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20:5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利川市团堡镇小学  向云祥


    著名教育家霍姆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温家宝在“”世界读书日 活动时也指出:“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在学校,学生梁海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才会从容地坐在书体面前,细细品读,深入思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在重视对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我多年的教学中,我深有体会。
    一、培养兴趣,提高认识
    在日常,学生读一篇生课文或者其它的资料等,常常会结结巴巴,让人难以听明白。这充分说明学生阅读能力的低下,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要培养情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首先应选好阅读内容,调动其兴趣。内容应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童话、诗歌、儿歌等,让他们读出来朗朗上口,倒如在教学十二册《手》一文,先让学生读后面的知识链的《手》的诗歌,利用简单的逐步引入课文。
其次是利用动作。因为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让他们通过读熟后再根据其内容适当做一些动作,这样也更有助于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积极以达到深读课文的效果。
    二、对比阅读,提高欣赏力。
    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好的朗读胜过好的分析解释且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教学时,我们不妨将学生的朗读,老师的范读与媒体中的文本范读对比着让学生欣赏。这三者的优劣是不言而喻的。这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美感,又培养了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同时也知道自己的不是,更为重要的是对我们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大有益趣。
    三、分角色朗读,准确把握人物特点。
    对于一篇文学作品,尽管老师讲得头头是道,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未必有大的收获。因此,有时让学生多读,特别是人物对话的文章。通过分角色读,让他们去体味、感悟,如教学《景阳冈》一文,让学生通过分角色读出武松的那种豪迈和店小二的那种关心人的不同性格,这样他们不仅对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又能更好地使学生把我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及心理,印象深刻,理会深刻,效果突出。
    四、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但是学生光有兴趣而无目的地去茫茫课外书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获是微妙的,不能让学生读什么书都去跑马观花地读,要懂得知识的积累,技巧的用上。所以作为指导者应慎重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精读法指导,就是对重点的文章,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从而以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如小学课本中的每个单元都有精读课文,教师指导去精读后再让他学生去读其他课文。
    2、速读法指导。就是在精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不发音、不转移视线,有时甚至一目几行快速观其面貌,这样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这主要是用在课后的选读课文或阅读教材上。
    3、选读法指导
这种方法是根据学生在课堂内的学习内容或在写作上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有代表性的阅读材料,以便学生学以致用。如学习《索溪山谷的野》一课,为了学生更全面更具体了解索溪山谷的自然景色,有目的地让学生去了解张家界有关的如《迷人的张家界》这样不仅丰富了语言积累,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也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阅读方法才能内化为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内阅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体,课外阅读是补充。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则是继续,要将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教学任务结合为一体,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9 21: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