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思想品德课课前导入的魅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08: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七中学 张晓红





一出好戏是从好的序幕开始的,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是由简捷的导语开始的,一部激扬能引发共鸣的乐章是由优美序曲开始的。一节成功的好课也是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的开讲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像一块磁铁一样,一下子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必然能激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就是课前导入的魅力所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曾做过以下尝试。



一、利用视频短片导入新课



调动学生情绪,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才能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我知道学生对影视明星很关注,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很感兴趣,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设计了富有特色的课堂导入──视频短片导入。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如:在讲《礼貌显魅力》一框题时,我选用了《社会一角》视频片断(纪录的是某剧组工作人员和北京市民发生冲突的事件)导入新课的。首先让学生看视频短片,刚一播放短片,学生的视线就聚焦在屏幕上了,注意力也就集中在短片的内容上了。观看后请同学回答两个问题:1、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的警示是什么?学生说道:是剧组人员言语不礼貌,态度粗暴引发和市民争吵事件。它警示我们:没有文明礼貌,社会生活中的交往就无法进行。由此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礼貌之话题──礼貌显魅力。



二、创设情境导入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身临其境,集中注意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殿堂。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如:在讲《财产留给谁》这框题时,我选用模拟法庭的方式导入新课。我说,同学们,今天你们都是法官,现有一案,请各位法官来审理。曾某有一子甲(20岁)并有房产6间,1995年曾某的妻子去世,1996年曾某另娶一妻丙,生有一女乙。2002年曾某去世,留有遗嘱将房产给甲,现甲和丙因房产发生纠纷,诉至法院。甲认为自己是唯一合法继承人,丙认为房产有自己一份产权。学生纷纷说出自己审理的结果,结果当然不一。教师引导,你们审理得公证否,要用法律来衡量,这节我们来学习继承法的有关知识《财产留给谁》。



又如:教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框题时,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来引入课题,使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还提高了教学效率。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内蒙古蓝天白云下的草原、牧场等自然风光,并配有歌手腾格尔的歌曲《我的天堂》,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到了美丽的大草原。我问学生:你知道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和礼节吗?你知道我们黑龙江还居住着哪些民族吗?了解这些民族礼节?从而引出新课。



三、歌曲欣赏导入



有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我要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乐做舟。”冼星海先生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学习,我利用欣赏优美动听的歌曲来导入新课。



如:在讲《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一框题时,我请同学欣赏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听后我请同学说出歌曲的歌名并问歌曲是赞美谁的?学生说,是赞美老师的,进而我又问:赞美老师什么的?赞美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由此导入新课。



四、诗歌欣赏导入



诗,这高雅的花朵,奇妙的精灵!她堪称语言艺术中最高的艺术。利用诗歌导入新课,使学生心情愉悦,课堂气氛和谐,又给学生创造了优雅的教学环境。



例如,在讲授《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一框题时,我运用配乐诗朗诵《宽容》



宽容是大海,能容下江河,也能容下小溪;能容下竞游的百舸,也能容下一叶扁舟。



宽容是高山,能容下鲜花,也能容下荆棘;能容下参天大树,也能容下一棵小草。



宽容是丝丝春雨,能融化坚固的冰层,敲醒沉睡的爱心;



宽容是萧萧秋风,能吹散自卑的阴云,换回迷失的良知。



宽容是涵养、是理解、是关怀体谅;



宽容是给予、是奉献、是新月一弯、是彩霞一片。



学会宽容,你会友好待人,积极面对人生;



宽以待人,你就多了一扇窗,拥有了一分温馨,同时净化了自己。



导入新课,将学生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样既可导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能使学生对宽容的作用有一定的理解,牵引住学生的思维。



五、利用新闻报道导入新课



思想品德课教学本身就和时事政治密切相关,如果课堂教学离开了时事政治,单纯的去上思想品德课,那也就失去了思想品德教学的意义了,也就失去了说服了,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我结合教材内容,利用新闻报道导入新课。



如:在讲《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框题时,我选用了“本报北京1月11日讯:中国人口在未来30年还将净增2亿人左右,总人口将于2033年前后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今天,《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正式公布,这是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最权威报告。”和“人民网5月30日《江苏无锡部分地区自来水发臭 市民抢购纯净水》的报道。”通过两篇新闻报道,引起同学对我国的人口及环境问题的关注,进而引入课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一年之季在于春,一天之时在于晨”。我认为导语对能否上好一节课是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环节。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就应该花一番功夫,精心地设计好导言。精练的导入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的火花,能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它能激起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是师生心灵沟通的座桥梁。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去体验课前导入的魅力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5 18: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