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59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和教学反思之第4课京腔京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9:2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4课   京腔京韵
教学目标
    1、认识京剧的行当,能听出乐曲《京剧唱腔联奏》中的行当唱腔。
2、聆听传统京剧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和现代京剧唱腔片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体会其中的声腔特点和京韵。
3、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并唱出歌中的韵味。
4、在聆听、学唱活动中,能说出几个京剧人物,模仿几个亮相动作和背唱一段唱腔。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小对京剧的喜爱,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教学难点:能说出几个京剧人物,模仿几个亮相动作和背唱一段唱腔。
教学时间: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联奏》和京剧唱腔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学习“京剧行当”。
教学过程:
一、口说导入新课。
课前先把学生分成四组,布置他们搜集有关京剧行当、唱腔等相关资料。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联奏》
1、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介绍自己小组负责收集的行当、唱腔等知识进行分享。与下面的环节相结合,教师播放到哪一个行当唱腔时,就由哪一组来介绍。
    2、辨一辨。教师播放几个唱腔片段或视频,引导学生抓住各行当唱腔的演唱特征,听辨出各是哪个行当的唱腔。
    3、听一听。初听乐曲,听出演奏的乐器是唢呐。
    4、议一议。再听乐曲,听出唢呐模拟了哪几个行当唱腔(分别是净、旦、生、旦)。由于学生对这些行当唱腔曲调、演唱特点还比较陌生,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多听或多看,通过议论和交流,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5、演一演。可请学生各自设计一个适合‘‘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角色的动作,听到乐曲中行当唱腔出现时,用动作来表现。
(二)聆听  京剧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1、复习京剧的四大行当,判断分析,“包龙图”属于四大行当中的哪一个行当,请学生
  辨别教科书中剧照,说出“包龙图”是属于四大行当中的“净”。
    2、教师简介京剧《铡美案》的剧情,让学生明白“包龙图”是小说和戏剧中对包拯的称
谓。教师先设问:包龙图指的是谁?铡美案是一件什么案子?提问:你知道包公吗?你知道这个故事吗?若有学生知道,先请他们来谈谈,教师最后再归纳补充。
    3、初听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知道西皮“导板”与“原板”的不同。听前
提出思考:“导板”与“原板”有什么不同?学生听后自由议一议,教师小结:“导板”是大唱段的起始句,常用于剧中人感情激越奔放之时;“原板”常用于叙事、抒情和景色描述,一
板一眼,中速。
    4、跟着录音,试着模唱第一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模唱是学习京剧唱腔必用的教学手段,模唱时可多听几遍,若能跟着京剧演员的表演来模唱的话,就更有利于掌握唱腔的韵味了。
5、再听,听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净”这一行当声腔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唱腔中的唱词,说说这一声腔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体会唱腔的感受,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净角用真嗓子演唱,音色更宽宏、粗犷等。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京剧的哪些知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9:27:08 | 只看该作者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京剧唱腔选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学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以前听过的现代京剧唱腔片段,如:《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迎来春色满人间》等,请学生唱一唱、听一听或者辨一辨。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京剧选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1、简单回顾京剧《沙家浜》剧情,知道唱段中的几个主要角色。
    2.观看唱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视频,让学生感受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不同。
3、再听、看、唱、演,请学生随着音乐哼唱,体会京剧的韵味。让学生根据剧情创设情    境,表演其中的角色。哼唱时,教师带着学生按节奏以“一板一眼”的形式拍击,帮助更好地体会。
(二) 演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1、剪辑一段少儿京剧表演的视频给学生观看,拉近现代小学生与传统京剧的距离,引起学生学唱歌曲《校园小戏迷》的兴趣。
    2、复唱歌曲《龙里格龙》或聆听歌曲《唱脸谱》,以复习京剧脸谱、行当导入学习。
    3、播放歌曲《说唱脸谱》,从歌词中激发学生学唱京歌、学习京剧的兴趣及传承国粹的
    责任感。请学生谈谈:你对歌词唱的“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土老半天”、“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赶上潮流”有什么看法?
