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59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法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22:3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套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法分析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资源。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案下载方法:右键点击下面的教案附件,选择目标另存为,保存在桌面上或你的电脑上解压缩即可使用!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法分析.rar (67.86 KB, 下载次数: 1292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22:34:40 | 只看该作者







       
(六)教学建议与畅想
1、例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① 观察,收集数学信息;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② 解决问题后,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重视通过说解题思路,展示思维过程,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例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① 例1与例2素材的选取具有连续性,让学生在运动会的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由此,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② 画面下面,一位小朋友提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两位小朋友在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的呈现方式,意在让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并探讨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这里可以更放手些,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建议】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的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空间,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并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空间。教学时,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予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活动:设计校园
(一)教学内容
“设计校园”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建议与畅想
① 制作活动分为四个环节:调查——讨论——设计——展示
② 适时进行指导。如,在提出了重新设计校园这个任务之后,教师可提示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指导每个小组分好记录、测量、监督的人员,然后让学生到室外进行实地的考察,看本组的计划是否能够实行,如果不能实行应该怎样进行调整。
③ 注意评价的鼓励性。将本组的设计平面图挂到黑板上进行展示与交流,请学生自己进行评价。例如,让学生选出最喜欢的新校园图,找出每幅新校园图的优点等等。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一)教学内容:集合(例1)和等量代换(例2)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        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三)编排特点与意图
通过直观方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等量代换思想。
(四)编排形式、内容结构及知识点: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用2课时进行教学。
编排形式        具体内容        教学把握度
数学材料和情境图        例1        集合        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例2        等量代换       
(五)教学建议与畅想
1、例1(集合)
① “这两个小组没有17人呀?”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生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学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介绍“韦恩图”
② 说出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如:中间部分表示同时参加两个小组的同学,左侧是只参加语文小组而不参加数学小组的学生,右侧是只参加数学小组而不参加语文小组的学生。最后,再让学生列式求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共有多少人。通过交流体现策略的多样性:8+9-3=1、8-3+9=14、9-3+8=14、5+3+6=14
2、例2(等量代换)
① 本例利用天平的原理,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具等直观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用圆片代表西瓜,用小方块代表砝码,用三角形片代表苹果,通过摆学具,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
②  要重视学生展现思考过程,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
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集合和等量代换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两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教学时老师不要使用集合、集合的元素、基数、交集、并集、等量代换等数学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第十单元《总复习》
(一)复习内容 :
共分为八个部分: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年、月、日,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三)编排特点与意图
1、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注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3、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
4、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
5、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建议
1、复习前,应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制订适合本班实际的复习计划,以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既要全面复习,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位置与方向”、“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这部分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复习。
另外,在总复习时要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于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加强。

