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知识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5:44:00 | 只看该作者
㈧图书馆和阅览室

图书馆和阅览室是学校师生员工课外阅读的场所,也是人员流动较大的地方。按照《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图书馆必须有足够的空气量,特别是良好的通风换气。

⒈用于学生自习、阅读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应每天保持良好的通风与换气。在温暖天气(或季节)可全天开窗,以避免二氧化碳的蓄积,保持空气清新。

⒉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容季节,应适时用含氯消毒剂(如1:49 漂白水、二氧化氯液)对图节馆和阅览室地面、桌椅、门窗、手柄及相关设施进行清洗消毒。

㈨专业教室

目前学校内的专业教室类型较多,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实验教室,音乐、美术、自然等专业教室以及计算机教室、电视教室、室内体育场馆等。与普通教室相比较,这些教室供全校学生才使用,更具有人群流动性较大等特点,因此,开窗换气、对桌面及相关物品的清洗和消毒就尤为重要。

⒈按照《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17226/1993)规定,需要定时置换空气。学校应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如温暖天气(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节(或季节)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

⒉计算机教室中,计算机键盘和鼠标是细菌、病毒的一大窝藏地,因此,每在使用专用工具、试剂对键盘、鼠标外壳进行消毒清洗,防止细菌病毒的滋生、传播。

㈩学校自备水源和其他公共设施

学校自备水源是指为解决学校用水而建的水塔、蓄水池、水井等给水设施。因学校自备水源被污染造成肠道传染病流行的事件每年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学校自备水源的管理是预防学校肠道传染病流行的关键措施之一。学校应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的有关要求管理自备水源。

⒈学校应建立相应的自备水源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并安排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其管理,水源管理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体检,经体检合格者主能上岗。

⒉水源管理人员须定期清理水源的周围环境,保持清洁卫生。

⒊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⒋学校若使用自备水井,应定期(每季度)请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水质检测,防止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⒌学校采取水塔、蓄水池进行二次供水,必须按照《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的要求,加强卫生管理,并建立定期清洗制度,确保供水符合卫生标准。

⒍有游泳设施的学校,应严格按照《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88),有关人员应执行年度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上岗。另外,还应坚持每日自检制度,包括对上游泳课的学生要进行询问、观察,如有咳嗽、出疹子、皮肤红、化脓、眼睛红等症状的,应劝告其暂时不要游泳,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学校要定期对游泳馆的余氯水平进行测试,定期委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水源检测。

⒎设置合理的洗手设施:有许多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病是通过手来传播的,如果教师或学生接触一个生病的学生后,未经洗手又接触另外一个学生,便可把病原体从第一位学生带到第二位学生身上。因此,配备合理的洗手设施对于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洗手设施 的设置应以方便学生使用为原则,特别是方便学生饭前便后、运动前后洗手。洗手设施可按学校班级数1:1的比例设置。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洗手设施旁配备洗手液或肥皂,并曲专人管理,保持洗手设施无积水、无污物。

此外, 学校中还有其他许多公共设施,在此不一一列举。保持公共设施的清洁与卫生对维护学生健康也十分重要,因此,学校应定期对公共设施表面进行清扫和消毒。公共设施须进行湿式清扫,以减少微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5:45:00 | 只看该作者
五、疫苗接种

㈠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传染病

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包括: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甲 型与乙型肝炎、水痘、流感、乙脑、流脑等。

㈡学校组织学生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⒈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5年6月实施)要求,查验新生有无完成计划免疫,查验情况必须如实填写并登记造册。对没有预防接种或未依照要标接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新生,学校应当在30日内向学校所在地的接种单位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通知家长(或学生监护人)带学生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种。

⒉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需要对学校人群实施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必须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要求,由学校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任何单位和人个不得擅自组织学校人群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⒊学校按照当地政府要求(需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组织学生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时,应当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应急免疫接种家长通知书放到每个家长手中;对学生进行应急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配合疾病控制部门将接种此种疫苗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告知学生、家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5:45: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学校如何应对传染病疫情


