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男教师进入学前教育的实际意义与可行性战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2: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前教育是关系一代人健康生长的大事,在新时期被定义为“奠基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1]但是,当前幼儿教师队伍中男性教师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2]男性教师的匮乏将对儿童完整人格的培养十分不利,男性介入学前教育领域有其实际的积极意义。
一、男教师进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一)男教师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
1.男教师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对幼儿的积极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使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在发展的早期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化。[3]外部环境中不同性别成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受长期以来男性统治地位的影响,男性在认知、情感、意志、言语和个性等方面都表示出了较明显的心理行为优势。[4]如男性偏向于用笼统逻辑思维解决问题,更容易发生激情,自主性、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强,好动、幽默,不喜欢拘泥于细微末节和计较点滴得失等。假如能够发挥男教师的性别教育优势,将非常有利于小朋友完整人格的培养。
实践已经证明, 男性特有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对小朋友有着独特的影响。男性幼儿教师的介入可以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的乐趣与创新,特别是对目前幼儿园所提倡的发明性游戏来说,男性的性别特点决定了男幼儿教师在选择游戏时有着独到之处,如他们倾向于选择接力跑、匍匐爬、攀岩以和模仿战争等游戏。幼儿对这些游戏通常都特别喜爱。与男老师在一起,不只满足了幼儿身体锻炼的需要,而且对幼儿形成勇敢、坚毅、刚强、豁达的性格有着积极作用。
2.男教师对幼儿性别意识形成的积极影响。
幼儿阶段形成的性别意识对幼儿以后的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行为有着重要影响。[5]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中习得一定的性别行为模式。[6]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是获得相应的性别角色。[7]在学校里,男女教师分别取代家长的性别角色,成为儿童认同、模仿的对象。在教育者的性别方面,我国教育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从幼儿园到小学,儿童接受的基本上是“女性教育”。[8]据统计,在托儿所和幼儿园,教师和行政人员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女性。这种女性优势可能会对幼儿发生某些消极的影响。如男孩可能会因为难以与女教师认同而发生心理焦虑,发生攻击性行为;男小朋友童都有女性化倾向等。可见,要让幼儿生活在阴阳和谐的世界中,鼓励和支持男教师介入幼儿教育尤为重要。
(二)男教师进入幼儿教育的必要性
其实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我国老一辈幼教专家张宗麟先生就认识到幼教队伍中男女性别比例合理才干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然而,可惜的是,直到今天,我国幼儿教育领域基本上还是女性一统天下的局面。而日本早在1990 年就已有6138 名男教师。[9]丹麦、瑞典、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也十分重视男性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支持、鼓励男性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以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像阿根廷还专门根据幼教师资性别的不同提供不同的课程,如为女生开设家政课,为男生开设手工课等,以使男、女教师在幼儿教育领域自然形成分工、合作的局面。[10] 相比这些国家,应当说中国在这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目前只有个别幼儿园尝试聘请少量的男性幼儿教师,尽管这些男幼儿教师中有些人既没有系统学习过幼儿教育的理论,也没有幼儿教育的经验,但从各类媒体的报道来看社会反响和教育效果都还不错。可见,对男幼儿教师的培养和应用是可行且必要的。
二、男教师进入学前教育的可行性战略
纵观上个世纪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幼教专家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均为男性,他们怀着一腔报国热情,身体力行,躬身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在当时适合我国国情的幼教发展之路。在当今,虽说男幼儿教师凤毛麟角,但也不乏出色者。应当说实践已经证明,幼教行业同样可以成为男性的用武之地。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保守观念的改变,社会舆论不再坚决反对男性从事幼教,相反男教师在幼儿生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上海300 名幼儿教师和家长中,59 %的教师欢迎男性加入,79 % 的家长欢迎男性加入幼教事业。只是要吸引男教师进入幼教领域,还需要诸多外部条件支持,才干使他们安心于幼教工作,终生为幼教事业服务。
(一)加强政策倾斜,优化教师队伍
有关部门应着重研究相应的政策,加强政策倾斜,吸引更多的男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当前政策倾斜可以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招生、培养政策上的倾斜。高等院校、幼儿师范学校在选拔和培养过程中,对有志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又符合从事幼教工作要求的男生,应积极采取各种优惠政策与措施,如直接选拔、推荐、优先录取、适当降低分数线、减免学费或增加补贴等吸引其选择学前教育专业;二是加强经济待遇上的倾斜。男性不愿意当幼儿教师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太低。因此,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不只要在政治上关心他们,而且应在经济待遇上实施倾斜政策,提高男教师的工资与待遇;三是注意通过各种渠道有计划地吸收各种男性技术人员,如文艺、体育、医务、电子技术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到幼儿园工作。