以上是我对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材教法的一点粗浅认识,不到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22:34:35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常见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
          认识小数      例1:一位、两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
小数的初步认识               例2: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例3:一位小数的加法
                         例4:一位小数的减法
(二)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
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学习了常用的计量单位。
(三)单元教学目标
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        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四)编排特点与意图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小数。
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
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
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重量、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到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时,再作抽象。
3.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与整数加减法联系紧密,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有利条件。据此,教材创设的问题情景(文具商店一角)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看图提出很多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一般学生都能运用原有知识,尝试计算,得出答案。
(五)编排形式、内容结构及知识点:教材安排了4个例题,用5课时进行教学。
编排形式         具体内容        知识点        教学把握度
数学材料                主题图、小数的认识与读法        认识小数        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小数的产生
问题情境        例1        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其写法                根据实际为理解计数单位提供支持
问题情境        例2        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通过交流形成方法
问题情境        例3        简单的小数加法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体会小数点对齐,进位与退位。
        例4        简单的小数减法               
(六)教学建议与畅想
1、主题图
① 课前,可布置学生随家长购物观察商品标价,教学时,可采用互教互学的方法,让其他同学跟着学习小数的读法。
② 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知识的形象支撑,从而引入“小数”和“小数点”。聪聪提出:“你会读小数吗?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小数,并尝试读出。
2、例1(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其写法)
① 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又学过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一位、两位小数的具体含义。
②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一些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来理解。例如,创设卡通动物(身高1分米)和积木块(厚1厘米)比高矮的场景,并用米尺进行测量。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形象的支撑,避免了仅从抽象的关系去思考。除了教材上所涉及的“分米和米”“厘米和米”这两种关系之外,还可以增加“3厘米=0.3分米”这种类型;并反过来思考“0.1米等于多少分米”“0.01米等于多少厘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③ 例1以一组同学测量身高为题材,教学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其写法。
3、例2(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① 插图提示几种方法:一种是根据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来比较,另一种是化成厘米来比较,还有一种利用卷尺根据四个成绩在卷尺上的位置来比较大小。至于比较的结果,则留给学生自己填写。
② 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比较的方法,再全班交流。除了课本插图提示的几种方法之外,学生还很容易想到,直接看到小数比大小。实际上是把整数比大小的方法,迁移到小数中来。
③ “做一做”让学生看图比较两组小数的大小。图中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用正方形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小数。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一个正方形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己看图在空格里填上关系符号。
4、例3和例4(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① 教材中的插图画了文具商店的一角,标出了8种文具的价格。例3和例4以及做一做的三个问题,都来自于这幅插图。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方面的经验和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历,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有比较直接的帮助。
② 例3和例4的解答中各提示了两种算法,重点是引出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把0.8元改写成8角,把0.6元改写成6角,相加以后再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也可以用小数直接计算。教师可在小数竖式的上面写上“元、角”,以便学生看清相同单位的数上下对齐,便于相加减,并感悟其中的算理。
③ “做一做”的后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④ “生活中的数学”,介绍了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情况,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这里既出现了小数,又用到了上一单元刚学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教学建议】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并且是结合元、角进行计算。
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如前所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适合学生自行探究的学习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有充分的估计。教学时,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一)教学内容 :
        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        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二)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
学生已经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
(三)单元教学目标
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编排特点与意图
1、为解决问题提供丰富的现实资源。
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各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从数学角度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3、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材呈现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内容,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每一个例题展示了不同学生想出的不同解决办法,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练习中给学生提供的习题,有的情景图中蕴涵有解决问题的多种信息,揭示了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选择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第3题,学生可以从先算出每层多少瓶入手解决问题,也可以从先出每摞多少瓶入手解决问题,还可以……完全取决于学生观察思考的角度。这些习题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寻找一种或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创新意识。
(五)编排形式、内容结构及知识点: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用4课时进行教学。
编排形式        具体内容        知识点        教学把握度
问题情境        例1        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解决问题        重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路训练
        例2        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22:34:30 | 只看该作者


