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全套教案集

[复制链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50:00 | 只看该作者

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这可能吗?你是怎样理解这种现象的?
   思考讨论后明确: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随着人的心意前进,人们的心灵在大海上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2、既然是“我的伙伴”,为什么我却不知道“是些什么人”?
    3、周围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飘动的风帆,船尾潺潺的流水——所有的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
   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水流等没有生命的物来倾诉爱情,而且要连续倾诉两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里的爱情指什么?
思考讨论后明确: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潺潺流水等一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在倾诉爱情,这里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大海的美丽可爱,充满青春的魅力,带给人们无限的幸福和快乐,表达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陶醉。
这里的爱情指理想。
4、文中说“飘来一阵甜滋滋的声音”,声音怎么能说是甜滋滋的呢?你能告诉我吗?这是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听到的声音用味觉的感受表现出来,更加表现出声音的甜美。
5、请你想象揣摩文中所说的“她”是指谁呢?你理解“永不衰败的天堂”的意思吗是作者的一种拟人的手法,可以指大海,可以是海之神、爱之神,也可以指作者心中的爱神。
永不衰败的天堂,可以理解为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理解为美好的青春;可以理解为美好的爱情;还可以理解为对岁月流逝的人
提出“她”指“母亲”、“妻子”、“天使”等等。
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指理想。天堂指蔚蓝的王国,理想拉着你的手,走向永不衰败的天堂。
六、体验梦境(音乐)
教师播放带有海水声音的音乐,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心目中的大海,看看《蔚蓝的王国》里有哪些景物进入自己的梦境,自己还希望哪些景物进入理想的王国。
分组活动交流,会绘画的学生用画笔画出理想的王国。文字好的同学给画的图画配上文字说明,要求语言优美。
教师指名学生展示作品,并作说明。
结语:都说梦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都说梦是可想而不可知的 但如果心中有梦 何不做个追梦少年不管路途如何漫漫修长 不管有怎样的狂风暴雨 暗礁险滩 请继续扬帆起航 美梦一定成真!
七、拓展梦境
1、喜欢朗读的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选配恰当的音乐,录成磁带;
2、喜欢写作的可发挥想象,以“           的王国”为题仿写一篇散文诗,收录在自己的作品集中并勇敢投稿;
3、喜欢阅读的可以查阅历代文人墨客赞大海的文章、词句,摘抄到本子上并诵读交流。
板书提纲
蔚蓝的王国   梦中人  我   伙伴  女人         
             梦中景  大海 小船  仙岛 花鸟     
梦中情  青春 快乐 爱情 幸福     



       




教学后记


























皇帝的新装
高邮市送桥镇初中      江平
教学目标:
1、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理清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4、了解本文语言描写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5、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联想和想像。
2、作品深刻的内涵和思想。
3、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方法:想象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新课
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那么你都读过谁的童话?(学生可能说:郑渊洁、安徒生、格林等等),看来大家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也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小学时,我们学过他的哪篇童话?(肯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卖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会受大家欢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装》。不过,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学习本文,要学会多角度、多侧面的地学习,去分析。
二、 作者简介
这是一篇著名的童话,它的作者很了不起,是安徒生。下面哪位忠实的读者想大家推荐一下他的主要作品?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①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可请一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边听边猜想。到了一个新情节的开头,不要急于往下读,可以先把书合上,自己先试着想像,看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是否有差别。(肯定会有不同的想像,可让这些学生谈谈自己的想像内容,老师可及时给予鼓励。)
② 播放本课录音。教师可指导学生边听边圈点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工具书或与其他学习伙伴解决。
③ 指导学生在书上画出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或段落,以便帮助理解文章线索,进行深入思考。
   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爱——织——看——穿——揭——议
  本文以“新装”为线索展开情节,让不同身份的人在这场骗局中登场,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性格特征。
   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四、布置作业:
① 写生字,理解词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50:00 | 只看该作者

