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8 12:20:00
|
只看该作者
 
 
 
 
《猫》优秀教案2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乖”“凭”“职”“痒”“淘”“辟”“勃”;会写“性”“格”等13个生字;积累“无忧无虑、任凭、尽职、屏息凝视、温柔可亲、抓痒、丰富多腔、变化无常、稿纸、踩印、梅花、跌倒、撞疼、开辟”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能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找出作者喜欢猫的文句与他人交流。 
  4、会用“任凭……也……”、“非……不可……”、“无论……也……”造句。 
  5、能结合课后的“阅读链接”,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文插页的挂图。 
  2、课前发动同学带来自身家饲养的宠物或喜欢的小动物图片、照片等。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展示,插图揭题 
  1、课前让同学将自身带来的图片或照片贴在班级的墙上,临时安排一个小小“动物角”。 
  2、同学们,从你们带来的照片来看,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老师也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们想见识吗?(师挂上课文插图)这小家伙,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让我们一起来呼唤它吧! 
    师板书课题: 
     
猫  
   
  3、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家猫,而是作家老舍先生家里的猫,它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初知大意 
  1、请同学各自轻声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感受的地方请标注记号。 
  2、同桌互读课文: 
    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互抽字卡,教师参与到同学的活动中,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3、出示填空题: 
    这是一只_________的猫,我是从_________看出来的。 
   ⑴ 同学默读课文,独立完成上述填空题。 
   ⑵ 学习小组(4人一组)交流,尔后全班交流。 
     (预设:若同学回答既古怪又可爱的猫,师此时应进一步启发:猫的古怪表示在哪里?猫的可爱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若同学认为这是一只有趣好玩的猫,师不必追求答案的唯一,可因势利导,追问同学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三、精读“古怪”,体会情感 
  1、细读第一自然段: 
    尝试用“……既……又……,……既……又……”的句式来归纳猫的古怪表示。 
  2、出示两个句子,深入理解,体会猫的古怪特点: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⑴ 用自身的话说说“任凭”“屏息凝视”“非……不可”的意思。 
     (建议:“屏息凝视”用扮演的方式来突破。) 
   ⑵ 从这两个句子中,你体会到猫的什么特点? 
   ⑶ 用“任凭……也……”“非……不可……”口头造句。 
  3、用个别读、师问生答式、赛读、齐读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4、自由读第2、3自然段,说说这只猫还有什么古怪之处? 
   ⑴ 生自由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 
   ⑵ 理解“丰富多腔”与“变化无常”。 
     (“丰富多腔”可采用全班协同扮演的方式加以理解。) 
   ⑶ 出示: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① 让同学把“无论……也……”与“任凭……也……”换词,问: 
      能否把二者对调?为什么? 
      引导同学体会异同。 
    ② 用“无论……也……”练习口头说话。 
    ③ 体会第二自然段的写法: 
     A、这一自然段写什么?段中的“:”号有什么作用?“冒号“前后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B、仿照这一自然段的写法,展开合理的想象,将“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说具体。 
    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A、师范读,问: 
       同学们,你们感受到猫的古怪了吗? 
     B、生齐读,营造师生赛读的氛围。 
四、小结课堂,鼓动背诵 
  1、师:这是一只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又多么目中无人,胆小时什么都怕,胆大时又勇猛无比的古怪之猫,老舍先生的笔墨真是酣畅淋漓,让我们一同来把这些文字“录进”脑际吧。 
  2、说说该怎么记诵比较快。 
五、安排作业 
  1、熟记并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2、背诵课文1~3自然段。 
  3、摘抄自身喜欢的句子。 
  4、选做: 
    尝试用简笔画把这只猫的古怪样画下来,并用简单的文句说明。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一、二、三自然段 
  1、指名背诵课文的一、二、三自然段。 
  2、听写本课的局部词语。 
二、学习末段,体会“可爱” 
  1、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同学评议: 
    小猫的“可爱”,你感受到了吗? 
  2、挑战前面朗读的这位同学,同学再评议,尔后全班齐读。 
  3、比较并积累词语: 
   ⑴ 谁能说出与“生气勃勃”相似的词语呢? 
     (生机蓬勃、生机勃勃) 
   ⑵ 这些词语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建议用造句的方式加以比较。) 
三、回读课文,感悟“喜爱” 
  1、这哪里是在写猫,分明是在写自身家里那个淘气的小孩。从文中,我们不难发现,老舍先生是非常喜欢他描写的那只猫的,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 
  2、同学再读全文,用笔描画。 
  3、指名同学交流。 
  4、师生一起朗读同学交流的文句。 
四、阅读链接,学习写法 
  1、指名同学朗读课后提供的“阅读链接”。 
  2、与课文相联系,说说课后选编的两只猫与老舍笔下的这只猫相比,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3、师小结: 
    要想写好小动物,必需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⑴ 要对小动物充溢喜爱之情; 
   ⑵ 要细致观察小动物,并能恰当想像; 
   ⑶ 要能找出小动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进行细描。 
五、拓展练笔 
  请选择你自身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用一两段话把这种小动物的特点记述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研讨】 
  这份优秀教案重在凸显以下特色: 
  1、亲近文本,品词析句: 
    在教学环节的布置上,注重引导同学潜心读书,抓住“古怪”与“可爱”,通过品重点的关联词、成语等,采用换词比较等的方式,以词推进到句与语段的学习上,环环紧扣,“步步为营”,在亲近文本中,触摸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注重迁移,“现买现卖”: 
    学了第二自然段的总分关系的写法后,要求同学以此为蓝本,将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文句进行扩充“补白”,既立足文本,又寻求有效的“读写结合点”强化同学的写作能力。 
  3、追求朴实,操作性强: 
    本份优秀教案能有适当的预设,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应对战略,同时还能设计一些填空类的题目,引领同学有效地深入学文,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