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学习伙伴”的使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2 09:2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学习伙伴”的使用
以“学习伙伴”为向导,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们的语文教学究竟要让学生怎么学?学什么?我想,这一直是我们语文老师争论不休的话题。其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中学习伙伴的出现,给我们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下面仅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当我们打开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力改进教材呈现方式,在教材的课文中,课后的练习中以及学习园地中增加了一个“学习伙伴”。 这“学习伙伴”不仅仅是来帮助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语文是怎么学?学什么?这“学习伙伴”的出现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一、以学习伙伴为向导,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有的在课文的关键处提出思考的问题。如,《荷花》一课,在结尾段的旁边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有的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寓言两则》一课,在第一则寓言的标题旁提示“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有的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画面。如,《珍珠泉》文后,学习伙伴说“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美好的景物……”,启发学生读书要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浮现课文的情景,把语言文字符号迅速地转换成形象,想象课文描述的美丽景色的习惯,从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 以学习伙伴为向导,引导学生读书要注意相应的内容。如,在《翠鸟》的第三自然段旁有一个泡泡:“翠鸟的动作真快啊!”用意是提醒学生注意段落中精彩的动作描写。在《可贵的沉默》一文中学习伙伴提示:“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会是什么呢?”意图是通过感悟、点评学习伙伴中的话语,提醒学生学习语文要注意关键句子的含义。
三、 以学习伙伴为向导,引导引导学生学习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文章写法。如,《和时间赛跑》一课,在第八自然段后学习伙伴问道:“‘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太阳》一课,在第二自然段有一个泡泡:“我知道这样比较的好处。”目的是通过以学习伙伴的对话,引导学生注意词语表情达意的准确性,学习文章的表达特点。
四、 以学习伙伴为向导,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月球之谜》一课,在第一自然段旁有一个泡泡:以学习伙伴“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七颗钻石》一课,在第一自然段后学习伙伴提示道:“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这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拓宽学习内容;加深对课文背景的感受,衬托小姑娘行为的可贵,更重要的是以泡泡的对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以学习伙伴为向导,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每篇精读课文至少都有一个能统领全篇的重点题目。如《七颗钻石》的重点题目是讨论以学习伙伴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能够完成这个题目,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基本上也就把握了。
  六、以学习伙伴为向导,鼓励学生学会自己独立阅读思考,尽量自己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讨论交流的读书方法。如《月球之谜》文后,读了课文,我有一些不懂的问题想和大家讨论: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没有解开的谜?又如《检阅》文后,我有一些问题想和大家讨论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再如,16课《绝招》是阅读课文,也是第四组课文最后一课。这时,文中并没有出现泡泡,但通过前面三篇课文中的泡泡学习,当学生独到“小柱子暗暗在连自己的绝招”时,文中并没有叙述小柱子怎样连绝招的,这时,我们的学生也会学着泡泡的样子提出问题:当时小柱子是怎样连绝招的呢?有了问题,大家才会围绕问题发挥现象,并讨论解决问题。
七、以学习伙伴为向导,引导学生学会收集、积累知识并从中体验语文实践活动。
在我们的教材中,“学习伙伴”经常提出诱发学生课外去阅读、收集的学习要求,比如第9课《寓言两则》课后练习中的“这是我收集到的寓言故事,我来讲给大家听。”、第13课的《和时间赛跑》的课后练习提到的“这是我收集到的关于时间的格言”等。尤其是在《语文园地》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这一类诱导更多。比如:《语文园地二》“这是我设计的保护环境的标语牌”、“这是我写的关于保护环境的建议书”、“这是我们办的‘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语文园地五》“这是母亲节我给妈妈做的贺卡”……对于这些要求,重点不在于让孩子们积累多少东西,而是引导学生体会到积累在生活中、在学习中的乐趣,培养孩子们乐于积累、坚持积累的习惯。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把这些提示转化为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体验的活动。也就是说:要依据这些提示,创造性地开展一些能够使孩子们感兴趣、使积累在他们生活中发生实际意义的实践活动。
课文中“学习伙伴”,不仅能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有引导体会思想感情的;有引导领悟表达方法的;有联系实际,加以拓展的。对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给予启发、引导、示范,使学生明确了怎么学?学什么?教师应很好地把握,充分发挥其作用,让“学习伙伴”来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08: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