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级管理自传——带着幸福向上的心态一起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9 15:1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班主任,心中要有明确教育目标,养成什么样的班风?如何促成目标?班级管理中时时处处都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契机,这就需要班主任勤观察用心于班级的管理,给孩子们职务,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有集体感和自我价值感。对于班级管理,我觉得应重视以下几点:

一、班主任的理念

1.以德养行,以爱领航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要时时刻刻以师德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于无形中引领学生的行为!自我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指导教学工作。最重要的是有一颗爱所有学生的心,因人而异,关注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身心健康,蓬勃成长!教师要智慧地用心地去耕耘。为人师者要有正气、锐气、大气、和气,融入新时代,做“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

2.走进学生,引导正确价值观

“勤观察,多反思”,小学生们的成长状态是比较容易变化的,班主任要多观察,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其行为中的得与失,原因分析、改进对策、解决问题等。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遇事洞察前因后果,分析学生行为,尽量让学生有满足感。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是教师有效影响学生的前提。

 3.加强团队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效率。

作为班主任,积极领引学生参加学校活动,并与各科教师沟通学生情况,使教师团队形成一个教学研究的氛围,努力探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新模式。充分融合每一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凝聚集体智慧,不断提升实施新课程的水平,提高自身驾御课堂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4.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才能使教育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状态要及时和家长沟通,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另外,理解家长的不同情况,与家长齐心关注学生,使生生有进步,天天有发展!

二、 积极开展助力成长的活动:

1.班级小主人——以前管理班级,常常是学校、老师制定班

然后督促学生按要求做,其中不乏个别学生“小错不断”,需要经常被“提醒”,还收效甚微!考虑到学生们的年龄特点,为了快速培养团结向上的班风,我根据他们新奇的心理,开篇以我们这个家介绍班级、自己和学生们,使他们先入为主,顾大局,爱集体。为了使学生体现家的感觉,让他们有自我价值感,让学生们自己推荐小主人职务,责任到人分好工,使人人有事做,有“卫生小主人”、“文艺小主人”、“管餐小主人”等,然后结合小主人行为状态和效果,师生交流措施,在活动中,多了解学生的状态并及时谈心或者采取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积极解决问题,养成良好品行!提升学生各项能力!班级管理轻松、有序、优雅!

2.小小展示台——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兴趣广泛,为了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自信、快乐得努力,在每周三的第三节课开展展示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有优美的舞蹈表演、哄堂大笑的双簧表演、阳光帅气的武术表演、有趣的智趣猜猜猜、动力十足的韵律操……在活动中会高效发展,个个宛如生活小达人、 体育小健将、 幸福朗读者、快乐书法家、艺术小明星。

3.学生喜欢活动,我深受启发,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活

动积极借助队会、板报、家校共育、“晨光3分钟之新闻实事”等使学生在方式有趣,激发动力中成长。

4.多方位评价——在班级管理方面,采用多种鼓励机制,像“文明小天使”、“班级的表扬栏”等,让学生们对我产生了新的期待,他们总是对我那些稀奇的、有趣的奖励感到兴奋。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们自己主动性强了,表现欲强了,所以他们的进步也就大了。针对班级里个别“沉默、低调”的乖孩子,为了使他们有存在感、成就感,决定每周一孩子们带5个小贴画,代表一周5天,如果从来没有被批评就会在周五的队会上得到5个小印章。特别比较沉默但纪律好,就每周能得到5个小印章,露出难得一见的笑脸。

5.邀请家长进行职业感知——家长们自愿发挥榜样精神,结

合自己忙碌而有特色的职业给学生们生动讲解自己的专业,使学生们开阔了眼界,更加了解家长的辛苦并培养他们感恩的心。也欢迎家长谈育儿心得经验及困惑,大家共商对策共赏心得。略进学生内心,了解他们的学生愿发挥榜样精神,结合自己忙碌而意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 04: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