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9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习题新文化运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3 12:1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文化运动
一、选择题:
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
2、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毛泽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新青年》                  B、《中外纪闻》
C、《民报》                    D、《申报》
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   )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列宁主义                   D、民主和科学
6、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是(   )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7、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8、对东西方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是某一文化运动的特点之一,“打倒孔家店(即打倒孔子的一切)这一口号出现于(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6-13 12:15:13 | 只看该作者
A、洋务运动中                  B、戊戌变法中
C、新文化运动中                D、辛亥革命中
9、最早刊登白话文、新体诗、改用新式标点符号的杂志是(   
A、《中外纪闻》                 B、《新青年》
C、《民报》                     D、《申报》
二、填空题:
10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             》和《              》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
111919年底,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              》,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利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维度B 能力提高
三、动脑筋:
12、填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请你把相应的内容填入表中。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13、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上述材料出自何人之口?通过材料作者宣传了什么思想?
2)为了宣传这一思想,作者创办了什么刊物?
3)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这些努力,起到了什么作用?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大钊号召青年: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李大钊的《青春》
1)李大钊的《青春》一文,在向青年发出什么样的号召?
2)作为青少年,对此有何感想?
四、分析探索题:
16、阅读分析:有人说:“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只限于文体形式方面的改良”。请阅读下面胡适写的两段文字,谈谈你对上述意见的看法
1、“我们也知道虽有白话未必就能造出新文学,我们也知道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想做里子,但是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字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      ----------《〈尝试集〉自序》
2、新文学应反映“工厂之男女工人、人力车夫、婚姻苦痛、女子之位置”等种种社会问题。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17、阅读分析:19159月,在上海出现了一种新的刊物-----《青年杂志》,以后迁到北京出版,改名《新青年》。这个杂志是由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主办的,他写过一篇《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他说:“……这几条罪状,本社同人(仁)当然直认不讳,但是追本溯源,本社同人(仁)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
请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一下
1)文中提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2)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这是陈独秀在哪次运动中提出来的?请对这一运动给以准确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6-13 12:16:02 | 只看该作者
选择题:
(2010湖北襄樊,1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中外记闻》   B.《民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
(2010湖北黄冈,10)“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也要保持民族气节,不可为锦衣玉食傲无耻的帮凶和奴才。”在民主革命中为中华民族而牺牲的仁人志士有(    )
①文天祥 ②岳飞 ③邓世昌 ④李大钊 ⑤刘胡兰 ⑥雷锋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③④⑤
(2010安徽芜湖,3)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
A.反对尊孔和复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2010广东东莞,15)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族独立富强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发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这些努力都未达到目的,于是先进知识分子又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民主共和                    D.“民主”与“科学”
(2010江苏盐城,10)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探索中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主”和“科学”②“自强”与“求富”③“民族”“民权”“民生”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6-13 12:16:26 | 只看该作者
新文化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文化的主要阵地是 ( )
A、《敬告青年》 B、《每周评论》 C、《新青年》 D、《民报》
2.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陈独秀--- 《敬告青 年》 B、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C、鲁迅---《狂人日记》 D、胡适——《文学革命论》
3.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 )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提倡 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局限性在于( )
A、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 B、没有进行武装斗争
C、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D、对东西文化绝对肯定后绝对否定
5.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它( )
A、继续反封建 B、向西方学习 C、反对尊孔复古 D、主张民主共和
6.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的民主 和科学的口号,其中“民主”的含义是 ( )
A、三民 主义的“民权思想” B、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C、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思想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二、问答题: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标志、代表人物、口号或高举的旗帜、主要阵地、内容、历史意义。
2.在近代化探索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思潮是什么?各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D 5.A 6.C
二、问答题
1.答:(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分别体现了“师夷长技”(或自强,求富);维新变法(变法图强或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或救亡图存);三民主义(同盟会纲领的内容或推翻帝制,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科学的思想主张。
(3)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或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思想启蒙(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层层递进、由表及理、逐渐深入(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 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2.答: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 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 基础;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各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 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 真理,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1 11: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