(二)完善教学管理,改革带班模式,为男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幼儿园为男教师创建充溢活力与生机、宽松的环境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可以减轻他们的压力,除去一些工作上或心理上的顾虑。男教师能下决心在幼儿园工作实在不易,他们一般都希望做好工作,发挥自身的才干。因此,幼儿园要根据男教师的特点尽量合理安排其工作。
首先要安排男教师参与带班,而且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尽量安排男教师在不同的时间段带不同的年龄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男教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与发展规律,亲密接触幼儿,了解幼儿的一般特点与个性,同时,给幼儿与男教师交往提供充沛的时间与机会,使男教师与幼儿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纽带,进一步激发男教师爱小朋友、喜欢幼教的情感,使男教师能更好的体验自身的人生价值。以此为目的,与女教师二人合带一班、保教结合的模式不适合直接用到男教师身上,尤其是在刚开始带不同年龄班时更不适合。此阶段可由女教师主班,男教师为辅助教师,实施班级教师配备上多一人的形式进行。一段时间后,男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小朋友,全面熟悉了保教业务,有了一定的带班经验,就可以适当放手,使男教师参与主持更多的教养活动,以使男教师角色多元化,能力综合化。
经过参与带班阶段,男教师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管理者也对男教师的个人工作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管理者可与男教师进行发展方向的谈话,以一起确定其今后工作的具体内容,发挥男教师最大的个人价值。此时,根据男教师特长建立独特的男教师带班模式是发挥男教师对幼儿教育价值的关键。在生活中我们必需供认,确实有许多男性比女性更细心,在家庭中他们对小朋友以和家人的照顾,工作中的全面细致、认真严谨也让很多女性佩服,所以我们不应给所有的男性都戴上粗心的帽子。经过参与带班阶段的观察,假如管理者发现男教师细心周到,综合能力较强,适合对幼儿进行全面的教养,就应安排该教师正式全面带班。但是,在幼儿园男教师紧缺的今天,怎样让更多的幼儿而不是一个班的幼儿都能接触男教师,都能接受来自于男教师的积极影响与教育,是我们安排男教师带班模式时要考虑的另一个重点问题。此时,可以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选择适合该男教师的带班模式,如扬长式即是根据男教师比较擅长的领域,安排男教师承担体育、户外活动或美术等某一学科的全园教学任务;又如避短式,即避开男教师不擅长的领域,安排男教师不承担语言、舞蹈等学科的教学任务;再如单授式,即根据男教师的特长,安排男教师单授美术、体育、英语等特色课程。此外,还可以是混授式,即对那些综合能力较强的男教师,可以安排男教师上午带班,女教师下午带班等。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其目的都是让男教师能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优势,与女教师形成风格、能力、个性等方面的互补。
(三)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广泛重视
男教师不愿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会舆论的压力,鉴于此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形式, 尤其要加强电视、报纸等热门媒体的传达,广泛深入宣传男教师加入幼儿教育事业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促使人们尽快转变保守观念,使男性和女性一同承担起这项事业。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幼儿教育作为奠基教育,为未来社会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人的塑造是立体的,对幼儿的培养不只仅是生理上的,更应该是心理上的,而男幼儿教师将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发生积极的、无可替代的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男性介入幼教领域是一个肯定的发展趋势,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幼教改革的深入,男幼儿教师必将在幼儿教育领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开创学前教育的新纪元。现代化的幼儿园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引进优秀专职的男教师,这不只是幼儿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王艳芝 柴莉颖
  
参考文献:
[1]陈厚云,方明.美国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和其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1,(2)
[2]徐志国.男幼师的缺乏、流失与其职业优势的矛盾.学前教育研究,2006,(5)
[3]钱玉燕.儿童性别角色差异和其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6)
[4]潘敏.男教师的教育优势和弱点分析.辽宁师专学报,2002,(1)
[5]张胜军.儿童性别角色期待问题考虑.学前教育研究,2003,(4)
[6](英)戴•冯塔纳.教师心理学(第三版). 王新超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54
[7]徐明.幼儿社会教育.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证出版社, 2000:14
[8]刘建霞.浅析教师性别单一化的不良影响.洛阳师专学报,1999,(6)
[9]李玉秋.论我国学前教育需求男教师的迫切性.台州学院学报,2004,(4)
[10]李生兰.比较学前教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6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2 02: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