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1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说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13:5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材分析

  《变废为宝有妙招》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暴增的垃圾”,旨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认识垃圾的来源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明白如果不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宝贵资源,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减少垃圾,变废为宝”,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进行垃圾分类,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第一个板块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第二个板块解决的是“该怎么做”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经过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等多方位环保宣传教育,四年级学生已对“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变废为宝”等有一定了解,但深度和广度不足,表现为对垃圾暴增的现状及其危害欠深入的了解,对垃圾与资源两者之间的联系也缺乏认识和体会。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垃圾暴增的现状和危害。

  2. 加深对垃圾和资源两者之间的联系认识,体会垃圾回收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深刻认识生活中暴增的垃圾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13:53:54 | 只看该作者
四、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本课时的课堂结构如下:
  出示照片,引入话题,初步感知“垃圾围城”之痛。
  暑假,老师回了一趟山区的老家,发现老家变富裕了,高楼取代了砖瓦房,曾经泥泞的小路铺上了水泥……老师为老家变富裕的同时,也深深为老家的未来担忧。究竟担忧什么?
  PPT出示照片,提问:同学们看到什么? 知道我担忧什么吗?
  小结:对,我为家乡的环境变坏担忧,因为我看到老家的道路边、小河里都堆满生活垃圾。垃圾已经成为人类美好生活的祸患,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暴增的垃圾”。(板书课题:暴增的垃圾)
  【设计意图】从老师回老家所见“农村垃圾多、随处扔”的现象说起,导入自然亲切,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活动一 垃圾大调查——了解垃圾暴增的现状。
  1.同学们,世界上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每天就会产生许多垃圾,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见过哪些垃圾,在哪儿见过,这些垃圾是从哪儿来的?
  2.我们课本把大家见过的垃圾分为四类,哪四类?看画面,说类别
  A.生活垃圾,家庭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
  B.工业垃圾,由工厂生产而被废弃的垃圾。
  C.医疗垃圾,医院产生的垃圾,如使用完的注射器、药瓶、纱布等。
  D.建筑垃圾,建筑工地产生的垃圾,如碎砖、水泥块、废旧木板等。
  3.中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产生的垃圾非常惊人。咱们来听媒体《凤凰财经》的一则报道《垃圾围城,你跑得掉吗?》(PPT播放报道)
  4.高速发展的中国遭遇“垃圾围城”之痛,世界的形势也很严峻。咱们再来看一则信息:
  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洲”。这个“垃圾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从美国加州出发,经夏威夷群岛,延伸至日本的900多公里的水域上,出现了两个巨大的垃圾集中地,形成了垃圾大陆。它相当于两个美国德克萨斯州,约4个日本大小,是中国香港特区的1000倍。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太平洋垃圾大板块”。
  这个垃圾堆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废物组成,充满了被丢弃的鞋子、瓶子、牙刷、奶嘴、塑料包装,以及其他所能想象得到的垃圾。数年来,在海洋涡流的推动下,这些海船碎片和海洋垃圾聚集起来,形成了这块略低于水面的松散区域。
  4.说一说看了两则报道后的感受。(日益增加的垃圾不仅是中国面临问题,也是世界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
  5.暴增的垃圾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垃圾制造者。你家一般每天丢多少袋垃圾?昨天班级的值日生倒了几次垃圾,每次有多少呢?
  6.小结:谚语云:小数怕长算,零数怕整算。一天,一个家庭两三袋垃圾,一个班级两三桶垃圾,一个工厂两三车垃圾……人多、工厂多、单位多,日积月累,产生的垃圾数量惊人。
  【设计意图】从“导入”到“活动一”的逻辑关系是:暴增的垃圾不仅是老师家乡遇到的问题,也是中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视野一步步扩大。最后引导学生反思:这些暴增的垃圾从何而来?暴增的垃圾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活动二  探究垃圾暴增的危害—— 深入地认识垃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性。
  1.刚才看了两则报道后,同学们在谈感受时,都隐隐约约地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为什么忧虑?因为暴增的垃圾将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讨论一下“垃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请同学们阅读第81、82页教材内容后,小组讨论:暴增的垃圾会给人来带来什么危害?