假设在你的伙伴中,有人或者因学习方法不当而考试分数偏低,或者因家庭环境不好而内心痛苦,或者因外形不佳而自惭形秽……请你与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针对这些伙伴的具体情况,给予切实的帮助?怎样使每个人都感到集体的温暖,与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
      同在一片蓝天下
      报刊上,不时有关于伟人、英雄、成功者业绩的报道;荧屏上,经常闪现各种明星的身影。你能否把目光从报刊、荧屏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摆小摊的、扫大街的、捡破烂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建议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彼此心灵沟通。然后全班或分组交流,每人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与感受。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请关心最近媒体的报道:某地有个孩子因天灾人祸而失学,某人因意外事故而落下终身残疾,某人突然患上重病却缺少医疗费用……全班分组讨论一下,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动?应该怎样帮助他们?然后大家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六、小结:让同学在纸片上写一句话(和爱有关的),表达自己上完这节课的感悟和体会。
七、拓展作业:
      (1)让学生以“爱”为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和联想,创作一则童话。
      (2)阅读童话,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经过加工,讲给你的弟弟和妹妹听。       



教学后记












蔚蓝的王国
高邮市送桥镇初中      江平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品味、感悟散文诗的优美的艺术和作者奇特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者在文章当中寄托的美好感情。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方法:探究感悟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说梦导入(配乐)教师开场白: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科学表明:”白日梦有助于理想的达成。”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学生肯定回答。教师要求学生回忆一次甜美的梦,学生之间可小声交流,教师与学生也可单独交流。
佛罗伊德曾说过:“梦是愿望的达成。”生命总是有梦的,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要献出一片绿荫;哪怕是一朵残缺的花,也想献出全部芬芳。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走进一个美妙的梦境,那就是屠格涅夫写梦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
二、作者介绍
1、介绍作者,引导学生注意从人、时、地、事、作五个方面来识记。
   投影:屠格涅夫,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等。他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而他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
2、简介散文诗
三、走进梦境
范读课文,学生看图片,了解屠格涅夫在梦中描写了哪些景和人。
梦中景:大海、岛屿、花鸟、等等
梦中人:仙女、我和伙伴
四、品味梦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有奇妙想象的句子,找出自己最喜欢,认为写得最优美的语句或段落,体会梦中蕴涵的情感。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1:第四小节,奇妙之处是“头顶上也是海”。教师继续提问怎么理解“头顶上也是海”,并和学生一起讨论。
学生2:第七小节,奇妙之处是“用心灵驾驶小船”。教师提问“心灵怎么可以驾驶小船”,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这小节,再由其他学生评点,教师指导朗读方法。
学生3:第11小节。因为有神秘的女人,还会拉你到天堂。教师请该生朗读,然后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再指导朗读方法。
学生继续发表看法,说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师点拨,明确本文语言的优美性体现在:
1、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大海中的一切都成了形象化的,人格化的。
2、运用了富有自然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塑造大海的形象。
梦中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从这些优美的句子中,你可以看出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插放《老人》,交代:表现一位几乎站在生命的终点上的老人,发出了想继续人生的奋斗却又力不从心的感叹;而课文中却是对生活、对人生、对青春、对爱情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渴望。
参考答案:
1、  表达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2、  赞美美好的青春生活
3、  歌颂爱情的美好
4、  表达岁月已逝的人生感叹
追问:蔚蓝的王国不仅是大海了,他是有象征意义的,那象征意义是什么呢?
蔚蓝的王国是作者想像中的大海,在这个王国中没有烦恼、痛苦、忧患、压迫、灾难,有的只是快乐、幸福、自由、美丽和温馨,是作者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带着感情,指导学生集体朗读。
五、质疑梦境
屠格涅夫把他的一系列散文诗寄到《欧洲导报》发表时,在序言里请求读者不要一下子把它们全部“浏览”完毕,而是建议“今天一篇、明天一篇”地慢慢细读。可见他自己也认为这些作品是需要细嚼慢品的。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分小组活动,组内学生互相提问、答疑。学生不能解决,邀请教师加入。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1、“并不是风在推动它前进;驾驶他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灵——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里去,小船就飘到哪里去,他像是有生命的东西,完全听从我们的使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50:00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了一、二小节的内容后,将全班分为两组,每组推荐一位同学来主持,采取“挑战主持人”的请学生先读一读,然后推荐两位。
(分成两组,分别讨论第三、四小节。)(出示课件20)
第三节学生主持:
第四节学生主持:
(出示课件21)
作者由地上的街灯想到天上的明星是一种什么手法?.    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手法写天上的生活的?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诵读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九. 实践运用
    1.有一位同学读了这首诗后浮想联翩,晚上在睡梦中游历了诗中描绘的街市。梦醒后,他想记录下这次经历,可是只开了个头,就写不下去,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
    今天,我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天上的街市,我看到了____。(出示课件22)
     2.充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参照下面句子的样式,仿写:(出示课件23)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颗联结在一起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3.看图中的圆,你联想或想像到什么?(出示课件24)
十.本 课 小 结(出示课件25)
    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虚实结合,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布置作业:牛郎织女由不幸的生活到诗人郭沫若    笔下过上幸福的生活,你能想像其中的过程吗?请写出来. (出示课件26)       

