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阅读《给幼儿教师的101条建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9 00:3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幼儿的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界的刺激内化为与认知,社会适应及个性发展密切相关的良好心理品质。心理素质包括先天的心理潜能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中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质。心理潜能是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遗传素质及生长发育有关,同时有具有个体差异性。

     在心理潜能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心理品质,如自信心,自主性,坚持性,独立性,观察性,记忆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同情心,合作性,解决冲突的能力等,贯穿个体心理发展的全程学前期,是这些心理品质获得的关键期。

   幼儿的心理素质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品质。意志方面有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个性方面有自主性,敢为性和情绪能力。社会性包括合作性,同情心,交往礼仪,冲突解决的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

一、个体因素。

   主要有些生理因素(遗传,母亲孕期卫生,母亲分娩以及幼儿生理发育过程中的意外等),心理因素(认知,个性与社会性等)和社会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

    比如心理因素方面,有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更多的是因为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从而被拒绝产生的无助感。

   二、环境因素。

       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完全是个体因素决定的。事实上,幼儿所生活的家庭,幼儿园,社区乃至社会文化制度等都直接间接地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自主性需要没有得到家长理解和认同的幼儿,有时就会形成自卑与羞怯的性格。也有可能会受不良的家庭结构,不当的养育方式的形象,或者受教师的冷漠行为,同伴的排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然,亲子之间,师幼之间,同伴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要是他发展不仅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也会反过来影响外界因素。

因此,幼儿心理素质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有:1、积极适应原则。指帮助幼儿积极适应学习,游戏,日常生活的各种变化,养成与自己身心发展和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心理与行为。2、主动发展原则。就是幼儿心理素质教育不但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而且还要创造机会,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把握最近发展区。如小班是幼儿适应能力与交往能力发展的主要时期;中班是幼儿形成独立性与自信心的时期;大班是幼儿责任感与坚持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来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3、活动内化原则。活动就是将幼儿内在的潜能转化为现实中各种品质的关键因素,衍生的心理品质也同样是活动中不断得到拓展,丰富和提升的。4,家园合作原则。从教育的有效性来看,一方面要明确,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离不开幼儿的一日生活,幼儿的心理素质是在一日生活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另一方面,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是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成他人,其自身的行为教育方式的一致性,有助于幼儿获得肯定性的信息,也有助于幼儿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内化。

把握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健康教育,帮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9 00:36:02 | 只看该作者
新街幼儿园 杜艳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0 13: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