少小朋友,还有多少小朋友没来,这样可学习加法、减法;有的教师认为,记录出勤情况能给幼儿创设一个感受数字实际意义的平台,让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很有意义;还有的教师认为,幼儿还可以通过认读、书写自身与同伴的名字认识一些汉字,这种在自然状态下的识字学习,有利于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这次研讨让教师认识到原以为没有什么意义的活动其实蕴含着很多教育价值,教育与幼儿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关键是看教师如何掌握生活中的教育点。只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幼儿,就能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对出勤记录表的设计和研讨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已经开始关注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记录表是教师设计的,记录的内容和方法都由教师确定。教师没有站在幼儿学习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于教育价值的判断还停留在重知识技能、轻情感需要的层面,也就是说教师还没有关注到幼儿愿意记录什么。如何让教师认识到这个问题呢?我们决定随着活动的深入寻找合适的时机引导教师关注幼儿的学习。
  二、教师从关注“教”到关注幼儿的“学”
  小朋友们对于出勤记录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每天早晨来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自身的名字下画上出勤符号,然后计算着班上来了几个小朋友,还有几个没来,今天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哪几个没来,等等。有一天,我们发现一个幼儿在自身的出勤记录上写下了“中非论坛”四个字,当时我们非常惊喜,意识到这是一个引领教师关注幼儿学习的机会。于是,我们引导刘老师问那个幼儿为什么要写这四个字,他回答道:“我爸爸说今天要在北京召开中非合作论坛会议,我想把它记下来。”
  针对这一事件,我们再次引导教师考虑和讨论:一张小小的出勤记录表可以让幼儿记录什么?幼儿愿意记录什么?教师是不是真正地去观察幼儿的行为、倾听幼儿的想法、了解幼儿的需要了?教师是不是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幼儿?我们该给幼儿创设多大的空间?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深入考虑和讨论,教师们认识到应该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更大、更自由以和更有利于他们实现想法、发展个性的空间。当幼儿把出勤记录表这一方寸空间当作记录、表达自身心情的园地时,教师更应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幼儿的记录获得有效的教育信息。最后大家形成了共识:幼儿每天画出勤记录符号是完成教师的任务,是一种被动学习的过程;而幼儿画自身想画的内容则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开放的记录方式使单一的符号记录变成多彩的幼儿心情记录。于是,我们引导教师重新调整了出勤记录表,记录的内容和方式不再由教师确定,而是让幼儿自主决定。看看幼儿的记录吧!画了小汽车的明明说:“今天我是坐爸爸的汽车来的。”画了小恐龙的亮亮说:“我最喜欢恐龙了。”画妈妈头像的乐乐说:“今天我妈妈过生日,我要给她画张画。”……当我们把表达的权利还给幼儿时,幼儿出现的是一个五彩的世界。
  三、教师从代替幼儿解决问题到协商幼儿主动建构
  第一周在幼儿快乐自主的登记活动中过去了。第二周的星期一,幼儿来园后第一件事仍然是画出勤记录。第一个幼儿画在了8日的位置,第二个却画在了6日的位置,第三个随之也画在了6日的位置。教师连忙问:“想一想,6日、7日你来幼儿园了吗?”幼儿摇了摇头。“那你应该画在什么位置呢?”两个幼儿在教师的提醒下改正了记录的位置。随后,教师用红笔在6日、7日的位置上画上了两条直直的红线。这两条红线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问教师:“你为什么要在周六、周日画上红色的线呢?”“我怕其他小朋友画错呀!我要给其他小朋友提个醒,告诉他们周六、周日没来幼儿园。”“为什么怕小朋友画错呀?”“教师不是引导者吗?当发现幼儿可能出错时就应该和时提醒,不能看着幼儿出错呀!”“假如你不划红线,试想会出现什么情况?”“幼儿肯定画得乱七八糟的,画在哪一天位置上的都有。”“那么幼儿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吗?”“他们可以自身解决吗?”“建议你试一试。”教师接受了我的建议,在下个周一,教师没有提醒幼儿关注双休日,幼儿仍然快乐地记录着。很快就有幼儿发现大家画的位置不一样。“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画在了15日的位置上,有的小朋友画在了13日的位置上?”教师把问题抛给了幼儿,他们很快就发现:“13日是星期六,我没来幼儿园,14日是星期天,我也没来,我是在星期一来的,应该画在15日上。”但是立刻有幼儿提出: “星期六我上公园玩了,我想画下来。”“我也想画。”“那我们怎样画才干既记录我们来幼儿园的日子,又记录休息日呢?”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在我没来的日期上画一个点。”“我没来的日子用红笔画。”“在我没来的日期上画五角星。”“我在没来的日期上什么都不画。”……听了小朋友们的想法,教师感叹道:“他们的想法太丰富了,太好了,他们太聪明了!”
  教师发现正是自身划的一根红线剥夺了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绝好机会;正是众多类似划红线的行为使幼儿失去了“犯错”的机会,失去了考虑问题的机会。同时这个过程也告诉我们,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需依靠具体的实践。而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善于发现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引导教师深入探索和考虑,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在随后的记录活动中,教师发现有的幼儿在记录表中写上了自身的名字,这使教师意识到幼儿有给自身制作出勤记录表的愿望。于是,教师让幼儿观察出勤登记表的特点并自行设计。教师还出示一张月历,让幼儿自身探索周、月的关系。新年来临了,大班开展了认识台历的活动,前期的操作经验使幼儿对制作日历兴趣浓厚,他们自主地制作各种个性化的日历,并把它们作为礼物在新年联欢会上送给爸爸妈妈。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家长和幼儿一起记录出勤情况的场景。
  一张出勤记录表促进了幼儿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生长。在幼儿记录出勤的过程中,教师亲眼看到了幼儿的发展,看到幼儿由教师“教”着做到自身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非常乐意去考虑、去尝试这一来源于实践的问题,从而有效促进了自身的专业生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5 18: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