七颗钻石
高邮市送桥镇初中      江平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怎样的神话故事?(学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那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学生:牛郎织女)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今天,让我们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一讲有关大熊星座的动人故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话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体裁。设计这一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为这节课奠定了一个好的基调。)
二、请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在请学生自读课文前,布置给学生如下阅读任务:
1、自读课文,注意语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2、你认为这个小姑娘是怎样的人?画出相关的语句做简单说明。
3、小姑娘的小罐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呢?
4、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读课文。(一篇好的文章重在朗读,从读中感悟字句的意义,从读中去感悟文章内容及作者在文中所蕴涵的感情。这一环节以读为本,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这一环节的教学,准备设计以下问题:
1、全班推荐同学参加讲故事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奖品。
2、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上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然后由四人一小组的小组长派代表回答问题。争取做到人人参与。
3、师生共同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点。之后教师作归纳小结。
4、佳句欣赏。品味佳句。同学们可以几人一伙地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品读佳句。
5、师生共同交流能体现文章主题的句子。
(设计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自读、共赏,从而能自我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进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同时这一环节也贯穿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综合训练,培养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如下两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差异性),然后全班交流。
1、童话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个梦她会做一个怎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2、“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要讨水喝”假如你是作者,你会如何续写下去呢?给故事续写一个结尾。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应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本文的内容较为简单,一读就懂,所以就鼓励学生在阅读时作出有个性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于是设计了想像创作题)
五、语文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下列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写出你的设计方案,小组交流后推选出代表作全班交流。
      关爱每个伙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50: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看屏幕,“假如图片中的女孩就是你,面对迷人的夜空,你会想到什么呢?”(出示图片1)宇宙空间是那么的神秘莫测,让人们充满好奇和幻想。生活中人们长期以来演绎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天仙配、牛郎织女等,将我们并不了解的世界想像的多么美丽,那么,天上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出示图片2)。用心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图片3)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习联想和想像的表现手法,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二、作者简介。(出示图片4)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 话剧《屈原》等。
三.背景介绍 (出示图片5)
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在全国铺天盖地地展开,但不久却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五四”运动的高潮过后,中国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暗中。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了社会的黑暗,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追求光明和理想。于是于1921年10月24日写下了: <<天上的街市>>
四、朗读课文。朗读指导(出示课件6)
1请同学读课文。看大屏幕读诗(出示课件7)
2请同学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你认为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你认为这句应该怎么读?读给大家
3教师明确:诗歌的朗读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要求。(从而过渡到诗歌“朗读要求”的讲解,)
(1)注意节奏缓急、音量大小和速度快慢,做到轻松、柔和、舒缓。(2)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3)划出诗歌的节奏并标出重音
4进入朗读诗歌的环节.划分朗读节奏,用“/”标出。
(教师在行间巡视,了解学生划分的情况,等划得差不多后作进一步要求)。(等大家划完后作要求)请同座的相互交换,读一读,看看与自己的有什么区别?对你的同座划的重读音作评价,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看大屏幕,看你划的朗读节奏是否正确。(出示课件8)
5根据刚才划分的节奏和重音,把诗再读一遍要读出音乐的美。(出示课件9)
6播放配乐朗诵。(出示课件10)
7(在课件播放结束后)请同学们模仿播音员的朗诵再将诗歌朗读一遍。
五、整体感知: (自然进入“赏析诗歌意境”的环节)(出示课件11)
1.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象的?
2.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象的内容及想象过程。
  .小组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a.  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象的。(出示课件12)
b.        诗人想象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想象过程:(出示课件13)
   街灯     
     ↓↑     →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明星
(教师明确: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似事物的过程。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六、品味探究    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
