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7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推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21: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堂实录1
设计理念:
  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是在平时的言行中、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不时形成和发展的,为了让语文教育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新课程呼唤语文教师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语文课程资源为祖国培养人格健全的新一代接班人。
  苏教版第七册21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围绕“爱”字组织资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语意深刻的文质兼美的作品。课文通过苏联文学巨匠高尔基在意大利的喀普里岛上休养时,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写法上由浅入深、寓理于事。读起这篇文章上来,能深切感受到这篇文章中的深刻的人文内涵。因此公开课教案时我抓住文章的经典之处引导学生去感悟体会做人的真谛,如从儿子身上学到爱,从高尔基的信中去体悟爱的内涵。我把重点放在了品味信的内涵上。尤其是最后一句:“给”永远比“拿”愉快,在引导学生理解之后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谈。这样学生在读文、品文之后很自然的受到人格熏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6——9节。
   2、通过朗读领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方法:本文教学时我采用最朴实、最简单的“朗读”和“感悟”的方法来教学本课,希望能使语文教学反朴归真。
  课堂实录:
  一、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复习提问:回忆课文内容说说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感情怎么样?(提示可以用字词来概括。)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爱”。
  (一)由“爱”切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找画体现父子情深的语句,请仔细的读,用心的想,看你体会到了什么?可以写一下自身的感受。
   2、学生边读边写感受。(提示:读书有问题有想法时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这样你能从他人的发言内中得到启发。)
   3、全班交流。师相机引导
     第二节:“探望”一词,很有深意,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从探望一词我看出了儿子思念父亲。”
     生:“我觉得儿子对父亲有着深深的爱不然他就不会赶到岛上去看望父亲了。”
     ……
     第三节:你对哪些词体会的较深刻?
     生找到“只有……还……”、“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等词。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体会重点词语。
     师;“谁能谈一谈你独特的理解?”
     生:“从这几个词语中更能看出儿子深爱着父亲。”
     生:“读了这些词语我仿佛看见了高尔基的儿子为了让父亲能欣赏到美丽的鲜花而忙碌的身影。”
     ……
     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文字。
   4、高尔基的儿子就要告别爸爸妈妈回苏联了他望着满院的亲自栽种的花草,幸福的笑了,他仿佛看见……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5、学习“春景图”以读代讲。自由读一读老师要看到你那绚烂的笑容、婀娜的舞姿、还有摇头晃脑的样子……
     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试着练习背诵。
     第五节还从哪些语句看出他们父子情深?(引导学生练说)
     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理会想些什么?(自由练说——指名说)
   6、整体朗读第2——6节体会子爱父、父思子。(自由练读——指名读——和时评议)
  (二)学习6——9节
     继续交流:从写信教子中能体会出高尔基爱关心他的儿子。
   1、高尔基的信,把自身读后感受深刻的句子画下来,细心的说一说,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生边读边画。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
     出示:a、我的儿子在岛上种下了最美好的东西——鲜花
          你有何问题?(生质疑,学生解答)
        b.“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他人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呀!”
     引导理解:这里“美好的东西”是指什么?
     生:“我觉得这里美好的东西是指一种关爱,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在何时何地都能去关爱自身周围的人。”
     生:“我觉得这里的美好的东西是指一种协助。”
     生:“我觉得高而基是想让儿子能够学会奉献。”
     ……
     小结:同学门说的太好了,高尔基将这种爱推而广之,是它更广博更广泛。美好的东西已经不再仅仅是鲜花,它还指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协助、付出、以和对人的关爱。”
       C.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你读懂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结合自身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
     生:“我觉得这里的‘给’实际上就是一种付出,而‘拿’则是向他人索取。”
     生:“我觉得高尔基这位伟大的作家实际上是在教育我们要做一个乐于付出的人。”
     生:“我曾经协助一位老大爷推车,老大爷连声感谢我,我觉得自身特别高兴;能协助他人也是无比快乐的。”
     生:“我的理解是高尔基对他的寄予很大的希望他希望儿子能够做一个乐于协助他人,有益于社会,乐于奉献的人。”
     生:“这不光是在教育他的儿子也是在教育我们。”
     ……
     小结:“同学们已经读这位伟大作家的信就让我们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这封信,仔细的聆听他的谆谆教导。”
     (练读课文,指名读随时评议)
  三、拓展练习。
    想象高尔基的儿子收到来自远方父亲的信,神情、心情会怎样?读了父亲的信又会有什么感受?请你带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信。
   1、展开想象进行练习
   2、尝试写信
   3、指名读习作、听、评。
  四、总结全文:
    让“给”永远“拿”愉快这句名言随同着你走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每一处,伴你一生健康生长。心动不如行动我们的家长无私奉献多年,从不以“拿”为借口要求回报你是否能做一件力所能和的事,亲身体验一下“给”的快乐。相信你们一定会用行动证明自身是一个乐于付出的人。
  五、作业设计:
   1、搜集关于“给”永远比“拿”愉快方面的名言。
    把这种行为带到学校、家庭、社会做一件使自身快乐他人也受益的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21:51:00 | 只看该作者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堂实录2
师:请大家找找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的是信的内容?
  生:7、8、9自然段。(屏示这三自然段文字)
  师:这些内容意思比较深,不容易懂,大家一起来想想弄懂它的方法,好不好?
  生:我们可以多读几遍,认认真真地考虑。
  生: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生:我们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生:我们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理解。
  师: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那么下面就先请大家独立考虑,认真读,仔细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生:(充沛自由读,认真考虑,仔细圈画)
  师:下面我们分四人小组,把你读明白的告诉同学,讨论讨论是不是这样。
  生:(四人小组讨论)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看谁读懂的多。
  [评:《语文课程规范》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自身来想方法弄懂这一段,并通过独立考虑、小组讨论等方式,尽量让他们自身弄懂,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采用了“看谁读懂的多”这样的说法来激励学生交流,符合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生:我读明白了,信中,高尔基告诉儿子,他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这就是鲜花。
  师:你是从哪里读明白的?
