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中小学关于五一劳动节的手抄报内容图片资料5.1劳动节黑板报版面设计图花边黑板报图画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9:03:33 | 只看该作者
有关劳动的成语

  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

  热火朝天

  争先恐后

  汗流浃背

  大汗淋漓

  2、劳动场面的成语

  起早贪黑

  热火朝天

  任劳任怨

  热火朝天

  奋勇争先

  争先恐后

  你追我赶

  欢声笑语

  3、形容劳动性质的成语

  日理万机

  一技之长

  不务正业

  不违农时

  不勤而获

  不学无术

  不学无识

  人强胜天

  人尽其才

  以勤补拙

  俛拾仰取

  力小任重

  劳心焦思

  劳民动众

  劳民费财

  劳民伤财

  劳而无功

  劳形苦心

  劳身焦思

  劳苦功高

  劳师动众

  劳师糜饷

  劳筋苦骨

  勤勤恳恳

  勤能补拙

  去末归本

  去本就末

  去粗取精

  丢三拉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9:03:44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各地五一劳动节
 一年一度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到了,为了纪念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世界各国一般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不过,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将5月1日定为劳动节,那些同过“五一”的国家,具体的庆祝方式和习惯也大不相同,一起来看看其他一些国家是怎么度过劳动节。

  各国五一假期

  泰国

  在“五一”全国统一放假一天,在首都以及一些大城市会有相关的庆祝活动,不过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今年泰国1日放假,2日补休。

  俄罗斯

  5月1-3日全国放假,届时各政党都会齐聚红场进行演讲等,普通市民会举行游行。

  德国

  1日放假一天,今年周末和五一节重合,但德国也只休一天,并不会补休。据悉,每年德国很多人都会借五一这个机会闹事,抗议政府,要求减税。今年也不例外,从30日就有骚乱发生持续到1日,很多超市被抢,汽车被砸、烧。

  秘鲁

  1日放假,2日补休。没有什么庆祝活动。

  波兰

  1日放假,由于3日是波兰国庆节,有的单位会从1日休到3日。5月1日时,波兰全国工会协议会、民主左派联盟党、社会民主党、劳动联盟等左派团体和政党举行了庆祝“五一”群众游行活动,游行队伍打着“8小时工作日”等标语。

  美国

  恰逢周末,美国30日、1日都休假,但以往都只在1日休假一天,没什么庆祝活动。

  意大利

  意大利尽管承认“五一”国际劳动节,政府也表示尊重劳工,但一般人并不举行专门的庆祝活动,也没有全国性的“五一”假期。

  墨西哥

  今年5月1日也是墨西哥的儿童节,但墨西哥没有全国性的休假。以前有过在五一这天工人罢工或游行等活动,但今年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9:03:5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劳动的名人名言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高尔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陶铸

  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米尔

  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卢梭

  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卢梭

  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欧文

  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马克思

  劳动却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拉·乔乃尼奥里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

  有总是从无开始的;是靠两只手和一个聪明的脑袋变出来的。——松苏内吉

  我知道什麽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高尔基

  要工作,要勤劳:劳作是最可靠的财富。——拉·封丹

  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苏霍姆林斯基

  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高尔基

  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马卡连柯

  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象劳动,既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高尔基

  我只相信一条:灵感是在劳动时候产生的。……劳动,这是一切钝感的最好的医生。——奥斯特洛夫斯基

  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乌申斯基

  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麽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乌申斯基

  懒惰——它是一种对待劳动态度的特殊作风。它以难以卷入工作而易于离开工作为其特点。

——杰普莉茨卡娅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班固

  “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鲁迅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毛泽东

  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叶圣陶

  做事,不止是人家要我做才做,而是人家没要我做也争着去做。这样,才做得有趣味,也就会有收获。——谢觉哉

  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不一不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朱自清

  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担心着:“怕不行吧?”那你就没有勇气了。

——盖叫天

  一切都靠一张嘴来做而丝毫不实干的人,是虚伪和假仁假义的。——德谟克利特

  科学是到处为家的,——不过只是任何不播种的地方,它是不会使其丰收的。——赫尔岑

  科学不是可以不劳而获的——诚然,在科学上除了汗流满面是没有其他获致的方法的;热情也罢,幻想也罢,以整个身心去渴望也罢,都不能代替劳动。——赫尔岑

  天才不能使人不必工作,不能代替劳动。要发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人越有天才,他面临的任务也越复杂,越重要。——斯米尔诺夫

  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却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歌德

  从科学园地采收的果实,如同农人的收获一样,常常是工作与幸运和有利的情势的共同产物。——贝齐里乌斯

  灵感,不过是“顽强地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恩格斯

  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爱迪生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经过费力才得到的东西要比不费力就得到的东西叫能另人喜爱。一目了然的真理不费力就可以懂,懂了也感到暂时的愉快,但是很快就被遗忘了。——薄伽丘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那一个月过的是舒服生活,就好象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歌德

  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获得的享受,很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休谟

  只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劳动才能从繁重的负担转变成轻松而愉快的生理要求的满足。——车尔尼雪夫斯基

  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我毕生都热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也许甚至说,我更热爱体力劳动。当在体力劳动内加入任何优异的悟性,即手脑相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更特别感觉满意了。——巴甫洛夫

  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富兰克林

  不停留在已得的成绩上,而是英勇地劳动着,努力要把劳动的锦标长久握在自己手里。——奥斯特洛夫斯基

  劳动使人建立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高尔基

  如果儿童让自己任意地不论去做什麽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德谟克利特

  富人如果把金钱放在你手中,你不要对这点恩惠太看重;因为圣人曾经这样教诲:勤劳远比黄金可贵。——萨迪

  爱劳动是共产主义道德主要成分之一。但只有在工人阶级获得胜利以后,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才不会是沉重而可耻的负担,而成为荣誉和英勇的事业。——加里宁

  愉快只是幸福的伴随现象,愉快如果不伴随以劳动,那麽它不仅会迅速地失去价值,而且也会迅速地使人们的心灵堕落下来。——乌申斯基

  没有顽强的细心的劳动,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玩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16: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