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区域的创设与资料的选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2: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
在大谈素质教育、发展幼儿个性的今天,如何寻求到一种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培养个性化幼儿的教育模式成了幼教界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我园贯彻新公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尝试在园内进行了区域课程的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获得了粗浅的认识。以下是我园从如何创设区域和资料的选择上摸索出的一点经验,愿与在座的幼教同行们进行分享,同时希望能为我国的幼教事业奉献自身的微薄之力。
一、师幼互动 设置区域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知识构建,必需由儿童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去完成。因此,活动区域的创设不只仅是多增设一个区,而更重要的是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便于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应放手让小朋友们大胆地去参与区域活动,去布置活动的场所,并且逐渐把集体活动内容融入到区域活动中,使他们在区域同伴之间一起学习、一起操作、一起探索,从而得到发展,得到提高。
1、教师注重与幼儿的交流 引发兴趣
我们都知道,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兴趣,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动力,它表示为儿童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幼儿,天生好奇好动,特别喜欢注意新奇事物,教师应利用这种好奇心,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其兴趣和培养其能力。只要小朋友们有兴趣,对什么样的课程都乐于接受。我园教师在与小朋友的交谈中发现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美工制作、家事应用、故事扮演和各种棋类玩具特别感兴趣,于是在和小朋友商量并取得同意的前提下,我园大一班的“科学区”、“美工区”、“日常生活区”、“扮演区”、“益智区”等区域就构建而成了。
例:教师与小朋友的对话
幼:张老师,昨天爸爸带我去饭店吃饭,服务员阿姨给我们端上了一盘漂亮的水果拼盘,里边什么都有,老师你想吃吗?
师:我想吃,但是那是你们去饭店吃的,老师怎么吃呢?
幼:我们在幼儿园里一起做好吗?
师:好啊!你会做吗?
通过以上谈话,教师发现小朋友对制作水果拼盘特别感兴趣,于是,在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认识水果”的教学延伸活动中,教师在“日常生活区”提供了各种水果和相应的工具,并在相关书籍上找了各种关于拼盘的照片提供给小朋友,他们在一起相互合作,有的削皮、有的擦丝、有的搅拌,这使得小朋友们在一起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在尝试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
2、教师注重小朋友的参与性与实效性
教师应开动脑筋,采取多种形式,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让各区域都“活”起来。多观察了解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了解小朋友们喜欢玩什么,不喜欢玩什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小朋友主动参与各区角的活动。所以,在创设活动区环境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布置哪些区域、可以动员幼儿协商收集资料、参与制作。
例:我园益智区的拼图就是教师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的,教师们先和幼儿一起搜集废旧图书,把整页图书粘贴在瓦楞纸上,然后剪开成各种形状,投放在益智区的柜子里。
例:美工区的资料也是由幼儿参与制作的,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各种资料用于拓印,同时,还从家里带来了藕节和自身雕刻的萝卜、土豆等资料用于印章。
3、宽松 和谐 温馨的教育环境
如:在科学区《认识空气》中,活动前我们为幼儿准备充沛的操作资料。活动开始教师提出问题,试一试、玩一玩,感知空气的存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
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教育环境,因为和谐宽松的环境能充分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激发幼儿兴趣。引发幼儿发现问题。空气婴幼儿到底在哪,引导幼儿发现空气的存在。
其次,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发现空气的存在,感知周围的环境。
再次,组织幼儿玩自身喜欢的玩具,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和幼儿交流:
(1)、对内向的幼儿教师要有意识引导,主动和幼儿交流。例:对内向幼儿源源说:“源源喜欢玩什么玩具”,源源回答我说:“喜欢玩气球”,源源今天表示真棒,OK!
(2)、对活泼好动的幼儿,教师要注意让幼儿仔细观察,有意识引导幼儿观察自身喜欢的玩具,看一看、说一说。例:对浩浩小朋友说:“你能把自身喜欢的玩具讲给我听吗”?浩浩说:“没问题,我喜欢玩鼓鼓的小捶玩具,鼓鼓的敲起来很响。浩浩今天观察的真仔细,你今天真棒,老师特别喜欢你!
