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56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和教学反思之第四课 可爱的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8: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简析
萨克斯管独奏《回家》表达了一个匆匆回家的游子在归途中所怀的热切渴望和甜美幸福的心情。乐曲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旋律平稳,表现了感情的涌动;第二部分是根据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展开的华彩乐段,既展示了演奏者的技巧,更刻画了游子的种种心情。第三部分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部分音乐,结束了“回家”的旅程。
管弦乐《可爱的家》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歌曲是英国作曲家比肖普歌剧《米兰的少女克拉丽》中的一首插曲。歌曲表达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亲人、对家乡的怀念和眷恋。乐曲基本按照歌曲旋律改编。乐曲中多彩的音色和活泼的伴奏音型使我们更多地感受到“可爱的家”所带来的甜蜜与欢乐。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情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歌曲为4/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
歌曲《牧场上的家》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3/4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描写了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第二部分抒发了人们对可爱家园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本课是《家乡美》的延续,围绕着音乐所描绘的“家境”和所表达的“家情”,让学生在情真意切的歌声和优美抒情的乐声中激起对“家”和亲人的爱恋之情。并通过学习能够听辨不同的乐器音色,创编节奏为歌乐曲伴奏。
教学目标
1.能哼唱《回家》主题旋律,并能为旋律填上唱词。能听辨出萨克斯管的音色特点。
2.能听辨出演奏《可爱的家》的主奏乐器,并背唱主题旋律。
3.能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并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型伴奏。
4.能按三拍子指挥图示指挥全班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5.能独立视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前8小节曲谱,并能改编拍子演唱,体会其情绪的变化。
教学重点: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歌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并能够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铜管乐器图片。
教学方法:聆听与模唱。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8:20:11 | 只看该作者
第1课时
一、复习演唱第三课歌曲。
二、学唱《外婆的澎湖湾》
1.聆听歌曲录音,注意切分音的运用。
2.再次聆听并小声跟唱。
3.跟琴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4.跟琴演唱歌曲的第二部分,注意力度变化。
5.跟琴完整地演唱全歌。
6.再次聆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7.跟伴奏演唱歌曲。
8.选择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渲染歌曲的情绪。
9.表演歌曲。
10.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三、小结:童年的回忆,温馨的家,都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和幸福。
延伸:回家请你把这首歌唱给自己的外婆或者奶奶听一听。让她们感受一下你对她们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8:20:21 | 只看该作者
第2课时
一、复习演唱《外婆的澎湖湾》。
1.跟着老师的弹奏齐唱歌曲。
2.分组分乐段演唱歌曲。
3.背唱歌曲。
二、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1.聆听歌曲录音,感受其表现内容及情绪。
2.教师范唱,强调弱起小节及换气处。
3.再次聆听歌曲录音,识谱。
4.教师范唱曲调,请学生找出曲调中相同的部分。
5.分句视唱曲调。
6.跟着老师的琴,用三拍子划拍视唱曲调。
7.跟琴小声哼唱曲调。
8.跟琴演唱歌曲曲调,注意强弱起伏及力度的渐强、渐弱。
9.跟伴奏填唱歌词。注意歌曲的高潮,要唱的稍强。
10.表演歌曲,唱出家的可爱及对家的赞美之情。
三、音乐知识-三拍子指挥图示
1.复习二拍子的指挥图示,并跟着老师弹奏的歌曲旋律做指挥动作。
2.复习二拍子含义,学习三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3.师示范三拍子指挥图示,请生模做。
4.师弹奏《牧场上的家》旋律,请学生跟随划拍。
5.请动作标准的同学,跟着老师的弹奏,指挥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四、小结:家虽然不同,但意义是一样的。无论家在哪里,都是可爱的。都是我们温暖的避风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8:20:52 | 只看该作者
第3课时
一、复习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二、改编练习
1.熟练地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掌握四四拍和六八拍的特征。
3.复习音符时值。
4.请学生自选节奏进行改编。
5.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改编:请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并相互评价。
7.教师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拍号的不同情绪不同。
三、聆听《可爱的家》
1.教师简介乐曲创作背景:由同名歌曲改编。是歌剧《米兰的少女克拉丽》中的一首插曲。
2.出示课件《可爱的家》歌片,教师范唱歌曲。
3.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轻声哼唱歌曲。
4.初听乐曲,设问: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
5.复听乐曲,随音乐画出旋律走向图形普,感受乐曲的情绪。
6再次.复听乐曲,设问:主题重复了几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7.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
四、聆听《回家》
1.初听乐曲,设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在西洋乐器中属于哪一类?
2.复听乐曲,设问:这首乐曲与上一首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3.请为乐曲编创歌词,主题“回家”。并唱一唱。
4.聆听乐曲,边听边演唱自己创编的歌词。
5.展示、评价。
6.小结:家是可爱的。
四、小结:无论你走多远,家永远是你的牵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8:21:02 | 只看该作者
阶段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和背唱歌曲,感受歌乐曲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及体现的情感。通过对音乐知识的复习,巩固本阶段所学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复习演唱1-4课歌曲。
1.跟琴演唱歌曲。
2.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背唱2-3首。
二、聆听音乐
1.聆听音乐片段,说出曲名。
2.聆听音乐,说出它们的演奏形式及演奏乐器的名称。
3.背唱个别主题旋律。
三、音乐知识
1.认识拍号-6/8拍,它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2.二拍子指挥图示,并练习。
3.三拍子指挥图示,并练习。
4.演唱形式-男低音。
四、编创活动
1.跟着《回家》的音乐哼唱主题旋律。
2.小组合作,为《回家》填创歌词,唱一唱。
3.个别小组展示。
4.选出优秀的创作,全体一起演唱。
五、小结:音乐来源与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用心聆听,你也能够成为“小小音乐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8:26:29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课《可爱的家》教学反思

