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第二课时说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15:2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材分析

  《爱父母在行动》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二课。

  家庭教育的单元在低中高各年段都有。三年级重在对家长爱的理解和对家人爱的能力的培养。这是本单元的主要价值取向。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家庭生活”中第1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而编写的,其核心主题是敢于表达对父母的爱以及学会用具体行动去爱父母。

  本课时的编写主要从生活实际的典型事例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对父母之爱的表达方式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意在通过本课的学习,敢于表达对父母的爱,并且学会用具体行动去爱父母。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的话题是“爱父母在行动”,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二板块的话题是“帮助父母改掉不良习惯”,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板块首先通过两个情景再现《我和爸爸去买菜》,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引导学生回忆“你知道爸爸喜欢吃的菜吗?” 接着再通过《杨敏日记》引发学生反思“你在关心父母时都做了些什么?”;最后通过美文欣赏的形式引导学生明白我们不光要有爱父母的心,还要付诸于行动。

  二、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物质不匮乏的年代,对于父母的爱觉得是理所应当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不断的理解父母的爱。但是爱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要学着去用行动表达爱,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中去关心父母、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第一板块的编写目的和结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情特点,本课时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有以下2条:

  1、敢于表达对父母的爱。

  2、学会用具体行动去爱父母。

  其中, “敢于表达对父母的爱”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学会用具体行动去爱父母”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进行教学导入后我设计了以下两个活动。活动一:大声说出爱;活动二:行动表达爱。

  导入部分:出示父母为我们辛苦付出的照片,引导同学们回想成长过程中父母为你为付出的点点滴滴,想想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从而播放亲情悄悄话,班级视频,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一起聆听身边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组生活的场景照帮助孩子们回忆父母在生活中为自己付出的一些,从而体会父母的辛苦,由此设计了亲情悄悄话环节,让孩子们用真情实感表达对父母的爱。这样既联系生活实际,又激发了学生积极表达对父母的爱,更是奠定了本课的感情基础。

  活动一:听完大家的肺腑之言,爸爸妈妈也有话想对你们说(音频播放爸爸妈妈的话),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把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记在心里,同时还要学会勇敢地表达爱,我们可以大声说出爱,可以用留言条表达爱,还可以书信传递爱。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启发学生整理生活经验,不断反思。教给孩子不同表达爱的方式,可以大声说出爱,可以留言条表达爱,创设了浓浓的感情氛围。

  活动二:

  1.我们不光要有爱父母的心,还要有行动,我们来看一看东东是怎么做的?(播放视频《我和爸爸买菜》)

  2.假如你来到了菜市场,你能把家里每个人喜欢吃的菜都买到吗?虽然买菜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但其中也包含着我们对父母浓浓的爱。启发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3.阅读美文《爱的味道》,反思:奇奇表现出了哪些关爱父母的能力?

  教师小结:(是啊,琪琪给妈妈拿药,敷凉毛巾,做热汤面,这都是对妈妈的爱,她把对妈妈的爱用实际行动表现了出来。所以我们不仅仅要有爱父母的心,还要有爱父母的行动。)

  5、同学们,请你想一想,自己具有哪些爱父母的能力呢?

  老师看到了,有很多同学平时都是这样做的:播放(乐秀:)

  爸爸妈妈看到了懂事的你,能干的你,他们好开心呀!

  6、同学们,我们还有哪些关爱父母的能力是需要学习的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小建议:

  ⑴我们可以像日记中的这位同学这样帮助爷爷奶奶干农活,不让外出打工的爸爸妈妈操心。

  ⑵我们可以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上不让爸爸妈妈飞费心。

  ⑶我们还可以多学习一些生活技能,做爸爸妈妈得力的小帮手。

  7、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老师希望大家,不仅要把对父母的爱记在心里,还要落实到行动中。

  同学们,孝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如《弟子规》中所说: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收获二)

  老师希望大家能把这些传统美德牢记于心,付诸于行,每个人都能成长为孝老爱亲的好榜样。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案例点亮学生的生活,教给孩子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这正体现了“德育课程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一理念。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并不断反思。

  还适时渗透了《弟子规》中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接着借助班上家长写给孩子的一封信让学生在倾听中进行思考,并由此及彼,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委屈和伤心呢?你又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此时学生内心对父母爱的情感急需表达与宣泄,在舒缓音乐的烘托下,学生在亲情卡上写出对父母爱的理解、爱的表达。随后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本次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引向更深入的层面。

  【设计意图】在理解了父母对自己不同方式的爱,并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父母内心,想想父母的委屈伤心与不易,再回过头来对父母的爱进行细细品味,心中会更觉父母之爱的伟大及深沉,此时学生内心一定是不平静的,想倾诉爱,表达爱,所以设计了“在亲情卡上写写自己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活动,使学生内心对父母爱的情感达到高潮。此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渗透,体现了本门课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在活动中教师始终是一个对话者,在参与中分享、引领并促进学生理念和经验的提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1 07: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