防止传染病蔓延最重要的措施是早发现、早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因此,学校的老师、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领导都有责任在发现传染病后及时报告,尤其是法定需上报的传染病,应尽早报告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防止蔓延。

学校传染病疫情的应对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学生个人如何及早发现自己或他人患病并及时报告:教师如何及早发现学生患病及报告;学校领导如何应对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各自的责任及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一、学生如何应对传染病

㈠发现传染病症状应立即报告老师

学生本人向现或发现其他同学有以下传染病症状,应立即报告老师或其他负责人:

⒈出现发热、呼吸较平时急促、发冷、咳嗽、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喉咙痛、胸痛、全身酸痛及乏力(原因不明)、咳脓痰或痰中带血等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的简要隔离措施,如向老师或专职 (兼职)卫生保健人员要求提供一个口罩,并接受适当的隔离,等待 诊治。

⒉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

⒊手脚、头皮、躯干出现水疱或皮肤出疹子、疥疮或头虱、皮肤搔痒等。

⒋眼睛红肿、流泪 、怕光、分泌物增多。

⒌曾被犬、猫及其它动物舔、咬伤, 对声、光、风等敏感,出现“恐水”现象。

⒍其他自己感觉明显的异常或身体不适。

报告时应该尽量将有关症状的性质和特点描述清楚。

住宿生之间接触多,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学生应提高警惕,注意观察自己及宿舍其他同学情况,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大多数患者在感染传染病时不会出现一些传染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但也有一些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不易被察觉。因此,即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当同学出现精神萎靡或与平时表现不一致等情况时,也应提高警惕,注意观察。

㈡及时报告病情进展

⒈学在校内感到不适或出现上述症状,应及进向班主任报告,听从班主任安排,不能隐瞒病情。

⒉学生在家中患传染病,应及时就诊,学生家长应将学生病情通知老师。

⒊住宿学生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报告宿舍长,由宿舍长或学生本人报告老师。

报告内容包括:症状、发病时间、有无其他人出现类似症状、出现症状后是否与他人接触等。

㈢采取相应措施

学生如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⒈避免与其他同学或他人密切接触;

⒉避免与其他同学共用生活用品;

⒊不隐瞒自己的病情;

⒋配合当地疾病控制部门进行有关的流行病学调查;

⒌服从与传染病防治相关的救治或隔离安排;

⒍注意洗手,避免将病原体传播给他人。

⒎发生呼吸道感染,应主动带口罩,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⒏患病学生何时返校则要听取医生建议,根据疾病性质、治愈情况而定。

二、教师如何应对传染病疫情

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来说,越早发现传染病疫情并及时采取措施,造成的危害就越小。那么,作为学校教师怎样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怎样应对传染病疫情?

㈠及时发现疫情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学校老师应高度重视,及时报告学校,采取相应措施。

⒈在同一宿舍、同一班级或同一楼层短期内多个学生出现相同症状时,例如发热、皮疹、咳嗽、呼吸急促、头痛、腹泻、食欲不振、全身酸痛及乏力等,应高度注意是否为传染病的前驱症状。班主任或教师、宿舍管理员等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经他们初步判断后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

⒉与病人有过密接触的学生和老师如在短期内也出现相同的症状,应按照上述方式处理。

⒊在学校食堂就餐的人员中有2例或2例以上在进食相同食物短期内发生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而未进食的同学没有发病症状时,应高度怀疑是否为食物中毒。

⒋请病假的人数突然增加。

⒌病人有可疑传染源接触史:如在校外或家中接触过类似病人或某类动物,吃过不洁食物或饮用不卫生的水等。

⒍单个病例发生,有时也应当作暴发流行对待。例如以往从未出现过的病症,或是对公从健康有重大影响的疾病,如传染性非典性肺炎或禽流感流行期间,学生或教职员工出现突然高烧(38℃以上)或呼吸急促情况,应保持高度警惕。