1、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物、哪些人?(出示课件14)
明确: 街灯、明星、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
2 作者所描述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出示课件15)
明确: 美丽,繁华富庶,商品琳琅满目
3 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传说中的   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何不同?(出示课件16)
明确: 在诗人的想象中,天河不再成为阻隔牛郎织女的障碍,他们自由来往,无拘无束,过着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
4通过描写天上的街市,牛郎织女的生活,作者这样写想表达什么?(出示课件17)
明确: 描绘了美丽的街市及牛郎织女幸福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主题)
七.(出示课件18)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那里?如:诗句押韵、和谐;语气亲切;用词准确等。引导学生赏析第一节和第二节。
1第一节中的“闪着明星”和“点着街灯”中的“闪”和“点”字,能否互换?为什么?
明确 :“闪”形象生动而又准确地写出了明星若隐若现的状态。 “点”
很有表现力。既是“点”着灯,也就有点灯人,既有人,天上也就
一个世界。“点着无数的街灯”,既渲染出一派神秘奇丽的色彩,又为
以后各节描写作好了铺垫。
2第二节句首冠以“我想”,表明了下面写的都是作者的主观想像。用“缥缈”修饰“空中”,从隐隐约约当中表现出天空的高远深邃;
3.用“美丽”形容“街市”,总写出街市的美好;   
4.“定然”一词,语气肯定;从而表现出诗人想象在那高远深邃天空中必有美好的街市(板书:天街美好)。
5.用“陈列”修饰“一些物品”,表明店铺中物品相当多,摆布很得当;
用“世上没有”修饰“珍奇”突出了珍贵奇异物品世上绝无(出示课件19)
师小结:两层驰骋想象,由写街到写物,连接紧密,逐步展现,表现出诗飞翔想象羽翼,神游天上街市,表达了诗人想像天上必有一个远胜人间美好世界的坚定信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49: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岁”、“穰”、“患”、“贻”等常见文言实词及“之”、“其”、“以”、“悉”等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熟练翻译课文。
2、  掌握本文简洁、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3、  了解《梦溪笔谈》及作者沈括
教学方法
1、  生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引导学生对照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2、  分组学习,相互质疑,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3、  师生互动,欣赏分析,教师和学生相互问答,共同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
4、  学习本文简洁生动,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新课,请学生展示各自收集的有关本课的图片、资料,教师作总结,并点评准备材料,准备得最详细。
三、学生自主学,疏通文意。
1、  学生根据手中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自读课文,分小组交流:字音、字形、字义、语句意。
2、  集体讨论探究,教师作归纳。
(1)字音、字形部分:
喙(hui)    穰(rang)    梵(fan)    胠(qu)    箧(qie)    履(lu)    贻(yi)    钗(chai)
(2)字义部分
大穰:庄稼大丰收    方:才   级:层    患:嫌、担心   
贴:赠给     但:只     盖:因为  伏:通“服”
胠箧:从旁边打开箱子   以:用        悉:全
之:结构助词的       其:代词,它的
(3)语段意:(重、难点)
方为秋田之害:
译:正要成为秋田里庄稼的祸害。
则以钳搏之,悉为二段:
译:就用嘴上的钳子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译:十天后,子方虫全部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译: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未布瓦,上轻,故为此。
译: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译: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办,塔身就稳定了。
人皆服其精练
译: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三、根据大家刚才的集体探讨对课文的了解、学生在次自习课文,简述文章主要内容。
答案:《以虫治虫》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作物获得丰收。
《梵天寺木塔》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塔动”问题的生动事例。
四、听老师读课文,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注意停顿和重音,学生交流互读。
五、布置作业
1、  悉课文内容,掌握字音、字义、会翻译语段。
2、  背诵课文。
3、  完成书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作业检查
小组间互相提问(字、段翻译,课文背诵)。
二、合作探究,赏析课文,完成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办法。
2、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害虫天敌的出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增产,保护了生态环境。
3、动物中还有哪些天敌,学生比赛发言。
例如:猫——鼠         青蛙——害虫
4、那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现代农业的看法。
要点:粮食增产,农药的使用对人体有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提倡绿色农业。
5、论《梵天寺木塔》中如何表现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要点:“动如初”表现建筑工匠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问题,“无可奈何”一词也写出了大家对“塔动”无计可施。
作用:为后面喻皓轻易解决难题作了铺垫,反衬其技艺高超。
6、《梵天寺林塔》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
“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能样的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讨论要点: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未面瓦”,“上轻”,可实践的结果让匠师很难堪。为了向钱帅交待而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见喻皓的妻子,请求喻皓解决塔动难题。“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良苦用心,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胸有成竹。
7、用自己的话说说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塔动”这一难题?
8、学生讨论,举例说明本文写作特点。
要点:(1)详略得当如《以虫治虫》观突出以虫治虫这一中心,对“傍不肯”外貌、特征、剿灭子方虫的情况介绍比较详细而对“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
《梵天寺木塔》对如何解决塔动,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作了传神的描写。
(2)生动简洁
如:“方”     “笑”        “密使其妻”
9、《梵天寺木塔》体现了我国古代在建筑技术上的伟大成就,你还能说出我国古代还在哪些方面的科技水平长处于领先地位。
三、本课总结
学习了这两篇课文对你有哪些启发,各抒己见。
要点:A:绿色农业   环保     可持续性发展
B:为国家的过去的发达自豪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为使现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而自强不息
       