《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在80年代台湾泄气的校园民谣中,成为深受大家喜欢的歌曲之一,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是我充分感受到了课前深挖教材,巧妙构思,课前互动,灵活多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一是将节奏贯穿整个教学,用节奏为课前准备,从易到难,并学习新节奏,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做铺垫;二是抓住歌曲的学习,让学生理清歌曲节奏,分段学习,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演唱要求来找出歌曲中的难点地方,仔细,逐个解决。

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欣赏澎湖湾的美景引入教学,让学生通过情境欣赏提高学生对歌曲学习的兴趣,通过初听,再听熟悉歌曲的旋律,学习第一段歌曲的时候,采用了按照节奏念歌词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读节奏,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学生学习的兴趣较为浓厚。在演唱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准确的,有感情的演唱完整首歌曲,整节课学生都能积极配合教师教学,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课堂教学气氛也较活跃,充满激情的演唱也感动着我,学生们在本课的学习中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虽然本堂课教学环节基本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还是有颇多不足的地方,在教学的过程中,语言还不够精炼丰富,语言过多难免有些累赘,与学生的互动还是欠佳。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男生,G大调的歌曲音似乎高了一点,教学前没有及时意识到,应该可以再降一个调演唱。在演唱过程过,只注意到了节奏要把握,情感要把握,却没有把握住学生的歌唱气息,学生后来气息不够也没有及时给与纠正。

总之,本课教学环节较流畅,目标明确,但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注意,并加以改正,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上的“调味师”和“魔法师”给学生们带来教学上更大的快乐。

《牧场上的这家》是一首旋律优美,感情丰富的美国乡村儿童歌曲。它给学生们勾勒出一副在美丽的牧场上,美国少年儿童自由自在生活的画面。本节课以聆听音乐为主,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歌(乐)曲的风格。

上课伊始让学生聆听绿箭口香糖广告主题歌曲,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学生马上进入了情境,投入状态。在学习弱起小节的演唱及附点四分音乐的演唱中,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了游戏法——闯关游戏,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化难为简的解决了难点。在歌曲感情处理的时候,我让学生观看图片,感受美国朋友热爱家乡,愉快的情绪,并让学生用歌声和表情来体现美国朋友的心情,学生马上就掌握了对家乡热爱的情绪。为了让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美国乡村音乐的曲式风格,在这节课上我结合教学内容以聆听为主题,在聆听的基础上感受,在感受基础上表现,在表现的基础上升华。设计了拓展这个环节,让学生聆听几首不同节奏、表现不同内涵的美国乡村歌曲。学生在聆听的时候感受歌曲的节奏、速度、情感、演奏乐器、总结乡村音乐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再次演唱《牧场上的家》。在这里,课堂教学从单纯的师唱生学的模仿、记忆阶段的灌输式已经走向了以聆听、感受为主的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我和学生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 17: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