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简单的数据整理》公开课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15: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和第24页“做一做”,练习六。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同学初步认识数据整理的方法,初步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
2、使同学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能把整理的数据填人简单的统计表,并能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3、使同学能根据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 ,
培养同学整理数据的能力和根据统计表、统计图进行简单数据分析。
(三)、德育渗透点
对同学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感悟人民的卓越智慧,感悟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通过图表,使同学初步了解简单的统计图表。
2、引导同学填写,感知数据的整理。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同学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2、教学难点:把不完整的统计表或统计图补充完整。
四、教具学具准备
画有例1同学分布图的挂图或小黑板1块、画有例1统计表框的小黑板1块、画有方格的小黑板2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15:52:00 | 只看该作者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结合时事,根据当前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的有关数据,引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调查统计一些事物的数目,这些事物的数目通常叫做数据(板书“数据”一词)。数据往往都是从生活实际中,通过认真的调查核实,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是国家进行进一步统计、汇总,进而制定有关方针政策的原始依据,必需真实。而数据因为直接来自生活,往往比较零乱,没有次序,显示不清主次多少。为了把调查结果表示得更清楚明了,就需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简单的数据整理”(板书,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同学分布的挂图或小黑板。
教师指出这张图是调查了四年级某班同学居住情况后制成的,通过这张图,一眼就可看出哪条街,哪道巷有这班同学,很形象,很直观。
(通过直观观察,使同学初步感知统计表的作用。)
2、老师进一步引导:每条街,每道巷分别住了多少同学?哪条街,哪道巷住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个?全班共多少同学?这时假如只看图,要准确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很不容易。
组织同学讨论,怎样做能使回答方便?
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先逐街、逐巷数出人数。记住
问题。再进行比较,回答出问题。
3、教师指出:只看图不容易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我们先数一数各街各巷的同学数,在图上标注上数字。数出的各街各巷的同学数,就叫做数据。(渗透特点:来自生活实际,是真实的。)
启发同学:这些数据真实可信,但是比较零乱。我们能不能想一个方法把这些数据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使他人不用再看图,就能一眼看出各街各巷住了多少同学,全班一共有多少同学呢?(组织同学分组讨论。)
4、同学汇报讨论结果。(讨论结果可能多种多样,只要有道理,就应加以肯定。从中再选出统计表的方案。)
教师:以上各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数据进行整理。
我们先用画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出示下表(空表框)
教师指出:第一栏不填写具体街巷名称,一般留做合计(一共多少人)第二栏起,逐一写街巷名。
5、组织同学根据原始图填写,老师先带领同学填写两个街巷的数据,再让同学在其他街巷对应地方填写数据。同学填写书上第23页的不完整统计表。然后问一共多少人。在合计栏中填写,形成完整的统计表。指出这样的表叫统计表。
6、课件/数学幻灯片/根据表回答问题(17).ppt">组织同学根据表回答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引导同学填写,使同学感知数据的统计。)
7、认识条形统计图。
有时为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多少,也常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条形统计图是用长方形来表示数据的。
出示画有小方格的小黑板,说明每一格代表一个人,有几个人,就用几个小格表示,可以把这几个小格涂上色。
老师先在纵向上注明人数0,5,10(单位:人)。再在横向上标明街巷名称,标注时相邻街巷名称间要空一格,以求容易区别和美观。然后根据同学口述,老师在相应地方涂色,制成课本第24页上部的条形统计图。
8、看条形统计图,回答课本第24页五个问题。
(直观观察简单统计图,感知数据整理的作用,通过图形,让同学体会知识美。)
9、反馈练习:在教师带领下完成课本第24页“做一做”。
教师先出示原题,指导同学弄清题意后,带领同学完成表示小芳的成果的长方形条。
问:每一小格代表几米?小芳的成果是多少米?应该涂几个小格?确定14个小格怎样确定较好?(找出15所对应的高度,向下数1格即可,不必从1数。)
其他同学的成果,要求同学们在书中填空完成。确定一名同学板演,集体订正,同桌间互相检查涂色是否准确。然后组织同学据条形统计图回答书中问题。
(由于条形统计图是新接触,同学涂色有困难,从同学认知特点动身,教学时教师的引导示范不能太少。练习时,教师要先示范,后放开由同学自身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15:52:00 | 只看该作者

三)、课件/数学幻灯片/简单数据巩固练习(18).ppt">巩固发展
1、练习六第1题。
教师引导同学分组完成。重点引导:合计栏应该怎样填写?
同学分组完成时,可以互相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时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2、练习六第3题。
提示:先统一单位,并利用此题复习“平均”的含义,为下节课学习“求平均数”做铺垫。
(四)、课堂小结
引导同学总结,知道了什么是数据,怎样整理数据,还学习了怎样填写统计表、统计图。
六、安排作业
1、练习六第2、4题。(要求同学亲自去调查各班人数,独立完成。)
2、活动性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日时间进行专项公益劳动(如擦玻璃),分别记录每人擦的块数,然后把小组擦玻璃的情况制成统计表。要求统计表中能反映出每个人擦的块数和小组擦的总块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0 14: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