㈡及时报告疫情

⒈报告程序:任何老师发现或者怀疑有传染病疫情发生时,都应当立即以最快的方式报告本校专职( 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由专职( 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对患者进行初步的判断,若可以排除传染病的可能, 则将患者送往相关医院进行诊治; 如不能排除传染病,则应在最短时间报告学校主管领导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⒉报告内容: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发病者具体姓名、患者发病情况、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

⒊报告的同时应采取的措施:

⑴将情况通知家长,争取家长配合。

⑵如果学生病情紧急,应在报告的同时立即将学生送至最近的医院进 行治疗,或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进行处理。

⑶若怀疑为食物中毒,则应在进行紧急处理、及时报告的同时, 还应注意保存好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工具、设备和现场,以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查验。

⑷ 如果怀疑为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应立即开窗确保室内的空气流通。

⑸尽量将患病的学生与其他学生隔离开,以免造成疾病的传播。

⑹应注意加强和媒体以及学生家长的沟通,做好解释工作,尽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⑺注意了解发病的有关情况,如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发病人群的分布等,以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

⑻密切注意学生病情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以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时参考。

⑼减少学生集会,增加室外活动。

㈢提高应对传染病的能力

⒈牢固树立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意识

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一旦在学校发生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必将对师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也会妨碍学校的正 常教学工作。作为学校老师一定要把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健康状况视为自身的责任,要在日常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密切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

⒉学习传染病相关知识,了解、掌握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包括主要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典型的临床表现。尤其是要重点掌握学校经常发生的传染病的各种典型特征(见第一章)和处理办法。

⒊配合学校进行常规卫生工作,执行晨检制度、请假制度,协助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全面掌握班级学生健康情 况,以便出现病情时能及时发现。

㈣有针对性地做好卫生工作

⒈不同的传染病,有着不同的流行特点,因此,应针对不同传染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冬春季应注意开窗通风,开展并指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以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应注意食品卫 生,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以预防病疾等消化道传染病。

⒉不同传染病的患病率在大、中、小学也有很大区别,教师应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易患疾病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⒊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差别较大,应分别对待。根据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做好日常卫生工作及应对传染病疫情的准备工作。

⒋当地发生疫情或校内发生疫情时,应根据学校安排,做好防病工作, 如组织学生每日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班内采取消毒措施等。

下表是部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人个防护措施的建议。

三、学校领导如何应对传染病疫情

㈠学校领导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过程中的职责

学校领导是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第一责任人。

学校中出现个别或多个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及学校中出现一定数量的发热、咳嗽、腹泻等不明原因的群体症状以及其他需要报告的疫情时,学校领导都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㈡学校所在地区出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处理措施

学校所在地区出现传染病暴发、流行,而校内尚无疫情发生时,学校领导要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所在地区发生传染病的特点、严重程度、流行情况等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避免传染病向校内蔓延。并采取如下措施。

⒈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⒉对全体师生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对缺勤者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

⒊发现身体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接受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并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⒋对教室、实验室、食堂、图书馆、体育馆、厕所等场所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⒌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⒍加强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要求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 ,并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避免因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导致传染病的传播;

⒎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情况;

⒏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近期工作情况。

㈢学校内出现传染病病例时的处理措施

学校一旦发生传染病病例,校领导在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同时,应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迅速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其蔓延, 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所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 性,工作要规范、扎实、有效。具体要求如下。

⒈学校内发生疑似传染病病例时的处理措施

⑴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人,学校应对病人跟踪了解。

⑵学校进行晨检时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应要求其到学校卫生室休息;由专职( 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作初步检查,并立即通知其家长 /监护人,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学校老师护送去医院。学生中若发现有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腹疼、腹泻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院进行诊治,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学生情况危急,老师、专职( 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立即带学生到附近的医院急诊室或马上打“120” 急救电话,送医院诊治。

⑶学生或教职工如在家中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报告学校,退热后继续观察两天,确认无反复,并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方可返校。

