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3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6: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所有资源承诺永久完全免费下载,因复制时部分内容如图片、分数等未能显示,请用户直接到底部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下载浏览或打印!如需更多的帮助,请回复留言,本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
(本试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
一、明察秋毫(13分)
1.读下面一段话,给加点的字注音,把拼音写成汉字。(4分)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zī(   )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   )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   )似树皮的黝黑的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liǔ liǔ(      )灰折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2.选出对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                                 (  )(3分)
       油光可鉴   任劳任怨     杳无消息     深恶痛疾
A.镜子     承受,担当    没有       厌恶
B.当镜子照   承受,担当    远得不见踪影   厌恶
C.镜子     任命       没有       恶毒
D.当镜子照   任命       远得不见踪影   恶毒
3.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学做错了某件事,你想建议他去道歉,最合适的说法是(  )(3分)
A.这事你错了!该找人赔礼道歉去!
B.这事你是确确实实做错了!还不去认错?
C.这事你难道没做错吗?赶快去认错吧!
D.这事我们也有不对,最好还是去向人家说清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开展班级文娱是会得到班主任的支持的。
B.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改善。
C.不管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有勇气去克服。
D.小张把字典、书籍和钢笔等文具放进了书包。
二、知识积累及运用(27分)
5.名句积累,可以提高文学素养,请补充完整。(11分)
①_______________,略无慕艳意,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②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③《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             。
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                  ,                      。
⑤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宋代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也道出类似的生死观: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6:17:00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rar (22.86 KB, 下载次数: 23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6:16:00 | 只看该作者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二)
一、1.B2、A 3.C
二、4.①千丈见底  急湍甚箭  ② .如:八月秋高风怒号,枯藤老树昏鸦等。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⑤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②①④③  B6.①冰心   繁星  ②金身罗汉   斗战胜佛7.⑴真正的母爱应该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⑵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  ⑶作为小孩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不要一味的任性。
三、(一)8.总、时时、常常、永久、至今  9.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触动  10.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11.热爱科学,对人没有歧视之心 12.为中国、为学术  13.收藏讲义、悬挂照片、多写文章
(二)14.①放松;②填塞,充满;③询问;④终于; 15.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16. 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17. 围绕逆境成才、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正确的苦乐观等来回答即可。18.可从两方面作答:尊敬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师生之间应该是亲密去间的朋友,应互相信任,互相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有利的。
(三)19.茂密  潇洒倜傥  随意散逸  单纯清淡  无拘无束  蓬蓬勃勃  20.是说芦苇苍苍的景色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们的美好联想,使之成为文学作品描绘的对象,芦苇出现的境界成了文学作品的美好意境,芦苇们引发的无穷想象被写进了文学作品成了文学作品的内容。  21.过渡作用  22.戚继光——英勇抗倭;岳飞——誓死捍卫国家领土完整;杨靖宇——为抗日英勇献身等等  23.在作者笔下,芦苇成了人的象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6:16:00 | 只看该作者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7——20题。(14分)
老    妪
⑴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⑵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末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⑶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向睃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绝无半点儿乞意。
        ⑷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了,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慰。
        ⑸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账。
        ⑹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⑺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太冷的天她卖一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
        ⑻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美德等等……
        ⑼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⑽“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⑾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⑿儿子仰脸看我。
⒀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⒁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大,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我和儿子又经过卖茶蛋的摊行时,见一老叟,守着她那煮锅。如老妪一样,低着头,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向眼前行人一睃,也不过是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乞意。比别人,生意依旧冷清……
        ⒂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的……
    1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跻身她们中间:置身。      B.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挑选;选择。
C.佯装没有算清小账:假装。  D.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形容十分严肃的样子。
18.第⑷节“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我”为什么“不平”?又为什么“体恤”和“怜悯”? (4分)
                                                                 
19.“我”故意多给老妪两毛钱,出于什么目的?后来“我”为什么自责“狠琐”? (4分)
                                                                 
                                                                 
20.第⑼节写老妪,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方法?结合全文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分)
                                                                 
                                                                     
四、写作(40分)
纽约公共图书馆前馆长,卡?耐基金会总裁瓦顿曾说起他的童年:他出身贫寒,6岁丧母,祖母在伊朗北部山区把他带大,她曾经告诉小瓦顿:“孩子,有两点你一定要记住:第一是出身,这一点你无法改变;第二是你的人格,而这一点则任你控制,你可以失去你的健康与你的财富,但永远不要失去你的人格,你的人格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请在横线上填上词语完善题目,并以《       掌握在自己手里》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供参考词语(命运、前途、学习、进步、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6:16:00 | 只看该作者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2——16题。(2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2.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故虽有名马                        ②不以千里称也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④策之不以其道            
13.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4.理解填空。(7分)
①叙述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②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
③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而以“千里马”喻指                ,以“伯乐”喻指                 ,讽喻和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
15.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6.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4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6:16:00 | 只看该作者
三、你一定能合理地解释语段后的问题!(4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7——11题。(14分)
①因此,那些第一次见到他的人,一开始都无一例外地感到失望。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他们早就形成了对他的主观概念,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父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门终于开了,进来的却是一个矮小敦实的人,由于步子轻快,连胡子都跟着抖动不停。他刚进门,差不多就一路小跑而来,然后突然收住脚步,望着一位惊呆了的来客友好地微笑。他带着轻松愉快的口气,又迅速又随便地讲着表示欢迎的话语,同时主动向客人伸出手来。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托尔斯泰吗?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②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③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7.文段在对托尔斯泰进行描写时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2分)
                                                                     
8.文段对托尔斯泰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4分)
                                                                     
9.②段中写托尔斯泰的目光可用哪些词语描述?(3分)
                                                                     
10.③段中通过对托尔斯泰眼神的描述揭示什么?(2分)
                                                                     
11.理解“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的含义。(3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6:16:00 | 只看该作者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二)
(本试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
一、明察秋毫(10分)
1.选出下列词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
A. 驿(yì)站    教诲(huǐ)    诘(jié)责     畸(jī)形
B.芦荟(huì)    瞥(piě)见    胡髭(cī)      黝(yōu)黑
C.鬈(quán)发   长髯(rán)    锃(zèng)亮    一绺(liǔ)
D.禁锢(gù)     炽(chì)热    食(shì)马者   负箧(qiè)曳屣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3分)
A.相形见绌     藏污纳垢     鹤立鸡群     暗然失色
B.抑杨顿挫     翻来复去     正襟危坐     广袤无垠
C.深恶痛绝     无可质疑     颔首低眉     风云突变
D.粗制滥造     郁郁寡欢     诚惶诚恐     繁花似锦   
3.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4分)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D.不停的絮絮叨叨
二、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4.默写填空:(13分)
①                   ,                   ,此事古难全。
②俱怀逸兴壮思飞,                。
③杜牧《赤壁》中用议论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
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的“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相同的诗句是“           ,            。
⑤《与朱元思书》中写作者对功名利禄鄙弃的的句子是:              ,              ;
            ,                。
⑥风烟俱净,         。从流飘荡,             。
5.名著练习。(3分)
①请写出《水浒传》中一个最典型的反面人物           
②《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
6.请参考下述材料,按“直言警示”与“婉言劝说”的要求,各设计一条戒烟广告语。(4分)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烟草生产和消费量的第一大国,分别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全球11亿吸烟者,3.2亿在中国。在中国,每年都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肺病、冠心病等疾病,每天都有8万左右的青少年成 为长期烟民。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
①直言警示:                         
②婉言劝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3 09: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