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教学设计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5:5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1.本课是《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的第二课时。这一节课结合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探讨,类比数的运算,分析去括号前后指数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到幂的乘方计算法则。

2.去括号前后指数的变化,怎样变化是本小节的主要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它是积的乘方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整式的乘法的基础,为分解因式的运算作好准备。



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不好,学困生一半左右,理解能力欠缺,有待智力开发,学生的能力有待进行挖掘,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上课也爱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

2、选用“类比——探索——发现”的认知规律,通过直观教学,借助已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科学的思想方法,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通过复习类比探究、观察特例、合作交流,总结幂的乘方法则。

2.通过复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等探究创新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探索和寻求幂的乘方的法则,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情感态度培养:通过组织教学,让学生体验类比学习的方法,科学的态度才能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幂的乘方的法则。

难点:底数是负数时幂的乘方运算。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1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5:58: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17 16:01 编辑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忆议结合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三)实际应用,掌握新知 (四)巩固训练,熟能生巧 (五)应用新知,能力提升 (六) 小结、作业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1、什么叫做同底数幂的乘法?232表示?a2表示?3、(323表示?       a23表示?4.用类比方法计算下列各式:(1)103)3(2)(x3)2(3)(am)3 5通过上面的计算,你觉得这些算式算法一样吗?6能否用一个比较简洁的式子概括你的发现?(amn=amn(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7、出示例2计算(1)(103)5  (2)(a4)4 (3)(am)2 (4)-(x4)3 教师板书8、我是法官,我来判1、3a2-a2( )2.(a2)3=a5( )3.a3a6=a9( )4.(2a)2=2a2  ( ) 9.计算1、(-x)2(-x2)3=2、(-2a23=3(-a5)4(-a2)3= 教师点拨 143页练习
1. 同底数幂的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3×3a×a 3. 32×32×32=3 a2×a2×a2= a( )(1) 103×103×103=10( )(2). x3× x3 = x( )(3)am ×am ×am=a( )5、相同,最后都是指数相乘。 6、学生归纳,概括,验证、总结。 7、学生抢答说明理由 8、问答学生并让学生说出理由。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探讨,学生板演,学生纠正。 学生加强练习,然后讨论,叫生反复上来黑板修改。
  通过旧知的复习引入新课,让学生明白新旧知的联系,为下面学习新知识作铺垫。(意图:对旧知识进行进一步加深和巩固) (意图:用类比方法知识来导入新课) 共同探讨总结 (意图: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应用已学知识归纳,概括,验证、总结,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意图:知识巩固训练,熟能生巧       意图:同底数幂的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集中辨析。 意图:让学生知识能力得到提升发展。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所学到的数学思想方法,谈谈自己在应用去括号法则过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升华。让学生课后整合这几节课的重要内容,起到拓展提高和自我反思、自我检验的目的。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幂的乘方的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同底数幂的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小结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本节课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适合观察、探索、发现知识的情境,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它们所掌握的知识在应用中体会科学的思想方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5:59:04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1、 运用类比方法,得到了幂的乘方法则这样的设计起点低,学生学起来更自然,对新知识更容易接受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值得引起注意。

2没有给学生足够充分思考、交流和讨论的空间,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思考需要时间,带有思考性的问题要给学生时间,先让他们独立思考,放开手脚,让学生交流,解决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3、学生之间小组互相讨论、交流和探究,老师进行指导最后得出幂的乘方法则和能力提高这一点就做得比较好。

4.如果是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注重学生自主探讨和交流得出幂的乘方的法则,而不是由老师总结得出。另外在运算中,完全是学生自己批改,由学生指出错误,让学生提出与上课内容有提高能力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03: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