⑷密切跟踪或登记师生病假或患病情况,以便必要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相关资料。

⑸如怀疑发生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应经常开窗,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⑹如 怀疑发生肠道传染病,应将剩余的食物及呕吐物封存,留作调查用。

⒉学校内发生传染病确诊病例时的处理措施

⑴劝告患有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暂时不要上学、上班,并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和在家休息,同时,要求密切接触者留家观察或就诊。

⑵避免患病学生或教职工与其他人进行密切接触。

⑶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曾经去过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过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

⑷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病人后要及时、主动、准确地发布防治的信息;同时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正确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避免谣言传播,维护校园稳定。

⑸学校应提醒学生留意自己及同学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立即通知老师或请同学转告老师。

⑹ 通知学生家长,并清楚说明学校发生的传染病的病症,要求学生家长留意其子女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不宜上课,必须及时就诊。

⑺疫情发生期间,学校应尽量减少学校室内集体活动,增加学生室外活动。

⒊学校内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处理措施

⑴ 及时隔离病人,尽快使病人得到治疗。

⑵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病人群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 校的一切集体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之间和与外界的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处理意见。

⑶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工作可请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操作或在其指导下具体实施,消毒结束后要进行通风换气。

⑷疫情调查。学校应密切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包括同学、老师以 及家庭成员等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⑸发生大范围疫情时,经学校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后,学校应配合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对学校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和预防接种工作。

⑹ 必要时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启动每日报告工作。

⑺向全体师生员工公布疫情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员 工了解情况,有效应对突发疫情。对被隔离观察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消 除被隔离观察人员的紧张和恐惧心理,维护校园稳定,保护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⑻做好学生家长的接待与宣传解释工作。

⑼学校在传染病暴发、流行事得到控制后,须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上级教首行政部门报告。

㈣几种学校常见传染病的处理

根据不同类型的传染病,采取相应盼处理措施,具体办法如下:

⒈细菌性痢疾:对细菌性痢疾患者,宜早期发现并及时隔离治疗,至其症状消失后,2-3次粪便细菌培养呈阴性,或大便正常一周才可解除隔离。对患者的住处和食具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传染。

⒉流行性感冒:病人就地隔离,隔离至退热后2 天,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3天。切断传播途径,对被患者鼻、咽部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要用漂白粉、来苏水等消毒,减少流行期间的集体活动,如暂停大型集会等。 建议接触者戴口罩,加强教室内的通风换气,或用乳酸、食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对一些密切接触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施用某些非特异性药以阻断流感的蔓延。

⒊流行性腮腺炎:做好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隔离治疗,隔离病人自发病至腮腺肿大消失止。痊愈后,结持医院证明,方可入托入学。提倡流行期间不去公共场所,并尽量做到外出戴口罩,加强食具等用品的消毒。

⒋麻疹:发现麻诊疑似或诊断病例,应立即隔离,一般隔离至出疹后 5天。一般接触者不进行检疫。开窗通气,切断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⒌水痘:对患者隔离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对学校中接触病人的易感者应检疫3周 ,加强教室通风换气。水痘患者的用具等需要暴晒或煮沸消毒。

⒍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对患者可隔离,患者的用具彻底消毒。本病发生流行时,应严格禁止病人到游泳池游泳,为保护易感人群,其他学生也应暂停到游泳池游泳。对病人的治疗要彻底,以防其成为慢性结膜炎。

⒎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应隔离治疗。对病人所使用过的器具、衣物要进行及时的消毒。对其居住和活动地区( 家庭、宿舍等)也应尽早进行终末消毒。对周围接触人群进行病原学检查。阻断粪--口传播途径,搞好饮水卫生,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教育学生不饮生水,不共用餐饮具以及牙刷等个人 洗用具等,消灭蚊蝇,妥善保管食物,不食生蔬菜和贝类食品。为保护易感人群,可接种甲肝疫苗,以提高人群的抗体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23 11: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