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说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13:5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材分析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地球发烧了”和“减少我们的碳排放”,一个板块教学一个课时。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地球发烧了”。 “地球发烧了”这一板块旨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具体的数据中了解气候变暖带来的灾难以及气候变暖的原因,从而理解过低碳生活的重要,为下一课时教学服务。

  本课时教学逻辑设计:由近及远感受地球在“发烧”——从实例中了解地球“发烧”带来的危害——探究地球发烧的原因,此话题的教学重点要放在认知层面,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具体认识我们为什么要过低碳生活。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听闻过“全球变暖”的说法,但对“全球变暖”的感受不深,对全球变暖的危害及形成的原因知之不详。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全面认识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危害。

  2.理解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过多,而非有温室气体。

  3.知道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全球变暖的事实及其严重后果,进一步认识地球变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此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难点: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地球“发烧”了,让他们意识到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调动学生行动的内驱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13:52:39 | 只看该作者
 四、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活动一  地球“发烧”了
  1.出示图片
  周六,小明的妈妈坐在客厅里,“嘀——”一声,她的手机收到了一条信息,究竟是什么信息,我们来看看。
  这信息告诉我们什么?(天气热)我听到过小区里的老人抱怨天气比过去变热了?你听到过类似的抱怨吗?天气是否真的变热了。我们先来看看珠海市气象局的研究员对珠海的气温进行了几十年的跟踪研究(出示图)
  2.出示珠海市1962-2010年最高气温变化图
  3.观看腾讯视频:从1850到2018年的全球温度变化
  4.师:看完图和视频,想说点什么?板书:地球“发烧”了
  【设计意图】从小明妈妈收到“高温预警信息”说起,是因为很多城市当高温天气时,都会给市民发“高温预警信息”提醒市民做好防暑准备,学生容易产生共鸣。是不是天气比以前变热了,先谈老年人的抱怨,再看本地城市的最高气温变化图、全球变暖视频,从感受到科学数据,从一个局部到世界,对年纪尚小没有深刻体验的学生来说,比较有说服力,容易让他们认同。
  活动二 看微课,知危害
  1.导入:小明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对全球变暖问题,他这样说:全球变暖跟我没什么关系,天气热我穿少点衣服就好了。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
  3.观看微课。
  4.根据讨论和观看微课获知的信息,从全球变暖的危害的角度批驳小明的错误言论。
  【设计意图】以批驳小明的错误言论为抓手,组织学生讨论、观看微课,任务驱动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会比较浓厚。
  活动三 当法官,明事理
  1.提问:同学们,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2.播放“温室气体”的哭诉。(根据教材第90页制作“温室气体的抗议音频”)
  3.做小法官,做判断:地球“发烧”,是否温室气体之过?
  4.小法官间进行辩论。
  5.老师小结辩论结果:适量的温室气体对地球有益处,而过多的温室气体超过平衡,会导致全球变暖。过多的温室气体是我们人类制造的。全球变暖最大的元凶不是“温室气体”,而是人类。
  【设计意图】“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过多,而非有温室气体”。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也容易混淆的地方。“真理越辩越明”,因此本环节设置了“法官断案”“法官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白其中道理,突破难点。
  活动四 量体温,探来源
  1.阅读第91页教材,探究“温室气体”的来源。
  师:凡事都有因果关系,这么多的“温室气体”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到底是谁怎么样产生出这么多的“温室气体”?(出示地球温度计,温度计上有地球的正常温度)地球上升的每一度都是有原因的。请同学们翻到书本91页,看看哪位同学发现了“温室气体”的来源?
  2.汇报阅读探究的结果。
  电厂的烟窗每天在制造“温室气体”
  摩托车和拖拉机制造“温室气体”
  过度砍伐减少了对“温室气体”的吸收
  ……
  3.出示小明的话:我个小学生,跟工厂和拖拉机没什么关系,也没有砍树,所以我不会制造过量温室气体。