(3)、对聪明伶俐的幼儿,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幼儿,把自身喜欢的玩具,能讲给哪个小朋友听?看一看哪个小朋友需要协商。例:红红小朋友说:“我今天协商了乐乐小朋友,帮他选了喜欢的熊猫玩具,我们两个一块玩自身喜欢的玩具。
(4)、引导幼儿发现空气的存在,想一想,刚才玩的玩具为什么有的鼓起来,有的玩具会瘪下去呢?
(5)、试一试、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让鼓起来的吹气玩具瘪了,让瘪的吹气玩具鼓起来呢?
幼儿十分感兴趣带着问题开始操作,他们有的把鼓的各种玩具有的扎上一个小眼、有的放气,发现吹气玩具一会慢慢的瘪下来。把瘪的吹气玩具想方法,使它鼓起来。这时小朋友兴趣盎然,各个拿起自身喜欢的玩具使劲的吹气,有的幼儿腮帮子都吹红了,有的找他人协助一起吹气,有的幼儿就是吹不起来,教师请全体小朋友,看一看这个吹气玩具到底是怎么回事,小朋友们认真仔细地观察,浩浩小朋友发现原来小兔吹气玩具上有一个洞,小朋友们恍然大悟,原来吹的气都跑了。
4、尝试感知 激发兴趣
(1)、游戏——找空气,了解空气的存在与作用。
幼儿自由活动,每人拿塑料袋到处找空气,谁能说出自身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空气。
教师:源源你在哪找到的空气。
源源:我在桌子下面找到的空气,很好。
教师:浩浩那你在哪找到的空气。
浩浩:我在院子里、花盆、钢琴旁边找到的空气。
教师:浩浩你还能在哪找到空气,快去找一找。
教师:红红你在哪找到的空气。
红红:我在桌子上面、橱子、鱼缸里找到的空气,我发现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教师:对!我们生活的四周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有什么作用?
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原本无兴趣懂得的东西变为有兴趣,幼儿愿意去尝试、去学习、游戏。如:“空气”活动,幼儿自身对空气并没有多大兴趣,但通过教师的启发,以尝试感知为动身点,发挥幼儿主动参与意识。幼儿通过活动感到轻松、愉快、自然参与,能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萌发幼儿的科学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尝试活动给幼儿带来无限高涨的情趣,使幼儿有兴趣地、乐意学。
5、引深考虑,注重探索活动
当小朋友对空气的学习逐步发生兴趣以后,我们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对空气的用途、哪里有空气等方面进行研讨。一位名人讲过:“教小朋友记住十个问题,不如引导他们自身考虑一个问题”。幼儿能通过考虑提出问题自身就是一种珍贵的科学素质。开展区域活动,就是促使幼儿对社会和自然事物能注意观察,进行考虑,提出问题。幼儿经过讨论能弄懂的就让他们自身去争辩,在观察、实验中能自身领悟的就给他们发明条件让他们自身去探索。如一个小朋友提出,为什么鱼在鱼缸里能活,捞出来就不活了,教师引导幼儿操作、实验、观察,弄清道理,我们生活周围到处有空气,人、动物、植物都离不开它。再如教师带领幼儿做小实验,哪支蜡烛先灭:将三支蜡烛点燃,用大、中、小三个杯子扣在蜡烛上,观察哪支蜡烛先灭,想想为什么?这样小朋友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满足。实验活动促进了幼儿观察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科学的实质是探索未知、发现和发明,而发明又离不开联想和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发明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在尝试活动中,幼儿间的平衡激励、启发,不只使幼儿能更加广泛地接触科学、增加科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知识主动寻求和传达的欲望,与此同时,幼儿的记忆力、口语表达能力、评价能力、胆量和自信、社会性情感也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发展。
二、选择资料 激发探究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无法得到知识,必需通过在分析种种活动中自行挖掘或建立知识,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和投放的资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区域活动中资料的投放是决定幼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效果。我园在投放资料上做了以下研究。