(二)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三)单元教学目标
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        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四)编排特点与意图
继承:
1、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
形成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也就是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教材除了介绍每个面积单位时,说明它的含义之外,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手比划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进一步,再让学生经历各种估计面积的实践活动,来巩固表象。
2、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
这是防止概念混淆,促成概念精确分化,加强记忆的有效措施。以面积单位为例,教材所采取的措施,一是加强不同大小面积单位之间的比较,二是加强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之间的辨析。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面积单位概念。
新特点:
1、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的概念较多,也较重要。为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材较充分地展现了概念的生成过程。如,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启始概念,教材从比较封面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入手,由直接比较到间接比较,以利于学生通过多种比较活动,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面积的概念。
2、面积概念的描述稍有变化。
原来:物体表面、平面图形的大小是面积。
现在: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3、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估测是一种粗略的测量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人们平时对面积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测给予较多的关注,在“做一做”、练习中有所体现,如“估计教室的面积”,“估计课本封面的面积”。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长、宽(或边长)计算出面积。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教材在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此外,在讨论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时,以及在部分习题中,都注意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究空间,使他们能在完成练习的同时,获得探究的体验。
(五)编排形式、内容结构及知识点:教材安排了4个例题,用7课时进行教学。
编排形式        具体内容        知识点        教学把握度
情景图                主题图、面积概念、面积单位        面积和面积单位        充分观察,获得感性认识。
问题情境        例1        长度单位与相应面积单位的比较                感受区别,促进概念的精确分化。
问题情境        例2        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        重视实验、验证、归纳
解决问题        例3        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应用                重视应用能力训练
问题情境        例4        探究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加强操作实践
数学材料                公顷、平方千米                重视感受,获得直接经验
(六)教学建议与畅想
(一)常用面积单位
1、主题图
这是一幅教室场景图,图中提供了许多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学习信息。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加以理解。
2、面积的概念。
① 从比较物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方面引入面积的概念。
        看一看,黑板和屏幕,哪个大?
        比一比,数学课本和练习本的封面,哪个大?
        猜一猜,两个长方形,哪个大?
在此基础上,引入关于面积概念的描述。感知现象引出面积——充实素材体验面积——联系生活概括理解
② 一是观察比较,二是重叠比较。差异明显时,观察比较;相差不大,而物体又便于叠合时,采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大小。还有间接比较的方法,即用某种统一的图形作为标准,在被比较的平面部分内进行拼摆,数一数,各有几个这样的图形。课本第71页上的两个长方形就可以借助间接比较的方法,来比较大小。这一安排,为引入面积单位作了铺垫。
3、面积单位。
①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统一单位,及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        首先,这两个长方形靠观察和重叠的方法都难以比较出大小。造成认知冲突,诱导学生用别的方法试一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
        接着,在这过程中引发质疑:作为比较标准的图形,形状不同行不行?大小不同行不行?从而得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        最后思考: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② 介绍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规定,详教平方厘米,简教平方米,自学平方分米,通过语言描述,图形展示,实物比拟让学生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4、例1(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对比)
① 层次分明,将易混淆的1厘米与1平方厘米、1分米与1平方分米、1米与1平方米进行对比,在画、比较、交流中感受区别,促进相关概念的精确分化。
② 强调两种单位的区别,也应提醒学生注意它们的联系。区分了两种单位的含义、图形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加以区别,如:什么时候使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使用面积单位。

(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例2(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设计思路是:实验→猜想→验证→概括。
① 通过数学活动:摆长方形,初步感受——量长方形,体会必然——想长方形,得出规律,为猜想:“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提供支持。
②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从长方形推理得出。
2、例3(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应用)
① 例3是一道实际问题,直接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能解决。
② “做一做”,是求课本封面的面积。可以让学生先独立估计封面的面积,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是怎样估计的。最后通过测量和计算,看谁估计的比较准确。沿袭三上的“估计”。
(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公顷、平方千米。
1、例4(探究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① 采用1:1的比例画出了1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在正方形内用虚线画出了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算出边长1分米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② 引导学生讨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则由学生自己依次类推。
2、公顷、平方千米。
① 以学生对体育场的广阔面积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两个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且考虑到学生尚未学习100×100、1000×1000等计算,所以平方千米、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不要求学生推算,只是介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具体规定。
② 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形成表象确实有些困难。在教学中,可以先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地测量,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让学生看一看1公顷的土地有多大,以便形成明确的表象。再采用“你知道吗?”的形式告诉学生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140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教学建议】
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
本单元从三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知道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加强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管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实验,在做中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有些内容,不如使用常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真实感受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
在本单元中,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等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这些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22:34:23 | 只看该作者

(二)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
本套教材乘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四个学期进行,具体编排如下:
        二年级上学期: 表内乘法
        三年级上学期: 多位数乘一位数
        三年级下学期: 两位数乘两位数
        四年级上学期: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单元教学目标
        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四)编排特点与意图
1、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
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不再出条文式的法则。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因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教材,不仅在口算乘法中专门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还在笔算乘法中展示了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
(五)编排形式、内容结构及知识点:教材安排了4个例题,用8课时进行教学。
小节        具体内容        教学把握度
1
口算乘法        例1        整十数乘整十数        自主探索口算方法,激活学生推理、迁移,在重视语言的规范与示范,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例2        估算       
2
笔算乘法        例1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突出算理的理解,竖式的书写格式。
        例2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突出进位过程,巩固笔算竖式。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六)教学建议与畅想
(一)口算乘法
1、例1(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① 用适当的方式呈现情境图,对问题情境中的信息要进行加工,帮助学生有次序、有条理地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如:收集图中信息后,由学生提问,全班解决,再解决教材中左边的一组问题,最后解决右边的。
② 教材提供了两个实际问题,并出示学生自主探讨的方法,帮助学生思考整理。
③ 通过独立思考“怎样算”,再交流讨论,加强说理,形成口算方法,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
2、例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① 放手让学生收集信息,独立运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
② 呈现不同的估算方法:一是把两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积的范围;二是分别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积的范围。
③  通过交流,说理加深对估算过程的理解,有效地促进达成“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的教学目标。