  4.围绕小明的话,寻找生活中自身的哪些行为会制造温室气体。
  上体育课不关灯、要爸爸开小汽车接送上学、浪费早餐……
  【设计意图】本环节还是设置了批驳小明的错误言论的抓手,目的是让学生反躬自省,检查自己哪些行为会导致不必要的“温室气体”的增加,从而让课程落到实处。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全球变暖越来越严重了”,我们还了解全球变暖的危害和原因。怎样才能控制地球温度上升,让她不发烧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13:53:00 | 只看该作者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话题是“减少我们的碳排放”。本话题让学生设计了探究家庭生活用电和物品生产中意想不到的碳排放活动,旨在引导他们通过探究反思自己的生活,发现我们每天都在制造二氧化碳。接着通过交流分享,引导学生尝试去改变日常生活中不恰当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碳排放,过绿色生活。最后,教材设计了碳补偿活动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本章节内容还是比较陌生的,例如“碳排放”、碳排放计算、“碳补偿”等概念,许多学生闻所未闻。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道碳排放的含义,掌握碳排放计算公式,对日常生活的碳排放量有直观的认识与体会。
  2.意识到每一件生活物品都存在生产环节及后期运行的碳排放,懂得在选择消费产品时要考虑到碳排放的多少。
  3.收获低碳生活的经验,知道在生活细节上做到低碳环保。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全球变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激发他们减少碳排放的内驱力,最终将低碳生活方式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难点: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践行低碳生活。
  四、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记得上一节课学习的“地球‘发烧’”的原因吗?谁来说一说。
  生:地球“发烧”,是人们不断制造温室气体,温室气体过多,打破了大气系统的平衡。过多的温室气体,吸收地表热量,难以散发所致。
  师:是的, “温室气体”过多,导致了地球“发烧”。你知道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
  生:是二氧化碳。
  师:对。因为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所以人们常常把“温室气体”的排放叫“碳排放”。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减少我们的碳排放”,为地球减负。(板书课题:减少我们的碳排放。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自然带出“碳排放”的概念,引出课题,一举两得。
  活动一:算一算,直面“碳排量”
  1.PPT出示数据0.25kg,你们猜一猜,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一节课教室用电的碳排放)
  2. PPT出示家庭用电的碳排放的计算公式
  一节课教室用电的碳排放是怎么计算出来的?阅读教材第92页。
  3.小组合作:算一算你们每个家庭的上个月的碳排放量、一个小组家庭上个月的碳排放量、全班家庭上个月的碳排放量、全校家庭上个月的碳排放量……
  4.小结: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我们全校家庭单 用电方面就有这么多的碳排放。
  活动二:找一找,揭秘“隐形排”
  1.找一找一件化纤衣服的碳排放
  师:同学们,经过刚刚的讨论计算,我们发现用电会产生碳排放。生活中有些碳排放穿上了一件“隐形衣”,是我们很难发现的。比如说(教师出示一件化纤衣服),这件衣服就在我手上,当然它不用插电就可以穿了,那么到底它有没有产生过碳排放呢?有。哪些环节会产生“碳排放”?
  衣服是机器制造出来的,机器要用电,会产生碳排放。
  衣服从工厂到达买家手上,交通会产生碳排放
  衣服脏了要洗,洗衣机也要用电,会产生碳排放。
  ……
  2.读一读《生产一件衣服的“碳排放”》
  阅读教材第93页《生产一件衣服的“碳排放”》,看看,能否有新发现?(不同的衣服有不同的排碳量。)
  活动三:说一说,互传“低碳经”
  1.小组分享家庭的节能减排经验
  保护地球,保护家园。响应国家号召,许许多多的中国家庭都行动起来过“节能减排、低碳”的绿色生活,现在小组分享家庭的节能减排经验。指定同学做记录。
  2.小组派代表汇报组内交流情况。
  3.看科普微视频《节能减排生活小常识》
  4.制订《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
  自己写——小组同学提意见、修改——家庭讨论、修改——实施
  活动四:动一动,参加“碳补偿”活动
  1.想一想:为地球降温,人类除了节能减排,过低碳的绿色生活以外,还可以怎么做?(植树造林)
  2.阅读教材第95页,理解“碳补偿”
  3.我们可以参加哪些“碳补偿”?(种树、认养树木、爱护花草树木……)
  课堂小结: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人类看到了地球变暖的危害,正千方百计为地球降温。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这节课学到的减排低碳的智慧,参与各种给地球降温的活动,共同护卫地球家园,为人类带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9 14: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