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2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乘法的结合律和简便算法》公开课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15: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3、例4、例5和“做一做”,练习十三第3—9题。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同学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2.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二)能力调练点
培养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三)德育渗遗点
认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四)羹育渗遗点
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引导同学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知识迁移,使同学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笼统概
念,掌握知识。
1.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结合律的意义和运用。
2.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转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15:49:00 | 只看该作者

(一)镭蛰孕伏
1.什么叫乘法的交换律?举例说明。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的。(投影)
24×5=( )×( ) ( )×72二72×( ) ( )×( )二( )X( )
3.以上我们对乘法交换律和其应用进行了复习,同学们掌握得很好
课我们再来学习乘法结合律。
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
(早)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例3:
(2)引导同学分组试算,发现什么?
(3)汇报:
使同学明确:左边三个数相乘的积和右边三个数相乘的积相等。
(4)同座互相试算,自身写数,看一看结果是否都是这样?
(5)反馈练习:完成下面几组算式并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
么规律?
(15×4)×100= 15×(4×10)
(125×80)×50 =125×(80×5)
(7×8)×5=7×(8×5)
(12×25)×4=12×(4×25)
使同学明确: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
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引导同学初步归纳乘法结合律,多次体验,探索规律,形成技能。)
(6)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假如用字母o、b、c分别表示这三个数,那么乘法结合律该怎样表示呢?启
发同学回答,教师板书:(o× 6)×c; 教师提示同学注意这里的o、6、c表示的是大于0或等于0的整数。
并指导阅读教科书。
(7)练习:教材第61页上面的“做一做”(同学填书),订正并说明根据。
2.教学例4: +、
我们知道应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同样我们应用乘
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也可以进行简便运算。
板书:简便运算
出示例4:计算43×25×4
教师提问: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同学交流后试算
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15:50:00 | 只看该作者

3.教学例5:
出示例5,计算25×43×4
并指名板演,讲述计算方法
引导同学讨论,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同桌讨论如何计算,最后把答
案写出来,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订正时由同学讲,由25×43×4到43×25×4
这一步,根据乘法交换律。由43×25×4到43×(25×4)的根据是乘法结合律。
教师指出:分析或想的过程可以省略。
4.比较例4和例5:
观察比较例4和例5时,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交给同学讨
论,引导同学明确:计算例4时,没有调换因数的位置,只应用了乘法的结合律,
使计算简便;例5应用了交换律调换了因数的位置,然后再应用乘法结合律,使
计算简便。
5.同学们想一想,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应用了乘法的结合律?启发同学说
出5×16可简便计算,以和算法。
6.练习:教材第61页下方的“做一做”。(同学口述解答)
教师:以上我们学的是应用定律如何进行简算,也就是在几个数相乘的条
件下,假如其中有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的数,就可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
合律,使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发晨
1.填空:
(1)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公式表示是(
(2)教科书第62页第3题。
2.用简便方法计算练习第十三4题。
3.练习十三第5题,投影出示。(口答)
4.练习十四第6题,分组讨论。
5.练习十四第8题;投影出示。同学独立填写,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全课小结(略)
练习十三第7、9题。
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5×4)×2二5×(4×2)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结合律。
例4 计算 43×25×4
例5 计算
43× 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1 01: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