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5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公开课轴对称图形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0:0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1.要求学生会判断所给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要求学生能指出其对称轴(只要求学生进行直观判断,想象出它们的对称轴,并能用折叠等方法进行验证即可,对于一些具有多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学生能指出一些即可,不必作求全的要求),本节内容的教学能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前后内容的本质是一致的,它们有着紧密联系。

2.学习本节内容,能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更加热爱数学。

学情分析

1.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比较容易的接受本节的知识。

2.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并能通过折叠寻找对称点,会对所给图形作出正确地判断。观察——操作——归纳——判断。3.对称轴和对称点的寻找。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物图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经历丰富村料的学习过程,发展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等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审美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

教学难点: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对所给图形作出正确的判断。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0:07: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1-7 10:08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出示一些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判断、归纳出所要学的概念。
2.出示所有四边形,让学生选一个说说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其中有一位同学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理由是剪拼后折叠能重合,另一位同学持反对意见,因为折叠不能重合(教师与其握手)。3.提问文字、英文字母是否有是轴对称图形的。

1.展示图形让学生进行观察、判断、归纳。 2.出示所有四边形,让学生选一个说说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进行讨论。3.提问文字、英文字母是否有是轴对称图形的,强化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通过思考、探究、相信学生的观察力 ,操作能力 ,相信学生的归纳能力 和判断能力

通过实物图形的提问,让学生经过思考、探究、归纳、概括出所要学习的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身边的物体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0:08:0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是急着指出错误,而是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宽容学生的错误,给学生自我纠错的机会,如上例中,当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时,教师没有急于转向,把学生的思维导入自己预设的通道,而是有意制造“矛盾”,开展正反两方的辩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激励,把辩论不断引向深入,从而形成“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则是轴对称图形”的观点,学生的奇思妙想在教师的鼓励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展现了生活学习的美。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师主宰一切的局面,形成了可变的师生多向互动的关系,形成了开放的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信息得到交流,学生的个信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的认知精神等得到有效的发挥。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望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发生争论,引发进一步的思考,甚至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给师生带来一种意外发现的满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09: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