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戊戌变法》一课一练习题集和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0:1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八年级历史上册《戊戌变法》一课一练习题集和答案
第7课戊戌变法
命题人:崔凤梅  审题人:崔云峰 命题单位:德胜镇一中
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戊戌变法运动又称“百日维新”,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的成立        D.《中外纪闻》的创办
2.直接导致“公车上书”的事件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马关条约》的签定           D.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3.支持维新派进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
A.咸丰皇帝       B.同治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4.光绪帝颁布的变法内容不包括(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帮助光绪帝夺取实权   B.发展资本主义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实行民主建立共和国
6.维新派的改革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因为(   )
A.维新派反对清政府            
B.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C.改革完全是错误的            
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二、材料解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胶澳事后(德国占领胶州湾),瓜分豆剖,渐露机芽……自台湾事后……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
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
材料三: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胡适
回答:
①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

②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


③材料三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0:18:14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1. B  2.C  3.C  4. D   5.B    6.B
7.
①任用维新派进行变法   
②材料一指明当时阶级矛盾尖锐和民族危机的加深,国家处于危亡时刻。材料二指明必须通过变法才能改变局面,挽救民族危机,缓解阶级矛盾。   
③材料三的观点不正确。通过资产阶级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我国行不通,变法不可能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2 13: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