(二)笔算乘法
1、例1(不进位的乘法)
① 重视为学生搭建一个思考的支撑点。本节是起始课,需要学生对其算理有一定的理解,复习时可口算:12×3=、12×30=这样有联系的式子,为后面理解算理作铺垫。
② 教学时,可让学生尝试计算,呈现典型算法,笔算的难点是“为什么第二个积的末尾数要与十位数对齐?”通过交流理解“用十位数乘另一个因数是几个十”。“小红这样算”的竖式,突出笔算乘法的算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乘的顺序和计算过程。
③ 沟通教材呈现的两种方法的联系。小刚的算法是旧知,可以理解,小红的算法是新知,两种算法思路有相通的地方,即都是先求出“两本书的价钱”,再求出“十本书的价钱”,最后把它们合起来,就是“十二本书的价钱”,可以结合情景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2、例2(进位的乘法)
① 重点放在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突出进位的过程,帮助学生把处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问题的技能,迁移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中。
② “做一做”,独立计算并说说“怎样处理进位问题”,注意请计算错的同学说出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计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关注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也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3、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估算意识和能力需要逐步培养,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扎扎实实地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注意处理好口算、估算、笔算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成共同提高的目标。更要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比较、交流,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
第六单元《面积》
(一)教学内容 :
                                 平方厘米
         常用面积单位       平方分米
                                 平方米
面积的含义  长方形面积计算――正方形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公顷
土地面积的常用单位      平方千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22:34:1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单元《年、月、日》
(一)教学内容 :


(二)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三)单元教学目标
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
        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四)编排特点与意图
1、通过了解年、月、日的关系,认识年、月、日。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24时计时法。
3、注意选取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有意义的素材。
(五)编排形式、内容结构及知识点:教材安排了3个例题,用5课时进行教学。



编排形式        具体内容        教学把握度
数学材料(图片)                有意义日子的图片        联系实际,激发兴趣,感受价值,情感教育。
数学材料(年历)        例1        认识年、月、日        有目的地观察,结合生活经验,注重知识形成过程。
两份月历        例2        认识平年、闰年        重视在学习材料中观察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情景图                24时计时法        利用钟面直观演示,发现外圈与内圈的关系。
问题情境        例3        经过时间的计算        重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发现时刻与时间区别
数学材料                制作年历        培养能办,探索创新,体验年历的作用。
(六)教学建议与畅想
1、主题图。
通过有意义的日子,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并感受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例1(认识年、月、日)
① 组织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年历,把抽象的时间和具体的事件联系起来,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逐步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② 识记大小月的方法,生动活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例2(认识平年、闰年)
① 通过发现各年二月的天数不都相同,教学平年与闰年。然后让学生探讨闰年全年有多少天,可以动手计算加深印象,注意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② 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教材发现,连续四年里只有1个闰年,教学判断方法。
③ 对整百年的情况作补充说明可制造矛盾冲突,如1900年的处理,观察与2000年的特点等。
④ 注意拓展延伸及课外知识的介绍。本节许多知识“规定性特别强”,有些规定的合理性很难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此需要拓展教学时空的维度。
4、情景图(24时计时法)
① 通过观察钟面上时针的转动,使学生认识到时针正好走两圈,1日=24时。
② 注意小精灵的提问,让学生去观察钟面上外圈的数代表的含义以及钟面外圈和内圈的数的关系,发现时针与分针的变化,发现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某一时刻的方法。
5、例3(经过时间的计算)
① 通过问题情境,发现两个时刻不是统一的计时法,而此题是求经过的时间,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不同。
② 计算方法多样化。学生可以通过观察钟面数出经过时间,还可以用钟面下的线段图来理解。由于这里出现的时刻都不是整时,都含有复名数,列式计算比较困难,所以不要求列式,只要学生能直接从线段图中口算出经过的时间就行了。
【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
由于年、月、日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逐步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2、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探究。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教材注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应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一日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面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学习24时计时法。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和直观演示,从出发时刻开始,转动分针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线路图对应起来,并口算得出经过的时间。
实践活动:制作年历
(一)教学内容
制作年历的活动(巩固知识,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兴趣)
(二)教学建议与畅想
① 制作活动分为四个部分:调查——讨论与制作——展示与交流——运用,其中制作方法是活动的重点部分,但不能作为唯一的关注点。
② 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学会交流。注意对各个小组进行指导。
③ 注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最后提出“制作的年历还能做什么”。这个问题使学生更深一步地思考和体验年历(以及年月日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内容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22:34:12 | 只看该作者


