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3: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古代便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有杜甫倡议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在实际生活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由此而深思:应该如何和早引导同学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学多才,开拓视野,丰富同学的知识储藏,提升同学的综合素质,使同学身心得以健康的生长,潜能得以充沛地发挥。培养小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干培养起小同学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选择书籍下功夫。
1、选择书籍要适合同学年龄
小同学各方面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心理、大脑,还是神经系统,都会随年龄的增加,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比方说中、高年级的同学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校中也学习了一定量的科学知识,所以他们的认知能力会随年龄的增加而不时提高,向其推荐的读物也应随之而变化。像童话作品《安徒生童话》,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而低年级则选择推荐寓言故事、短篇童话之类的书籍。
2、选择书籍要适合同学个性特点
个性是作为个体的人所体现出来的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合。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人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家长要善于发现同学个性特点,并根据同学个性的特点推荐课外读物,以此来生发兴趣。比方:性格内向的同学给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成才的故事《爱因斯坦传》、《李四光》等;性格外向天性好动的同学,向其推荐英雄保家卫国具有战斗局面的读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等,喜欢音乐的同学让他们多读《聂耳》、《贝多芬》的故事;喜欢文艺、体育的同学向他们介绍与之相关联的名人趣事,投其所好,循循善诱,使他们从这些名人趣事中找到与自身个性特点相适应的地方,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因为,“强烈的希望是人生中比任何欢乐更大的兴奋剂”。让小同学在阅读中发生兴奋就可以将“被动”变成“主动”,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3、选择与实际生活比较贴近的书籍
小同学由于视野还不开阔,生活经验缺乏,对于离自身生活比较远的事物兴趣还比较淡薄,因此向小同学推荐读物一定要与实际生活比较贴近。以使同学走近生活,从小培养掌握时代脉搏,增强与时共进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比方说可以为小同学订阅《少年文摘》、《小同学语数英》、《少年智力开发报》等。
二、激发读书兴趣源,培养读书主动性
只是推荐一些适合同学阅读的书籍,那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同学通过推荐的书籍,对阅读感兴趣,切实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那还需我们教师巧妙地进行引导。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不要说小小朋友,就连我们这些成年人也往往经不住故事的诱惑,比方说我虽然已经从教七、八年了,但是一听单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就着迷。同学也是一样,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和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小朋友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小朋友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融,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我们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小朋友: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同学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同学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以绘画的形式激发同学读书兴趣。
小朋友自然有小朋友童年的乐趣,而且他们都喜欢表示自我,只不过表示的方式不同而已。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启发同学将贮存在脑海中最喜欢的东西用图画的形式表示出来。作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鼓励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发明性的绘画。也可以对原有绘画的内容有所改动,给同学较大的想象空间。例如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让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创作,同学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不错。
3、以教师的兴趣激发同学的兴趣。
激发同学的读书兴趣,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同学因其身心发展幼稚,认知能力较差,最易发生的是模仿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对读书要有较大兴趣,给同学以表率作用,发生强大的感染力,来激发同学的读书兴趣,就像讲解课文《2030年的一天》时,可以讲解一些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并适当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环境方面的专业术语,既可协助同学深入理解课文,也可引发同学的阅读兴趣。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读书,可以在教室里设一个教师书架,将自身平时急需的书籍搁置在那里做出个“样子”让同学看。每天晨读,教师一定要率先朗读,非常投入地读,让自身的阅读作用发生“阅读情感场”,使同学能够感受到读书“磁场”的吸引力,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引人入胜,就能够激发同学的读书情趣,引发同学的读书喜好。
三、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我们都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呢?因为孟母充沛认识到了小朋友学习环境是多么的重要。因此,要调动同学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那就必需为同学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同学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这是激发同学喜爱读书的重要客观因素。
1、营造学习场所的文化氛围
名人名言是语言的精髓,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对同学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它是教育、启发、激励同学学习,锁定学习目标的钥匙,要让这把钥匙打开同学读书的兴趣之门,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将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挂在同学学习、生活的场所。让其天天看,经常受到启发和教育,可将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一寸金”,(宋代朱熹)“最好的伙伴就是最好的书”,(英.、切斯特斐尔)挂在教室里,过几日更换一次;也可以挂在同学的卧室里,让同学随时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
2、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
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首先要加大对小同学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同学随时随地有书可读,学校应当建立图书室,规定一定时间让同学阅读,班上可建立图书角,让同学课余时间有书可读,有条件的同学家庭可以建立图书架,让家长购买一些适合同学特点的书籍,让小朋友节、假日有书可读。
四、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动力,但是只凭兴趣而毫无目的,这样是绝对不行的。例如有的同学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运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只爱读,而且会读,还要读得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同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同学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发生了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局部,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邱少云》,为了让同学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抗美援朝,可以组织同学有目的地阅读一些有关那个年代的书籍,以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丰富语言积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大家的作品,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和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同学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同学精读,要求同学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五、鼓励先进,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假如不和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同学耐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或者搞一些基于阅读训练的活动,通过活动激励同学阅读,让他们体验胜利的喜悦。当同学在获得胜利后,会对阅读更有信心,坚持下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同学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高了,因此,我们要在课外阅读的生活领域里,带领同学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6 12: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