  生:第七自然段。(生读)这里的破折号就告诉我们,这美好的东西就是鲜花。
  师:多会读书啊,连标点符号也没放过!
  [评:适时的肯定,也是读书方法的指导。]
  生:我读明白了,信中,高尔基告诉儿子,假如他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他的生活就会非常愉快。
  师:好的!你是从哪里读明白的?
  生:第8自然段。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理解的意思表达出来吗?
  生:(读)
  师:这里,高尔基是不是希望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给他人种鲜花?
  生:(笑,摇头)
  师:那么你们认为还可以在什么情况下留给他人哪些美好的东西呢?
  生:(一时语塞)
  师:老师倒有这样一次经历:有一次,我班上的一位同学生病了,我特意去医院看望他,祝他早日康复,当时,这位小朋友很感动。望着他那感激的目光,我很高兴,因为我在他最需要关心的时候,给了他鼓励。
  你们也给过他人美好的东西吗?
  生: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朋友不敢过马路,我就搀着他一起过。我给了他协助,感到很高兴!
  生:我给贫困学生捐款。让他们也能像我们一样上学,我也感到很高兴!
  生:今天,我的同桌没带钢笔,我借给他用。我协助同学解决了困难,我也很高兴!
  生:……(略)
  师:真好!生活中,一句祝福的话,一次无私的协助,甚至一个抚慰的眼神,只要是真诚的付出,都是在给他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都会让我们感到他人是多么需要我们!因此,课文这么说——(引读)
  生:(读8、9自然段)
  师:(出示两句话:
  “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永远比“拿”愉快。)
  请大家读读这两句话,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生:我觉得第二句更能表示出“给”比“拿”愉快。
  生:我觉得第二句强调了“给”。
  师:大家体会得真好!“给”后面停顿一下,更能强调“给”的重要,更能表示出“给”比“拿”愉快。
  请再读读这句话。
  师:你们知道这里的“给”就是给什么?
  生:就是给他人美好的东西。
  生:就是给他人协助,给他人关心。
  生:就是真诚的奉献!
  生:……
  师:请你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
  生:(读)
  师:高尔基的信,大家理解得真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来读一读,相信我们的理解会深。
  生:(齐读7、8、9自然段)
  [评:理解体会高尔基的信,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然而,由于其中包括了一个非常深奥的哲理——“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就成了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遵循小学生形象思维优于笼统的、理性的思维的规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身边熟悉的事情来理解“美好的东西”、“‘给’,永远比‘拿’愉快”等,使笼统的事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接受;同时考虑到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采用了读中感悟、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资料,来掌握语言文字的内涵。这样较好地落实了《规范》所要求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战略”的教学建议。]
  师:读了这封信,假如你是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信时会说些什么呢?
  生:爸爸,我会记住你的话,以后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给他人留下美好的东西。
  生:爸爸,感谢你对我的关心,你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给”,永远比“拿”愉快。
  生:……(略)
  师:课后,请同学们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一封信,谈谈你的感受和想法。
  [评:《规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信,能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21:51:00 | 只看该作者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3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通过苏联文学巨匠高尔基在意大利一岛上休养时,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这是一篇围绕“爱”字组织资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语意深刻的文质兼美的作品。写法上由浅入深、寓理于事,不单讲了父子之间亲情,还将爱推而广之,使之更广博、宽泛——你的生活因为留给他人美好的东西而愉快,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体会父子情深。
  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听着配乐朗读带中的课文录音,圈画描写父子情深的有关语句,尝试用一个字概括父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后整体上初步感受“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事体现了父爱子、子爱父双向的浓浓亲情。而后,选择自身感兴趣的片段读好栽花图、春景图、赏花图等镜头,并相机切入“高尔基面对这样的晚霞这样的花,心里会想些什么?”的语言训练和闭目听同学配乐朗诵的春天花开情景在头脑中边过电影边熟记精彩片段的训练。师生和时点评学生的配乐朗读,赞扬学生已经感受到了人间最美的亲情。最后教师深情引读“栽花赏花”的整体故事情节,感受那千山万水隔不时的父子情深,体会鲜花是多么美好多么令人愉快的东西和高尔基见花如见子的心
  二、感悟奉献快乐。
  作为大作家的高尔基赏花想着种花人——儿子,并且利用自身最擅长的工具——笔,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是用心良苦的一番至理名言,将这种爱升华到更宽泛、高尚的境界。启发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信的内容,既可交流印象最深的句子,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谈谈自身的体会,去证明这的确是谆谆教导,以求“各有所得”;也可提出疑难处力求在组内班内“自求自得”;甚至还可派出“小记者”短时采访有关同学用事实来说话。让学生围绕板书上的“栽花赏花”与“写信教子”谈“给”的愉快比“拿”的愉快多;并汇报班级、学校、家庭、社会上的有关“爱的奉献”的事例,教师相机褒扬赠与名言书签,并让其高声诵读“给大家分享”以体会一种快乐。
  三、引导理解中心句。
  在高尔基给他的儿子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学生的理解容易片面,他们往往把这个“给”理解为给他人东西,“拿”则认为是拿人家的东西。这样的理解显然是片面的。我先让他们用文章中的事例来解释这句话吗?(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留下了他种下的鲜花,爸爸得到这样美好的东西,很高兴,而高尔基的儿子也十分愉快。这就是“给”比“拿”愉快。)在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再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给”的意思原来是如此宽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22: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