教学后记




















天上的街市
高邮市送桥镇初中      江平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①了解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②了解诗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 能力目标:提高诵读能力。
3. 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的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想象和联想的运用。
教学媒体:电脑、投影仪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49:00 | 只看该作者

2.即使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也并非是轻而易举的获得灵感。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而形成的。
3.区别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的细小的想法。)
事实论据:举例论证: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
第二题
交流引起你思考的警句,并结合自己谈谈会。
教师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三.创造火花(过渡语: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寻求第二种答案,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下面我们就动一动手,来发挥一下自己的创造才能。)
材料:
3个回形针,一张卡通信纸。 在实践中探索回形针的用途。
(夹书、书签、钓鱼钩、女生的花夹子、当拉链坠、门帘、项链)
目的: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使学生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四.本文写法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目的:反思学习过程,学有所得
?        1.充分运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有力的证明了论点------事实是证明论点的最有力的武器。
?        2.引用的成语、典故颇多,增加了文章的语言的气势-------议论文的语言在该简练处简练、该生动处生动。原则是始终为论点服务
五.写作实践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课文创造性思维的必须要素之一为论点,充分运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以及一些成语、典故,给文章添加一个自然段。
  要求是:立意新颖,不流于俗套;紧扣中心,有一定深度;语言简明,150字左右。
学生写作,后交流,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六.奇思妙想(作为机动内容---时间多,当堂交流,时间少,作为作业)说一说自己想发明创造什么? 你准备怎么去努力实现你的发明创造。       

宇宙里有些什么
高邮市送桥镇初中      江平
教学目标:
1、宇宙的物质组成和特征。
2、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
3、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2、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欢迎乘坐“神州x号”宇宙飞船,来到广阔神秘的宇宙,今天,我们将一齐漫游这神奇的宇宙,认识一下各种星体,看一看宇宙星到底有些什么?(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我是“神州x号”宇宙飞船的导游,我将带领你们参观宇宙,现在,首先来了解一下宇宙(教师读课文)(要求学生合上书本,拿起笔在本子上记下你所听到的认为重要的内容,要求同学们听完后谈谈你对宇宙的整体印象。)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并作记录。
2、听完后学生谈听到了什么?对宇宙的整体印象,教师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大
恒星                中
                                小
行星
                亮
星云
                                暗
                银河系                        河外星系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⑴教师:在你所听记录的内容中,你最想了解什么星体?请打开书本,找出有关段落,仔细阅读。
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的,是怎样说明的?
(学生读课文有关段落,作批注,小组间交流,小组成员轮流向小组其它同学汇报学习的成果。)
⑵学生上讲台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据此重点讲解各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a. 打比方:用比喻说明更生动说明了事物的某种特征。
b. 列数字:用数字说明事物某种特征,给你留下具体的印象。
c. 作比较:用比较法进行说明,更加突出某种特征。
d. 分类别:使读者更全面了解事物。
⑶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a.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b. 大约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个铁饼形状的东西,我们叫它银
河系。
⑷通过学生分析,老师的重点讲解,要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并据此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
2、再读课文,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概括出宇宙的特征。
(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
四、探究训练,发展思维
        1、在你平时的积累,你了解到宇宙的哪些知识?请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2、你认为世界上一些国家不惜花费巨资,发射飞船,探索火星等星球,有哪些意义?怎样保护好属于我们自己的星球——地球。
五、拓展阅读,形成能力
        你想了解我们星球所处的银河系吗?请你们打开课文自读课文186页,阅读《走马观花看银河》,并做成读书卡片。
        (此教学环节也可放在课后进行)
六、总结全文,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今天,我们一齐游览了宇宙,了解到了各种星体,初步认识了宇宙,但我们的认识是很肤浅的,宇宙的许多奥秘正等着你们去探索、去发现。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收集有关宇宙的资料。

