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过零丁洋》重难点妙招设计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7 23:0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借助注解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五步读”诗歌教学法。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师:同学们知道这首个歌的名字吗?(生答)这首歌唱出了对祖国深深地挚爱。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尤为强烈。我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也是一个饱受耻辱的朝代——皇帝被掳,都城被占,国人被害。耻辱的历史让人痛心,却也早就了一个个爱国志士,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一位,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华彩诗篇,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民族英雄,学习他的悲壮诗篇,感受他的高尚人格。

板题

明确学习目标:ppt显示,指生读。

作者简介:Ppt显示,学生介绍。

背景简介:学生看幻灯介绍

复习“五步读”诗歌学习法:

朗读:准字音,明节奏

自读;抽读;范读;齐读

译读:感知内容

自译:ppt出示,助译;

小组内交流:注意意译,让译句更连贯更完整;教师巡视,帮助;

组员汇报:教师视汇报情况提示、更正、强调,ppt演示参考翻译。

诵读:深入理解,领悟情感。

小组合作探究;ppt显示探究内容

一、二、三、四大组分别探究1、2、3、4题,8分钟后分组汇报

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教师边指正边指导朗读:

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尽全力,苦苦支撑,可国家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敌手。想到这些,他不禁悲从中来。请一学生带感情诵读首联。(凄楚、沉痛)

国破家亡,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多么沉痛悲哀!用怎样的语调、语速读出这种情感呢?(语调低沉、语速缓慢)

请一男生读。

生汇报完后,师点拨:回首当初的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是难以名状的。(悲愤)

请一女生读。

朗读指导:这是作者激情慷慨的绝唱,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激昂、高亢)

全体读。

小结:人固有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爱国的丹心将永垂史册。这慷慨激昂的两句诗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让我们用自己的声音来展示这首悲壮之作!

自由朗诵;齐诵。

背读:自背;抽背;齐背。

品读:

这首诗不仅具有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用评说深入赏析。

“用评说深入赏析”就是给诗写诗句赏析,请看示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诗句赏析。

课件展示。

浏写览一遍,然后思考,这些诗句赏析是从哪些角度来赏析的?

总结:写诗句赏析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写:(课件展示)

现在请同学们任选一联、任选角度,给《过零丁洋》这首诗写一句诗句赏析。  

抽生展示;幻灯示例。

总结:

《过零丁洋》这首诗是文天祥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就在于他的精神境界:高尚的情操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在于诗人以生命为歌,以生命殉国,以生命殉诗,从而赢得后世的尊崇!

让我们回味经典,再次吟诵全诗来结束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作业:

熟诵并默写这首诗;

收集整理有关爱国或不折气节的名人或诗词等资料,下节课前交流展示。

如:

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姥吟留别》)

宁可枝头报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板书设计:

      首联       入仕    抗元

      颔联       国破    家亡

      颈联       惶恐    零丁

      尾联       以死明志    舍生取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4 14: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