1、选择形似性资料以延长幼儿探究的时间
所谓的形似性是指资料的形状相似,颜色相似,大小相似,特征相似。比如:动物拼图、小抓手、找影子,动物拼图四种特征都相似,这些资料的操作主要运用了视觉区分能力,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大小、颜色、形状、特征相似的资料,要求幼儿区分的时间越长,需要幼儿进行探究的时间也就越长。
2、选择隐秘性资料以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这里的"隐秘性"指的是外形是幼儿很感兴趣的或新奇的资料,而内在的物质则是小朋友一下子看不见却听得到,看不见却摸得到的,往往与小朋友的生活经验不相一致的资料。这些资料的操作,主要需要幼儿运用触觉,嗅觉和听觉区分能力,对于幼儿来说,这些资料特别能激起幼儿想要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的欲望,但活动的规则又是不能用眼睛看,在这样的欲望下,幼儿就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去尝试、去了解。
3、选择可选择性资料以训练幼儿思维多变性
活动区资料的可选择性是指玩法或操作方法的可变性,多样性和可替代性。这些资料的操作,需要小朋友联想的能力,发明的能力以和考虑能力,因为这些资料的操作可以出现很多很多的玩法,让幼儿随心所欲地进行活动而不出现一种重复厌倦的情绪。
4、选择障碍性资料以锻炼幼儿的坚持性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幼儿喜欢不时反复的活动,往往是他将要掌握而又未能熟练的一些活动。因此在资料提供时要考虑到小朋友的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既不能让小朋友操作起来太容易,也不能让小朋友感到太难而放弃,而是要协商幼儿构建发展的阶梯。
5、选择新奇性资料以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新奇”的资料是指在活动区活动中初次出现,而且色彩、外形、声音等方面对小朋友富有一种吸引力的资料。这样的资料最大的特点是吸引小朋友,给小朋友一种新鲜感,但是这种新奇的资料对小朋友的吸引力是受时间,或自身的玩法的限制较多,当小朋友感到不再新奇时就有可能遗忘它,所以在提供新奇资料时我们要考虑到资料对小朋友发展的价值。
6、选择运动性资料以增强幼儿思维灵活性
所谓具有运动性的资料是指小朋友的动作会带来物体的变化和运动的资料。比如:舀米、玩水、玩沙、吹吸管、沉浮、走迷宫等等。这些活动包括儿童对物体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物体的反应两个方面,儿童发动动作是因为他想要了解会发生些什么,或是证明他们对于某一特别动作效果的预测。
三、区域活动启发我们的创新意识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式下,从小培养幼儿勤于考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品质,是时代给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在主题教学中,注重激发幼儿探索、启发幼儿发明,拓展幼儿想象。
通过区域教学的运用与研究,我们深深感到:区域活动给幼儿带来动力,注入活力,引导胜利。能调动教师、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发明性,是教师、幼儿走向胜利的金钥匙。
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区域活动中、教学活动中、交往活动中,有意识引导幼儿选择适合自身能力、兴趣的操作资料进行区域活动。
根据季节的变化制定了一些区域活动《美丽的春天》、《夏天的冷饮》、《秋天来啦》、《寒冷的冬天》、《有趣的水》、《好玩的影子》等。还有其他一些主题活动,如:面食、剪纸条、鞋、帽子、绳子、雨、水的沉浮等等。
我园在结合《纲要》开展的区域教学中,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与研究,在区域活动教学中取得了一点效果。教师们和小朋友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使幼儿园的教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我园在今后区域教学中,将会继续学习《纲要》精神,把精神深入到教学中去,使我园的区域教学获得更大胜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5 21: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