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语学困生兴趣缺乏的心理浅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00:4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语学困生兴趣缺乏的心理浅析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一直在谈论的话题,事实也确实如此,学校和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一直都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心理学家兼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一样东西感兴趣的时候,他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为他喜欢,所以就要去接近、去探究,也就有可能对这样东西学得更好。就像人们聊天一样,对自己所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话就说得多一点,甚至有的时候会滔滔不绝;而对那些陌生的东西,就不怎么轻易开口。因为不了解、不熟悉,没有办法对那些陌生的东西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能够学好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他对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相反就不容易学好。在我从教八九年的教学生涯中碰到过许多由于对英语缺乏兴趣而导致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其中有一个叫杨娟梅的同学是英语学困生中较为典型的例子。该名学生在小学三、四年级时英语成绩还勉强过得去,到了五年级,对英语学习抱有一种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的态度。尽管她天资聪颖,但就英语这门需要识记量比较大的学科来说,由于没有花功夫、花时间去记,又缺少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学业成绩就很是糟糕。刚进入六年级,由于前期基础脱节,他对自己的英语学习也产生了畏惧、甚至放弃的心理。不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没有认真学习,注意力很不集中。由于对英语这门学科的排斥,也使杨娟梅同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英语教师的心理排斥。针对这种情况,我想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打破她的排斥心理,将她能够尽快地融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中去,想办法让她改变对英语这门学科及老师的一些其实是片面的看法。另外,在和她家长的交流中还了解到,由于她的家长总是逼着她学英语,少年的逆反心理使得她逐渐对自己的父母也产生了敌对情绪。正所谓:爱屋及乌。相反,她一旦讨厌英语,对和英语有关的一些事物以及人也一并不喜欢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不以权威者、指导者、监督者自居,而是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互相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我的和蔼可亲。当然这一定是发自我内心的。上课时,我尤其注意杨娟梅的一举一动,当发现她在开小差时,并不大声地呵斥,而是悄悄地走近用眼神、轻柔的动作等告诉她不能再开小差了,一切都在静悄悄的进行着,这样的事情只有在我跟她之间发生,其她上课的同学一点也不知道,给她留足了面子。慢慢地,杨娟梅在课堂上开小差的次数越来越少,时间也越来越短。但我知道少年在改变不良习性及思想时会不断出现反复,所以当她有的时候又出现以前的情况时,我并不气馁,而是一如既往。我相信她一定也感受到了老师对她深切的期盼和爱。有研究表明,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智力活动起到良好的调节和组织作用,并能促进智力活动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上我经常有意识地去注意她,我发现当老师用眼神去盯着她看时,她明显显得很不自主。杨娟梅同学“游移不定“的眼神说明她还是有药可救的。因为我知道真正放弃学习的学生,无论老师再怎么看她,她都会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于是我反复多次找她谈心,帮助她分析学业不良,学习失败的原因,使她认识到学业失败存在的多种原因,其中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不完全是个人的学习能力问题所导致的。不断给她既然能学好其他学科也一定能学好英语这样的思想,给她造成心理暗示。让她从潜意识中明白自己是有能力学好英语的。在攻破她的心理防线的同时,在随后的一些课上,我专门为她设计了一些比较简单的、适合她回答的问题让她来回答。果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她都能回答得较出色。而当她较好地回答完问题之后,我总是及时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她加以表扬以示肯定她的进步。告诉她:“You did a very great job, everybody could understand you.” 让她很快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她不能较好地回答问题时,也及时地对她进行鼓励,“Could you tell us some more next time?”希望她继续努力。即使再发生错误时,我仍然鼓励:“Do you have confidence in learning these knowledge? I can see that you have made progress.”随着这种成功体验的不断尝试,杨娟梅同学学习英语的兴趣渐渐的被激发出来了。当然英语学习强调的是知识的日积月累,只有有了坚实的基础,如丰富的词汇,对语言的敏感度等,才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到实践中去,甚至运用自如。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不断成功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而且还会迁移到类似的情景中去。在后来的学习中,在老师的不断帮助、鼓励、表扬中,杨娟梅同学在诸如词汇默写,简单的口语对话,较长文章的背诵甚至小作文的写作上的进步越来越明显。学习英语的情绪明显地向愉悦的方向发展,兴趣也得到不断地巩固和提高。其实,学生真的是很容易得到满足的,一句简单的表扬,一句简单的问话,就能使学生进入角色。
    像上述讲到的杨娟梅同学一样的英语学困生在我们教师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其实碰到的真是不少。而大多数的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真正是智力原因导致的却不多。很多都是兴趣所致。由于长期对英语缺少兴趣,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自觉性缺乏,较长时间的失败经历使他们对英语学习充满了恐惧与焦虑,甚至封闭自我,不愿作出任何努力,更别说是去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在困难面前往往会害怕、退缩、不敢尝试,轻易放弃;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对即使是简单的学习任务也只是蜻蜓点水,浅尝则止,不能坚持到底。但当他们一旦改变自己原有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活动,对英语产生兴趣之后,他们会表现出最积极地一面,这样学生的英语学习也就从“不良”转变到“良”。
上述事例是我教书几年以来,遇到的最典型的“学困生”事例,从这个事例中,我觉得我们应该关注学困生,给他们更多的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
   教师应正确认识“学困生”的丰富情感和主观能动性,认识到他们是具有较强自尊心的新生主体,是新世纪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尊重与信任“学困生”,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更关心和热爱他们。
二、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与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在实际工作中应从“学困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培养他们的趣和乐,做到趣中养德,乐中求智,使他们建立积极的、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彻底甩掉落后的“帽子”。
三、肯定成绩
   对“学困生”教师应倾注较多的关心,少批评多肯定、少责备多奖励。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与条件,对学生制定不同的适用标准,学生的内心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不仅佼佼者需要获得肯定与奖励,非佼佼者也想得到,对“学困生”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奖励,从而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荣誉感与上进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由此产生努力进步的心理,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
  园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学校无差生,生生皆可塑”的观点,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使青少年特别是“学困生”不断取得进步,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18: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