附板书:               
                                                大
                                恒星        中                                列数字                近                已知
        宇宙里有                        小                                作比较               
些什么                行星                                        分类别               
                        星云        亮                                打比方                远                未知
                                        暗
                        银河系                河外星系               

        特征: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



       





教学后记

















《梦溪笔谈》二则
高邮市送桥镇初中      江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49:00 | 只看该作者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通过多次反复试验研究,他推翻了被当时人们奉为权威的亚里士多德的“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的学说,建立了落体定律。他还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体运动规律,并确定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他还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发现月球表面凸凹不平、木星有4个卫星、太阳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等等,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地动说。后因发表文章反对地心体系,支持和发展地动说,而遭到罗马教廷异端裁判所判罪管制。最终,罗马教廷宣布取消对伽利略的审判,伽利略得到平反。
③明确教学目标
④速读课文,总体了解课文内容
文章开头和结尾写了伽利略的哪两个发现?中间写的又是什么呢?
(1—7)写伽利略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8—12)记叙伽利略的孩提和学生时代的情况。
(13—19)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⑤分析文章(1——7)节
速读后思考:
1.伽利略的发现受什么启示?
2.第2小节中的“觉得”和两个“似乎”能去掉吗?
做单摆的演示实验
注意观察并思考(讨论):
1.做这项实验需要什么条件?         
2.你发现绳的摆动有什么特点?   
3.实验的结果怎样?                        
4.这一发现如今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应用?
5.通过此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⑥研读课文(8—12)
让我们为孩提和学生时代的伽利略画个像,看看他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⑦研读课文(13—19)
介绍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塔体共8层,高54.5米。该塔建至第3层时,发现地基开始倾斜。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偏离塔体垂直中心线2米左右。由于该塔“斜而不塌”,名声大噪。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比萨斜塔更加有名了。
思考:
1.当时有什么困难?
2.写观者队伍的盛大和观众的“兴高采烈”有什么作用?
3.实验的结果如何?
⑧讨论.探究
1.作者是采用先写趣事,再写小时候,最后写斜塔上的实验的顺序进行写作,这样写好还是按时间顺序写好?
课文构思巧妙。写人物传记一般是按时间顺序,从小时候写起,但课文却首先描写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的经过,写得引人人胜,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然后再回过头略写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的情况,接着再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这样构思全文,不仅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两个重大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兴趣盎然。
2.学习了这篇文章,你能否从伽利略的事迹中总结出几条关于知识创新的经验,并用恰当的语句表达出来。
⑨拓展.迁移
古今中外,像伽利略这样受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启发而有所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是大有人在,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3.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童、学生时的情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探索新理论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高邮市送桥镇初中      江平
教学目标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4.帮助学生确立理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端正态度,积极投身到创新的洪流中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  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活跃一下气氛,从而为课堂教学打下情感基础。 课堂:由课前的歌曲提问: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有什么?进而提问:在同学们的眼睛里春天是什么?在老人的眼睛里春天是什么?
师:有3个学生回答了不同的答案。看来生活中事物的标准答案不止一个。
真如苏东坡的诗句所云: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所以说: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二.整体感知
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1.作者提出了哪几个问题?由此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为了使论点有力,作者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
2. “用浪线划出引起你思考的警句,并结合自己谈谈会。”   
请组长把小组的共同见解作好记录。  
学生读书2分钟,然后自由交流:4—5分钟,由组长负责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做好记录,教师可以参与到其中的一组中去。
交流见解
第一题
指导回答问题的思路:问题---观点---论证方式
问题一: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观点1.渊博的学识2.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毅力)
事实论据: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问题二: 创造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观点411.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创造的意识在自己的思想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18: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