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科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7:2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科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

南海学校   冼昌贤
指导思想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探索以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教学目标
根据对课改精神的学习和对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初步拟定了本学期语文教学的目标.:
   1.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2.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3.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围绕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为主题设计。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非常诗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动。
    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的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科海泛舟”,这是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科技活动中练习写作与口语交际。
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五篇课文中,《云南的歌会》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鸭蛋》写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吆喝》写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响曲”;《春酒》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俗世奇人》写的是两位民间高人。此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是围绕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
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的教学应当抓好以下两点:
    1、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要求全文背诵的有《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2、倡导探究式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因此,问题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执教初二(2),(3)班,共有学生63人,上学期期末考试二(2)班平均分为49.53分,优秀为1人,其中低分层9人;二(3)班平均分为58.27分,优秀为2人,其中低分层8人。
四、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3).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
14).要求写一篇小论文
15).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16).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7).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7:28:54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单元
课题
周次
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第一
单元
1、2,3周
1、藤野先生(鲁迅)       
2、我的母亲(胡适)
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       4、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5、再塑生命(海伦·凯勒)6、雪(鲁迅)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献给母亲的歌  
1、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义丰富的词句。
2、感悟只有奋斗过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只要你付出爱你一定能得到爱。
1、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义丰富的词句。
2、感悟只有奋斗过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只要你付出爱你一定能得到爱。

第二
单元
4、5周
            7、雷电颂(郭沫若)  
8、短文两篇(巴金)日 月
9、海燕(高尔基)
10、组歌(纪伯伦) 
浪之歌   雨之歌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寻觅春天的踪迹  
1、学习联想和想象,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不同表达方式,品味抒情性语言。
2、领悟托物言志或借物寄情,歌颂和赞美大自然,寄寓深情厚意。
1、学习联想和想象,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不同表达方式,品味抒情性语言。
2、领悟托物言志或借物寄情,歌颂和赞美大自然,寄寓深情厚意。

第五
单元
6、7,8周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愈)    
24、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水调歌头(苏轼)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1、提高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2、加强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1、提高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2、加强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期中
复习
期中
考试

9、10,11周
1 1、基础知识与知识积累。
2、文段阅读
3、写作训练
1、文段阅读
2、写作训练
写作训练

第三
单元
12,13周
11、敬畏自然(严春友)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刚)
13、旅鼠谜(华)       
14、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15、喂——出来(星期一)
1、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的文体特点,掌握科学内容与文学形式结合的表达方式。
2、领会只有保护自然,人类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的文体特点,掌握科学内容与文学形式结合的表达方式。
2、领会只有保护自然,人类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四
单元
14,15周
16、云南的歌会(沈从文)       17、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18、吆喝(乾)                   
19、春酒(琦君)  
20、俗世奇人(冯骥才)   
 泥人张   好嘴杨巴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到民间采风去  
1、学习多种表达方法的运用,品味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
2、感受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加深对我们民族的了解和感情。
1、学习多种表达方法的运用,品味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
2、感受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加深对我们民族的了解和感情。

第六
单元
16、17
18周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背起行囊走四方  
1、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能力,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2、培养热爱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1、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能力,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2、培养热爱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课外
古诗
18、
19周
古诗词学习与积累、名著阅读
1.背涌古诗词
2.诗词主题
3.对诗词的理解
对诗词的理解

期末
复习
期末
考试
20—21周
1.基础知识2.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阅读4.写作训练
5.名著阅读
1.现代文阅读
2.写作
写作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9 07: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