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01:3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教学反思
白沙中学地理组  吴小琴
为积极探索 "目标导学评价”课堂教学模式下地理学科的教学模式,本周四下午我在高二(16)班上了一节研讨课。内容是地理选修6第三章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本节课我尝试用我所理解的“目标导学评价”课堂教学模式来完成。每一个教学设计都将目标的设定放在首位,而达成目标则以导学案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和选择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其中亮点和不足分述如下。
亮点:
1.用漫画引发的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板书在黑板,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学习,并且目标的呈现采取分散逐一呈现的方式,每一目标均以“展示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学标--练习检测达标”的流程完成,目标明确,学生学习有的放矢,效果较好。
3.在每一目标展示后均提供一个相应的学习任务的学法指导,例如:阅读材料、读图归纳、完成导学案问题等相应的学生活动内容,将学习方式及相应的目标检测分散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使整节课在目标引导、任务趋动下快节奏地进行,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一直在引导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对重难点进行精讲分析,使知识的学习获得突破。
4.达标检测我采用的是分散检测法,即学一个目标,检测一个目标。这样的做法明显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
5.在整节内容全部学完后,我设计了一个“学以致用”的环节,让学生及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实际中,让学生体会学习地理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不足:
1.检测题的设计不是很好,过于简单化且都是选择题,不能体现分层检测学习效果。
2.在探究活动中,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教师讲解的时间过多,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3.三个目标知识的学习中,缺乏很好的过渡。
4.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过于单一,应更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有可取之处,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要努力学习,更新观念,改变不足,争取做的更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1 07: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