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伐无道,诛暴秦》优质课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7: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教育集团第七中学 邱小红 杜德炅
一、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况。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认识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战争经过:第一阶段是陈胜、吴广起义;第二阶段是项羽、刘邦起义,最终推翻秦朝的统治。

难点: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秦亡前的活动属于农民战争而秦亡后的活动是属于封建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

三、学法指导

知识要素学习法:学习秦末农民起义要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

比较分析法:比较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在秦亡前后的变化。可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加以分析、化解。

史图结合学习法:利用《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用彩笔画出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标出巨鹿和陈的位置。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再现历史,创设情境,营造历史氛围,让学生感知历史、思考历史并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探讨、解决历史问题。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师启发、设置问题、总结评价下让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以培养其自学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7:47:00 | 只看该作者
五、教学媒体选用表
教学过程

媒体类型

资料来源

创设情境,质疑导入新课

录像

自录制

录音、图片


自录制

引导学生分析秦末农民起义

挂图

教育出版社

知识小结

图表

自制


六、教学设想
本课的主题是秦朝的覆灭,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逻辑思维能力较欠缺的认知特点,主要采用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角色效仿、历史剧表演的方法教学。
开课以观看“秦始皇”的录像步入情景,设置疑问。让学生分组讨论秦始皇的功劳(复习所学的前一课的知识),寻找秦始皇的过错(导入新课)。接着采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分析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秦的暴政;广大人民无法生活下去,终于引发起义。用历史剧表演法让学生把握秦末农民起义的三步曲和五要素,再运用角色效仿法分析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在秦亡前后的变化及刘邦最终获胜的原因,从而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结论。
七、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新课
1、播放秦始皇的一段录像,提问:秦始皇有何功和过?让学生分组讨论。
2、教师小结:秦始皇功劳大但过错也不少,正是这些过错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导致强大的秦王朝迅速灭亡。今天我们学习秦朝是如何覆灭的。
(二)新课学习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1、秦的暴政
播放配乐图片《秦阿旁宫》、《秦兵马俑》、《秦长城》这些建筑何其雄伟,壮观,气魄宏大。但修这些工程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算一算 P57页“动脑筋”秦朝服徭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5%)由此得出结论:
(1)徭役沉重
提问:繁重的徭役有什么恶劣影响?(使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田无人耕,衣无人织,秦的统治不稳。)
猜一猜 秦的市场上有一商人他卖鞋子的同时也卖拐杖,哪一种商品销路更好?(拐杖)为什么?
(2)刑法严酷。(死刑有十多种,连坐、诛连、轻罪重罚等,)
(3)赋税沉重。(这些都说明统治者残暴,引起民怨。人们诅咒秦始皇,公元前210年,他暴病死亡。)
提问: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秦二世的统治又如何?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他任用宦官赵高,朝政混乱,成语“指鹿为马”就是赵高所为)。
教师小结:正是秦的暴政,使人民苦不堪言,人民反对秦的残暴统治成为历史的必然,点燃反秦火焰的是谁?
2、陈胜、吴广起义
(1)请同学们表演历史剧──《大泽乡起义》 (五名同学,一名讲述经过,两名演陈胜、吴广,两名演群众)
(2)请一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起义进军路线图。(参考挂图《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3)教师小结: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天下响应→→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提问: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会失败?(义军内部不团结,无作战经验等)
(4)陈胜、吴广起义虽败,但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形象,这次起义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学生答P58页第二自然段)他们鼓舞着后世人们反抗暴政,在他们之后其他的起义军继续抗秦,最终秦朝灭亡。
3、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提问:继陈胜、吴广之后,众义军中出了两位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是谁?
(1)项羽、刘邦率军继续抗秦。
① 角色效仿(请两名同学扮演项羽、刘邦;简介二人的生平、事迹和各自的长处。)
② 教师激趣:你喜欢谁?说出理由(学生讨论、发言)
③ 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项羽有勇、刘邦有谋,他二人互相配合呼应,秦末农民起义进入第二阶段,经过一年多的奋战,起义军与秦军展开主力决战。
(2)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动脑筋”P59页,请一名同学讲述经过,并分析项羽以少胜多的原因,成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源于此战役。当巨鹿之战激烈进行时,刘邦的军队呢?(学生回答)
(3)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灭亡。
算一算,秦朝存在多少年?(公元前220年-公元前207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
想一想,秦虽亡,但天下出现双雄,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怎么办?
(4)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① 请同学们表演历史剧──《鸿门宴》,从中领会刘邦的机智。
② 提问:两人先后入咸阳,各有何表现?(学生回答)
教师激情:刘邦得民心,项羽失民心。二人最后一战在垓下,名曰“垓下之围”。项羽的军队中了刘邦的“十面埋伏”之计,“四面楚歌”响起,军心动摇,故而惨败。项羽无力再回天,吟诵了一首“垓下歌”(加配音朗读):
教师简介其意,感叹英雄末路,师生共同分析项羽败之因。从而得出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提问:胜利者刘邦建立了什么王朝?
(5)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
建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他又是一位怎样的君主?下一节课讲述汉朝的历史。
4、总结本课内容,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分析“楚汉之争”的性质。 填表:引导学生归纳秦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整理成大事年表(用多媒体展示表格,请学生口头填空)


重 大 事 件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年

楚汉战争开始

公元前202年

楚汉战争结束,汉朝建立


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等人在前往渔阳戌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写一篇小论文,阐明你的观点。)
板书设计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
1、徭役沉重
2、刑法严酷
3、赋税沉重
二、陈胜、吴广起义
1、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天下响应→→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1、项羽、刘邦率军继续抗秦
2、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3、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灭
4、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5、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5 16: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