  2.学生派代表汇报学习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活动三  垃圾真的没用吗?——加深对垃圾和资源两者之间的联系认识,体会垃圾回收的意义。
  1.PPT出示句子: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师:同学们,你理解这话的意思吗?举例说说你的理解。
  2.多数废弃物中都有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如果不充分利用,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PPT出示上海世博会环保座椅)猜猜这些座椅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根据是否可回收再利用,垃圾可分为“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我们来了解一下 “可回收物”的标识及日常的哪些废旧用品属于“可回收物”。(PPT出示“知识窗”)
  4.小试身手。完成教材第83页的练习:这些垃圾中哪些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用“可回收物”的标识圈起来。
  课堂总结
  1.说说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同学们,暴增的垃圾不仅挤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还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体和土壤,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给大家留一个课后思考题:怎样才能减少垃圾的产生,减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四、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13:54:16 | 只看该作者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话题是“减少垃圾,变废为宝”,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进行垃圾分类,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如果说上一课时“暴增的垃圾”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话题要完成的任务是“怎么做”。
  二、学情分析
  经过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等多方位环保宣传教育,四年级学生已对“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变废为宝”等有一定了解,但深度和广度不足。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理解“垃圾分类及其意义”,学会有创意地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
  2.初步学习“垃圾分类”有关知识。
  3.学会有创意地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有创意地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
  四、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活动一  减少垃圾我支招
  1.PPT出示教材p84的交流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垃圾的产生不可避免。怎样才能减少垃圾产生,减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呢? 听,一群小学生正交流减少垃圾的经验和办法。)
  2.除了这些做法,你还有哪些减少垃圾,减少对资源的浪费的想法和做法呢?比一比,看一看,谁说得多,谁说得实用性强。
  3.小结板书:同学们的点子真多,一下子都说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我们来对刚才说的方法进行分类,一类是像塑料袋、一次筷子、纸杯这些物品,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这样减少垃圾,减轻污染的方法,可以称为“源头减量”(板书)。第二类是“再利用”(板书),如,你小时候用过的玩具送给邻居小朋友,或者当废品卖给“废品回收站”,这就属于“再利用”。前一种,属于“直接利用”,后一种,属于“回收再利用”。
  活动二  垃圾分类我能行
  1.分享“垃圾分类”的经验。
  导语:如果把垃圾在源头就分类放置,有的可以直接再利用,有的可以经过回收、加工再利用,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垃圾数量,还能让很多垃圾变为资源。因此,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推行实施“垃圾分类”,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吧,把你知道的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关于垃圾分类,四年级的孩子们并不是“一张白纸”,设计分享环节,这是基于和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的教学,学生更有学习积极性。
  2.观看“垃圾分类常识”视频。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让孩子们在掌握有关“垃圾分类”的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经验。
  3.牛刀小试
  百闻不如一试,同学们,在我们教材第84页有7种生活垃圾正在等待你帮它们找到家呢。(学生动手连线后进行汇报)
  4.畅所欲言谈困难
  我们的城市也已经推行“垃圾分类”了,你或者你们家在垃圾分类上碰到过什么困难或问题呢?又是怎样解决的?
  【设计意图】链接生活,同学间分享生活的智慧。
  活动三  化腐朽为神奇
  1.导语
  2.阅读教材《厨余垃圾的自述》
  同学们,各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垃圾就很难再利用。垃圾分类好了,那些看起来毫无价值的垃圾,有些也可以再利用。请阅读教材第85页,阅读后谈感受(想不到厨余垃圾也有作用,垃圾分类真是好……)
  3.观看《塑料废弃物的创意利用》的视频
  各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难以利用。分类好了,能化腐朽为神奇,下面来看看我们平常看到的“白色污染”塑料废弃物的创意利用。
  【设计意图】看塑料废弃物的创意利用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垃圾分类”的好处,体会“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话的意思。
  4.小结:从刚才的厨余垃圾再利用,以及塑料的创意再利用,我们看到了人类正在努力减少垃圾、减少污染,也看到人类的智慧。
  活动四、变废为宝创意多
  1.慧眼识珠
  有些废弃物可以通过垃圾分类放置后回收再利用,有些废弃物其实并不是它们真的没用,而是我们没有发现再利用的方法。
  同学们看下面两张图片,有什么发现?(他们下的象棋是瓶盖做的;道路边的花盆是轮胎花盆)
  2.说说你的创意点子。
  同学们,你曾经有过这样“变废为宝”的创意点子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3.写写你的创意点子。
  小组合作(四人小组)讨论废弃物的新用,研究废弃物再利用方法,完成教材p87的表格。
  5.为学校班级资源再利用出主意。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景:有一天同桌的圆珠笔笔盖不见了,而你刚好有一个笔盖。这样的事情上能激发你什么样的创意点子?(班级放一个箱子,大家没用的小物件都放在那儿,供有需要的人去取用。这个箱子命名为——班级物件再用共享箱)
  6.观看新闻报道《垃圾分类已成新时尚》
  导语:垃圾分类不仅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更是一种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在中国,现在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在积极推动,市民也积极行动起来了,坚持垃圾分类的人,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大家来看新闻报道《垃圾分类已成新时尚》
  7.课后延伸
  同学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相信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变废为宝的妙招。课后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父母的帮助下将废旧物品再利用,下一节课,我们在班里举办一个“变废为宝创意展”。
  五、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0 21: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