    4、复习京剧行当的划分、唱腔特点,请学生模仿其中行当角色的动作、造型。如果能模唱一句唱腔就更好了。
    5、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1)朗读歌词,了解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2)初听范唱,边听边打节奏跟读歌词,感受歌词的节奏特点。
    (3)再听范唱,分角色模唱其中男、女生演唱的片段,可参考“作品分析”中对男腔和女
    腔的介绍,按音色要求模唱。模唱学习中,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尽量把握老生刚劲挺拔、青衣细腻婉转的演唱风格,体验京剧唱腔的字正腔圆和行腔圆润的要领。要唱出韵味来。
    (4)跟教师学唱歌曲最后一句'学习京剧手位动作“拉山膀”,边唱边做,注意音准,并唱足尾音的时值。
   4、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演。教师可教学生走走京剧的基本台步,还可请学生设计,几个京剧的亮相动作,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表演。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京剧的哪些知识?唱一两句《校园小戏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9:27:18 | 只看该作者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学吹竖笛《瑶族舞曲》。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京剧行当
    1、复唱歌曲《龙里格龙》作为导入,学生边唱教师边展示京剧脸谱的图片或实物。
  唱完后设问:你认识脸谱吗?你知道不同的颜色代表的人物性格、形象有什么不同吗?
    2、认识京剧脸谱。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先分享交流,教师再作    小结补充。播放歌曲《唱脸谱》给学生听听,从歌词中给学生启发与指引。如歌词中的“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 喳!”等。
    3、介绍京剧行当。介绍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请学生对照教科书上的剧照,分辨
    出来。
    4、听赏四大行当的唱腔片段,感知不同的演唱特点,要引导学生从音色等要素上感受、
    体验、认识京剧的行当。可选择《牧虎关》中裘派花脸唱段《贤妹暂坐雅之厅》,《玉堂春》中的梅派青衣唱段《苏三起解》,《十老安刘》中的马派老生唱段《淮河营》,《红娘》中的苟派花旦唱段《叫张生》。为学生聆听《京剧唱腔联奏》作铺垫。
    5、请学生课后选择一个喜欢的行当角色,画一个脸谱。
  (二)学吹竖笛
  1、选择不同的节奏来表现乐曲不同的场景,体验不同的节奏给乐曲带来的情绪变化。
2、练习指导参照教科书p31所提供的步骤、方法。
3、学生选择“xxxx”节奏吹奏时,要指导学生用双吐吹奏,类似读“吐库”的字音“TKTK”,前者由舌尖后移,后者由舌根前移发音。这种发音纯气声,声带不能振动发声。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互相评一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9:27:36 | 只看该作者
第4课时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每课中的重点内容重温一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忆一下,这个单元学了哪些知识?
二、复习。
1、复习京剧的相关知识。
京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仅听唱段,对学生认识其综合性表演艺术的特征,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采用多媒体或观看录像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视野。
2、教师提供乐曲《京剧唱腔联奏》中所模拟的唱腔片段,如《牧虎关》中的《贤妹暂坐雅之厅》,《玉堂春》中的《苏三起解》,《十老安刘》中的《淮河营》,《红娘》中的《叫张生》。让学生熟悉这几个唱腔音调
3、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各小组分别收集京剧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相关资料,包括行当的分类、演唱特点、造型特征以及京剧的脸谱等。鼓励他们先根据四大行当的特征,自己设计相应的角色造型与动作,收集或设计制作脸谱,待在课堂学习中一起交流、分享。各小组还可以采用说、唱、看、辨、画、演等形式向大家介绍、分享课前的学习研究成果。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提高学生的喜爱度。
4、结合歌曲《校园小戏迷》的学习,设计一个编创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地体验“京剧行当”。把学生分成生、旦、净、丑四组,运用所掌握的行当唱腔风格、表演特点等,选用歌曲最后一句。
5、来表演不同的行当,并让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6、《京剧唱腔联奏》的聆听向学生提供口哨吹奏版,与唢呐吹奏的版本有“异曲同工
之妙”。
7、教师收集一些近年来创作的通俗歌曲、戏歌等代表性作品,少儿演唱的京剧片段、经典戏曲动画片《张飞判瓜》(此片的人物以京剧脸谱造型,混合戏曲的唱、念、做、打的元素),作为课堂学习的导入或拓展内容,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京腔京韵”。
三、全课总结。
  让生自选一段京剧,自由上台展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9:29:37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本课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通过欣赏、讲解、学生亲自参与表演等环节,拉近了学生和国剧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教学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也越来越深地体会到“艺术课需要全才教师”这句话的含义。它要求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外,在文学、地理、历史、人文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上完这堂课我觉得自己有以下的收获:
A 自主体验: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聆听京剧,通过说,走台步让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真实感受与体验。
B:积极探究:
为了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喜爱,教师辅之以富有情趣图片,录象,肢体语言,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探究。
C:和谐合作:
构建“和谐音乐课堂”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前提,本堂课中让学生通过欣赏,想象,交流,讨论,思考,表演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体验音乐美,让音乐课堂奏响和谐主旋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4 04: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