7、例7(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
① 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另一种情况。
② 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学习方式,第(1)题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说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在这一位上商0,突出商0的理由。第(2)题,教学有余数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        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
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接着干什么——最后干什么”的程序思考方法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
        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过程。
2、拓宽主题图的情境视野。
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中引出需要用除法解决的若干问题。
3、重视估算的地位。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不失时机地将估算笔算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同时在计算中,形如43>8×()的情况经常出现,熟练的估算非常重要。
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入手,将乘法运算的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通过从矛盾着的双方入手,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既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第三单元《统计》
(一)教学内容 :
           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统计
           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二)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简单统计图表的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2、5等多个单位)和统计表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单元教学目标
        学会看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四)编排特点与意图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2、重视对平均数实际意义的理解,强调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平均数既可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如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体现了平均数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
(五)编排形式、内容结构及知识点:教材安排了4个例题,用4课时进行教学。
小节        具体内容        教学把握度
1
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1        横向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基本结束,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数据的表示方式、作用,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下一阶段学习折线统计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2        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
求平均数        例1        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充分利用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是虚拟数,不是一个真实的值,理解平均数,掌握求平均数方法。
        例2        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体会求平均数的意义

(六)教学建议与畅想
(一)简单的数据分析
1、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① 通过对超市四种品牌矿泉水销售量的统计,让学生完成统计图,再交流下周的进货计划,使学生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利用统计结果作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② 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纵向条形统计图在原理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有时为了版面安排的需要,才把横纵和纵轴的位置进行对换,条形的方向也相应发生变化。
③ 例题图中,仍然采用一格表示5个单位,提供了品牌A的条形作为范例,让学生涂出其他品牌的条形。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加以掌握,此处不要求学生完整地制作条形统计图,只要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就行了,不要拔高要求。
2、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① 要让学生经历“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不一致”产生的必要。起始格的教学要让学生自己体验后感知作用。
        思考:“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让不同小组实际画一画,通过展示交流,比较不同统计图,引起思维冲突(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
        出示教材中的统计图,观察: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有什么不同?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        完成统计图后,讨论:在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种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② 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完成第二个统计图。
③ 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加强锻炼)。引导学生用一条虚线画出正常值,直观比较。

(二)求平均数
1、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① 重视例题图的应用,可以制成可操作的教具、学具,使学生直观感受“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着重理解“13”的含义:它是每个人收集到的实际数量吗?为什么有的人比它多,而有的人比它少?怎样直接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② 注意“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使学生理解: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这么多份。总结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
③ 说出生活中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高度的问题,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平均数”。
2、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① 理解平均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② 体会平均数在表格中的作用,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
【几点说明】
1、为什么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几乎每一册书中都安排统计的内容?
根据《课标》的要求,从一年级开始安排统计知识的教学,以后的各年级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安排了统计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例子,让学生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加深对有关概念、以及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2、认识横式统计图与认识竖式统计图在其他要求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感到这样的内容安排过长,可以在二年级统计知识的教学中,使学生对竖式统计图与横式统计图比较观察,更容易理解。
在本册安排“简单的数据分析”,除了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通过这样一个素材作载体,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再一次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更好的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教学建议】
1、在问题情境中引出平均数。  
2、在求平均数时体会意义
3、在应用平均数时体会作用。
4、体会平均数是移多补少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6 21: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